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设备

搜索文档
铁建重工跌2.08%,成交额1.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58.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5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日盘中股价下跌2.08%至5.64元/股 总市值300.81亿元 成交额1.32亿元 换手率0.4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58.01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9.86% 卖出占比30.1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0.71% 近5日下跌5.53% 近20日下跌3.34% 近60日上涨43.33%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23日净买入2653.81万元 买入总额1.21亿元占比34.47% 卖出总额9454.93万元占比26.92%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掘进机装备(61.05%) 轨道交通设备(20.05%) 特种专业装备(18.37%) 其他业务(0.53%) [1] - 属于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央企改革 低价 盾构机 工程机械 磁悬浮 [2] 经营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37亿元同比增长0.71% 归母净利润7.35亿元同比增长1.73% [2] - 股东户数5.92万户较上期减少3.20% 人均流通股90036股较上期增加272.80%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0.1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88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402.25万股较上期增加463.73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382.34万股较上期增加318.82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国联优势产业混合A持股1429.56万股较上期减少112.67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 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民生证券:给予汇川技术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7 21: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99%,环比增长28.44%,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25.91%,环比增长24.40%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增长12.59%,环比增长16.52% [2] 业务板块分析 - 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8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变频器(不含电梯专机)销售收入约27亿元,通用伺服系统销售收入约37亿元,PLC&HMI销售收入约9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销售收入约6亿元 [3] - 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90亿元,同比增长50%,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客户定点5个项目,国内乘用车客户项目定点数量30余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深耕轻卡、微面、重卡、客车等市场,800V电压平台域控多合一控制器和扁线油冷电机产品实现整车验证和小批量应用 [3] - 智慧电梯业务销售收入约23亿元,同比下滑约1%,轨道交通业务营业收入约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 市场区域表现 - 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39.34%,收入占比约6.4%,毛利率提升1.65个百分点至35.22% [4] - 国内市场实现收入191.90亿元,同比增长25.95% [4] 新兴领域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围绕核心零部件及具身智能场景化解决方案推进相关工作,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等产品从样机研究进入开发阶段 [4] - 行星滚柱丝杠产品为大客户定制高性能直线模组,已完成送样工作,围绕上肢部件场景启动开发工作 [4] 机构预测与评级 - 民生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76.00亿元、590.61亿元、712.2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8.5%、24.1%、2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28亿元、68.06亿元、79.1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9.0%、23.1%、16.4% [5] - 以8月27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2025-2027年PE为35倍、29倍、25倍,维持"推荐"评级 [5] - 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5.0 [9]
海南华铁股价小幅回落 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
金融界· 2025-08-20 22:27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0日收盘价10.7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4% [1] - 盘中波动区间10.60元至10.82元 振幅达2.03% [1] - 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0.65% 形成明显死叉信号 [1] 交易数据 - 单日成交量121.24万手 成交金额12.99亿元 [1] - 换手率6.09% 显示较高流动性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1.93亿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8.20亿元 [1] 公司概况 - 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主营轨道交通设备制造 [1] - 业务布局覆盖长三角与海南地区 [1] - 兼具浙江板块与海南自贸概念股属性 [1]
