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碳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600028):油价下行导致业绩短期承压,“反内卷”或扭转局面
天风证券· 2025-08-22 15: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8] 核心观点 - 油价下行导致2025H1业绩承压 收入同比-10.6%至14090.5亿 归母净利润同比-39.8%至214.8亿 [1] - "反内卷"政策红利或扭转化工亏损局面 [3] - 资本开支下调5%利好长期盈利和现金流能力 [5] 财务表现 - 2025H1原油实现价格67美金/桶 同比-12.9% 自产天然气实现价格1.83元/方 同比-3.4% [2] - 上游板块经营收益236亿 同比-55亿 [2] - 炼油毛利315元/吨 基本稳定 同比-0.3% 但板块收益35亿 同比-36亿 [3] - 化工板块经营亏损42亿元 同比增亏11亿 [3] - 营销板块收益80亿 同比-67亿 [4]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435/536/641亿 PE分别16/13/11倍 [5] - 2025年预计分红收益率A股4.3% H股6.2% [5] 运营数据 - 原油产量同比-0.3% 天然气产量同比+5.1% [2] - 原油加工量同比-5% 汽柴煤油销量同比分别为-4%/-16.8%/+1.7% [3] - 化工原料类销量同比+7.1% [3] - 营销板块汽柴煤油销量同比分别-4.9%/-6.8%/-8.4% 实现价格分别-6.4%/-8.2%/12.7% [4] - 2025H1资本开支438亿 同比-14% 其中上游/炼油/化工/销售分别276/55/73/28亿 [5]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2797851.42百万 同比-9.0% 2026E增长1.0% 2027E增长5.0% [6] - 2025E归母净利润43502.61百万 同比-13.54% 2026E增长23.11% 2027E增长19.69% [6] - 2025E每股收益0.36元 2026E 0.44元 2027E 0.53元 [6] - 毛利率预计从2025E的14.92%提升至2027E的15.52% [14] - ROE预计从2025E的5.15%提升至2027E的7.28% [14]
中国石化(600028):25Q2业绩承压 看好公司转型升级驱动长期竞争力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01 12:26
业绩表现 - 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201-216亿元,同比下降39 5%-43 7% [1] - 2025Q2预计归母净利润68-83亿元,同比下降52 1%-60 7%,环比下降37 2%-48 5% [1] 业绩承压原因 - Q2布油均价66 71美元/桶,同比-21 5%,环比-11 0%,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2] - 境内成品油消费低迷,柴油需求下降,化工产品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导致毛利低迷 [2] - 石油石化市场竞争激烈,化工市场毛利持续低位 [2] 上游业务 - 2025H1油气当量产量同比增长2 0%,其中国内原油产量126 73百万桶(+0 2%),海外原油产量13 31百万桶(-5 2%),天然气产量209亿方(+5 1%) [2] - 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767亿元,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增长1 3% [4] 炼油业务 - 2025H1加工原油11197万吨(-5 3%),生产汽油3079万吨(-4 8%),柴油2427万吨(-17 2%),煤油1633万吨(+4 3%),化工轻油2206万吨(+11 5%) [3] - 推进低成本"油转化"、高价值"油转特",持续压降柴汽比 [3] 化工业务 - 2025H1乙烯产量756万吨(+16 4%),合成树脂1104万吨(+12 8%),合成纤维60万吨(-5 1%),合成橡胶80万吨(+18 6%) [3] - 规划建设南港、洛阳等大型乙烯项目,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型 [4] 销售业务 - 2025H1境内成品油经销量8705万吨(-3 4%),其中零售量5453万吨(-4 3%),直销及分销量3252万吨(-2 0%) [3] - 加速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截至2024年底拥有充换电站10285座,加氢站142座 [4] 长期战略 - 深化上游勘探开发,攻克深层超深层油气核心技术 [4] - 炼油板块差异化增值利用,打造高端碳材料、润滑油脂、特种油品产业链 [4] - 化工板块优化原料结构,加强新材料产能建设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53亿元(-15 4%)、555亿元(-3 1%)、662亿元(-7 6%) [5] - 对应EPS分别为0 37、0 46、0 55元/股 [5]
蓝海新材料公司: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5-30 10:48
