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

搜索文档
6天前,全球又见证了一场“郁金香泡沫”的破裂
虎嗅APP· 2025-10-17 08:09
USDe脱锚事件概述 - 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于10月11日凌晨在币安交易所价格从1美元暴跌至0.65美元,脱锚持续近两小时后恢复,事件发生时其市值一度达140亿美元[2] - 此次脱锚被市场审视,其理念是打造不依赖银行体系和美元储备的去中心化“合成美元”[2] - 脱锚根源在于其高收益诱惑与内在机制缺陷,事件被描述为一场“市场微观结构危机”而非系统性信任崩塌[4][5][15] USDe的运作机制与风险 - USDe属于去中心化稳定币,通过加密资产抵押和衍生品对冲维持锚定,与占市场份额超90%的中心化稳定币(如USDT、USDC)不同[9] - 具体运作逻辑分为两部分:用户抵押ETH或stETH等链上资产,系统同时在衍生品市场开设永续空单进行对冲,以维持净资产价值稳定在1美元附近[10] - 其盈利模型依赖正资金费率进行无风险套利,但在市场风向突变时,该顺周期设计会积累隐患并可能成为系统导火索[10] 脱锚事件的直接诱因与影响 - 脱锚直接诱因是特朗普关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的言论,引发全球风险资产抛售,比特币从12.2万美元暴跌至10.4万美元,跌幅超15%,加密市场短时间内蒸发市值近5000亿美元,并伴随约190亿美元杠杆强制平仓[11] - 市场恐慌和流动性骤减导致USDe稳定机制面临三重考验:抵押资产市值下滑、对冲空单在流动性恶化下易被爆仓、动态对冲机制遭受实质性冲击[12] - 价格跌破1美元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形成“踩踏式挤兑”,使技术性风险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和信任危机,而币安交易所因其杠杆密集、交易量大的特性使连锁反应被迅速放大[12][13] 稳定币的信任本质与历史对照 - 稳定币的概念并非新发明,其最早雏形是金本位,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他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全球“稳定”架构[17][18][19] -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稳定币脱锚”,揭示了当锚定资产无法支撑兑付承诺时,“稳定”便不复存在[19] - 当前的稳定币,无论是USDT、USDC等储备型还是USDe等算法型,其内核均是“信任杠杆”,真正的锚点是人是否相信它能兑现,历史案例包括2022年TerraUSD(UST)崩盘(从1美元跌至不足1美分,蒸发逾400亿美元市值)及2023年USDC因硅谷银行破产短暂脱锚[20] 稳定币行业面临的核心拷问 - 储备可否信任:稳定币根基在于“1:1储备”承诺,但储备的真实性、构成和流动性常被质疑,例如Tether曾被发现大量持有商票和债券而非完全现金支撑[21] - 监管是否接纳:稳定币挑战主权货币体系,处在监管真空的“灰色地带”,美国和欧盟正推动《稳定币监管法案》以收编风险[22] - 是否会引发系统性危机:恐慌下的赎回潮可能迫使发行方抛售储备资产(如短期美债),从而扰动整个短债市场并触发连锁反应,2022年UST崩盘造成的DeFi生态连锁清算即是例证[23]
6天前,全球又见证了一场“郁金香泡沫”的破裂
虎嗅· 2025-10-17 07:37
