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电子】地平线机器人:25H1营收高增长,看好下半年HSD放量、中长期出海空间
招商电子· 2025-09-03 22:4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经调整亏损净额13.3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65.7% [1] - 毛利率65.4%,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1] 业务分析 - 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50% [2] - 软件及授权服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6.9% [2] - 汽车产品交付量约198万套,同比翻倍,其中中高阶产品出货量98万套 [2] - 中高阶产品贡献超80%收入,产品ASP为去年同期的1.7倍 [2] - 上半年为超30家客户授权软件及算法 [2] 行业趋势 - 国内自主品牌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4年底51%上升至25年上半年59% [1] - 中高阶辅助驾驶(高速NOA和城市NOA)占比从24年底20%上升至25年上半年32% [1] 市场地位与进展 - 国内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占率45.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 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占率32.4%,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3] - 中高阶产品定点超100款,HSD获10+款车型定点,25年下半年量产 [3] - 海外拓展获9家合资车企30款车型及2家日本车企海外车型定点 [3] 研发与投入 - 亏损扩大主要因HSD研发投入及模型训练云计算费用增加 [1]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25-27年营收194.7/224.0/257.6亿元 [4] - 预测归母净利润7.9/10.1/13.0亿元 [4] - 对应PS为45.5/35.5/27.4倍 [4]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25H1营收高增长,看好下半年HSD放量、中长期出海空间
招商证券· 2025-09-03 11:3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芯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国内ADAS/AD市场份额居于前列 营收规模维持强劲增长 [5] - 伴随2025年以来城市辅助驾驶等中高阶功能持续渗透 以及公司征程6系列芯片 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步入量产 预计公司将凭借自身丰富的软硬件产品矩阵 规模化量产实力 客户资源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5] - 中长期有望持续受益于国内车企出海扩张及公司对外拓展 成长空间广阔 [5]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5.7亿元 同比+67.6% [1][5] - 25H1经调整亏损净额-13.3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65.7% [1][5] - 25H1毛利率65.4% 同比-13.7pct [1][5] - 预测2025/26/27年总营收为35.16/57.14/85.52亿元 [5] - 预测2025/26/27年净利润-26.53/-11.84/3.63亿元 [5] - 预测2025/26/2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2.53/-9.84/5.63亿元 [5] - 对应2025/26/27年PS 34.4/21.2/14.1倍 [5] 业务分析 - 25H1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7.78亿元 同比+250% [5] - 25H1软件及授权服务收入7.38亿元 同比+6.9% [5] - 25H1交付量同比翻倍至约198万套 [5] - 中高阶产品出货量98万套 贡献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约50%出货量/超80%收入 [5] - 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ASP为去年同期的1.7倍 [5] - 上半年为超30家客户授权软件及算法 提供设计及技术服务 [5] 市场地位 - 25H1蝉联国内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市占率分别为45.8%/32.4% 同比+12pct/3.8pct [5] - 平台定点数创新高 其中中高阶产品定点超100款 [5] - HSD已获多家OEM 10+款车型定点 相关车型预计25H2实现量产 [5] - 海外拓展初见成效 获包含大众 日本最大汽车集团在内的9家合资车企的30款车型 2家日本车企的海外车型定点 [5] 行业趋势 - 25H1国内自主品牌辅助驾驶渗透率已从24年底的51%上升至25H1的59% [5] - 配备中高阶辅助驾驶(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汽车占智能汽车新车销量比重从24年底的20%上升至25H1的32% [5] 股价表现 - 当前股价9.56港元 [1] - 总市值132.7十亿港元 [1] - 1个月绝对表现+38% 6个月绝对表现-1% 12个月绝对表现+140% [3]
地平线征程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
观察者网· 2025-09-02 11:48
8月29日,地平线登陆成都国际车展并举办"地平线征程千万量产见证仪式"。截至2025年8月,征程家族 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同时,地平线在活动上提出未来3—5年希望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达成千 万量产目标。 除了征程6B之外,基于征程6E/M打造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也已获得10多款车型定点,目前正在 集中交付并即将于年内量产。 在整个中阶辅助驾驶市场,征程6E/M已获得超20家车企的定点,将赋能超100款辅助驾驶车型。本届成 都车展期间,埃安霸王龙、岚图梦想家等多款征程6E/M全新量产合作车型迎来上市或预售,预计征程 6E/M今年将累计赋能超过15款新车。 高性能旗舰版征程6P算力达560TOPS。地平线基于征程6P打造的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采用一段式 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能力。 与地平线征程6P及HSD的首款合作车型星途ET5也在本次成都车展正式亮相,并将在2025年11月量产上 市。截至目前,HSD已获得多家车企的10+款车型定点。 征程所向,向高而行。征程家族突破1000万量产大关,标志着中国智驾行业从萌发期迈入规模化、商业 化与生态共赢的全新阶段。接下来,地平线将继续发挥软硬结合创新优 ...
