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视频】宇树科技王兴兴发声!“很多代码自己懒得写,AI大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
证券时报· 2025-07-27 15:27
AI大语言模型在编程领域的应用 - 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大部分软件可超过90% [1] - 去年AI大模型写代码成功率不高,代码错误较多,但今年上半年成功率显著提升,大部分软件成功率超过90% [3] - AI生成编程内容性能非常好,可大幅降低开发门槛,例如开发网页、APP或特定功能时,只需用文字描述需求即可生成程序内容 [3] - 高端程序员已开始使用AI工具进行编程,建议更多人尝试 [3] AI对生产力的影响 - AI工具将人类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提升到新阶段,类似于电和蒸汽机的发明 [3] - 当下是科技积累爆发的时代,每个人均可借助AI工具完成更多事情 [3] - 未来AI将进一步放大人类能力的边界 [3]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行业增长非常快,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长达50%到100% [4] - 自去年起,每天至少有一款新机器人发布,行业落地速度和出货量节奏均非常快 [4] - 人形机器人是当下全球关注的热点,市场希望通用型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能与通用型AI结合,从事工业或家庭服务 [3] - 该领域目前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 [3] AI生态与全球合作 - AI生态是全球共创的过程,需要各国和各公司共同努力推动 [5] - 机器人和AI领域的进展依赖于全球天才人物的贡献,目标是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 [5] - 每个国家和公司在AI领域各有优势,需协同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5]
我,投资了OpenAI,但迷茫的很:AI万亿独角兽,我至今找不到
36氪· 2025-07-03 20:28
核心观点 - 合力投资张敏对AI投资存在两大迷茫:一是大模型最终靠什么改变世界,二是AI应用的万亿独角兽在哪里 [17][20] - 当前AI投资存在"确定趋势与模糊路径"的矛盾,多数投资人无法判断最终赢家类型 [5] - 大模型投资核心动机是"错失恐惧症",而非对技术终局的笃定判断 [6] - 90%AI项目只是"加AI"效率工具,真正原生应用尚未出现 [23] - AI创业者将面临互联网大厂的激烈竞争,传统企业拥抱AI速度远超互联网时代 [25][26] 行业趋势 - 全球大模型格局前五名已相对明确,但能否成为万亿美元市值公司仍存疑 [34] - 中国大模型发展受资金门槛限制,早期投资者参与机会有限 [31][32] - 英伟达已显现出AI时代云计算公司的雏形,其芯片+云端token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 [46][47] - AI应用当前以2B模式为主,2C领域尚未出现突破性产品 [55][56] - 医疗、旅游、社交被视为最具潜力的AI应用领域 [57] 投资逻辑 - 早期投资需在迷茫中下注,完全看清时往往已错过机会 [36] - 智能眼镜操作系统与大模型结合可能成为"下一个苹果" [41][42] - AI时代可能出现全新形态的超级App,超越现有文字视频形式 [43][45] - 脑机接口代表终极人机交互方向,但投资门槛极高 [46] - 内容生成工具类项目遇冷,商业工具类项目暂具可持续性 [55] 历史对比 - 当前AI发展阶段类似1998年互联网泡沫期,认知冲击相似但路径不同 [13][16] - 互联网时代万亿公司依赖硬件+OS+支付+超级App组合,AI时代生态架构尚未清晰 [37] - AI应用发展可能经历空窗期,类似互联网初期的探索阶段 [53][54] - AI创业失败率与互联网泡沫期相当,关键在于发现真需求 [59] 市场格局 - OpenAI等头部项目已实现技术预期,但尚未突破平台生态瓶颈 [35][36] - 国内大模型发展呈现"国家队+大厂"主导特征 [32][33] - 互联网大厂在AI应用领域具有资金、技术、流量三重优势 [25][26] - 全球AI投资呈现"美国技术创新+中国应用落地"的分化格局 [28][31]
整理:每日科技要闻速递(7月3日)
快讯· 2025-07-03 07:50
