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外卖

搜索文档
弘则研究:Q2本地生活 - 餐饮调研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本地生活 - 餐饮行业 公司:美团、饿了么、京东、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增速与订单量 - 2025 年 Q2 某品牌堂食业务 4 - 6 月增速显著,4 月 12%,5 月 25%,6 月 23%,得益于品牌扩张、门店增加、竞争缓和及季节性门店增多[1] - 2025 年 Q2 美团商家整体餐饮业务增速显著,外卖同比超 25%,5、6 月环比 31%,堂食 4 月 12%,5 月 25%,6 月 23%[2] - 2025 年 Q2 饿了么同比增长 60% - 70%,美团市占率下降,三大平台订单量分布约 4500:1000:剩余部分[1][7] - 京东外卖 2025 年 Q2 补贴后单日订单从零增至 1200 单,补贴结束回落至四五百单,后因补贴策略问题订单量下滑[1][6][15] - 美团品牌日订单量峰值 8000 单,通常在周末,美团、饿了么和京东订单比例约 6:3:1,预计饿了么订单量将继续增长[16] 平台策略与特点 - 美团在快餐或饮品配送亏损打市场,高补贴抢占市场,但夜间高客单价订单接单率低,专送有优势,众包受影响大[1][11][12] - 饿了么通过综合配送模式整合利润计算,保证运力,用户复购率高,成都物流体验优,通过试点项目提升妥投率[1][8][13] - 京东要求商家增加补贴、减少市场投入致订单量下滑[4][15] 补贴情况 - 近两月美团提供 18.8 元券,商家承担 5 - 6 元,平台承担其余部分,饿了么补贴策略提升骑手接单率和配送效率[4][10][14] 到店业务政策 - 美团到店业务二季度政策不变,三季度聚宝盆返佣降低,对抖音合作不再排他管控[18][19] 其他平台动态 - 抖音策略偏向商业化运营,补贴力度小,主要投入自助餐领域[20] - 高德地图与美团阶段性合作,AI 机器人产品未上线,费用调整不便,未来或竞价投放[24] - 小红书主要进行种草活动,用户未养成交易习惯,高德本地生活业务扩展,交易客户增长明显[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团商家桌均消费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无明显减少,但大桌比例下降,小桌增加,重点商圈门店桌均下滑约二三十元[23] - 美团队均消费水平最近一季度因季节性因素上涨[22] - 高德品牌经理目前主要关注商业化投放和广告费而非交易侧[26]
“散装”阿里,为啥抢“散装”江苏的苏超赞助
36氪· 2025-07-01 20:26
赛事热度与观众规模 - 苏州队主场对阵扬州队比赛现场观众达43617人,刷新"苏超"历史纪录,场馆接近满座[2] - 10元门票被黄牛炒至数百甚至上千元,呈现有价无市现象[4] 文旅消费与经济拉动 - 端午假期"苏超"带动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4.63%[4] - 江苏省接待游客1241万人次,消费46.93亿元,银联异地消费占全国总额10.8%[4] - 上海2024年举办178项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拉动效应309.90亿元,带动消费92.88亿元[6] 资本市场反应 - A股相关概念股大幅上涨:金陵体育20个交易日上涨104.04%,共创草坪上涨65.64%,星辉娱乐上涨33.33%[4] - 康力源、棕榈股份、双象股份等跟涨[4] 互联网平台营销策略 - 阿里旗下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冠名"苏超"球队[4] - 美团餐饮商户"助力苏超"主题周环比增长214%,"足球"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87%[11] - 京东与"苏超"达成战略合作,日订单量从1000万单增长至2500万单[11] - 饿了么在三城发起"免单"活动,派发一万份订单[15] 赞助商动态与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席位价格从原计划800万元飙升至300万元,赞助商数量从6家扩展至19家[17] - 赞助品牌包括京东、伊利、小米、肯德基、理想、海澜之家等全国性企业[17] - 伊利结合网络热词"苏大强"进行地域化营销,强化品牌认知[18][20] 社交媒体传播效果 - 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500W+,小红书浏览量破亿,抖音播放量超37亿[23] - 超七成抖音内容由素人自发创作[23] - 虎扑紧急上线"江苏联"频道,首日访问量突破百万[23] 行业营销趋势 - 外卖平台通过"猜球赢免单"等活动促进夜宵时段冰品冷饮外卖量环比增长100%[6] - 美团欧洲杯期间"酒吧"搜索量环比增长360%,相关外卖销量环比增长107%[6] - 京东联名"猪猪侠"T恤两个月售出十万多单[10]