公司战略与创新驱动 - 公司正式聘任谢萍为"蓝海学者",这是该计划启动以来签约的第二位行业领军专家,旨在通过组建智囊团队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1] - "蓝海学者"计划是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的具体实践,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1] - 科技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系统构建了"战略决策—资源统筹—技术攻关"三级管理架构,聚焦高端聚烯烃等四大攻关方向 [2] 科技研发体系与平台建设 - 公司设置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创新联合体理事会,分别负责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技术转化,形成全链条布局 [2] - 构建七大技术支撑平台(如聚合物平台、生物制造平台等),各平台独立深耕又协同联动,形成"研发—中试—工业化"完整链条 [3] - 蓝海(南通)中试基地将于2025年底基本建成,目标成为国家级中试基地,衔接战新产业上下游布局 [3] - 联合中国昆仑工程等企业及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对接一流研发单位突破卡脖子技术 [3] 人才梯队建设 - 实施三级人才梯队战略(科研团队、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计划将科研人员比例提升至50% [4] - 通过"蓝海学者"专家团队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同时推出"导师带徒"定制化培养计划加速青年人才成长 [4] 新质生产力布局 - 高端化:拟新建18套国产化装置,生产α-烯烃、乙丙橡胶等高性能新材料 [5] - 绿色化:提升电气化率打造"零碳工厂",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创建无异味工厂并融入ESG理念 [6] - 智能化:推行IES系统实现工程建设"全感知",构建数字孪生和AI应用建设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6] 行业地位与项目进展 - 2024年被纳入南通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十余项研发项目 [2] - 公司牵头参与炼化转型升级重大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2]
中石化,7353.56亿!
DT新材料· 2025-04-28 23:40
中国石化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公司第一季度营收7353.56亿元,同比下降6.9% [2] - 归母净利润132.64亿元,同比下降27.6% [2] - 勘探及开发板块一季度息税前利润136.31亿元,是公司最大利润来源 [2] - 炼油板块一季度息税前利润23.93亿元 [2] - 营销及分销板块一季度息税前利润48.67亿元 [3] - 化工板块一季度亏损13.21亿元,连续三年第一季度亏损 [4] 炼油板块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低成本"油转化"、高价值"油转特"策略 [2] - 生物航煤首次供应香港国际机场,2月26日装载500吨生物航煤 [2] - 3月11日与顺丰集团签订可持续航空燃油(SAF)大宗采购合作协议 [2] - 高端碳材料重点发展针状焦、负极材料专用焦和低排阳极专用焦 [2] - 茂名石化2月产出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Ⅰ类针状焦 [2] - 湖南石化3月首批动力电池专用高端石油焦产品发往头部电池企业 [2] 营销及分销板块业务拓展 - 车用LNG零售量达20.5亿方,同比增长116% [3] - 4月2日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协议,计划2025年共建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3] - 未来目标覆盖10000座换电站 [3] - 2022年合资成立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资40亿 [3] - 4月14日投运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重庆至广西钦州港) [3] - 氢走廊全程1150公里,设4座加氢站 [3] 化工板块表现及转型 - 一季度亏损13.21亿元,2024Q1亏损16.09亿,2023Q1亏损30.22亿元 [4] - 2024年该板块增收不增利,亏损扩大近7成 [4] - 乙烯产量386.1万吨,同比增长17.7% [4] - 化工产品经营总量1997万吨,同比增长2.4% [4] - 加速布局高端新材料如EVOH、POE、碳纤维、芳纶等 [4] 新材料领域最新进展 - 4月28日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在内蒙古开工 [5] - 4月22日与比利时世索科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合作碳纤维等领域 [5] - 4月中上旬全球首套6万吨/年PBST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投料试车成功 [5] - 4月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在油气储运领域首次规模化工业应用 [5] - 4月生物基聚烯烃原料出口日本高端市场 [5] - 展示产品包括高氧气阻隔TPVA包装材料、生物基聚碳酸酯等 [5] 化工产品产量数据 - 乙烯产量3861千吨,同比增长17.7% [6] - 合成树脂5679千吨,同比增长17.4% [6] - 合成橡胶411千吨,同比增长20.2% [6] - 合纤单体及聚合物2596千吨,同比增长27.0% [6] - 合成纤维293千吨,同比下降4.2% [6] 生物基产业大会信息 - 2025年5月25-27日在上海举办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 [12] - 包含1大赛事、5大论坛、17大专场 [13] - 论坛主题包括AI赋能生物基产业、生物基聚烯烃专场等 [14] - 特色活动包括8大对接会和4场终端品牌对接会 [15] - 展览将展示1000+生物基产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