【动态】太原重工被立案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8-13 17:25
太原重工事件分析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价次日下跌2.95%,市值缩水至88亿元 [1] - 控股股东太重集团同步宣布0.8亿-1.6亿元增持计划,市场质疑为掩盖信披违规的"紧急公关"行为 [1] - 公司12年间扣非净利润10年亏损,依赖政府补助与资产变卖维持报表,关联方资金占用、重大诉讼隐瞒等问题曾被山西证监局点名 [3] 公司业务重组 - 2023年11月公司将风电业务资产(14.79亿元)划转至全资子公司百色能裕后,100%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太重集团 [3] - 重组后业务聚焦风电设备制造,剥离风场建设运营板块,原因为后者投资运维成本高、盈利能力弱 [3] - 当前产品覆盖1.5MW-16.0MW全系列风电机组,包括5.6MW陆上低温型、8MW/10MW海上机型,其中10MW机型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4] 工程机械行业动态 - 行业复苏迹象显现:2月开工率改善,内销连续13个月下滑但出口同比大涨超70% [5][7] - 政策驱动:12月1日起工程机械全面切换"国四"排放标准 [5] - 国际巨头卡特彼勒接近周期性转折点,评级下调至"中性" [5] 市场数据趋势 - 挖掘机行业呈现周期性特征,2023年出口显著增长但内需疲软 [5] - 小松作业小时数、央视挖掘机指数等先行指标显示2024年下游需求回暖预期强化 [6][7] - 信贷开门红与基建投资加速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破冰"预期 [7] 行业专家观点 - 协会领导强调需关注工程机械新能源化转型趋势 [7] - 企业代表提议加大政策支持商用车及工程机械新能源技术研发 [7]
方大集团股价微涨0.95% 向兰州榆中捐赠1000万元款物
金融界· 2025-08-12 00:4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5时,公司股价报4.2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4元,涨幅0.95% [1] - 当日成交额0.44亿元,振幅1.42%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建筑幕墙、轨道交通设备、新能源等领域 [1] -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1] - 公司所属板块包括装修装饰、新能源、新材料等 [1] 社会责任 - 8月10日,公司通过榆中县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500万元现金和价值500万元的救灾物资 [1] - 捐赠用于支援兰州榆中地区的抗洪救灾工作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公司主力资金净流出749.4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2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466.11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51% [1]
海南华铁股价微跌0.46% 大宗交易成交281.84万元
金融界· 2025-08-06 01:0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海南华铁股价报10 8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46%成交金额达10 79亿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10 89元最高触及10 92元最低下探至10 76元振幅1 47% [1] 交易数据 - 当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26万股金额281 84万元成交价与收盘价持平 [1] - 买方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泉州温陵北路证券营业部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 86亿元占流通市值0 8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8 58亿元占流通市值3 98% [1] 公司概况 - 所属板块包括专用设备浙江板块海南自贸等 [1] - 主营业务涉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及服务产品涵盖高铁城轨等领域 [1]
太原重工涉信披违法违规遭立案 股价大跌控股股东急抛1.6亿增持护盘
长江商报· 2025-07-29 07:30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2][4] - 立案消息导致7月28日股价盘中大跌超8% 尾盘收跌7.6%报2.43元/股 [3][7] - 控股股东太重集团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8000万至1.6亿元公司股份以降低负面影响 [2][4] 控股股东增持情况 - 太重集团目前直接持有公司50.15%股份(16.79亿股) [5] - 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7月23日期间已增持1.44%股份(4828.64万股) 金额约1.2亿元 [5] - 7月28日已增持248万股 金额602.12万元 并获得银行1.44亿元增持专项贷款支持 [7] 关联资产并购事项 - 6月计划以3亿元收购太重集团等持有的太重向明67%股权 [2][8] - 太重向明2024年营收6.1亿元 净利润3629.25万元(同比下降35.4%) [8] - 交易标的评估增值6469.62万元 增值率16.92% [8] - 上交所监管问询后新增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4亿元 [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4亿/83.54亿/92.49亿 同比增速-3.37%/4.12%/10.71% [6] - 2022-2024年净利润2.16亿/1.87亿/1.95亿 扣非净利润9766.36万/-1866.91万/2802.47万 [6] - 2025Q1营收27.68亿元(同比+60.18%) 净利润2197.49万元(同比+7.62%) [7] - 连续11年未分红 截至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11.82亿元 [7] 历史违规记录 - 2023年12月因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信披问题被山西证监局采取监管措施 [9] - 上交所对公司和太重集团通报批评 [9] - 近12个月关联交易金额:出售资产14.23亿元 购买资产4.58亿元 [9]
这四家公司被立案调查,早有“苗头”!