外卖大战卷出“玄学”,“色彩”代言人能带来顾客吗?盘和林:听劝的企业是好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6-13 16:18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通过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三方补贴迅速进入外卖行业 目前已在市场占据三分之一份额 [3] - 京东外卖崛起依靠两大核心策略:性价比(相对竞争对手的低价)和社会责任(如全职骑手五险一金) [3] - 行业呈现"三国杀"竞争态势 美团、饿了么和京东三大平台开启新一轮比价竞争 [3] 企业营销策略 - 京东官宣惠英红代言 采用"红的会赢"营销口号 话题京东真的找了惠英红登上热搜 [1] - 美团选择黄龄代言 主打"外卖黄的更灵" 饿了么邀请蓝盈莹担任"品牌必赢官" [1][3] - 京东主动接梗网友调侃 通过社交媒体互动成功制造话题热度 [4] 企业战略转型 - 京东从"不善于参与互联网互动"转向重视用户沟通 此前因处理不当导致VIP用户流失 [4] - 公司开始响应网络呼声 如通过改善骑手待遇(五险一金)切入外卖市场 [3][4] - 行业趋势显示 未来能有效与用户沟通、听取建议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4] 市场动态分析 - 京东补贴战略面临可持续性挑战 骑手福利话题热度已开始冷却 [3] - 企业需要寻找"长期引流"方式 社交媒体互动成为新突破口 [3][4]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扩展到品牌营销战 色彩代言人成为新营销手段 [1][3]
餐饮外卖市场整体规模突破1.5万亿 京东入局4个月市占率已达31%
搜狐财经· 2025-06-11 20:2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5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 [2] - 外卖对整体餐饮行业的渗透率从2015年的4%提升至2024年的26% [2] - 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3% [2] -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7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567亿元 [4] 消费群体特征 - 餐饮外卖消费者中25-45岁人群占比达82% [2] - 一二线城市外卖消费人群占比为72% [2] - 每天消费1次及以上的消费者占比为43% [3] - 62%的消费者单人餐标准集中在20元至40元之间 [3] 消费趋势 - 45%的外卖消费者表示未来会增加消费频次 [3] - 超四成消费者计划增加外卖支出,其中82%将"选择更高品质餐食"列为首要原因 [3] - 外卖消费呈现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共振"局面,推动行业向品质消费升级 [3] 市场格局 - 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合计占据约92%的市场份额 [4]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业务覆盖全国350个城市,占据31%市场份额 [4] - 行业形成美团、饿了么、京东"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4] 行业发展 - 2026年有望成为"餐饮外卖行业品质消费全面升级元年" [2]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下沉市场渗透、品类边界拓展和服务场景多元化 [4] - 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注重服务质量、技术创新和生态构建 [4]
美团 京东 饿了么外卖大战全解析:商业博弈 行业震荡与未来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5-26 16:49
行业格局演变 - 美团通过团购业务切入外卖市场,逐步扩展至酒店、旅游等领域,形成"高频带低频"生态闭环 [3] - 饿了么凭借校园市场起家,通过技术优化和资本助力成为行业双寡头之一 [3] - 2025年京东依托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优势,以"品质外卖+低佣金"策略打破双寡头平衡 [3] 京东入局策略 - 京东外卖业务布局可追溯至2015年"京东到家"上线,2024年整合"小时达"与"京东到家"为"秒送"频道 [4] - 2025年2月启动"品质堂食餐厅"招募计划,推出全年免佣金政策,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单 [7] - 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承担全部成本,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吸引骑手加入 [7][11] 美团防御措施 - 