公司动态 - B站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被逮捕 [1] - 阿里与荣耀深化AI生态领域合作 [2] - 特斯拉暂停人形机器人生产并进行设计修改 [3] - 百度商业发布视频生成模型MuseSteamer [4] - 微软计划裁减多达9000名员工 [5] - 雷军回应SU7转单数不足总订单15% [6] - 马斯克将投入数百万美元为得州星链工厂员工建专属休闲设施 [9] 行业数据 - 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8.41万辆 [7] - 预估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 同比增长29% [8] 技术突破 - 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转轮研制成功 [10]
阿里与荣耀进一步深化AI生态领域合作
快讯· 2025-07-02 20:11
产品发布 - 荣耀于7月2日发布全新年度折叠旗舰手机荣耀Magic V5 [1] - 该机型搭载阿里巴巴基于通义千问打造的高德、飞猪旅行两个智能体 [1] - 手机还搭载通义千问3、VL等大模型,支持文档深度思考问答 [1] 技术合作 - 荣耀与阿里巴巴合作,在Magic V5上集成通义千问AI技术 [1] - 双方将基于通义大模型探索语音、视频模式下的实时互动功能 [1] 产品功能 - 新机型提供更智能化、个人化的AI智能体手机体验 [1] - AI功能可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知识挖掘和问答 [1]
广汽丰田已经听劝,一汽丰田老调重弹
中国经济网· 2025-06-17 21:48
南北丰田转型对比 - 一汽丰田bZ5上市发布会强调"合资新力量"概念但缺乏实质性内容,主销车型550PRO智行版搭载的Momenta 5.0系统比广汽丰田铂智3X晚上市三个月 [1][6] - 广汽丰田科技日宣布新能源专属平台、电子电气架构、AI数字底盘等硬核技术,并联合华为/Momenta/小米构建AI生态圈,成为日系合资车企中首个导入增程技术的品牌 [1][3] - 广汽丰田通过REC制度将中国工程师角色从"图纸翻译者"升级为"蓝图绘制者",下一代汉兰达/赛那增程版由中国首席工程师主导开发 [2][3] 广汽丰田战略布局 - 制定"聚变2030"分阶段目标:2024-2026年转型攻坚期,2027-2030年战略反攻期,旨在冲击智电领域头部地位 [2] - 推出中小型和中大型双新能源平台,同步布局增程动力与高性能插混车型,开启"大混动时代" [3] - 铂智3X上市3个月订单达3万辆,交付近2万辆创合资纯电交付纪录,连续两月蝉联合资销量冠军 [4] - 技术合作方面:铂智7首搭华为DriveONE电机和鸿蒙座舱,Momenta飞轮大模型全球首发于铂智3X,与小米合作统一车载生态接口 [3] 一汽丰田发展现状 - "4新思维"(新用户/新汽车/新营销/新使命)被指缺乏创新,营销理论强调"反内卷"但未解决供应链账期等实际问题 [5][6] - 产品策略滞后于行业,bZ5被质疑为口号式宣传,其技术应用较竞品存在明显时间差 [1][6] - 公司反复强调"大厂担当"概念,但用户更关注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等实质内容 [6] 行业转型趋势 - 新能源智能化重构供应链体系,传统车企需打破既有利益链,广汽丰田通过本土科技公司合作实现快速技术迭代 [1][3] - 合资品牌高增长时代终结,智电领域中国品牌已取得三电/智驾/座舱等技术先发优势 [3] - 现地化研发成效显著,中国工程师主导权提升直接反映在铂智3X等产品的市场表现上 [2][4]
荣耀开放多个机器人岗位招聘,手机厂商争夺AI生态入口
第一财经· 2025-06-05 17:37
而在不久前,荣耀曾对外展示过一则机器人与员工互动的视频,在该视频中,荣耀展示的机器人跑步速度达到了4m/s,打破了行业纪录。荣耀称,该机器 人采用了自研运动算法。 整合资源、撬动场景、寻找切入点,才是手机厂商下一步真正要面对的核心课题。 在宣布进军机器人赛道后,荣耀有了更多动作。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从5月底开始,荣耀官网陆续发布多个机器人方向的招聘计划,包括测试工程师(机器人方向)、灵巧手设计工程师等岗位。 除了荣耀外,目前包括华为、vivo、中兴、小米在内的手机厂商也"集结"机器人赛道。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手机与 机器人在底层技术上有一部分交集。"比如摄像头、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核心传感技术。"他认为,手机厂商在传感器校准、图像处理算法等方面已有成熟 积累,这使得它们在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的构建上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但从当前阶段来看,"全栈自研"并非所有手机厂商的目标,整合资源、撬动场景、寻找切入点,才是它们下一步真正要面对的核心课题。 扩大机器人岗位招聘 机器人正在成为手机厂商聚集的新赛场。 5月30日,荣耀招聘网站发布测试工程师招聘计划,招聘地点覆盖北京、上海以及深圳。从 ...
