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价调控
icon
搜索文档
对地产和物价的关注度提升——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解读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30 16:24
经济形势分析 - 央行对上半年经济表现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较一季度例会"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表述更显积极 [4][9] - 风险挑战方面,会议在延续"国内需求不足"判断的同时,新增"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表述 [4][9] -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提升对物价的关注度,明确提出价格调控思路从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4][9] 货币政策思路 - 会议提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一致,预示政策将更注重执行中的动态响应 [4][9] - 会议将一季度"择机降准降息"调整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或因当前经济数据表现较好,且增量政策尚在落实和筹备阶段 [4][9] 汇率层面 - 会议删除"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表明央行认为当前汇率处于合理区间 [5][10] - 2025年底至2025年6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从7.30升值至7.17,中间价与即期汇率裂口基本收敛 [5][10] - 央行对汇率的态度从三个"坚决"转变为"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5][10] 债券市场 - 会议延续"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的表述,并重申"防范资金空转" [5][10] - 6月以来央行流动性投放趋积极,资金利率维持低位,央行或警惕债市再度形成单边上涨预期 [5][10] 房地产领域 - 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或与二季度房地产销售回落有关 [5][10] - 一季度例会对房地产的判断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二季度以来销售数据出现波动,尽管5月实施降准降息,销售水平仍未恢复至一季度 [5][10]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会议明确"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预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加速落地 [6][11] - 前期5000亿元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已推出,后续相关工具或适时发力 [6][11] 资本市场 - 会议延续一季度"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定调,重申"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7][11] - 二季度以来资本市场表现积极,央行针对性工具成效显著 [7][11]
对地产和物价的关注度提升——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解读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30 16:22
经济形势分析 - 央行对上半年经济表现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较一季度例会"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表述更显积极,尤其突出社会信心的修复 [4][9] - 风险挑战方面,会议在延续"国内需求不足"判断的同时,新增"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表述,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提升对物价的关注度,明确提出价格调控思路从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4][9] 货币政策思路 - 会议提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一致,预示政策将更注重执行中的动态响应,会议将一季度"择机降准降息"调整为上述表述,或因当前经济数据表现较好,且增量政策尚在落实和筹备阶段 [4][9] 汇率层面 - 会议删除"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表明央行认为当前汇率处于合理区间,2025年底至2025年6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从7.30升值至7.17,中间价与即期汇率裂口基本收敛,央行对汇率的态度从三个"坚决"转变为"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5][10] 债券市场 - 会议延续"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的表述,并重申"防范资金空转",尽管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防空转"表述有所弱化,但二季度例会仍予保留,凸显央行对债市的持续关注 [5][10] 房地产领域 - 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或与二季度房地产销售回落有关,一季度例会对房地产的判断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彼时销售稳定性相对较好,但二季度以来销售数据出现波动,尽管5月实施降准降息,销售水平仍未恢复至一季度 [5][10]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会议明确"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预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加速落地,前期5000亿元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已推出,后续相关工具或适时发力 [6][11] 资本市场 - 会议延续一季度"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定调,二季度以来资本市场表现积极,央行针对性工具成效显著,会议重申"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表态 [7][11]
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解读:对地产和物价的关注度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9 18:45
经济形势 - 央行认为我国经济向好,社会信心持续提振,但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挑战[1]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分化,通胀和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6] 货币政策思路 - 灵活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注重动态响应,不再提“择机降准降息”[1] - 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保持流动性充裕[6] 汇率与债券市场 - 2025年底至6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从7.30升值至7.17,央行认为汇率合理,态度转变为防范超调风险[2] - 央行延续关注债市运行和防范资金空转,6月流动性投放积极,警惕单边上涨预期[2] 热点议题 -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或因二季度销售回落[2]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领域融资支持,5000亿元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已推出[3] 资本市场 - 延续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定调,重申相关工具使用和制度探索,后续市场稳定性或延续[3]
中金: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2025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中金点睛· 2025-05-13 07:51
