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 Z Fold7
搜索文档
三星HBM市占骤降,奋起直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9 10:14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日经 。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上周,三星电子位于首尔江南区富人区的旗舰店挤满了众多记者,他们渴望体验该公司的最新设备 ——Galaxy XR扩展现实头显。演示中,他们播放了一段沉浸式视频,其中一支韩国新晋女子组合表 演了一段充满活力的舞蹈。 这一乐观的活动反映了该公司的乐观态度,即三星在人工智能热潮中落后后正在重新站稳脚跟。 三星是韩国标志性的科技公司,生产从微芯片到智能手机和冰箱等各种产品。今年,该公司迎来了几 条好消息,其中包括董事长李在镕多年来因欺诈指控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得到解决。 在业务方面,三星今年 7 月获得了一项价值 165 亿美元的合同,将在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新工厂为 特斯拉生产芯片,这缓解了人们对其难以为其合同芯片制造业务找到客户的担忧。 本月,三星与 OpenAI 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为 ChatGPT 开发商价值 5000 亿美元的 Stargate 项目提供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芯片,该项目旨在在美国建立大型数据中心 "这对三星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Eugene Investment & Securities 研究主管李承 ...
三星APEC峰会亮剑三折手机 全球首秀双铰链”平板手机“
智通财经· 2025-10-17 15:09
产品发布 - 三星电子公司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于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峰会期间推出其首款三折智能手机 [1] - 该设备采用双铰链设计 完全展开后既可保持传统智能手机形态 也能作为更大尺寸的平板电脑使用 [1] - 产品将在峰会同期举办的韩国尖端技术展览会上通过玻璃展柜进行静态展示 与会者可能无法直接触摸体验 [1]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三星并非首家推出三折手机的厂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于去年在中国市场率先发布全球首款三折手机 [1] - 自2019年三星率先进入可折叠手机市场以来 该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多家中国手机厂商正积极争夺市场份额 [2] - 苹果公司计划于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预计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 公司战略与前景 - 三星借助APEC全球政要云集的契机展示新品 旨在提升其作为工程先锋的国际声誉并巩固在可折叠设备领域的领导地位 [1] - 三星有机会将三折手机形态推向全球市场 该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晚些时候全面上市 具体时间表尚未公开 [1] - 三星于今年7月推出的第七代书本式可折叠手机Galaxy Z Fold7凭借更轻薄的设计获得了市场成功 展现了其持续创新能力 [2]
市场分化 手机厂商发力区域化运营
证券日报· 2025-10-17 00:11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 [1] - 行业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分化复苏”周期,增长动力来自成熟市场与增长市场、高端机型与经济型5G设备等多重力量的博弈 [1] - 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出货量出现下滑,但印度、中东非及亚太部分地区的强劲表现推动了全球整体增长 [1] 主要厂商表现与策略 - 三星以19%的出货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出货量同比增长6%,增长主要由Galaxy A系列推动,新发布的Galaxy Z Fold7因早期用户需求、运营商促销和折叠屏关注度而表现突出 [2] - 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9%,为前五大品牌中增速最快,在日本、中国、西欧及亚太其他地区增长显著,全新iPhone17系列全球多地预售量创历史新高 [2] - 小米以14%的出货量份额位居第三,出货量同比增长2%,在东南亚、中东非及拉美市场份额提升,尤其在中低价位段表现突出,得益于运营商合作、促销活动及渠道强化 [3] - OPPO与vivo分列第四和第五位,OPPO在东南亚及中东非市场凭借经济型5G机型实现增长,vivo持续扩大其在中东非市场的布局 [3] 市场竞争趋势与未来方向 - 部分手机品牌“全球一盘棋”战略转弱,深度区域化运营成为发力重点,市场增长的多元化要求厂商进行更精细的区域洞察 [3] - 厂商需在高端市场持续技术创新以维持品牌形象和利润,同时在增长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经济型5G设备以抢占份额 [3] - AI与折叠屏构成手机厂商差异化竞争的双翼,深度融合的AI体验与形态创新的折叠屏成为突破同质化竞争、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抓手 [3]
