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耳机

搜索文档
龙旗科技20250609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龙旗科技 - **行业**:智能手机、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及 PC、汽车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智能手机行业 - **现状及趋势**:已进入存量市场,但 ODM 渗透率仅 44%左右有提升空间,主流品牌代工设计比例高,高通联发科推出 AI 处理器推动中高端机型出货量增长,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 2025 年 AI 手机出货量达 33%,2028 年预计达 7 亿部,生成式 AI 功能将在终端机型中逐渐普及 [10] - **龙旗科技表现**:客户优质,2024 年智能手机 ODM 市场市占率达 33%排名第一,依靠高市占率出货 [11] 穿戴设备行业 - **发展趋势**:手表出货量预计从 2024 年的 1.7 亿部增长到 2029 年的 6 亿部,健康监测功能完善推动出货量增加,ODM 渗透率超 70%仍有提升空间;2024 年 TWS 耳机全球出货量预计达 3.5 亿部,以苹果、三星和华为为主导;眼镜市场规模小但增长潜力大,2024 年全球 VR 和 AI 眼镜销量分别为 800 万部和 150 万部,预计 2027 年出货量大幅增加 [12] - **龙旗科技布局**:2018 年成立手表事业部,2023 年手表出货量突破千万台,客户优质,份额有望随生产能力和 ODM 渗透率增加而增长;2015 年涉足 VR 产品,与大厂合作开发,已交付首款 VR 产品并合作研发 VR 硬件,AI 眼镜项目开发顺利,总体出货量超 200 万台 [13] 平板电脑及 PC 行业 - **发展情况**:ODM 渗透率较高,平板电脑超 80%,龙旗科技在平板电脑 ODM 市场份额领先但需突破新客户;PC 行业 2024 年 AI PC 渗透率约 17%,预计 2025 年达 35%,市场以中国台湾企业为主导,龙旗逐步提升份额替代部分台湾厂商,APC 项目已实现高通平台量产,计划 25 年底开始英特尔平台生产 [14] 汽车电子行业 - **发展趋势**: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明显,L2 级智能化快速渗透 [15] - **龙旗科技布局**:产品包括座舱域控制器、中控屏等,部分产品已量产,获小米、江淮汽车等优质客户订单,预估 2025 - 2027 年营收约 470 亿元至 667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约 6.5 亿元至 13 亿元 [5][15] 龙旗科技整体情况 - **公司背景及历程**:2012 年成立,从功能机 IDH 业务转向智能机 ODM 业务,拓展多品类,2024 年上市,涉及 IDH、ODM 和 EMS,供应链长,上游为原材料,中游为 ODM 厂商,下游为品牌厂商 [6] - **战略布局及股权结构**:采用“1 + 2 + x”战略,核心业务为智能手机,拓展 PC 业务和汽车电子及其他品类;全球布局产能,在中国、越南、印度设制造中心;股权结构稳定,董事长杜军红控制约 31%股权,总经理葛总控制约 8%股权,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设定 25 - 27 年考核要求,每年收入增速约 9%,利润增速约 18% [7] - **业绩表现及预期**:2023 年前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2024 年收入快速提升但利润下滑,因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收入构成中手机占比约 80%,AIoT 业务占比从 2022 年的 6%提升至 2024 年的 12%;原材料成本占比超 85%,屏幕占比超 25%;24 年毛利率下滑,持续投入研发 [8][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龙旗科技供应链较长,上游包括芯片、存储、屏幕、摄像头等原材料,中游为中国的 ODM 厂商如龙旗科技,下游为品牌厂商如联想、华硕、戴尔等 [6] - 龙旗科技在端侧 AI 浪潮下,AI 手机、AI PC、AI 眼镜和 AI 耳机等产品需求显著增加,推动换机潮和出货量增长,且 AI 赋能端侧产品提升了平均销售价格,如 AI 手机 ASP 高于普通智能手机 [2][4]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513
中原证券· 2025-05-13 08:2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国内国际市场表现、财经要闻、宏观策略、行业公司动态及重点数据更新展开分析,认为短期市场或稳步震荡上行,延续结构性行情,中长期可逢低布局科技与消费升级赛道,各行业发展态势不一,需关注不同行业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9][10][13] 国内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昨日收盘价 3369.24,涨跌幅 0.82%;深证成指收盘价 10301.16,涨跌幅 1.72%;创业板指收盘价 2022.77,涨跌幅 -0.47%等多个指数有不同表现 [3] 国际市场表现 - 道琼斯收盘 30772.79,涨跌幅 -0.67%;标普 500 收盘 3801.78,涨跌幅 -0.45%;纳斯达克收盘 11247.58,涨跌幅 -0.15%等不同指数有不同涨跌幅 [7] 