货币政策基调与工具 - 央行强调以高质量发展和政策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外部冲击包括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冲突持续存在 [1] - 货币政策定调新增"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可能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预计货币政策对稳增长敏感性提升、将更加"积极有为" [1] 物价与供需关系分析 - 当前物价偏低主要因供强需弱矛盾,需求端受全球化逆风、结构转型青黄不接和居民消费恢复缓慢制约,供给端因投资驱动模式导致产能扩张加剧供需失衡 [2] - 提振物价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并加强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价格调控思路转向管低价、支持高质量发展和防无序竞争 [2] - 1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升,2024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接近净息差1.52% [5][7] 内需转型与消费支持 - 中国经济加速向内需主导模式转型,金融支持消费重点包括营造宽松环境、提供低成本结构性工具、优化消费信贷和支付生态 [3] - 央行将加大对消费基础设施、商贸流通体系和服务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3]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 中国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6%,总负债占GDP的75%,净资产占比91%,显著优于美国(净负债率119%)和日本(净负债率119%) [4] - 中国政府主要资产为国有企业股权(规模达GDP的119%),债务扩张具有可持续性 [4] 银行体系与债市建设 - 央行首次提出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健康性的关系,可能推动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以缓解银行息差压力 [5] - 债市存在定价效率不足问题,中小金融机构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量占比超80%,10只活跃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成交量占全市场30% [5] 汇率动态与市场调节 - 人民币汇率坚持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波动,4月2日对等关税开征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3%,但CFETS一篮子货币贬值2.4% [6] - 央行强调三个"坚决"(纠偏顺周期行为、处置市场扰乱、防范超调风险)以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6] 政策表述对比 - 2025Q1报告新增"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删除2024Q4报告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表述,改为"巩固稳定态势" [7] - 利率政策重点转向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强化利率政策执行监督 [7]
国泰海通|宏观:提振通胀-货币有望更积极 ——2025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报告导读: CPI环比动能回升主因食品和出行价格等季节性因素,短中期来看,贸易摩 擦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国内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弱修复是制约物价弹性的两大约束。在 此背景下,政策更加重视物价调控,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有继续发力的空间。 政策更加重视物价调控。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的分化下,通胀呈现低位回升的特征。 央行超预期降准降息, 显示政策对于物价调控的重视。贸易摩擦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国内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弱修复是制约物价 弹性的两大约束,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有继续发力的空间。 风险提示: 地产尾部压力依然存在、消费修复动能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5月10日发布的 提振通胀-货币有望更积极 ——2025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梁中华 ,资格证书编号: S0880525040019 韩朝辉 ,资格证书编号: S0880523110001 4 月通胀保持低位修复态势。 CPI 环比动能高于季节性,主因食品和出行价格回升,服务价格韧性。 PPI 环比位于季节性下沿,上游原材料和耐用消费品是主要拖累。 4 月出口大超预期之下 PPI 低位徘徊反映 贸易企业"以价换量"的应对策略,开工旺季较往年推迟也影响了 PPI 的 ...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关注银行息差,保持四重平衡——《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5-10 21:19
形势判断 - 经济目标实现有潜力有支撑,列举供给、需求与政策三方面支撑因素:新动能加快成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市场需求稳步恢复(家电、汽车、服务消费实现较高同比增速),经济基础坚实、宏观调控有力(5月7日新一轮增量金融政策出台)[1]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关税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内部有效需求动力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需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1] 通胀分析 - 物价从"延续温和回升态势"调整为"保持低位回升态势",2月以来CPI落至负区间,PPI再度下探[2] - 物价受短期供需与长期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需求端受全球增长放缓、新动能填补传统需求缺口需时间、居民消费待提振约束;供给端部分新兴行业同质化竞争、传统行业未出清加剧供需矛盾[2] - 价格调控思路转向"管低价、支持高质量发展、防无序竞争",关键在扩大有效需求与畅通供需循环[2] 货币政策立场 - 基调保持"适度宽松",新增第四重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健康性",强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2024年四季度净息差降至1.52%历史低位,逼近不良率1.5%)[5] - 强化逆周期调节(5月7日降息10bp),加速向价格型调控转变(明确7天逆回购利率为核心政策利率,MLF逐步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8] - 宏观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有望加力扩投资促消费,货币政策加强配合[5] 结构性政策工具 - 科技金融: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创设科技创新风险分担工具,协同证监会发展科技创新债券[11] - 普惠小微: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并增加额度3,000亿,调降再贷款利率25bp[11] - 扩大消费: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金融支持消费聚焦五方面(宽松货币政策、消费信贷优化等)[11] - 稳定楼市:调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25bp,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11] 利率政策 - 强化利率定价能力监管(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2025年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历史低位),非利息成本明示为压降关键[12][13] 债券市场建设 -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6] - 债市规模达177万亿(世界第二),但需警惕收益率波动风险(中小机构交易占比超80%,长期国债易引发羊群效应),未来将优化做市商考核与利率风险管理[16]
积极落地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提振扩大消费
上海证券报· 2025-05-10 03:24
债券市场发展 - 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但收益率波动较大存在风险 [1] - 国债无信用风险但面临市场利率变动导致的二级市场价格反向波动风险 [1] - 大银行持有大量债券但主要用于持有到期交易比例低而中小金融机构和理财产品交易活跃 [1] - 未来应鼓励大银行开展更多债券交易业务以维护市场供求平衡和合理定价 [1] 消费金融支持 - 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作用重大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2] - 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和研究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 [2] - 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并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 [2] - 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并构建高效支付生态 [2] 物价与供需平衡 - 实体经济供强需弱的矛盾持续存在主要价格指标低位运行 [2] - 有效需求持续恢复但仍面临约束部分行业存在过度竞争 [2] - 货币与物价关系受全球化人口变化经济结构等多因素影响 [2]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 [3] - 需深化结构性改革协调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增强政策合力 [3] - 价格调控思路转向管低价高质量发展和防无序竞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