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设备

搜索文档
海南华铁股价微跌0.46% 大宗交易成交281.84万元
金融界· 2025-08-06 01:0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海南华铁股价报10 8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46%成交金额达10 79亿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10 89元最高触及10 92元最低下探至10 76元振幅1 47% [1] 交易数据 - 当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26万股金额281 84万元成交价与收盘价持平 [1] - 买方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泉州温陵北路证券营业部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 86亿元占流通市值0 8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8 58亿元占流通市值3 98% [1] 公司概况 - 所属板块包括专用设备浙江板块海南自贸等 [1] - 主营业务涉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及服务产品涵盖高铁城轨等领域 [1]
太原重工涉信披违法违规遭立案 股价大跌控股股东急抛1.6亿增持护盘
长江商报· 2025-07-29 07:30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2][4] - 立案消息导致7月28日股价盘中大跌超8% 尾盘收跌7.6%报2.43元/股 [3][7] - 控股股东太重集团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8000万至1.6亿元公司股份以降低负面影响 [2][4] 控股股东增持情况 - 太重集团目前直接持有公司50.15%股份(16.79亿股) [5] - 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7月23日期间已增持1.44%股份(4828.64万股) 金额约1.2亿元 [5] - 7月28日已增持248万股 金额602.12万元 并获得银行1.44亿元增持专项贷款支持 [7] 关联资产并购事项 - 6月计划以3亿元收购太重集团等持有的太重向明67%股权 [2][8] - 太重向明2024年营收6.1亿元 净利润3629.25万元(同比下降35.4%) [8] - 交易标的评估增值6469.62万元 增值率16.92% [8] - 上交所监管问询后新增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4亿元 [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4亿/83.54亿/92.49亿 同比增速-3.37%/4.12%/10.71% [6] - 2022-2024年净利润2.16亿/1.87亿/1.95亿 扣非净利润9766.36万/-1866.91万/2802.47万 [6] - 2025Q1营收27.68亿元(同比+60.18%) 净利润2197.49万元(同比+7.62%) [7] - 连续11年未分红 截至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11.82亿元 [7] 历史违规记录 - 2023年12月因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信披问题被山西证监局采取监管措施 [9] - 上交所对公司和太重集团通报批评 [9] - 近12个月关联交易金额:出售资产14.23亿元 购买资产4.58亿元 [9]
这四家公司被立案调查,早有“苗头”!
IPO日报· 2025-07-28 18:41
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 - 中国证监会对*ST沐邦、*ST万方、瑞贝卡、太原重工等上市公司采取立案调查措施 [1] - *ST沐邦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 [1][3] - 太原重工、瑞贝卡、*ST万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5] -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体现从严监管决心 [1] *ST沐邦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6亿元 [3]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价格战升级,行业竞争剧烈 [3] - 公司存在四大违规行为:财务信息不准确、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年报存在多处错误 [3] -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4605.63万元,其他关联方占用余额3526.25万元 [3] - 江西证监局对*ST沐邦及相关高管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4] 太原重工违规详情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轨道交通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 [6]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892.09万元、-1664.35万元、2802.47万元 [6] - 上交所对太原重工及时任董事会秘书予以监管警示 [6] - 违规行为包括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和关联交易事项进展 [6] 瑞贝卡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7] - 河南证监局指出公司五大问题: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 [7] - 河南证监局对瑞贝卡及相关责任人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7] *ST万方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农业和军工业务 [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5.1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460.13万元 [8] - 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22751.38万元,低于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8]
改革创新为央企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央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 - 央企需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任务,推动从要素驱动的"汗水型增长"向科技驱动的"智慧型增长"转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1][2]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央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积聚新动能,释放向新发展的信号 [1] 央企当前经济表现与挑战 - 上半年央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中有进,创新能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战略性保障功能强化 [1] -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未根本缓解,部分企业效益承压,传统生产力模式局限性凸显 [1] 科技创新的核心路径 - 央企需强化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提升原创性技术供给能力 [2] - 发挥央企在创新链中的枢纽作用,整合人才、资金、场景资源,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主导产学研融合 [2] 产业创新的具体举措 - 通过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3] - 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新兴产业分类施策:巩固通信、航空航天等优势领域集群化发展,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追赶型产业,前瞻性抢占新技术产业制高点 [3] 国企改革的配套措施 - 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集聚先进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4] - 健全容错机制,弘扬企业家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以突破发展瓶颈 [4]
600169,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11:58