升级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配送时效压缩至30分钟,日均订单突破1800万单 [8] - 推出骑手权益保障计划,试点取消超时扣款改为正向激励积分制,投入140亿元改善骑手装备 [9] - 通过"神会员"体系绑定商家与用户,推出"品牌卫星店"计划降低商家运营成本 [14] 饿了么竞争策略 - 启动"饿补超百亿"补贴活动,联合淘宝"闪购"升级即时零售,打通天猫商家库存 [10] - 依托阿里系资源通过大额红包和"1元购"活动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 [16] - 蜂鸟即时配送平台拥有300万注册骑手,覆盖全国670个城市 [19] 商家资源争夺 - 京东聚焦中高端商家,通过"0佣金"政策吸引45万家餐厅入驻 [7][14] - 美团利用700万骑手和千万级商家资源,通过"高频带低频"策略实现生态协同 [14] - 饿了么受制于商家资源不足,难以与美团、京东正面抗衡 [15] 用户补贴大战 - 京东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政策,联合达达秒送提升配送效率 [16] - 饿了么通过10元以上红包和"1元购"活动争夺价格敏感型用户 [16] - 美团加码直播电商并推出"秒提"服务提升用户粘性 [16] 核心竞争优势 - 美团构建覆盖200多个品类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复用外卖配送网络拓展高客单价品类 [17] - 京东定位"品质外卖"聚焦中高端餐厅,供应链优势与即时配送能力构成差异化竞争力 [18] - 饿了么依托阿里生态通过大额补贴吸引用户,但商家资源和用户粘性较弱 [19] 行业盈利模式 - 美团通过直播电商和"秒提"服务拓展高毛利业务 [26] - 京东利用"外卖+即时零售"模式提升客单价 [26] - 饿了么尝试通过增值服务如"充电宝"租赁实现变现 [26] 技术驱动与监管 - 美团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骑手路径,京东利用无人配送车降低人力成本 [27] - 监管部门要求平台停止"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规范骑手权益与商家佣金 [10][28] 未来竞争格局 - 可能形成"美团+京东"双巨头格局,饿了么或被边缘化整合至阿里生态 [25] - 美团继续深耕生态协同,京东聚焦品质化,饿了么转型为配送基础设施 [25] - 行业需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 [31]
五一文旅消费创近三年新高:95后成主力军,无人机外卖爆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5-06 12:31
文旅消费整体趋势 - 今年"五一"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 文旅订单较2023年同期增长30% [1][2] - 95后成为消费主力军 文旅订单占比接近50% [1][2] - 文旅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 音乐节 演唱会 洗浴中心等成为新消费热点 [1][5][6] - "科技+文旅"趋势明显 无人机配送服务吸引大量游客 [1][7] - "反向旅游"热度延续 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 [8] 消费人群特征 - 95后文旅订单占比45% 00后偏好漂流 探险等个性化深度旅游项目 [2] - 异地游客餐饮堂食线上交易额激增189% [2] - 异地游客夜间订单量占比超30% 是本地消费者的1.6倍 [4] - 年轻人"松弛出行"趋势明显 游泳用品外卖量环比增长330% 女鞋 彩妆等品类外卖量环比增长超100% [4] 热门目的地与活动 - TOP10热门目的地为南京 西安 成都 北京 重庆 长沙 洛阳 武汉 上海 广州 [2] - 音乐节 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6] - 洗浴中心订单量同比增长30% 沈阳 天津 北京 青岛 大连订单量最高 [6] - "夜游"搜索量同比增长50% 珠江夜游 钱塘江夜游等成为热门 [6] 新兴消费模式 - 奶茶外卖量周环比增长100% 年同比增长120% 广州 深圳增长达150%和120% [5] - 无人机配送服务在公园场景订单量同比增长74% 部分商家5成以上外卖订单由无人机配送 [7] - 海外用户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61% 吸引西班牙 韩国 日本等多国游客 [7] - 美团无人机已开通55条航线 累计完成超52万单配送任务 [7] 低线城市表现 - 浙江桐庐县 安徽怀宁县等小众城市成为"松弛感"热门之选 [8] - 秦皇岛游客外卖量周环比增长近300% 连云港 大同 舟山等城市增长约250% [8] - 乐山 汕尾 汕头 威海 徐州等地游客外卖量环比增长超200% [8]
淘宝“亲自下场”做外卖 带动饿了么单日订单量破千万
