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胶奶茶
icon
搜索文档
老字号“赶潮”新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01 07:28
公司业务与产品创新 - 公司通过改造旧厂址打造东阿阿胶文化体验酒店,串联中国阿胶博物馆、阿胶世界体验工厂等场景形成中医药文化旅游区,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30万人次 [2] - 推出"小金条"速溶粉、与奈雪的茶联名阿胶奶茶、即食饮品"锦上花"等创新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便捷化需求 [3] - 熬胶平台引入AI舌诊技术,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已实现智能体质检测超1.2万例 [3][4]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馈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1亿元(同比增长25.57%),归母净利润15.57亿元(同比增长35.29%) [4] - 熬胶平台线上预约服务超52万单,显示线上线下融合策略成效显著 [4] 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 - 完整保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涵盖原料处理至包装等数道工序 [1] - 通过研学旅行、康养旅游等多元业态展示3000年阿胶文化,形成"工业遗产+文旅"的独特商业模式 [1][2] 消费者战略 - 针对Z世代推出即食化产品,通过联名款和国潮化设计实现消费群体年轻化 [3] - 采用"把游客变顾客,顾客变游客"策略,强化体验式消费场景 [2]
中药ETF(159647)涨近1%,食疗养生,"中药+美食"赛道爆火!
新浪财经· 2025-05-21 11:00
市场表现 - 中证中药指数(930641)上涨0.77%,成分股红日药业(300026)上涨6.41%,天士力(600535)上涨2.00%,马应龙(600993)上涨1.93%,昆药集团(600422)上涨1.82%,以岭药业(002603)上涨1.56% [1] - 中药ETF(159647)上涨0.92%,近1周累计上涨1.77%,五月以来累计涨幅4.44% [1] - 中药ETF盘中换手1.26%,成交937.92万元 [1] - 中药ETF近3月规模增长6631.22万元,近3月份额增长2500.00万份,均实现显著增长,位居同类第一 [1] 行业趋势 - 大众健康意识增强推动中药跨界餐饮,中药材成为奶茶、咖啡、面包、冰淇淋等产品的新宠,吸引年轻消费者并在社交媒体引发打卡热潮 [1] - 中药餐饮产品如阿胶奶茶、罗汉果拿铁、茯苓桂花发糕、枸杞原浆面包、当归牛肉、黄精烧青笋等在消费市场风靡,线上购物平台热销 [1] 政策与指数 - 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头部中药企业有望凭借资源、技术、品牌优势率先受益 [2] - 中药ETF紧密跟踪中证中药指数,该指数选取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中证中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600436)、同仁堂(600085)等,合计占比55.71% [2] 产品信息 - 中药ETF(159647)场外联接A:016891;联接C:016892;联接I:022881 [3]
从年轻人“囤健康”看消费潜力(无影灯)
人民日报· 2025-05-16 05:58
年轻人健康消费趋势 - 年轻人健康消费观念从"被动消费"转向"主动消费",从"选择消费"转向"刚性消费",更愿意"囤健康"并舍得花钱 [1] - 健康困扰集中在皮肤、头发、情绪、睡眠、身材、视力等领域,"Z世代"将成为健康消费增长主导力量 [2] - 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时尚化成为健康消费新趋势,是行业"流量密码" [2] 政策与市场机遇 - 商务部等12部门提出培育健康消费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供给质量,打造新业态 [2]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 [2] 科技驱动的健康产品 - 智能健康预警手表可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并提前预警风险 [3] - 人工智能技术使健康管理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覆盖膳食、运动、心理调适等全天候服务 [3] 文化赋能的健康消费 - 传统医药与滋补饮食融合催生草本咖啡店、中式养生茶饮店等新业态 [3] - 阿胶奶茶、酸梅汤、红豆薏米饮等植物饮料及中药+咖啡混搭产品受追捧 [3] - 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等休闲食品及红枣枸杞水等"养生水"销量猛增 [3] 服务模式创新 - 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传统健身房时空限制,提供居家沉浸式健身体验 [4] - 健康服务业通过新技术应用提升效率与便利性,释放消费潜能 [4]
从挂号单到联名单,中式养生水破圈狂飙背后的“文化偷袭战”!