USDe脱锚事件概述 - 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于10月11日凌晨在币安交易所价格从1美元暴跌至0.65美元,脱锚持续近两小时后逐步恢复,事件发生时其市值一度达140亿美元[1] - 此次脱锚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关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的言论,引发全球风险资产抛售潮,比特币从12.2万美元暴跌至10.4万美元(跌幅超15%),加密市场短时间内蒸发市值近5000亿美元,并伴随约190亿美元杠杆强制平仓[9] - 脱锚主要发生在币安交易所,其他平台价格波动相对可控,这表明事件更多是"市场微观结构危机"而非稳定币体系性信任崩塌[13][14][15] USDe的运作机制与风险根源 - USDe是一种去中心化算法稳定币,通过加密资产抵押和衍生品对冲维持锚定,其"合成稳定"机制依赖ETH现货与永续合约空单的动态对冲平衡[7][8][10] - 该稳定币通过正资金费率实施"无风险套利"策略,在牛市中收益率可达两位数,极端行情下年化甚至放大至50%,这种高收益诱惑是其快速走红的主要原因[3] - 算法稳定币的稳定性取决于市场流动性而非美元储备,当市场剧烈波动时,其抵押资产市值下滑、对冲空单可能爆仓,导致"算法锚定"体系遭受实质性冲击[8][11][16] 稳定币行业的信任本质与历史对比 - 稳定币试图解决加密资产剧烈波动带来的交易痛点,为加密世界提供相对稳定的计价单位和交易媒介,在逻辑上对应传统金融中的"结算层"[19] - 当前稳定币大多由私营企业发行,货币稳定不再由国家背书,而取决于企业的储备能力、运营透明度与市场信任,这种模式内核是"信任杠杆"[20][22] - 历史经验表明货币稳定依赖于兑现承诺的信任,从金本位崩溃到现代稳定币脱锚(如2022年TerraUSD崩盘蒸发逾400亿美元市值),都遵循"怀疑兑现能力即引发挤兑"的规律[21][23][28] 稳定币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 储备可信度问题:稳定币根基在于"1:1储备"承诺,但储备真实性、构成和流动性常受质疑,如Tether曾被发现大量持有商票和债券而非现金[23][24] - 监管不确定性:稳定币处在监管真空地带,美国和欧盟正推动《稳定币监管法案》但尚未完善,这种灰色地带是风险滋生的温床[25][26] - 系统性风险隐患:恐慌性赎回可能迫使发行方抛售储备资产(如短期美债),进而扰动整个短债市场并触发链上金融体系的连锁清算[27][28]
300万亿美元!史上最大“乌龙指”
美股IPO· 2025-10-16 12:17
短短30分钟内,稳定币发行商Paxos铸造了300万亿枚与美元1:1锚定的PYUSD稳定币,随后将全部代币发送至无法访问的钱包地址进行销毁。按其美 元锚定价值计算,这笔销毁代币总额达到约300万亿美元,这一金额超过全球所有国家GDP总和的两倍。 一次惊人的操作失误,让加密货币市场见证了史无前例的数字。 区块链数据显示,10月15日UTC时间晚上7时12分, 稳定币发行商Paxos铸造了300万亿枚与美元1:1锚定的PYUSD稳定币,随后在22分钟后将全部代 币发送至无法访问的钱包地址进行销毁。 按其美元锚定价值计算,这笔销毁代币总额达到约300万亿美元 。作为对比,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这一金额超过全球所有国家GDP总和的两倍。 异常交易发生后,去中心化借贷协议Aave创始人Omer Goldberg在X平台发文称,因"意外的高额交易",Aave将暂时冻结PYUSD交易。 Paxos随后在声明中表示,这是"内部转账过程中错误铸造了过量PYUSD",属于内部技术错误,不涉及安全漏洞,客户资金安全。该公司称已解决根本 原因。 据Nansen数据,PYUSD在事件发生后维持了美元锚定,价格仅短暂下跌约0.5%。 ...