Counterpoint:2025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0:40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 [1] - 增长主要由印度、中东非、日本及亚太部分地区的强劲表现推动,而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出货量出现下滑 [1] - 中国市场因去库存策略表现放缓,拉美市场因消费者信心偏弱导致整体增长相对温和 [1] 区域市场表现 - 日本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增长势头由iPhone 16与iPhone 16e的持续热销以及三星高端Galaxy S25系列的强劲表现带动 [1] - 中东非地区出货量同比增长14%,增长动力来自丰富的中端产品组合、返校季需求及节前渠道备货,由三星与小米的强劲表现驱动,苹果领跑高端市场 [1] - 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9%,受益于提前到来的节庆季需求、政府纾困举措改善消费者情绪以及高端与中端机型在折扣促销下的普及 [1] 主要厂商表现 - 三星以19%的全球出货份额和6%的同比增长率继续领跑市场,增长主要由Galaxy A系列推动,新发布的Galaxy Z Fold7因早期需求、运营商促销和消费者对折叠屏产品的关注而表现突出 [4] - 苹果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9%,为前五大品牌中增速最快,在日本、中国、西欧及亚太部分地区均实现显著增长,新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多地区预售量创历史新高 [4] - 小米以14%的出货份额稳居第三,同比增长2%,在东南亚、中东非及拉美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尤其在中低价位段表现突出 [4] - OPPO与vivo分列第四和第五,OPPO在东南亚及中东非凭借经济型5G机型增长,子品牌一加在中国与印度市场强势回归;vivo在印度及东南亚保持稳健增长并扩大中东非布局 [4] 其他厂商表现 - 谷歌出货量同比增长18%,其Pixel 9系列市场表现亮眼,AI功能整合及地域扩张策略推动了品牌增长 [5]
2025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三星、苹果领跑,亚太地区拉动增长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10-16 10:02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 [4][5] - 增长主要由亚太地区和中东非地区的强劲表现拉动,而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出货量出现下滑 [5] - 整体增长相对温和,原因包括中国市场的去库存策略导致放缓以及拉美市场消费者信心偏弱 [7] 区域市场表现 - 日本市场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出货量同比增长15%,受iPhone 16与iPhone 16e持续热销以及三星Galaxy S25系列强劲表现驱动 [7] - 中东非地区出货量同比增长14%,增长动力来自丰富的中端产品组合、返校季需求及节前渠道备货,主要由三星与小米的强劲表现驱动 [7] - 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受益于提前到来的节庆季需求、政府纾困举措改善消费者情绪以及积极的折扣与渠道促销 [7] 主要厂商表现 - 三星以19%的全球出货份额和6%的同比增长率继续领跑市场,增长主要由Galaxy A系列强劲表现及Galaxy Z Fold7的良好市场反响推动 [11] - 苹果成为前五大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厂商,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9%,在日本、中国、西欧及亚太部分地区均实现显著增长,iPhone 17系列预售量在多地区创历史新高 [11] - 小米以14%的出货份额稳居第三,同比增长2%,在东南亚、中东非及拉美市场的中低价位段表现突出 [12] - OPPO(包含一加)与vivo分列第四和第五位,OPPO在东南亚及中东非市场凭借经济型5G机型实现增长,vivo在印度及东南亚保持稳健增长 [12] - 谷歌出货量同比增长18%,其Pixel 9系列市场表现亮眼,AI功能整合及地域扩张策略推动增长 [11][12]