公司动态 - 太原重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4] - 控股股东太重集团在立案同日宣布新一轮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8000万元至1.6亿元,未设价格区间 [1][6][8] - 太重集团刚完成上一轮增持计划(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7月23日),累计增持4828.64万股,金额1.20亿元,增持后持股比例达50.15% [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2.49亿元,同比增长10.71%;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4.17% [11] - 扣非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8892万元,2023年亏损1664万元,2024年恢复至2802万元 [10][11]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30%至1.86亿元,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营销投入增加 [12] 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轨道交通设备、风电设备、矿山机械等多元化产品,覆盖冶金、能源、航天等领域 [10]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通过扩充营销团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应对,但导致费用压力上升 [10][12]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当日股价下跌2.95%至2.63元/股,总市值88.03亿元 [1] -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强调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6][8][10]
600169,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11:51
公司动态 - 太原重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7] - 控股股东太重集团同步披露增持计划 拟在12个月内增持8000万元至1.6亿元股份 [4][10] - 太重集团刚完成上一轮增持计划 2024年10月至2025年7月累计增持4828.64万股 金额达1.20亿元 [13] 市场表现 - 7月25日收盘价2.63元/股 单日跌幅2.95% 总市值88.03亿元 [4] - 控股股东当前持股比例50.15% 新一轮增持不设价格区间 将根据股价波动择机操作 [13]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轨道交通设备 风力发电设备 矿山设备等12类产品 应用于冶金 能源 航天等8大行业 [16]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802.47万元 较2023年亏损1664.35万元实现扭亏 但较2022年8892.09万元仍有差距 [16] 行业环境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30%至1.86亿元 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营销团队扩充及市场开拓力度加大 [17] - 公司明确提示所处装备制造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需持续加大营销投入维持市场地位 [15][17]
铁建重工: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77.27亿元,同比增加3.15%
快讯· 2025-07-25 17:22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77.27亿元,同比增长3.15% [1] - 隧道掘进机业务新签合同41.99亿元,同比下降11.70% [1] - 特种专业装备业务新签合同11.73亿元,同比下降6.21% [1] -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新签合同23.55亿元,同比增长58.62% [1] 区域市场表现 - 境内市场新签合同58.88亿元,同比增长10.30% [1] - 境外市场新签合同18.39亿元,同比下降14.57% [1]
国泰海通|固收:聚焦科技与涨价双主线——转债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17 22:02
2025Q2转债业绩前瞻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向好的转债集中在通信、电子、军工、汽零、交运设备、工控设备、能源设备、电力设备等高端制造行业,以及涨价利好的有色和基础化工行业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算力投资、国产替代加速、高端制造需求高增及有色金属/化工品涨价 [1][2][3] - 可通过工业企业利润数据、A股业绩预告及分析师预测上修线索挖掘标的 [1][4] 行业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上游资源品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增长41.7%,主因金、铜、锌、银等价格上涨及产销量回升 [2] 工业制造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6%,受益于全球航运景气度回升(LNG船、集装箱船订单)、大飞机产业链放量及一带一路基建输出 [2] -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保持双位数增长,驱动因素包括AI硬件、智能终端、电网设备、工控设备需求 [2] 消费制造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增速达38.2%,因预制菜、健康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旺盛 [2] A股业绩高增行业分布 - 272家公司2025Q2扣非净利润同环比增速超30%,集中在以下行业: - **基础化工**:磷化工、农药化肥、制冷剂涨价 [3]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海外光伏储能订单、国内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车/军工订单 [3] - **机械**: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能源设备、造船业、轨道交通设备需求 [3] - **电子**:AI算力投资、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出货增长 [3] - **汽车**:新能源车销量高增、商用车及零部件出海加速 [3] 分析师预测上修线索 - 13只转债标的过去三个月2025年平均预测净利润被上修超5%(预测机构家数>3) [4]
新一批国家标准发布,涉及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轨道交通
快讯· 2025-06-12 11:03
交通运输方面 - 发布公共汽电车场站划分、空铁旅客联运服务等2项标准,提升公众出行便捷性 [1] - 发布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标准,较上一版推荐性标准要求显著提升,推动行业节能水平提高 [1] - 发布乘用车制动技术要求标准,回应消费者关切 [1] - 发布摩托车燃油箱、灯光、图形符号等强制性标准,提升安全水平并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1] 农业农村方面 - 发布废旧农业机械回收体系建设规范等13项农业机械国家标准,完善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2] - 发布动植物检疫4项国家标准,为种子运输和检疫鉴定提供标准支撑 [2] - 发布肥料、果蔬检验检测、饲料、纤维等6项国家标准,推动相关产业在质量提升、绿色生产、技术创新领域发展 [2] 安全生产方面 - 发布安全色和安全标志、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等7项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生产过程安全管理 [3] - 发布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3项重点消防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升级技术指标,提升消防产品性能和质量 [3] 高新技术方面 - 发布半导体器件、电磁兼容、电子装联技术等30项国家标准,助力产品性能与质量跃升 [4] - 发布轨道交通、遥感卫星等8项国家标准,规范交通管理并保障卫星数据传输效率和质量 [4] - 发布航空电加温玻璃、光刻用掺钛石英玻璃等4项工业玻璃国家标准,推动高附加值玻璃深加工产品应用 [4]
四川路桥:拟购新筑股份资产,Q1营收229.86亿
和讯网· 2025-06-09 22:26
收购交易概述 - 四川路桥拟现金收购新筑股份持有的新筑交科100%股权及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相关的资产和负债 [1] - 新筑股份是四川路桥控股股东蜀道投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1] - 此次交易旨在加强公司在桥梁技术工艺和产业链协同方面的优势 [1] - 交易将优化供应链管理并加强成本控制 [1] 交易背景与目的 - 收购有助于四川路桥布局桥梁功能部件业务并与现有工程施工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1] - 新筑股份主营业务包括轨道交通、桥梁功能部件和光伏发电 [1] - 新筑股份在光伏发电板块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1] - 此次交易是蜀道集团为解决旗下蜀道清能与新筑股份同业竞争问题而进行的资产重组的一部分 [1] 公司业务发展 - 四川路桥已从施工企业转型为大型工程综合运营商 [1] - 公司业务覆盖"大土木"全产业链并参股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中标77个项目,金额346.81亿元,同比增长18.87% [1] - 基建领域中标35个项目,金额304.56亿元,同比增长27.95%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29.86亿元,同比增长3.98% [1] - 归母净利润17.74亿元,同比增长0.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