广州日报· 2025-05-05 22:24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与美团初期在外卖市场针锋相对 淘宝随后整合闪购频道与饿了么资源直接下场 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2] - 淘宝闪购业务上线6天即实现单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 显示平台快速起量能力 [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推出长期福利计划 包括免单卡和请客卡 预计送出1亿杯茶饮 进一步加码用户补贴 [4] 淘宝闪购业务升级与表现 - 淘宝"小时达"4月30日升级为"淘宝闪购" 由饿了么重点保障配送服务 原定5月6日全量上线提前至5月2日 [4] - 五一假期期间 淘宝闪购带动饿了么在39个城市单日订单突破历史峰值 超过1000家品牌刷新销售记录 [4] - 茶饮品类表现突出 茉莉奶白多城市订单日均增长近3倍 两款单品各卖出超10万杯 奈雪的茶订单同比增长超200% 库迪咖啡订单增长近10倍跃居类目第一 [5] - 广深等地奶茶外卖量同比暴涨200% 餐饮品牌米村拌饭订单较4月增长近100% 品牌方称增量远超预期 [5] 行业影响与商户参与 - 全国城市商户报名踊跃 显示商户端对平台资源投入的积极响应 [4] - 咖啡、奶茶等即时消费品类成为平台补贴重点 带动相关品牌订单量级跃升 [5] - 多品类餐饮品牌同步受益 表明平台补贴策略产生广泛辐射效应 [5]
果然财经|京东与美团的外卖“攻防战”,饿了么也坐不住了
齐鲁晚报· 2025-04-30 15:04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饿了么在四川、重庆、广州等地推出10元以上大额红包 部分用户叠加补贴后仅花费0.9元购买饮品 [1] - 饿了么宣布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 预计将持续引爆外卖消费热潮 [1] - 京东外卖采用"0佣金入驻+高补贴"策略 商家实付24元订单可获30多元入账 美团和饿了么正常抽佣22%-23% [5] - 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红包补贴 以巩固市场主导地位 [5] - 饿了么针对新用户推出首单立减15元等活动 并联合商家推出满减、折扣套餐 [7] 骑手待遇升级 - 京东为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众包骑手每天获3元医疗和意外保险 前三个月提供5000元/月保底工资 平均月薪达7000元 [2] - 美团计划从2025Q2起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并试点取消超时罚款 [2] - 饿了么推出"北京骑士之家" 骑手可享受800元/间专属房租(市场价1200元) 并提供AI路线规划、按单计薪(3.9-11元/单)及多种奖励机制 [4]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外卖订单量破千万单 4月22日单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 [5] - 2024年美团占据65%市场份额 饿了么占33% 京东入局打破原有格局 [8] - 行业竞争促使平台提升送货速度 消费者获得更多补贴和更好体验 商家和骑手话语权及待遇提升 [8] 平台战略布局 - 饿了么每年夏季举办"免单"营销活动 2025年叠加百亿补贴以应对竞争 [1] - 美团通过"每日大额券"等高补贴活动死守市场份额 [1] - 京东三个月内计划招募10万名骑手 以高福利待遇吸引人才 [2]
京东美团全面开战,饿了么还好吗?
36氪· 2025-04-28 18:35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单量在补贴大战后暴增,4月24日突破1000万单 [1] - 美团采取防御性补贴策略,重点在茶饮品类与京东对抗 [1] - 饿了么未直接参与价格战,市场存在感明显减弱 [1] - 美团黑金会员月费2.99元可获25张神券,价格优势显著 [4] - 京东美团骑手享受五险一金,饿了么仅试点社保缴纳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原饿了么用户因价格优势消失转向美团京东 [3][5] - 88VIP会员年卡价格优势被美团会员体系改革抵消 [3] - 消费者反映美团京东补贴后价格低于饿了么 [4] - 部分用户长期未打开饿了么APP,使用频率大幅下降 [2] 骑手生态比较 - 饿了么配送单价普遍低于美团约1.5元/单 [6] - 饿了么派单系统效率较低,同量订单更易超时 [6] - 部分骑手转投京东因初期补贴和待遇更高 [6][8] - 恶劣天气补贴政策使饿了么小时收入不低于25元 [11] 商家运营现状 - 中小商家反映饿了么推广费高达20-30% [10] - 头部商家承认单量下滑与平台活动力度相关 [10] - 部分商家认为单量下降是历史性问题非短期竞争导致 [10] - 京东介入后美团服务也出现下滑迹象 [10] 平台战略应对 - 饿了么日均单量仍保持2000万,短期地位稳固 [14] - 平台采取发放免费红包等有限度应对措施 [11] - 行业认为补贴战难持续,观望后续市场变化 [13] - 阿里可能在未来关键时点对饿了么进行资金支持 [14]
十问十答:刘强东送外卖!京东葫芦里卖什么药?