IDC: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227亿部 同比增长2.6%
智通财经· 2025-10-15 07:20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227亿部,同比增长2.6% [1] - 市场在高端市场带动下延续复苏态势,创新的外观设计与更具性价比的AI智能手机成为关键增长动力 [1] - 尽管存在经济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的关税环境,行业仍保持上行趋势,实现稳健增长 [1]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原始设备制造商通过硬件与软件创新激发消费者换机需求,并着力降低购买门槛 [1] - 尖端设备与创新融资模式、力度强劲的以旧换新计划结合,降低了消费者的换机决策难度 [1] - 消费者对最新AI智能手机的需求加速释放,主流厂商的价格促销活动及丰富产品线推动增长 [3] 主要厂商表现(全球市场) - 三星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6140万台,市场份额19.0%,同比增长6.3% [4] - 苹果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5860万台,市场份额18.2%,同比增长2.9% [4] - 传音出货量2920万台,市场份额9.0%,同比增长13.6%,增速在前五大厂商中最快 [4] - vivo出货量2880万台,市场份额8.9%,同比增长6.9% [4] - 小米出货量4350万台,市场份额13.5%,同比增长1.8% [4] 厂商具体策略与产品动态 - 苹果与三星凭借最新机型推动高端市场换机需求,苹果创下有史以来最佳业绩,三星实现史上最强劲同比增长 [2] - 苹果iPhone 17系列需求旺盛,预订单量超过上一代产品 [2] - 三星Galaxy Z Fold7与Galaxy Z Flip7表现超越所有前代折叠屏机型,为折叠屏市场注入新活力 [2] - 小米凭借Redmi Note系列与Poco系列产品,巩固了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复苏态势 [3] - 传音依托强大分销网络及在200美元以下价格段的高竞争力产品组合,在北非和东非市场持续快速扩张 [3] - vivo通过搭载AI增强影像功能的新款中端机型及线上促销活动,在多个新兴市场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3] 中国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0万台,同比下降0.6% [5] - 该季度属于传统销售淡季,新品发布数量较少,且"国补"政策收紧使消费者消费更趋理性 [5] - 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市场份额17.3%,但出货量同比下降7.8% [5] - 苹果出货量1080万台,市场份额15.8%,同比增长0.6% [5] - 华为出货量1040万台,市场份额15.2%,同比下降1.0% [5] 市场展望 - IDC对2025年全年智能手机市场保持乐观预期,预计增长势头将持续至最后一个季度 [3] - 随着9月中下旬各品牌年度旗舰新品的提前集中上市,中国市场表现在下个季度初期有望得到改善 [5] - 厂商竞争将更加激烈,需提供有吸引力的定价和促销,并回归本质打造差异化特色产品 [5]
三星DRAM,重夺第一
半导体芯闻· 2025-10-14 18:26
三星电子市场份额与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内存市场销售额达194亿美元,市场份额重回第一[2] - 内存销售额环比增长25%,主要得益于通用DRAM和NAND的强劲表现[4] - 第三季度初步销售额同比增长8.72%至8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1.81%至12.1万亿韩元,超出市场预期[5] - 季度营业利润时隔五个季度回升至10万亿韩元左右,创三年来最高值,环比增长158.55%[5] - 半导体部门营业利润预计约为5万亿韩元,是第二季度(4000亿韩元)的10倍以上[6] 业务复苏驱动因素 - 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行业进入“半导体超级周期”初期[7][8] - AI热潮推动AI加速器需求,进而带动高带宽内存(HBM)和eSSD销量增长[8] - 通用服务器进入更新周期,带动服务器级通用DRAM需求增加[8] - 内存半导体价格飙升,9月份通用PC DRAM产品平均价格环比上涨10.53%至6.3美元,为六年零八个月以来最高[9] - 公司拥有内存半导体公司中最大产能,预计至2026年将占据DRAM产量的32%和NAND闪存产量的30%,成为超级周期最大受益者[9] HBM业务进展 - 公司已基本通过NVIDIA的HBM3E质量测试,进入供货量谈判阶段[10] - 参与OpenAI的Stargate项目,预计将扩大高性能DRAM供应[10] - 与AMD建立战略合作,将为AMD的AI加速器MI350供应所有HBM3E 12层产品[10] - 科技业界估计,参与AMD和OpenAI交易的HBM供应商规模可达15万亿韩元[10] - 预计到2026年,公司将在三大DRAM公司中创下最高增长率[11] 代工与智能手机业务 - 代工业务陆续接到专注于8-4纳米工艺的客户订单,产能利用率上升[11] - 与特斯拉签署价值约22-23万亿韩元的代工供应合同[12] - 非内存部门营业亏损从第二季度的2.9万亿韩元大幅缩减至第三季度的约7000亿韩元[12] - 智能手机业务表现良好,受Galaxy Z Fold 7和Z Flip 7系列推动,第三季度前两个月实现同比增长[4][12] - 新款可折叠产品在美国等市场大受欢迎,智能手机业务营业利润维持在3万亿韩元左右[12]