国际金融报· 2025-07-28 21:26
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 - 中国证监会对*ST沐邦、*ST万方、瑞贝卡、太原重工等多家上市公司采取立案调查措施 [1] - *ST沐邦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等违法行为被立案 [1][3] - 太原重工、瑞贝卡、*ST万方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5] *ST沐邦违规详情 - 公司存在四大违规行为:会计差错更正致财务信息不准确、通过供应商划转资金至关联方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通过预付设备款和工程款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且未披露、2024年年报等文件存在多处错误 [4] -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4605.63万元 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3526.25万元 [4] - 江西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高管采取责令改正及出具警示函措施 并将情况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4] *ST沐邦业务与业绩 - 公司原以益智玩具业务为主 2022年跨界收购光伏企业后形成光伏与玩具双主业格局 [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6亿元 [3] - 光伏行业因产能扩张导致供需失衡 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且竞争剧烈 [3] 太原重工违规与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轨道交通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矿山设备等产品及工程总承包 [5]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892.09万元、-1664.35万元、2802.47万元 业绩波动较大 [6] - 上交所曾对公司及时任董事会秘书予以监管警示 涉及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及关联交易事项进展 [7] 瑞贝卡违规与业绩 - 公司主营发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7] - 河南证监局指出公司五大问题:未披露与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及资金占用事项、未及时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部分董事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7] - 河南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7] *ST万方业务与风险警示 - 公司主营业务以农业和军工业务为主 农业产品为原粮或饲料玉米大米 军工业务提供精密加工与特种焊接制造服务 [8] - 2024年经审计利润总额642.25万元 归母净利润1065.16万元 扣非后净利润-460.13万元 营业收入39147.03万元 扣除后营业收入22751.38万元 [8] - 因触及"最近会计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孰低为负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规定 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
这四家公司被立案调查,早有“苗头”!
IPO日报· 2025-07-28 18:41
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 - 中国证监会对*ST沐邦、*ST万方、瑞贝卡、太原重工等上市公司采取立案调查措施 [1] - *ST沐邦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 [1][3] - 太原重工、瑞贝卡、*ST万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5] -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体现从严监管决心 [1] *ST沐邦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6亿元 [3]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价格战升级,行业竞争剧烈 [3] - 公司存在四大违规行为:财务信息不准确、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年报存在多处错误 [3] -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4605.63万元,其他关联方占用余额3526.25万元 [3] - 江西证监局对*ST沐邦及相关高管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4] 太原重工违规详情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轨道交通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 [6]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892.09万元、-1664.35万元、2802.47万元 [6] - 上交所对太原重工及时任董事会秘书予以监管警示 [6] - 违规行为包括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和关联交易事项进展 [6] 瑞贝卡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7] - 河南证监局指出公司五大问题: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 [7] - 河南证监局对瑞贝卡及相关责任人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7] *ST万方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农业和军工业务 [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5.1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460.13万元 [8] - 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22751.38万元,低于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8]
改革创新为央企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央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 - 央企需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任务,推动从要素驱动的"汗水型增长"向科技驱动的"智慧型增长"转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1][2]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央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积聚新动能,释放向新发展的信号 [1] 央企当前经济表现与挑战 - 上半年央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中有进,创新能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战略性保障功能强化 [1] -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未根本缓解,部分企业效益承压,传统生产力模式局限性凸显 [1] 科技创新的核心路径 - 央企需强化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提升原创性技术供给能力 [2] - 发挥央企在创新链中的枢纽作用,整合人才、资金、场景资源,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主导产学研融合 [2] 产业创新的具体举措 - 通过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3] - 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新兴产业分类施策:巩固通信、航空航天等优势领域集群化发展,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追赶型产业,前瞻性抢占新技术产业制高点 [3] 国企改革的配套措施 - 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集聚先进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4] - 健全容错机制,弘扬企业家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以突破发展瓶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