300万亿美元!史上最大“乌龙指”
华尔街见闻· 2025-10-16 12:02
事件概述 - 稳定币发行商Paxos于10月15日UTC时间晚上7时12分发生内部技术错误,错误铸造了300万亿枚PYUSD稳定币,并在22分钟后将其全部发送至无法访问的钱包地址进行销毁 [1][4] - 按美元锚定价值计算,此次销毁的代币总额达到约300万亿美元,这一金额超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全球所有国家GDP总和的两倍 [2] - 此次事件被描述为一次典型的“金手指”失误,并创下加密货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代币销毁纪录 [9][11] 市场反应与影响 - 去中心化借贷协议Aave因该意外的高额交易,宣布暂时冻结PYUSD交易 [3] - 事件发生后,PYUSD维持了美元锚定,价格仅短暂下跌约0.5% [6] - PYUSD目前市值超过23亿美元,在稳定币市场中排名第六 [8] 历史对比 - 此前较大规模的代币销毁事件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OKX向不可访问地址发送超6500万枚OKB,以及Bonk模因币项目销毁约1.7万亿枚BONK(当时价值约5000万美元),此次PYUSD事件的账面价值在加密历史上绝无仅有 [12] 引发的讨论 - 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讨论,包括对稳定币抵押机制的质疑,例如被错误铸造的300万亿美元PYUSD究竟由什么资产来抵押的问题 [13][14][15]
300万亿美元!史上最大“乌龙指”
华尔街见闻· 2025-10-16 09:32
事件概述 - 稳定币发行商Paxos因内部技术错误,错误铸造了300万亿枚PYUSD代币,随后将其全部销毁,按美元锚定价值计算,这笔销毁总额约300万亿美元[1] - 此次事件被描述为一次典型的"金手指"操作失误,创下加密货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代币销毁纪录[5][6] 事件经过与市场反应 - 异常交易发生在10月15日UTC时间晚上7时12分,Paxos在铸造300万亿枚PYUSD后,于22分钟内将全部代币发送至无法访问的钱包地址进行销毁[1] - 去中心化借贷协议Aave因"意外的高额交易"而暂时冻结PYUSD交易[1] - 事件发生后,PYUSD维持了美元锚定,价格仅短暂下跌约0.5%[3] 行业影响与比较 - 此次销毁的账面价值超过全球所有国家GDP总和的两倍,在加密历史上绝无仅有[1][6] - 与此前较大规模的销毁事件相比,OKX曾向不可访问地址发送超6500万枚OKB,Bonk模因币项目曾销毁约1.7万亿枚BONK,但当时其总价值仅约5000万美元[6] - 事件引发了关于稳定币抵押机制的尖锐问题,市场质疑当巨额稳定币被错误铸造时,其背后的抵押品支撑情况[8][9] 公司声明与市场地位 - Paxos声明此次事件属于内部技术错误,不涉及安全漏洞,客户资金安全,且已解决根本原因[1] - PYUSD目前市值超过23亿美元,在稳定币市场排名第六,位列Tether的USDt、USDC、Ethena USDe、Dai和World Liberty Financial USD之后[5]
Better Stablecoin Buy: Ethena USDe vs. Dai
Yahoo Finance· 2025-10-05 00:41
稳定币概述 - 稳定币是与美元等现实世界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为风险规避型投资者提供了受欢迎的投资选择 [2] - 顶级稳定币均与美元挂钩,部分由实际美元和美国国债支持,其最终目标是跟踪美元,使价值稳定在1美元 [3] - 稳定币无需银行账户即可持有,可用于更快速、低成本的跨境汇款,并帮助高通胀和货币贬值国家的人们保存储蓄 [4] - 稳定币可在中心化金融交易所和去中心化金融池中借出,以获得比传统储蓄账户、存单和国债更高的收益 [4] Ethena USDe 与 Dai 的对比分析 - Ethena USDe 和 Dai 均将其价值与美元挂钩,但两种代币均不由实际美元或美国国债支持,这与 USD Coin 等由美元储备支持的稳定币不同 [6] - Ethena USDe 由 Ethena Labs 在以太坊区块链上铸造,由加密资产组合支持,其协议通过不断平衡特定加密资产的现货多头头寸与其他加密资产的衍生品空头头寸来维持与美元的挂钩 [7] - Ethena USDe 采用加密原生方法,通过管理一系列加密头寸来维持其代币价值在1美元,据称这使其免受与法币相关法规的约束 [8] - Dai 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使用智能合约持有加密资产作为抵押品 [9]
一尘:稳定币能成为美元霸权的救命稻草吗?
