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

搜索文档
长安汽车:不改名
第一财经· 2025-06-24 22:07
公司股权与工商变更 - 辰致汽车科技集团并非长安汽车改名,也不是新央企名称,其核心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等板块,持有长安汽车17 99%股权 [1]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60 92亿元,经营范围涵盖汽车、摩托车、光学及电子产品等 [2] - 工商变更不涉及股东持股数量及比例变动,不影响公司治理、生产经营及实际控制人 [2] 控股股东结构调整 - 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汽车业务将独立为央企,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分立后股权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2] - 控股股东更名不影响长安汽车品牌及上市公司股票简称,明确表示"不会改变" [2][3] 公司业务与品牌布局 - 长安汽车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拥有162年历史底蕴,全球布局14个制造基地、34个工厂 [3] - 旗下品牌包括长安引力、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等自主品牌,以及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 [3][4] 市场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4年境内销量214 76万辆(同比小幅下跌),境外销量53 62万辆(增长近50%) [4] - 2025年计划拓展全球市场,投放7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4]
兵装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长安汽车前五月卖车112万辆有望升格
长江商报· 2025-06-06 07:38
汽车央企分立重组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将分立为独立央企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 实际控制人不变 [2][4] - 分立后兵器装备集团股权将注入兵工集团 长安汽车称分立不影响正常经营 [4] - 市场预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或升级为第三家汽车央企 与一汽、东风并列 [7] 长安东风重组预期变化 - 2月公告曾显示兵器装备集团与东风公司筹划重组 市场猜测将合并汽车业务组建新央企 [6] - 最新公告确认东风公司暂不涉及重组 双方保持独立发展 [3][6] - 行业分析认为当前竞争环境下独立发展可能是更稳妥选择 [3][8] 长安汽车经营数据 - 2024年销量2684万辆创7年新高 新能源车735万辆(+528%) 海外销量536万辆(+496%) [10]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5678亿、9008亿、10159亿元 [10] - 2025年前5月销量11202万辆(+1%) 新能源车3509万辆(+4689%) [12] - 一季度营收34161亿(-773%) 归母净利润1353亿(+1681%) 但较2023年同期697亿明显下降 [12] 行业整合趋势 - 汽车行业面临新能源竞争压力 多家车企启动内部整合(吉利、上汽)或外部合并谈判(日产本田) [8]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反映央企专业化重组趋势 而非简单合并 [4][7] 长安汽车市场地位 - 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 拥有162年历史 14个制造基地 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超2500万辆 [7][9] - 形成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矩阵 合资生产福特/马自达等车型 [9] - 上市以来累计盈利82301亿 累计分红24109亿 [11]
从“在中国制造” 到“为中国设计” 再到“由中国定义” 合资车企转型开启“加速度”(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5-23 05:47
合资车企转型趋势 - 合资车企正从"在中国制造"转向"由中国定义",深度共创和生态融合成为"汽车合资2.0"时代的关键标签 [1] - 合资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从2014年的61 6%降至2024年的31 5%,4S网络规模同比减少13 5%至7744家,新增网点占比仅3% [2] 营销策略调整 -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车企推出"一口价"策略,提升价格透明度和终端表现 [3] - 2025年上海车展合资与自主新车首发比例接近1∶1,产品设计更符合年轻化审美需求 [3] - 新车型推出后市场反馈积极,4S店客流和销售信心显著提升 [3] 研发模式重构 - 丰田在上海设立雷克萨斯纯电研发生产公司,启动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本土工程师主导研发 [4] - 日产未来两年追加100亿元投资中国电动汽车研发,研发周期缩短至24个月并由中国团队主导 [4] - 大众中国团队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广汽本田新建新能源工厂,长安马自达技术反哺日本总部 [4][5] 本土生态融合 - 合资车企供应链从外资主导(外资零部件占比超80%)转向与本土供应商合作 [6] - 宁德时代、华为等本土技术被搭载到合资车型,缩短与自主品牌在智能座舱、智驾等领域的差距 [7] - 丰田和大众高管强调通过本土合作推动技术反哺全球市场,加速融入中国生态链 [7]
AI机器人首秀,发布20余款新车!2025青岛国际车展开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5-15 10:33
展会概况 - 2025第二十四届青岛国际车展于5月14日开幕,室内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吸引全球90余个汽车品牌参展,展示车型近千台 [1][2] - 新能源汽车展示规模占比超60%,首日发布新车20余款 [1][2] - 展会主题为"向上而行 智领未来",启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五大室内展厅及部分室外展区 [2] 品牌与新车发布 - 首日举行26场品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车29款,包括比亚迪汉L、方程豹钛3、一汽-大众全新探岳L等 [3] - 比亚迪、仰望、腾势、方程豹齐聚一号馆,长城汽车集结哈弗、魏牌新能源等五大品牌参展 [3] - 多品牌以集团化面貌参展,提升展台面积,如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 [3] 汽车科技与智能化 - 人形智能机器人"嘉嘉"参与展会服务,可替代人工客服与观众互动 [4] - 机器狗"路路"参与展前安全巡检,并在展会期间提供观展体验 [4] - 小鹏飞行器亮相四号馆,比亚迪智能化街区展示仰望原地掉头、腾势辅助泊车等技术 [4] - 智能网联成为汽车转型升级主要方向,搭载高阶辅助驾驶、人工智能等功能 [4] 展会活动与影响力 - 展会连续举办二十三届,是山东省规模最大、品牌最全的国际汽车展会,获UFI国际认证 [2] - 5月15日起举办高频次车模演艺活动,邀请网红车模小乌苏、张君雅等参与 [5] - 展会云集三百余位一线车模,全时段精彩不停歇,设有巡场走秀和官方直播间互动 [5]
“0首付、低利息”“一口价”“保价618”,多重补贴催生车市换车热潮丨五一促消费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5-04 10:50
同时,在区域创新的推动下,各地通过特色消费模式为假日经济注入强劲活力。在假日期间,张家口、贵州、武 汉等地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推出差异化促销策略,形成跨行业联动的消费热潮。其中,张家口市通过车模走秀、 抽奖互动等提升体验感,实现消费与娱乐的深度融合;贵州省打造"酱酒+汽车"特色消费生态,消费者购置汽车可 平价购买一定数量的优质酱酒;武汉市联动政企发放亿元级消费券,购车券可在文旅、餐饮等八大场景通兑使 用。 地方车展成消费主阵地 5月2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张家口经开区冰之梦广场,看到多个汽车品牌在举行展览。记者了解到,这是张 家口举办的地方车展,作为该市年度规模最大的汽车盛会,该车展汇聚超50家汽车品牌、20余家电家装及电动自 行车企业,通过政企协同、场景创新与产业链联动,折射出中国车市下沉市场的消费新势能。 据销售人员介绍,本届车展以"三重叠加"政策为核心驱动。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最高1.5万元置换补贴,金融机 构推出"0首付和低息贷款",主机厂加码厂补和限时直降。以别克GL8混动版为例,在置换补贴加持下,价格下探 至25万元区间;新能源补贴方面,五菱缤果333km版本通过国补、厂补及置换优惠,裸车价从7. ...