财经要闻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美国修改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24%关税 90 天内暂停,保留 10%,取消部分加征关税 [6][9] - 国家统计局 2025 年开展两次人口固定样本跟访调查,标准时点为 6 月 1 日零时和 11 月 1 日零时 [6][9] - 财政部、工信部 2025 年选择 34 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6][9] 宏观策略 月度策略 - 宏观环境宽松,政策呵护资本市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提供流动性,行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 [14] - 4 月权益市场分化,北证 50 强势,市场交投降温,债市先强后稳,5 月债市或震荡 [15] - 4 月经济彰显韧性,二季度增量政策可期,行业配置关注内需提振与科技自立主线 [16] 市场分析 - 不同日期 A 股市场表现不同,如 5 月 12 日机器人通信领涨,高开高走;5 月 9 日防御行业领涨,震荡整固等 [9][10][13]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两市成交金额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9][10][13] - 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延续结构性行情,中长期可逢低布局科技与消费升级赛道 [9][10][13] 行业公司 半导体行业 - 4 月国内半导体行业(中信)上涨 0.48%,年初至今上涨 4.30%,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 [17] - 25Q1 营业收入 1436.56 亿元,同比增长 12.99%,归母净利润 85.54 亿元,同比增长 33.22%,SoC 厂商业绩亮眼 [18] - 3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 18.8%,下游需求分化,部分芯片厂商库存有望改善,设备销售额有增长 [19] - 建议关注 SoC 厂商投资机会 [20][21] 新材料行业 - 4 月新材料板块走势弱于沪深 300,基本金属价格普遍下跌 [22]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超硬材料出口量同比增长,4 月稀有气体价格环比小幅下降 [23][24]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24] 光伏行业 - 4 月光伏板块大幅走低,3 月装机规模高增,产业链开工上行 [25] - 硅片、电池和组件价格反弹后下行,五月仍有回落预期 [26][27] - 晶硅钙钛矿及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创新高 [27] - 建议中期关注主辅材与技术创新领域头部企业 [28]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 - 4 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 [29] - 一季度用电量增速 2.5%,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水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 [29][30] - 3 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长,进口煤炭减少,煤价下跌,天然气生产增长、进口增速下降 [30][31][32] - 维持“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关注大型水电、核电企业 [33] 机械行业 - 4 月中信机械板块下跌 6.33%,跑输沪深 300,仅半导体设备、工程机械取得正涨跌幅 [34] - 建议关注传统工程机械、高铁设备、矿山冶金设备龙头及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 [35] 券商行业 - 3 月券商指数冲高未果,重心下降,经营业绩受多要素影响 [37] - 预计 4 月自营业务环比持稳,经纪、两融、投行业务有变化,整体经营业绩有压力 [38] - 后续政策有望出台,行业经营环境有望回暖,关注券商板块 [39] 电气设备行业 - 4 月电气设备表现弱于沪深 300 指数 [40] - 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4%,工业生产亮眼,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保持旺盛 [40][41][42] - 维持“同步大市”投资评级,长期板块估值有向上修复潜力 [42]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截至 4 月 21 日,汽车(中信)行业指数下跌 6.62% [44] - 3 月汽车产销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高于行业,渗透率环比提升 [44][45]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关注汽车智能化升级 [46] 计算机行业 - 2025 年 1 - 2 月软件产业增速略有回落 [47][48] - 集成电路国产化率提升,国产 GPU 厂商受益,鸿蒙电脑将亮相 [48] - DeepSeek 有技术更新,国内 EDA 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49] - 给予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关注相关企业 [50] 重点数据更新 近期限售股解禁明细 - 多家公司有不同数量限售股解禁,如德生科技 3802.40 万股于 2025/05/14 解禁等 [51] 沪深港通前十大活跃个股明细 - 2025 年 5 月 12 日,中国船舶、立讯精密等为 A 股十大活跃个股,有不同成交金额与涨跌幅 [53]
