长城医疗保健A

搜索文档
长城基金谭小兵:潜心深研 捕捉医药产业投资机遇
新浪基金· 2025-07-26 10:09
今年以来,长城基金在创新药投资领域的出色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事实上,长城基金是业内较早布局医 药行业的基金公司之一,经过多年建设,旗下医药产品线丰富完善且各具特色,并且取得了中长期佳 绩。截至6月30日年内平均涨幅达36.95%,彰显出捕捉行业Beta机会之外,挖掘个股Alpha收益的硬实 力。 产品 上半年业绩表现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表现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 75.18% 6.08% 长城大健康A 42.94% 4.27% 长城医药科技A 41.40% 6.11% 长城医疗保健A 32.19% 2.23% 长城健康生活A 20.33% 3.81% 长城消费增值A 9.67% 0.29% (注:基金业绩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平均涨幅为3.80%,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 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医药行业的高门槛,注定"专业"是投研团队的生命线。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核心成员均带着深厚的医 药基因:谭小兵拥有制药工程与会计学复合背景,兼具实业经验;龙宇飞是生物制药学士、细胞生物学 博士,对技术迭代敏感;梁福睿作为海洋生物学硕士、博士,擅长从科学机理与临床数据中挖掘机会。 这种专业底色,让团队能精 ...
长城基金谭小兵:医药投资中的长期主义
新浪基金· 2025-07-26 10:09
行业表现与投资机会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年内上涨27.63%,反映创新药行业强劲表现 [1] - 创新药出海加速及企业盈利改善推动医药投资机会,行业受老龄化、医保控费、产业链转移等多因素驱动 [1][3]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基金年内收益率达104.26%,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0.03%) [1]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 谭小兵具备跨行业研究背景(建筑、建材、电力等),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大局观,管理长城医疗保健A近10年同类排名第1(1/12) [2][3] - 其持仓特征显示多元化配置,除医药外覆盖消费、科技、制造、周期、金融地产等板块 [2] - 龙宇飞(中科院细胞生物学博士)擅长消费与医药跨界研究,注重挖掘商业模式和竞争壁垒 [3] 投研框架与团队协作 - 长城基金医药团队采用三层逻辑:宏观子行业轮动、中观产业趋势筛选、微观个股阿尔法挖掘 [3] - 梁福睿(中山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独创"三周期"选股框架(产业周期、公司成长周期、资本市场周期),聚焦创新领域强需求弱供给标的 [4][5] - 团队通过高强度调研和多元视野前瞻性布局国产创新药,如谭小兵2024年下半年增持两类创新药标的(成熟业务转型创新药与纯创新药公司) [5] 基金产品业绩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C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67.26%/66.66%,远超基准(2.58%) [6] - 长城创新驱动A类2024年收益率15.87%,跑赢基准(9.03%) [9] - 长城医疗保健A类近五年业绩波动较大,2020年涨幅73.98%,但2024年下跌19.11% [7] 行业发展趋势 - 医药细分领域差异显著,需横向对比挖掘潜力方向,团队协作与长期主义为投资核心 [3][5] - 创新药成为关键布局方向,国产创新药行情受产业链研究和全球竞争格局分析驱动 [5][6]
长城基金谭小兵:医药行业投资要有大局观
新浪基金· 2025-07-26 10:06
