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go
icon
搜索文档
极米科技Play 6海外版MoGo 4系列巴黎首发 全球化战略助力业务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6-19 08:45
公司动态 - 极米科技在法国巴黎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突破性投影产品MoGo4和MoGo4Laser,标志着Play6系列产品的海外版正式亮相欧洲 [1] - 新品发布会通过实机演示、滤镜互动体验及声光艺术装置展示"生活美学"产品理念 [1] - MoGo4系列定位为科技爱好者及千禧一代的"科技潮玩",相比MoGo3系列有多项升级 [1] - 配套推出Power Base支架和70英寸便携户外幕布两款配件,增强户外使用体验 [1] 行业数据 - 全球投影仪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23.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62.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6% [2] - 中国品牌占据全球投影仪市场主导地位,75%的投影仪由中国生产,62%的核心面板来自中国供应链 [2] 公司业绩 - 2024年极米科技营业收入达34.05亿元,其中境外收入10.86亿元,占比31.89% [2] - 公司在全球家用投影市场保持出货量领先地位 [2] 行业趋势 - 海外投影机市场增速高于国内市场,智能投影在海外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国产品牌在智能系统、内容资源、光源技术、自动化功能等方面持续突破,为出海业务提供支撑 [2]
为什么说蘑菇车联是AI交通基础设施中的英伟达
蘑菇车联的战略落点:不是造车,而是做"城市神经网络" 在行业纷纷围绕L3、L4级自动驾驶造车内卷时,蘑菇车联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它不做整车制 造,而是专注构建一套"城市AI神经网络"用三大核心能力重塑城市交通系统: 在5月底发布的《AI趋势报告2025》中,"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以超过340页的深度内容,勾勒出AI 浪潮下的新秩序。一个核心关键词贯穿全文:基础设施的比拼,才是AI竞争的真正底层战场。 数据显示,自2023年AI大模型全面起飞以来,美国私人数据中心建设的年化价值增速达49%,新数据中 心的容量在四年内增长了16倍。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涌入AI Infra赛道。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 明确的产业逻辑:谁掌握了AI运行的"基础设施",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导权。 这一逻辑,不只适用于数据中心,更在悄然重塑城市空间。特别是在交通这样的超级场景中,一场全新 的"城市底座战争"已经打响。而蘑菇车联,正以一套颠覆传统的"AI网络"平台打法,被业内视作交通基 础设施中的"英伟达"。 AI大模型之后,比拼的是"城市级GPU" 当所有人都在问:"谁是下一个OpenAI?"真正深刻的问题是:谁是城 ...
5G-A筑基,千星织网:空天地海AI通感算网络如何重塑智慧地球
36氪· 2025-05-27 11:37
地基通感算网络 - 5G-A技术实现质的飞跃:下行峰值速率达10Gbps,时延降至毫秒级,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2] - 应用场景扩展:支撑扩展现实(XR)、裸眼3D、云游戏等消费级应用,并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展现变革潜力 [4] - 中国运营商加速布局:中国移动计划2025年完成40万基站智能化改造,覆盖超300个城市;中国联通聚焦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应用 [4] 智慧交通实践 - 蘑菇车联构建AI驱动的通感算网络:通过部署路侧智能单元(RSU)、高精度地图与云端AI大模型,实现全局感知与动态优化 [5] - 系统突破单车智能局限:通过5G-A网络实时传输数据,结合边缘计算与云端AI大模型MogoMind,实现盲区风险预判、路径优化及多车协同通行 [6] - 试点项目成效显著: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 [6][8] 天基通感算网络 - "三体计算星座"实现技术跨越:由之江实验室主导,计划构建千星规模基础设施,总算力达1000POPS,单星算力744TOPS,星间通信速率突破100Gbps [9][11] -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支持在轨数据处理与自主决策,灾害预警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11][12] - 应用场景扩展:服务于低轨通信、天文观测、应急救灾及自动驾驶领域,弥补地面信号覆盖盲区 [12][14] 未来展望 - 地基与天基网络互补协同:地基网络适合人口密集区实时交互,天基网络覆盖偏远地区与海洋空域,未来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无缝衔接 [15] - 技术挑战与产业机遇:需解决标准化、算力调度、安全性等问题,催生低功耗AI芯片、跨平台操作系统、分布式AI框架等研发热点 [17] - 智慧交通范式变革:天基定位数据与地基车路协同系统结合,消除自动驾驶感知盲区,云端AI大模型依赖天地算力协同训练 [18]
北京科博会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