搜狐财经· 2025-07-31 11:31
美国稳定币监管法案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18日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 Act)[1] - 该法案是美国联邦层面首个稳定币立法 标志着美国正式确立稳定币监管框架[1] - 法案为美元稳定币制定全面监管框架 包括发行资格限制、储备金要求、合规义务及用户保护等方面[1] 美元稳定币运作机制 - 要求稳定币与美元1:1挂钩 发行资金必须投资于高流动性美元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和美国国债[6] - 稳定币发行商每发行1单位稳定币需在储备账户存入等值美元或美元资产[9] - 发行商须定期公布储备资产审计报告以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9] 主要稳定币市场格局 - 全球市值最大的两种稳定币为泰达币(USDT)与美元币(USDC)[10] - 两者合计市值约占稳定币总市值的90%[10] - USDT由Tether公司发行 严格遵守1:1准备金保证[12] - USDC由Circle公司发行 主要由美国国债和美元现金支持[12] 美国战略意图 - 通过稳定币合规发展释放全球对美元稳定币需求 为美国国债创造新需求[8] - 利用稳定币扩张使全球用户成为美债新支撑 维持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8] - 最终目标为维护美元国际地位 巩固美国在数字货币时代的全球金融主导地位[8] 稳定币定义与分类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或稳定价值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9] - 按锚定物可分为法币稳定币、贵金属稳定币、加密资产稳定币和算法稳定币[9] - 当前正式定型且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只有美元稳定币[9]
海外策略研究:海外稳定币与RWA的来龙去脉
兴业证券· 2025-07-09 17:33
稳定币市场现状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截至2025年3月达约2320亿美元,较2019年底增长近45倍,USDT和USDC市值分别为1567亿美元和618亿美元,合计超总市值85%[31][30] - 截至2025年7月2日过去12个月,稳定币交易规模达35.5万亿美元,剔除部分转账后结算支付达7.4万亿美元,PayPal 2024年结算1.68万亿美元,万事达卡2024年交易量9.8万亿美元[36] 监管与国际金融体系 - 美国推动稳定币监管制度完善,两大法案要求1:1准备金,凸显巩固美元霸权意图[53][54] - 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更开放包容,储备资产可为港币或其他法币,维持1:1准备金标准[6] 应用领域优势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具高效低价、去中心化优势,全球汇款成本平均6%,稳定币跨境转账费通常低于1美元/笔[69] - RWA市场2025年上半年超230亿美元,与稳定币结合案例涵盖多领域,如Propy处理超40亿美元房地产交易[76] 产业链盈利模式 - Circle Internet收入受流通量和储备收益率影响,2024年储备资产利息收入占总收入超99%,分销成本占收入61%[97][98] - Coinbase 2024年营业收入65.6亿美元,交易收入占61%,订阅及服务收入占35%,运营费用占营收约65%[109][115] 风险提示 - 存在监管政策变动、技术颠覆、公司经营、利率波动风险[16]
“价值甚至可能归零”!祛魅稳定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20:17
稳定币市场表现 -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股价在十余天内从31美元飙升至298 99美元 涨幅近10倍 [2]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后 股价单日暴涨近200% [2] - 全球稳定币规模从2020年20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2500亿美元 五年实现11倍增长 [8] 稳定币特性与功能 - 稳定币通过与特定资产挂钩保持币值稳定 被视为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之间的"桥梁" [7] - 稳定币分为法币支持型 加密资产支持型和算法支持型三类 其中法币支持型占市场主导 [8] - 稳定币具备四大核心特性:价格稳定性 跨境流动性 多元背书机制和数字经济枢纽作用 [11][12][13] 全球监管动态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以美元现金或93天内美债作为储备 [18]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 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系统性监管框架 [20] - 韩国提出《数字资产基本法案》 计划2025年下半年放开基于韩元的稳定币监管 [19] 稳定币市场影响 - 稳定币日均交易量达数千亿美元 正在渗透跨境支付 贸易结算等场景 [33] - 在义乌市场 链上稳定币流动已超百亿美元 菲律宾侨汇中18%通过稳定币完成 [9] - 韩国18-35岁群体中32%持有稳定币 逐步替代银行转账完成日常消费 [10] 行业挑战与风险 - 稳定币面临"不可能三角"困局:大规模发行 配置长期美债和用户灵活赎回无法同时达成 [30] - 合规成本高企 香港框架下发行人年度运营成本可能达5000万-8000万港元 [22] - 跨境跨链监管机制失调和技术监管能力不足是当前两大突出挑战 [36] 未来发展趋势 - 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总流通供应量可能达1 6万亿美元 乐观情况下有望达到3 7万亿美元 [13] - 全球金融货币体系或形成主权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和合规稳定币共存的复杂生态 [40]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展现出独特发展潜力 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创新路径 [38]
香港稳定币产业链生态解析
国信证券· 2025-06-26 09: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香港稳定币产业链生态展开,介绍稳定币运作机制、香港稳定币产业链各参与方情况,分析稳定币发展历程及对货币供应、跨境支付的影响,还提及传统金融机构与稳定币的融合趋势 [7][11][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概述 - 稳定币分为链下型、链上型和算法型,代表币种分别为USDT、Dai和UST,规模分别为1500亿美元、40亿美元和峰值接近200亿美元(现已清算) [8] - 稳定币运作机制包括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通和场景运用,场景运用涵盖外汇汇款、跨境支付等 [11][13] 香港稳定币产业链生态 发行方 - 稳定币发行需获金管局牌照并遵守《稳定币条例》,2024年金管局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首批5家机构参与分属3组发行主体,如渣打银行等开发HKDG、京东币链科技开发JD - HKD、圆币创新科技开发HKDR [16] - 2025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生效后金管局开始接受牌照申请,蚂蚁数科与蚂蚁国际表态申请,初期仅批复个位数牌照 [16] - 目前稳定币两巨头Tether的USDT和Ciircle的USDC占据市场规模近87% [17] - Circle收入来源为储备资产收益(2024年占99%)和支付与清算手续费,资金运用灵活度取决于监管 [20][23] - Circle储备资产包括美国国债和现金等,最新久期仅16天,储备资产收益率有不同阶段数据 [24][29][30] - 圆币科技储备托管方为众安银行 [35]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 盈利模式为在交易虚拟资产、买卖稳定币、稳定币互换过程中收取手续费 [36] - 截至6月25日,香港证监会已发放11张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合规运营牌照,另有7家平台已递交申请等待审批 [36][38] - OSL是香港第一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提供现货交易、场外交易、托管服务等,收取零售客户0.2 - 0.28%、机构客户0.15 - 0.225%的费率,集团收入来源为数字资产交易和SaaS服务 [42][48][49][53] 其他参与方 - 技术提供商提供区块链技术等基础设施服务 [58] - 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储备资产配置管理,如贝莱德管理Circle的USDC储备金80%以上 [61] - 场景运用包括虚拟资产交易、跨境支付、RWA [61] - 梳理了香港稳定币生态参与方,涉及发行方、交易所、场景合作方、技术提供方等多家公司 [63] 传统金融机构如何融合 从纸币到信用货币 - 信用货币本质是债权,具有匿名性、便捷性和低廉性、真实性特点,其关键发展是央行 - 银行二级银行体系和存款货币派生 [65][66] 从信用货币到稳定币 - 从信用货币到数字货币,比特币体现去中心化和非对称加密特点;从数字货币到稳定币,稳定币需100%储备,无存款派生能力 [67] 稳定币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 稳定币发行后,理论上应计入广义货币,若储备资产购买国债并经财政支出转换,可派生额外购买力 [70][74]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 稳定币大幅改善跨境支付效率、成本和安全性,但会带来存款脱媒、传统金融机构支付手续费下降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等问题 [78] - 90%的全球金融机构已实际应用或计划部署稳定币 [79] - 多家银行机构和卡组织加速与稳定币融合,如摩根大通升级JPM Coin、VISA推出代币化网络等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