半导体业务强势复苏,三星利润大涨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14 09:01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初步销售额同比增长8.72%,达到8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1.81%,达到12.1万亿韩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0.1万亿韩元 [1] - 季度营业利润时隔五个季度回升至10万亿韩元左右,创下2022年第二季度(14.1万亿韩元)以来三年来的最高值 [1] - 与第二季度相比,营业利润增长了158.55%,第二季度曾因出口限制计提1万亿韩元库存评估损失准备 [1] - 证券业界预计半导体业务DS部门的营业利润约为5万亿韩元,是第二季度半导体营业利润4000亿韩元的10倍以上 [1] 半导体业务复苏驱动力 - 业绩复苏的最大驱动力是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热潮带动了对AI加速器和HBM的需求 [3] - 通用存储器半导体需求激增,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出货量逐渐增加 [1] - 由于存储器公司将DRAM生产线改造为HBM,导致DRAM产量下降,同时AI扩展到推理领域带动了企业级SSD的销量增长 [3] - 2017年至2018年期间大规模生产的通用服务器进入更新周期,增加了对服务器级通用DRAM的需求 [3] 存储器半导体市场与价格 - 由于供应短缺,内存半导体价格飙升,9月份通用PC DRAM产品(DDR4 8Gb)的平均固定交易价格为6.3美元,环比上涨10.53%,为自2019年1月以来首次超过6美元 [4] - 三星电子在内存半导体公司中拥有最大产能,预计到2026年将占据整个行业DRAM产量的32%和NAND闪存产量的30%,成为内存超级周期的最大受益者 [4] - 许多观察人士预测这一超级周期将持续到2027年,摩根士丹利将2027年定为周期的顶峰 [4] HBM业务进展 - 三星电子已基本通过英伟达的HBM3E质量测试,并进入供货量谈判阶段,意味着在接下来的HBM4供应竞争中可与SK海力士平起平坐 [5] - 公司决定通过参与OpenAI的Stargate项目来扩大高性能DRAM供应,并将为AMD的AI加速器MI350供应所有HBM3E 12层产品 [6] - 科技业界估计,参与AMD和OpenAI交易的HBM供应商规模将达到15万亿韩元,公司低迷的HBM出货量有望通过获得AMD等多家客户而复苏 [6] 半导体代工业务改善 - 此前持续亏损的代工业务出现复苏迹象,近期陆续接到了专注于8-4纳米工艺的客户订单 [7]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Exynos 2600采用2纳米技术,可能搭载于新款Galaxy S26系列,提升了代工厂的开工率 [7] - 7月公司与特斯拉签署了一份价值约22-23万亿韩元的代工供应合同,市场猜测高通可能再次委托三星代工厂供应芯片 [7] - 包括代工部门在内的非内存部门的营业亏损已从第二季度的2.9万亿韩元大幅缩减至第三季度的约7000亿韩元 [7] 其他业务部门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发展顺利,7月发布的Galaxy Z Fold7延续良好势头,营业利润维持在3万亿韩元左右 [1][8] - 三星显示器的利润达到约1万亿韩元,已开始向苹果供应iPhone 17的OLED面板 [8] - 家电和电视业务因美国关税和物流成本负担而陷入困境 [8] 未来业绩展望 - 韩国投资证券公司将2026年的营业利润预期从此前预测的54万亿韩元上调了36%,至73万亿韩元 [8] - 预计到2026年,公司将在三大DRAM公司中创下最高增长率 [6]
Canalys:预计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51% 并将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1:37
市场现状与短期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与之前水平持平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660万台 [4] - 2026年有望成为市场转折点,预计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51%,并带动2027年市场增长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是2025年上半年主要亮点,出货量同比增长32.8%,增长主要由华为Mate和Pura X系列驱动 [4] - 美国作为第二大折叠屏市场增长相对温和,上半年同比增长7%,主要由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推动 [4] 竞争格局与产品创新 - 2025年迎来新机发布浪潮,厂商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了机身厚重和重量的顾虑 [1] - 大多数主要安卓厂商已加入折叠屏赛道,尝试不同的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1] - 三星升级了其Fold系列并扩展了Flip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了分销力度 [1] 战略价值与财务贡献 - 折叠屏手机仍属小众市场,仅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0–1.5%,在售价高于700美元的机型中占比约5% [8] - 折叠屏在收入贡献和战略价值上远超其出货量体量,体现了“小众但重量级”的市场特征 [8] - 以三星为例,一台Galaxy Z Fold7官方售价约1899美元,其收入相当于约15部入门级Galaxy A06 4G的收入 [10] - 2024年,三星售价超过1000美元的智能手机仅占销量的15%,但贡献了惊人的44%出货价值,其中折叠屏机型在该价位段占比超过20% [10] - 折叠屏正成为行业推动高端化、品牌差异化以及长期盈利能力的战略杠杆 [10] 市场普及的挑战与机遇 - 消费者研究显示,96%的受访者对折叠屏智能手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近40%表示不感兴趣,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价格超出预算或无法满足需求 [11] - 普及的核心挑战在于“摩擦感”,要求用户重新思考与手机的互动方式 [13] - 2024年,书本式折叠屏手机的平均售价比标准直板机高出289%,翻盖型折叠机平均售价高出123% [13][16] - 企业应用正在浮现,折叠屏在专业场景下的生产力优势更容易被认可,例如三星将Galaxy Z Fold系列与DeX集成以展示企业应用场景 [14] - 厂商需重新思考“先体验后购买”的策略,实际动手体验对推动用户互动至关重要 [14] 行业长期定位与意义 - 对于大多数厂商,折叠屏的核心目的在于展示技术领导力和研发实力,其直接出货量和盈利目标相对较低,更注重品牌和营销的光环效应 [7] - 折叠屏成为检验硬件研发能否在行业中继续提供显著差异化的试炼场,尤其在行业重心向软件、人工智能和服务转移的背景下 [7] - 折叠屏智能手机的规模和更广泛战略意义正逐渐被提升至优先级议程 [7]
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关键年
Canalys· 2025-09-12 11:03
折叠屏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机身厚重问题,三星升级Fold系列并扩展Flip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分销力度,多数安卓厂商已加入赛道尝试不同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保持660万台持平,中国市场同比增长32.8%由华为Mate和Pura X系列驱动,美国市场增长7%由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推动 [4] - 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2026年有望成为转折点实现同比激增51%,但折叠屏仍将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低个位数比例 [4] 折叠屏战略价值与财务影响 - 折叠屏核心目的是展示技术领导力和研发实力,直接出货量和盈利目标相对较低,更注重品牌和营销的光环效应 [6] - 折叠屏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0–1.5%,在售价高于700美元机型中占5%,但收入贡献和战略价值远超体量,体现"小众但重量级"特征 [7] - 三星Galaxy Z Fold7官方售价约1,899美元,其收入相当于约15部入门级Galaxy A06 4G,2024年三星售价超1,000美元机型占销量15%但贡献44%出货价值,折叠屏在该价位段占比超20%有效提升平均销售价格并转移收入结构 [11] 市场普及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全球消费者研究显示96%受访者对折叠屏有认知,但近40%表示不感兴趣,超过三分之一认为价格超出预算或无法满足需求 [12] - 普及核心挑战在于"摩擦感",要求用户重新思考与手机互动方式,需激发消费者对可能性的想象力,评判成功指标可能转向用户留存率或定性反馈 [14] - 2024年书本式折叠屏平均售价比普通直板机高出289%,翻盖型高出123%,高端化虽驱动品牌认知和收入但排除大部分潜在消费者 [14] - 企业应用场景正在浮现,折叠屏在专业场景下生产力优势易被认可,三星将Galaxy Z Fold系列与DeX集成展示企业应用,其他厂商探索与企业应用提供商合作定位为生产力工具 [14] - 厂商需重新思考"先体验后购买"策略,实际动手体验至关重要,OPPO等品牌尝试"试用期"计划或退款保障以降低购买门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