新京报· 2025-05-11 22:05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50%,汇集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展出1200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 [1] - 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吸引境内外观众8万余人次 [1] - 与京洽会同期举办,促进科技展示与投资洽谈结合,达成沙特shaker集团与美的合作等8个项目签约 [10] 前沿科技展示 - 航天领域展出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等火箭模型,以及预计2026年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 [4] - 中科网威展示国内首款搭载国产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墙 [4] - 蘑菇车联推出通感算一体化AI数字道路基站和AI大模型MogoMind,整合多模态交通数据实现实时决策 [5] 机器人技术突破 - "天工2.0"人形机器人展示复杂地形行走和双电池快速换电技术,其"慧思开物"平台兼容多构型机器人本体 [3] - WalkerS1人形机器人已在全球最多工厂"入职",展现场景化搬运能力 [2] - 奥克福爬墙机器人利用负压原理实现垂直墙面作业,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将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3] 医疗科技应用 - 长木谷医疗ROPA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增加感知能力,辅助医生实现精准高效手术,智能三维软件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4] - 可穿戴智能人工喉服务中风和渐冻症患者,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帮助功能重建 [8] - 24小时视频医务室实现几分钟轻量体检 [8] 智慧城市与绿色技术 - AI垃圾焚烧技术系统动态调整辅料投放,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7] - 京港澳高速部署AI浇水机器人和智慧巡查车,自动驾驶巴士展示智慧出行方案 [7] - 反诈数智人守护财产安全,大空间VR电影和AI智能课桌革新文教体验 [7] 区域与国际合作 - 湖北十堰展出军工品质硬派越野车,杭州企业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组团参展 [9] - 拉萨首次设立独立展馆,展示30家企业130项京拉合作成果 [9] - 新加坡、捷克、韩国企业带来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品寻求合作 [9] - 沙特机构聚焦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组织考察三一重工、京东方等企业 [10]
北京科博会展出1200余项技术成果 现场签约额超58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8:19
展览规模与成果 - 本届北京科博会集中展出1200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吸引境内外观众8万余人次 [1] - 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云集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其中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 [1] - 600余项科技新品首发首展,包括AI垃圾焚烧技术系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等 [1] 前沿科技展示 - 重大科研突破集中呈现: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火箭模型,"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国内首款搭载国产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墙等 [3] - 智能机器人领域:全球首个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将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可垂直作业,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展示高效搬运能力 [3] - 信息科技领域:国内首台千比特光量子计算机提升药物筛选效率千倍,蘑菇车联MogoMind大模型优化路况,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AI智算云MaaS平台提供低价大模型服务 [4] 国际合作与区域协作 - 国际企业参与:新加坡、捷克、韩国企业带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生物医药等领域产品,阿斯利康、赛诺菲等世界500强企业展示最新技术 [6] - 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来自"三城一区"和中关村的400多项成果参展,东城区首发21款新产品,丰台区展示近70项"黑科技",顺义区42家企业携53项成果亮相 [6] - 跨区域合作:湖北十堰硬派越野车、丹江口水库天然弱碱水"武当山水"参展,"杭州六小龙"企业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亮相,拉萨市首次设立独立展馆展示130项展品 [7] 贸易投资促进活动 - 举办30余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包括北京-沙特先进制造业洽谈会,300余家中外企业对接交流 [8][10] - 京津冀系列活动发布《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工业旅游服务联盟 [10] - 发布《北京贸促商事法律服务年度报告》和《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指引》,揭牌首个企业合规师培训示范基地 [10] 科技应用与民生改善 - 生活品质提升:智能枕头、反诈数智人、大空间VR电影、AI智能课桌等科技成果重塑生活 [11] - 日常便利:AI浇水机器人、高速公路智慧巡查车、自动驾驶巴士等项目展示智慧出行变革 [11] - 医疗健康:可穿戴智能人工喉服务患者,"24小时视频医务室"实现轻量体检,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助力患者康复 [11]