地平线:征程家族累计量产即将突破1000万套,量产定点车型310余款
新华网· 2025-08-22 23:04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已与超40家车企品牌合作 量产定点车型310余款 量产上市车型超200款 累计用户突破500万[4] - 征程2实现中国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前装量产零突破 首发车型长安UNI-T[4] - 征程3为全球首款支持8MP前视导航辅助驾驶系统量产的方案 首发车型2021款理想ONE[4] - 征程5系国内首款规模化量产百TOPS级计算方案 首发车型理想L8 Pro[4] - 征程6E/M主打高速NOA及城区辅助驾驶普惠方案 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4] - 征程6P定位高性能旗舰辅助驾驶计算平台 首发车型星途星纪元E05[4] 软硬件协同解决方案 - 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进入量产倒计时 与征程6P组成软硬协同"王牌组合"[4] - HSD为地平线三大自动驾驶方案之一 覆盖L2级辅助驾驶至符合中国监管的L2+级高阶自动驾驶[5] - HSD嵌入征程6处理器 采用BEV Transformer端到端感知架构 突破高精地图限制[5] - 系统具备强化学习能力和自主驾驶能力 可应对复杂路况并持续优化驾驶体验[5] - 该方案标志着公司推动辅助驾驶从"可用"向"好用、爱用"演进的关键突破[4][5]
大咖云集,链动全球!2025香港车博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经济观察报· 2025-06-16 18:50
2025香港车博会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聚焦"主机厂发展战略、供应链创新技术优势、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ESG竞争力"四大主题,旨在提升中国汽车及供应链国际化能力,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贸易枢纽作用[1]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三个百亿元计划"推动创科生态圈建设,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国际总部/上市,加速向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转型[4] - 中国工程院提出汽车产业链"八新联动"创新路径(新功能/架构/能源/材料/结构/工艺/装备/模式),指出新能源汽车是产业上半场,智能汽车为下半场[5][6] 政产学研合作动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工信部、香港特区政府共同主办,汇聚内地整车厂商(一汽/小鹏/长安/东风/广汽/奇瑞)及供应链企业代表[2][6] - 香港凭借成熟资本生态、法律体系及人民币离岸枢纽地位,正引导汽车消费向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吸引内地车企布局[3] - 13家供应链企业(黑芝麻/地平线/芯擎等)获颁"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证书",57个入围项目涵盖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8][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汽车芯片企业(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等)展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强调车芯一体化趋势推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技术突破[7] - 2025年供应链创新成果中技术创新占比82%(47项),管理/品牌/商业模式创新分别占9%/5%/4%,覆盖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链条[9] - 金融机构(交行香港/中银香港)推出定制化出海金融服务方案,强化产业出海金融支持体系[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全球领先,但仍需解决安全/节能/环保等挑战,未来需通过交叉融合创新持续突破[5][6] - 香港连续两年举办汽车供应链高峰论坛,成为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支点,推动大湾区产业融合[10] - 车博会后续将举办低空经济/跨境金融等主题论坛,拓展产业合作边界[10]
韩系缺席、流量祛魅!2025上海车展的三大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18:20
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实习编辑 余婷婷 全球汽车产业"风向标"启幕! 4月23日,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拉开帷幕。官方信息显示,本届车展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相较于往届参展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 高。此外,在4月23日至4月24日这两天的媒体日里,各大车企及相关参展企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多达 193场,可谓历年之最。 有观点认为,无论是坚守、新入场还是缺席的车企,都各有其战略考量。然而,在变革的浪潮中,从本 届上海车展上展位的变化,可以窥见当前车市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德系、日系加大本土化攻势 韩系首次缺席 在本届上海车展中,除自主品牌持续发力外,外资品牌也在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达成合作来提升自身的 竞争力。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在此次上海车展期间表示:"我们正在由 全球协同向本土主导迈进,一汽-大众将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研发,承担更多开发责任,不断提 升一汽-大众在商品定义、开发节奏与用户场景塑造方面的主导作用。" 保时捷则在本届车展中宣布,其中国研发中心已完成战略性架构升级,此次整合实现了"本土研发、本 土采购及本土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