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蛋糕,日系车企打出了明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01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日系车企在华销量下滑,市场份额降低,加速融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成共识,通过推出电动汽车、与中国科技领域供应商合作等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1][2] 日系车在华市场现状 - 2024年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车企在华销量下滑,市场份额降至11.2%,较2023年下降3.2个百分点,且连续2年下滑 [1] - 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超60%,日系车市场份额再次下降 [2] 日系车在华推出电动汽车情况 - 2025上海车展上丰田、本田、长安马自达等亮出新能源车型,企图在竞争中获一席之地 [2] - 2024年本田在华两个合资公司启动新能源汽车工厂并已作业,目前电动车处于起步阶段,销量和收益不佳 [2] - 今年2月以来多家日系合资品牌在华推出纯电动汽车,注重提升性价比 [2] - 东风本田S7、广汽本田P7等车型通过降价以价换量,部分车型收获过万销量订单 [3] - 未来2年日系车企将密集在华投放电动汽车,到2027年本田投放10款电动车型,日产将投放新能源车型数量从8款提升到10款 [3] 日系车与中国科技领域供应商合作情况 - 丰田面向本土化建立ONE R&D研发机制,商品研发彻底本土化,已与比亚迪等车企建立合资公司,采用中国本土动力电池,规划搭载中国科技领域供应商产品 [4] - 日产与华为、Momenta达成合作,本田宣布与Momenta、Deepseek及宁德时代达成深度合作 [4][5] - 本田将在2030财年前投入约10万亿日元资源,其中软件定义汽车相关研发支出约2万亿日元,产品制造相关费用约6万亿日元 [5] - 马自达通过与长安合作压缩电驱、电池成本,发挥独特性提高收益 [5]
杜比:重塑车载娱乐新生态,牵手超25家汽车品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8 17:26
近日,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杜比实验室(Dolby Laboratories)带来了由杜比视界HDR影像和杜比全景声沉浸式音频呈现的新一代座舱娱乐体 验。车展期间,多家汽车品牌也发布了支持杜比体验的新车型。截至目前,引入杜比体验的汽车品牌数量已超过25家。 推动座舱娱乐体验升级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早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逐渐演变成一个多元化的移动生活空间。消费者对高品质座舱娱乐体验的需求日 益增长,他们期望在车内也能享受到精彩的娱乐内容。杜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布局车载娱乐市场,与汽车制造商、流媒体内容平台等展开深度合 作,共同推动车载娱乐体验的升级。 发布会上,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一份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车主对杜比创新科技的认知度高达97%,每5位车主中就有4人认同杜比体验对娱乐内 容品质的显著提升。在未来6个月内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中,每10人就有9人对搭载杜比视界与杜比全景声的车型表现出购买兴趣,每5位受访者中就有2位将 是否具备杜比全景声和杜比视界作为购车的重要决策依据,并愿意为此接受溢价。这一系列数据显示了杜比技术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吸引力。 继续拓展至更多 ...
马自达汽车CEO毛笼胜弘:新能源转型与本土化合作双轮驱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8:50
"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速度远超全球其他地区,这种趋势不会停止,只会继续向前。"上海车 展期间,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董事长社长兼CEO毛笼胜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马自 达跟长安汽车(000625)这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进行共同开发,在市场非常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整合 了销售网络,也留下了对马自达品牌抱有非常强烈感情在里面的经销商,"这个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资 产。" 今年是马自达与长安合作20周年,双方的合作开始从本土生产迈向全球协同。作为长安马自达全面转型 新能源时代的战略级之作,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以下称EZ-60)在本届上海车展迎来全球首秀。 受访人: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兼CEO毛笼胜弘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岛徹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节)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非常有名,一直是其独特的标签,进 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请问马自达如何保住这个标签,或者说马自达还想贴上一个什么样的标签? 毛笼胜弘:首先转子发动机对于马自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也知道在世界上马自达关于转子发动机 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