中国联通(00762) - 2023 H2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02 21:25
业绩总结 - 2023年中国联通的营业收入为372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4] - 2023年净利润为1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8%[4] - 2023年股东权益回报率(ROE)达到18.7%,创下近年来的新高[4] 用户数据 - 移动用户数在2023年达到3.33亿,同比增长10.6%[11] - 固定宽带用户数在2023年达到1.13亿,同比增长9.79%[13] 收入来源 - 信息服务收入在2023年为1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2%[16] - 云计算收入在2023年为5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6%[22] - 国际业务收入在2023年为1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32] 资本支出与分红 - 2023年资本支出(CAPEX)为740亿人民币[34] - 2023年每股分红为0.3366人民币,分红支付比率为50%[42]
MCP:AI时代的“万能插座”,大厂竞逐的焦点
36氪· 2025-04-29 16:11
MCP协议技术发展 - MCP协议由Anthropic于2024年11月提出,旨在为大模型与客户端提供标准化接口,实现外部数据源和工具的高效安全调用[1] - MCP协议类比USB-C接口,实现"一次封装全球可用",使AI模型能像搭积木一样便捷调用外部工具,降低接入成本50%以上[2] - 百度发布全球首个电商交易MCP和搜索MCP,开发者可快速调用商品搜索、交易处理等功能[2] 科技巨头MCP生态布局 百度 - 2025年Create AI大会发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全面支持MCP[3] - 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集成MCP Server,实现从书籍推荐到购买的全流程操作[3] - 百度地图于3月21日成为最早兼容MCP的地图应用[3] 阿里 - 阿里云百炼MCP平台提供50+预置服务,构建商业闭环[5] - 支付宝、高德地图等核心应用接入MCP,形成生态协同效应[5] 腾讯 - 腾讯云TI平台支持MCP插件托管,聚焦微信生态和支付工具[7] - 通过MCP在微信小程序集成AI聊天机器人、智能推荐等功能[7] 字节跳动 - Coze空间集成MCP协议,实现Excel处理、PPT生成等基础功能[9] - 通过MCP调取高德地图、飞常准等工具,自动化生成旅行攻略[9] AI网络与物理世界连接 - 谷歌通过Google Earth将实体世界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12] - 英伟达与软银推进AI-RAN解决方案,构建日本AI基础设施[12] - 特斯拉"世界模型"构建高精度物理环境模拟系统[12] - SpaceX星链通过低轨卫星实现全球互联网覆盖[12] 自动驾驶领域应用 - MogoMind大模型实现物理世界实时数字孪生映射[13] - 多模态感知层实现400米无死角覆盖,误差控制在厘米级[13] - 边缘云协同架构将决策时延控制在100ms以内[13] MCP未来发展趋势 - 当前MCP生态存在割裂,未来可能实现跨厂商融合[16] - MCP将与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结合拓展应用场景[16] - 百度、阿里等大厂推动MCP技术发展,重塑AI开发范式[16]
极米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4.27%,净利润微降0.30%,车载业务成亮点
金融界· 2025-04-21 22:3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4.05亿元,同比下降4.27%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微降0.30% [1] - 扣非净利润9206.11万元,同比增长34.94% [1] 研发创新 - 全年研发费用3.68亿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80项,累计发明专利402项 [4] - 与长春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研发及人才培养 [4] - 推出DualLight2.0护眼三色激光、Eagle-Eye鹰眼计算光学、全自动云台等创新技术 [4] - 发布便携投影Play5、家用旗舰RS10系列、轻薄投影Z7X高亮版及Z6X第五代等新品 [4] 海外市场拓展 - 产品进入欧洲、日本等区域主要线下渠道,包括BestBuy、Sam's Club、Walmart等 [5] - 首次推出搭载Google TV(含正版Netflix)系统的海外产品 [5] - 海外新品AURA2、MoGo3 Pro荣获欧洲影音协会EISA大奖 [6] - 在日本VGP2025评选中荣获14项大奖 [6] - 《西瓜游戏》2024年下载量540万,累计下载量突破1100万 [6] 车载业务 - 宜宾极米生产基地占地280亩,获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 - 布局智能座舱、智能大灯等车载投影新业务,组建车载投影产品生产线 [7] - 累计获得8个车载业务定点,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汽车产业链企业 [7]