行业表现与基金业绩 - 2025年二季度末万得医药大类指数上涨26.74%,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幅达47.89% [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上半年收益率达75.18%,大幅超越业绩基准6.08%和同类偏股混合基金7.79%的平均表现 [1] - 谭小兵管理的长城大健康A、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A、长城医疗保健A年内收益分别为42.94%、41.40%、32.19% [2]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谭小兵采用"政策+科技+产业链"立体覆盖策略:长城大健康A聚焦政策受益的创新药,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A布局生物科技与智慧医疗,长城医疗保健A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 [3] - 梁福睿采用"颠覆性创新+商业化放量"双轮策略,重点关注全球竞争力创新药企和业绩兑现期商业化标的 [3] - 龙宇飞专注"AI+医疗"赛道,挖掘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数字化等创新应用 [4] 投研团队建设 - 长城基金医药投研团队以"老带新"梯队建设为特色,由谭小兵领衔 [1] - 团队倡导开放包容共享的投研文化,构建跨领域"认知交叉网络",通过经验共享和实时跟踪提升决策效率 [4] - 研究员提供针对性支持,紧密围绕基金经理需求进行市场和个股分析 [4] 产品布局特点 - 长城基金打造风格多元的医药产品线,覆盖A股与港股市场 [2] - 产品布局创新药、医疗保健、生物科技等核心领域,提供多层次配置工具 [2] - 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A和长城大健康A获招商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 [3]
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在市场跌宕中潜心深研 精准捕捉医药产业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20 09:46
医药行业趋势 - 2025年医药行业迎来突破性发展,受老龄化加速、政策支持、技术迭代、全球化布局及资本聚焦等多重因素推动 [1] - 截至7月11日,万得医药大类指数年初以来上涨31.38%,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达69.99% [1][14] - 医药板块上半年呈现阶段性特征:1月回调,2-3月创新药领涨,4-5月业绩承压回调,6月创新药带动化学制剂等扩散上涨 [14] 长城基金医药投资表现 - 长城基金医药产品线年内平均涨幅达36.95%,旗下多只基金表现突出 [4]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上半年收益率75.18%,远超业绩比较基准(6.08%)和偏股混合基金平均收益(7.79%) [5] - 长城大健康A、长城医药科技A上半年分别上涨42.94%和41.40%,长城医疗保健A、长城健康生活A涨幅分别为32.19%和20.33% [5][6] - 长城医疗保健A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199.77%,超越基准170个百分点 [6] 投资策略与团队优势 - 长城基金医药团队采用"宏观-中观-微观"框架,聚焦创新药出海、医保优化等行业机会 [10] - 团队核心成员具备医药专业背景:谭小兵(制药工程+会计学)、龙宇飞(生物制药博士)、梁福睿(海洋生物学博士) [10] - 投研协作高效扁平化,形成"反馈-迭代"闭环,注重老带新传承与差异化互补 [11][12] - 梁福睿通过高集中度持仓(二季报前十大重仓占比79.37%)捕捉创新药出海机遇 [5] 细分领域布局 - 创新药产业链为核心,海外BD(商业授权)成为2025年行情关键驱动力,收入将在未来3年持续释放 [15][16][17] - AI医疗领域布局前瞻,龙宇飞管理的长城消费增值A上半年上涨9.67%,聚焦AI在药物研发和诊疗模式的应用 [7] - 谭小兵采用"医药+"策略,以医药为核心向全市场拓展,兼顾回撤控制与跨领域平衡 [5][6] 长期行业展望 - 医药行业"长坡厚雪"属性不变,老龄化与健康意识升级支撑创新药需求 [17] - 创新药估值仍处理性区间,港股市场修复空间显著 [17] - AI医疗作为生产力工具赛道,结合估值与成长性具备长期坚守价值 [17]
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在市场跌宕中潜心深研 精准捕捉医药产业投资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7-20 09:31