电子行业周报:人工智能自立自强,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20250505
华安证券· 2025-05-05 15: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 - 04 - 28至2025 - 04 - 30)上证指数周涨跌 - 0.49%,深证成指涨跌幅为 - 0.17%,创业板指数涨跌幅 + 0.04%,科创50涨跌幅为 + 0.78%,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 + 1.34%;板块行业指数中数字芯片设计表现最好涨幅4.33%,被动元件表现较弱跌幅1.31%;板块概念指数中服务器指数表现最好涨幅3.34%,EDA指数表现最弱跌幅1.22% [4][31] - 习近平强调人工智能要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应用重塑各行各业,需具备AI端侧计算能力的终端实现和展示,AI智能硬件终端包括AI耳机、AI眼镜、AI手机和AIPC等,且AI硬件需要云端AI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4][21] - 列举了AI基础设施建设、AI眼镜相关端侧芯片、AI手机和耳机、AIPC相关的公司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重要细分电子行业新闻梳理 - 苹果计划2026年秋推折叠屏iPhone和iPhone18Pro系列,iPhone18标准版推迟至2027年春季;首款折叠屏iPhone采用类似书籍折叠形式,折叠状态屏幕5.7英寸,展开接近8英寸,配备FaceID;还计划为iPhone17Air推新电池保护壳,iPhone18Pro和18ProMax配备屏下FaceID传感器 [12][13] - 2025年第1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7%,受高库存水平和新品发布减少26%影响;超高端产品需求强劲,高于45000卢比价位段市场份额攀升至14%同比增长15%;vivo以9%同比增长称霸,三星升至第二,OPPO位列第三,小米出货量下滑,realme温和增长3%,苹果以29%增长创第一季度出货量新纪录 [14][19] - 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在基础理论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等 [21][22][24] - Omdia预测2026年TandemOLED将重塑平板与笔电显示市场,占比升至36%;TandemOLED有性能优势但也有技术挑战和成本问题,车载显示领域渗透率接近50%,智能手机短期内渗透率低,2024至2030年平板和笔电面板出货将高速增长 [24][25][28] 市场行情回顾 行业板块表现 - 本周(2025 - 04 - 28至2025 - 04 - 30)上证指数周涨跌 - 0.49%,深证成指涨跌幅为 - 0.17%,创业板指数涨跌幅 + 0.04%,科创50涨跌幅为 + 0.78%,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 + 1.34%;板块行业指数中数字芯片设计涨幅4.33%最好,被动元件跌幅1.31%较弱;板块概念指数中服务器指数涨幅3.34%最好,EDA指数跌幅1.22%最弱 [4][31] 电子个股表现 - 本周(2025 - 04 - 28至2025 - 04 - 30)表现最好前五名是光大同创、迅捷兴、瀛通通讯、新相微、弘景光电;表现较弱的是西陇科学、传音控股、龙迅股份、豪声电子、东尼电子 [49] - 今年以来表现最好前五名是蓝黛科技、芯原股份、翱捷科技 - U、南亚新材、胜宏科技;表现较弱的是国星光电、国光电器、生益电子、亚世光电、惠伦晶体 [49]
晚点独家丨AI 耳机 “未来智能” 获数千万元融资,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领投
晚点LatePost· 2025-04-21 17:36
未来智能公司概况 - 公司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 A+轮融资 由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联合领投 [4] - 公司成立于2021年 由科大讯飞AI耳机业务孵化独立而来 创始人马啸曾任科大讯飞智能助手业务部总经理 [4] - 2024年初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万物创投领投 初心资本跟投 累计已完成四轮融资 [6] - 主力产品讯飞AI会议耳机Pro2起售价1599元 主打办公会议场景 功能包括录音转写 同传听译 摘要总结等 [6] - 2022年发布首款产品后月活增长超10倍 复购率44% 用户留存率76% [6] - 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拓展北美 日本 欧洲市场 已以"viaim"品牌进入北美市场 [6] AI耳机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达3.3亿台(+13%) 市场规模180亿美元 苹果以23%份额居首 三星 小米 boAt 华为分列2-5名 [6] - 当前市场三类主要参与者: 1) 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2024年5月收购Oladance团队 10月推出AI耳机 阿里整合天猫精灵业务探索眼镜形态 [6] 2) 手机厂商:华为 小米凭借供应链优势推出音频眼镜等产品 华为新品支持面对面翻译功能 [6] 3) 创业公司:未来智能专注会议场景 ikko配备独立屏幕 黄鹂智声主打通话降噪 [6]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创业公司选择垂直场景突破 避免与大厂直接竞争音质 续航 价格等传统指标 [6] - 公司CEO马啸强调AIGC领域垂直场景工具比泛智能工具更具实用性 定位"办公人群心智"而非手机配件 [6] - AI功能为行业带来新变量 使创业公司有机会在细分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 [6]
晚点独家丨AI 耳机 “未来智能” 获数千万元融资,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领投
晚点LatePost· 2025-04-21 17:36
未来智能融资与产品发展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 Pre A+ 轮融资 由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联合领投 [4] - 2021年从科大讯飞AI耳机业务孵化独立 创始人马啸曾任科大讯飞智能耳机业务总经理 [4] - 2024年初完成Pre-A轮融资 万物创投领投 初心资本跟投 累计完成四轮融资 [6] - 主力产品讯飞AI会议耳机Pro2起售价1599元 功能涵盖录音转写、同传听译、摘要总结等 [6] - 2022年发布首款产品后月活增长超10倍 复购率44% 用户留存率76% [6] - 本轮融资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及新产品研发 计划进入北美、日本、欧洲市场 [6] AI耳机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三类主要参与者:互联网大公司、手机厂商、创业公司 [7][8] - 互联网公司如字节跳动推出AI耳机 通过语音助手唤起大模型 阿里整合天猫精灵业务探索眼镜形态 [7] - 手机厂商如华为、小米凭借供应链优势布局 华为推出支持翻译功能的音频眼镜 [7] - 创业公司包括未来智能、ikko、时空壶等 聚焦垂直场景差异化功能 [8] - 未来智能定位办公场景 与手机厂商强调音质、续航的路线形成差异化 [8] 市场数据与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3.3亿台 同比增长13% 市场规模180亿美元 [8] - 苹果以23%市场份额居首 三星、小米、boAt、华为分列2-5名 [8] - 耳机与手机生态强关联 当前市场仍由手机厂商主导 [8] - AI技术为新玩家创造细分机会 避免与传统大厂在音质、价格上的低利润竞争 [9]
AI 硬件的新战场,谁在帮管理者改造自己?
晚点LatePost· 2024-10-28 17:48
AI硬件在办公场景的应用 - AI产业正验证"真正在乎软件的人应该制造自己的硬件"的理念,苹果、三星、Meta、字节等公司纷纷推出集成AI的硬件产品,如AI眼镜、AI耳机、AIPC等 [2] -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成为最早一批真正"有用"的AI智能硬件之一,针对办公高频场景,以管理者或商务精英为切入点,整合AI能力 [2] 管理者面临的信息过载困境 - 医疗创业公司CEO陈杰的案例显示,管理者面临超高频率的信息交换压力,需要处理大量发言、汇报和决策建议,传统笔记和录音方式效率低下 [3][4] - 30-45岁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创业者等专业人士普遍面临信息过载问题,影响判断力与身体健康,讯飞办公本X3的主要用户群体集中在这一人群 [5] - 麦肯锡2011年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员认为信息过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随着信息碎片化加剧,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7] 讯飞智能办公本的解决方案 - 讯飞办公本X3提供实时音频转录和手写功能,转写准确率达98%,支持方言识别和外语互译,手写笔记可自动回溯对应录音内容 [5][8] - 墨水屏提供类真实纸张阅读体验,整合办公与阅读功能,指纹锁保护工作隐私 [6] - 星火大模型驱动的AIGC能力可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周报、演讲稿等,大幅缩减时间成本 [6][10] - 设备支持连通百度网盘和Onedrive,帮助用户沉淀和利用积累20年的信息库 [6] 产品开发历程与市场表现 - 讯飞2018年发现市场痛点,推出首款办公本产品,填补一站式办公设备的市场空缺 [7] - 第一代产品X1面世后迅速热销,成为2019年京东天猫双11品类国产销量第一 [8] - 通过用户反馈持续改进产品,如X2加入指纹锁,X3升级麦克风至八阵列实现全向收音 [8][9] - 截至2023年12月,讯飞智能办公本连续三年成为京东与天猫电纸书品类销售额冠军 [13] AI硬件的发展方向 - 讯飞办公本X3通过硬件连接办公场景中分散的会议、工作、阅读等需求,补足手机和PC端AI使用的缺陷 [13] - 相比AI pin和Rabbit等弱AI功能硬件,讯飞办公本提供了更完整的解决方案,成为最早实现产品市场匹配(PMF)的智能硬件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