Mogo(MOGO)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21 02:4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营收增长9%,达到7120万美元,受财富收入增长16%和支付收入增长21%推动 [6] - 全年调整后EBITDA为670万美元,高于上调后指引区间中值 [7] - 年末现金、有价证券和投资为4910万美元,高于第三季度的3620万美元 [7] - 第四季度营收增至1800万美元,增长5%,受订阅服务收入增长11%推动,抵消了利息收入3%的下降 [44] - 全年订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1% [44] - 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210万美元,占比11.5%,与第三季度持平,较上年略有下降;全年调整后EBITDA为670万美元,高于此前上调指引的中值,2023年为770万美元 [46] - 报告期内净利润为104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850万美元;第四季度净利润包含1380万美元的有价证券收益,去年同期为1360万美元 [46] - 调整后净亏损仅为40万美元,较第三季度的50万美元有所改善,接近盈亏平衡 [4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在扣除贷款应收款投资前连续第九个季度为正,第四季度达到410万美元;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在扣除贷款应收款前增长53%,达到1450万美元 [47]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在扣除贷款应收款投资后连续第三个季度为正,达到5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负220万美元;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在扣除贷款应收款投资后从2023年的负920万美元降至负130万美元 [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财富业务 - 管理资产同比增长22%,达到4.28亿美元 [7] - 财富平台收入达到1200万美元的年化运行率 [8] - 第四季度财富业务加速增长,增长19% [45] - 预计2025年财富业务收入增长20% - 25% [46][51] 支付业务 - 2024年支付收入增长21%,达到860万美元,支付处理总量同比增长16%,达到115亿美元 [8][9] - 第四季度支付业务量同比增长14%,达到32亿美元,收入增长27%,达到240万美元 [41] - 全年交易总量增长16%,达到115亿美元,收入增长20%,达到860万美元 [42] - 预计2025年支付业务收入实现中到高个位数增长 [46][51] 投资组合 - 投资组合总计3810万美元,大部分与加密相关,持有加拿大加密交易所WonderFi的股份 [42] - 年末后出售了部分WonderFi股份,500万股(共8700万股),获得170万美元收益,还变现了75万美元的私人投资 [43] 机构经纪业务 - 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和全年分别贡献了160万美元和530万美元的收入,但运营利润率可忽略不计 [49] - 2025年第一季度决定退出该业务,预计报告基础上订阅服务收入将下降5% - 8%,调整后预计仍将实现中到高个位数增长 [50][51] 贷款业务 - 预计2025年利息收入将下降8% - 10%,因经济不确定性对贷款采取更谨慎的态度 [5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退出机构经纪业务,专注于高利润率的财富和支付业务,以实现长期增长 [10][49] - 延长信贷额度至2029年,降低利率 [10] - 采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和人工智能重塑财富管理行业,构建以投资者成功为导向的商业模式 [14][15] - 打造智能投资解决方案,包括Moka、Mogo和FinChat Pro,帮助投资者提升信息、分析和行为优势 [19][20] - 构建简单透明的订阅模式,每月20美元,与投资者利益一致 [32] -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行业将发生变革,公司有望成为新的领导者 [34][35] - 打造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吸引新一代投资者 [3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财富市场机会巨大,加拿大美国家庭持有10.8万亿美元金融资产,但传统财富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人工智能将重塑行业 [11][12] - 支付业务持续增长,投资技术平台有望推动业务继续增长并实现盈利 [42] - 由于经济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加关税争端对加拿大经济的潜在影响,对贷款业务采取更谨慎的态度 [52][66] - 尽管调整后EBITDA预计在2025年有所下降,但公司认为专注于财富和支付业务的增长是正确的决策,有信心通过现有现金和变现机会为增长计划提供资金 [53][54] 其他重要信息 - 电话会议包含前瞻性陈述,受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公司无义务更新,相关信息可在SEDAR、EDGAR和投资者关系网站查询 [3][4] - 会议包含调整后财务指标或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的补充,相关调整可在新闻稿和投资者资料中查看 [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决定退出机构经纪业务的时机和原因是什么 - 该业务是多年前收购业务时继承的,并非核心战略的一部分,业务波动大,季度收入不稳定,运营利润率可忽略不计,对EBITDA影响不大且分散精力,随着公司加大对财富和支付业务的关注,现在是退出的合适时机 [58][59][60] 问题2: 在扩大财富和支付业务规模时,是否会进行潜在收购 -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目前不是优先事项,公司认为财富业务有巨大机会且具有高度差异化,短期内没有合适的收购目标,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可能会有其他业务加入财富生态系统 [62] 问题3: 决定缩减贷款业务是主动行为还是贷款质量已出现恶化 - 是主动行为,贷款业务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逐渐减小,使公司能够根据情况调整贷款策略,当前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关税问题对加拿大经济的影响,因此采取保守态度,如果情况改善,未来可能会重新评估该决策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