医药行业投资前景 - 2025年医药行业迎来突破性发展,受老龄化加速、政策支持、技术迭代、全球化布局及资本聚焦等多重因素推动 [1] - 截至7月11日,万得医药大类指数年初以来上涨3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近70% [1][14] - 创新药和AI技术成为行业新动能,全球化浪潮和临床数据兑现驱动板块复苏 [1][15] 长城基金医药投资表现 - 旗下医药主题基金年内平均涨幅达36.95%,其中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上半年收益率75.18%,大幅跑赢基准(6.08%)[3][4] - 产品矩阵多点开花:长城大健康A(42.94%)、长城医药科技A(41.40%)、长城医疗保健A(32.19%)等均表现优异 [4][5] - 长期业绩突出,长城医疗保健A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99.77%,超越基准170个百分点 [5] 投资策略与团队优势 - 采用"宏观-中观-微观"框架:宏观把握子行业轮动、中观筛选技术方向、微观挖掘个股Alpha [11] - 团队专业背景深厚,成员覆盖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形成差异化能力互补 [10][12] - 扁平化协作机制实现高效信息共享,研究员实时跟踪个股与市场情绪变化 [11][12] 细分赛道布局 - 创新药:聚焦海外BD(商业授权)落地,2025年新签约订单收入将在未来3年持续释放 [15][16] - AI+医疗:布局药物研发靶点发现、智能辅助诊断等方向,长城消费增值A上半年收益9.67% [6][16] - 港股创新药估值修复空间显著,低位布局价值凸显 [16] 行业趋势展望 - 医药板块经历2021-2024年调整后进入新周期,政策支持与需求增长驱动估值修复 [14][16] - 创新药产业链海外市场打开是关键,国内销售放量依赖医保谈判和季报验证 [15] - AI医疗作为生产力工具赛道,产业进展积极且估值具备坚守价值 [6][16]
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发布,如何抓住机会?
大同证券· 2025-07-07 19:04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6月30日至7月6日市场进行回顾,给出权益类和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权益类产品采用事件驱动和资产配置策略,稳健类产品结合市场分析给出关注产品建议 [1]。 市场回顾 权益市场 - 上周主要指数多数回暖,沪深300涨幅最大为1.54%,创业板指、上证指数和万得全A也上涨,科创50和北证50收跌;近1月、近3月和今年以来,榜首指数分别是创业板指、北证50和北证50 [4] - 申万31个行业涨多跌少,周期板块反弹,钢铁、建筑材料等排名靠前,计算机、非银金融等排名靠后 [4] 债券市场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面宽松,长短端利率下行,10年期国债下行0.29BP至1.643%,1年期由1.345%下行至1.336%,期限利差小幅走阔 [9] - 本周长短端期限品种信用利差均收窄 [9] 基金市场 - 受权益市场反弹影响,偏股基金指数上涨1.25%,二级债基指数上涨0.38%,中长债基金指数上涨0.14%,短债基金指数上涨0.10% [14] 权益类产品配置策略 事件驱动策略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关注工银医药健康A、鹏华医药科技A和长城医疗保健A [1][15] - 英伟达GB300服务器正式出货,关注博时半导体主题A、嘉实科技创新和南方信息创新A [1] - 6月国产及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公布,关注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A、银华体育文化C和中邮未来成长A [1] 资产配置策略 - 采用均衡底仓+杠铃策略,杠铃两端为红利和科技 [18] - 红利资产有配置价值,低利率凸显稀缺性,政策利好且有防御避险属性 [18] - 均衡风格基金行业和个股配置分散,能兼顾投资机会,提高抗风险能力 [19] - 科技成长方向有配置价值,受政策支持,行业景气度高,国产替代紧迫,能提供发展动力,港股互联网龙头投资价值被认可 [19][20] - 关注安信红利精选、工银精选回报、华夏智胜先锋、嘉实港股互联网核心资产和华安制造先锋 [18][20] 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市场分析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13753亿元,资金面维持宽松平衡 [21] - 6月PMI数据显示经济处于恢复区间,制造业、非制造业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上升 [21] - 6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高于预期,降低美联储7月降息可能性 [21] - 可转债等权价格中位数在1200左右,有配置价值但需关注波动风险 [23] 重点关注产品 - 继续持有短债基金,降低收益预期,关注中长债基金“逢调”配置机会 [26] - 考虑适当配置固收+基金,注意风险特征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 [26] - 关注诺德短债A、华安纯债A、安信新价值A和南方荣光A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