新消费智库· 2025-04-30 20:30
核心观点 - 中式养生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年增长率超350%,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11] - 药食同源理念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饮品融合,形成"社交货币"属性,典型案例包括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半日售24万帖)和奈雪阿胶奶茶(2年售200万杯)[7][14][18] - 行业呈现"药饮双向奔赴"趋势:老字号通过技术降维进入饮品市场(如东阿阿胶、同仁堂),饮品品牌则借助中医药IP提升产品价值感[22][24][27] - 地域文化成为新竞争维度,品牌通过稀缺性原料(新会陈皮、贵州火姜等)构建差异化壁垒,形成"食材标签×信任背书×工艺价值"的溢价公式[31][33][35] 市场表现 - 抖音中药奶茶话题播放量7.6亿次,奈雪阿胶奶茶联名话题微博阅读量2.6亿次[7][14] - 即饮赛道2023年新增5个入局品牌(元气森林、N12等),较前五年总量增长125%[16] - 盼盼与童涵春堂联名产品月销10万+,山姆渠道好评率98%[27] 产品创新路径 - **场景重构**:中医馆"对症开茶"模式将诊疗转化为消费体验,徐州汉泽祥中医馆年轻客群占比显著提升[20] - **技术融合**:采用《药食同源目录》101种原料开发产品,如茶百道陈皮红豆普洱使用十年新会陈皮[31][43] - **地域赋能**:奈雪"地暖宝藏茶"整合内蒙黄糯小米、云南米布等地域食材,形成文化认同溢价[31][33] 行业挑战 - **标准化困境**:中医"千人千方"理念与饮品标准化生产存在矛盾,定制化流程导致出品效率下降40%[40] - **口感瓶颈**:中药材适口性限制产品创新空间,社交平台反馈显示"后味苦"是主要消费障碍[42] - **同质化竞争**:头部产品集中于乌梅汤、红豆薏米水等品类,101种可用原料中仅30%适合饮品开发[43] 未来趋势 - 头部品牌加速布局模块化原料包解决方案,平衡定制化与标准化需求[40] - 供应链争夺战向地域性药材延伸,潮汕老黄姜、随州桃胶等成为稀缺资源[33] - 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5年内头部企业将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11][43]
东阿阿胶多元并举首季营收净利双增 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毛利率达73.63%
长江商报· 2025-04-29 07: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7.19亿元(同比增长18.24%)和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0.25%),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 [1][2]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战略,核心产品东阿阿胶块、复方阿胶浆及健康消费品线多元并举 [1][2] - 公司毛利率从2019年的47.57%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73.63%,主要依靠供应链数字化改造与高毛利产品聚焦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环比2024年四季度增长7.98%,净利润环比增长4.93%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36.26%,管理费用率为5.04%,显示成本端优化成效 [2] - 2024年全年营收59.21亿元(同比增长25.57%),净利润15.57亿元(同比增长35.29%) [4] 产品战略 - 核心产品阿胶块持续领跑OTC市场,复方阿胶浆在医疗终端销售放量 [2] - 创新产品如"小金条"速溶阿胶粉联名款阿胶奶茶、即食冻干阿胶系列销售表现强劲 [2] - 积极开拓男士滋补健康新赛道,现有健脑补肾口服液、龟鹿二仙口服液等独家批文产品 [3] 业务调整 - 挂牌转让国药控股济南15%股权(转让底价597.1875万元),彻底退出非核心医药流通领域 [3] - 提出"1238"发展战略,打造多条增长曲线,不局限于阿胶品类经营 [4] 研发投入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7.87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费用1.74亿元 [5] - 建设"一中心三高地+N联合"研发创新平台,以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 [5] 历史背景 - 2018年营收73.38亿元,净利润20.85亿元创历史新高,但随后受"水煮驴皮"舆论冲击 [4] - 2024年阿胶产品收入占总营收93.64%,其他药品及保健品占比3.98%,毛驴养殖占比1.1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