海豚投研· 2025-04-26 19:18
京东进入外卖市场的战略意图 - 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七大平台主导市场,京东面临流量不足和DAU远小于MAU的困境,工具属性较强[3] - 京东重启外卖、出行等新业务提案,旨在拓展新流量入口提升用户活跃度,这些提案曾因成本高和验证周期长在2022年被搁置[3] - 即时零售是少数保持高速增长的领域,京东和美团都视其为重要战场,京东在"快"的心智优势被美团即时履约网络稀释[3][4] - 京东希望通过外卖业务改变用户心智,当用户急需商品时能第一时间想到京东[5] 京东外卖业务发展规划 - 管理层设定两年考核周期,第一年重点在模型落地和基建搭建,第二年考核订单量和交易规模[6][7] - 若未达预期目标,可能调整资源投入或终止项目,类似京喜等业务[8] - 外卖业务难度低于社区团购等创新业务,商家签约周期显著缩短,如茶饮品牌仅需一个月[8] - 目前订单量500-600万/日,其中餐饮订单约一半,远低于美团的六七千万单[9] 京东外卖业务现状 订单结构 - 品类分为茶饮(20元客单价)、简餐(45-50元)和火锅团餐(80元)[10][11] - 茶饮增速放缓,餐食类占比提升[12] - 覆盖140多个城市,但实际供给覆盖仍有很大改善空间[14] 用户获取 - 主要针对大学生和Plus会员发放代金券,价格比美团低7-8元[14] - 微信体系成为重要流量来源,95%概率在微信支付后显示京东外卖代金券[16] - 90%订单来自京东主站页面,入口较深[20] 骑手端 - 全国约9万骑手接单过外卖订单,其中专职骑手约1.3万(15%)[18] - 专职骑手主要来自京东物流转岗,新招募进展缓慢约2000人[19] - 推出首单20元激励和三单每单20元持续激励吸引骑手[18] 业务挑战与瓶颈 - 履约配送能力开始出现不稳定,可能成为增长最大瓶颈[21] - 外卖高频、集中峰值的特性与京东原有配送模式不同,缺乏相关基建和经验[21] - 订单量若达1000-2000万/日,系统可能崩溃,需要完全不同的结构和管控模型[22] - 餐饮页面产品设计存在问题,影响商家设置营销活动效率[24] - 招商标准较严格,暂未纳入档口店铺,限制订单量提升空间[24][25] 补贴策略与亏损 - 当前单均亏损约6元(12%亏损率),60%用于商品补贴,40%用于运费补贴[28] - 补贴结构不健康,全部由平台承担,未来计划引导商家和品牌方分担[29] - 补贴对茶饮和简餐效果明显,但对高价品类如火锅影响有限[30] - 补贴策略粗放,难以做到精准投放和细粒度比价[31] - 补贴带来的增长可能难以持续,一旦停止用户可能回归原有平台[32] 业务协同与用户心智 - 高频外卖用户访问次数提升但停留时间短,未显示明显电商浏览行为[26] - 计划通过评价页面发放商品满减券联动电商业务,但预期转化率不高[27] - 外卖业务核心增量仍需依赖主站流量或独立端产品,但后者投入有限[27] - 改变用户心智难度大,美团饿了么已深耕十余年形成固定认知[8][33] - 仅靠补贴难以撼动现有竞争壁垒,需要差异化定位或效率体验代差[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