荣耀CEO李健:回归真实底色,团结全世界科技力量构建AI生态
环球网· 2025-05-30 18:56
公司战略与治理 - 荣耀CEO李健提出"荣耀文化三部曲",强调回归真实、科技与人文结合、释放人的潜能 [1] - 公司采用"雪山模型"治理理念,包含高高的山、长长的坡、宽宽的河、厚厚的雪四个特征 [3] - 启动"全球百万雄鹰计划"吸纳全球技术领军人才、销售精英及优秀毕业生 [3] - 发布"阿尔法战略",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3] - 推动"433阵形"战略蓝图,涵盖四大思维方式、三大能力驱动及三条变革主线 [4] - 成立新产业孵化部、新商业模式拓展部等一级部门,探索AI智能体、具身智能等新领域 [3][4] 产品与技术创新 - 荣耀400系列配备2亿超清写真人像、7200mAh青海湖大电池、第三代骁龙8满血芯片 [6] - 数字系列定位从"中端机"重塑为"轻旗舰",未来产品将围绕AI生态系统发展 [6] - 国内版本配置较海外版本升级,海外预售量为前代产品的2-3倍 [8] - 推出配速达4米/秒的机器人产品,由新产业孵化部研发 [3] 市场表现与全球化 - 荣耀400系列电商全平台预售1小时同比增长278% [8] - 拉美、中东非、亚太等地区增长超50%,东南亚增长超100% [8] - 中东非市场过去两年增长4倍,2024年前4个月增长66% [8] - 产品被外媒评价为"旗舰级AI与持续续航带入中端手机市场" [8] 生态战略 - 强调不做"苹替",支持苹果和鸿蒙同时互传,坚持开放共享生态理念 [7] - 定位为产业链"主干",通过硬件和软件能力开放构建AI生态 [7] - 致力于成为平台或基座,与合作伙伴拓展产业边界 [7] 资本运作 - 2024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已启动上市筹备工作 [9] - 将以上市为契机提升治理水平和透明度,适时启动上市流程 [9]
美国搅乱全球芯片产业链,分析师称中国AI生态有望出海
第一财经· 2025-05-29 15:41
美国半导体限制措施的影响 - 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不到半年已搅乱全球芯片产业链,导致各国主张主权AI [1] - 美国限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导致相关损失高达80亿美元 [1] - 美国威胁对半导体行业征收关税导致ASML市值暴跌超过1300亿美元 [1] - 美国切断部分企业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计软件导致EDA厂商Cadence和Synopsys股价分别下跌10.7%和9.6% [1] 中国AI生态发展机遇 - 美国封闭措施对中国AI生态出海带来更好发展机遇 [1][3] - 中国AI发展走开源道路,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生态全面推进 [3] - 中国AI生态是除美国外发展最完善的,具备芯片、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等完整系统 [3] - 中国AI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当完备,下一步需推动应用服务需求 [4]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自主研发的AI芯片尚不能满足整个市场需求,但已取得显著进展 [4] - 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自2014年以来保持每年20%的增长目标 [4] - 过去十年产业加速增长,未来五年可满足AI和先进制造领域需求 [4] - 需要找到适合的AI场景,实现从端侧到机群的全覆盖 [4] AI流量与生态发展 - AI流量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类似互联网发展初期 [4] - AI流量增长将带动芯片需求,推动整个生态发展 [4] - 资金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将形成良性循环 [4] - 美国禁令实际上将中国500亿美元数据中心市场拱手让给其他竞争者 [4]
从华为“悍将”到荣耀掌门:李健首秀背后的AI生态野心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5:08
新任CEO李健背景 - 李健在华为及荣耀内部深耕二十余年,从基层产品经理晋升至西非地区部总裁,因销售业绩突出被称为"上甘岭战神"[2] - 主导过东北欧市场逆势翻盘、美洲片区业绩翻倍、推动华为5G设备进入欧洲主流运营商供应链[2] - 2025年1月接任荣耀CEO,推行"百万雄鹰计划"全球招募人才,中国区90后负责人占比达24%[2] 荣耀400系列产品特点 - 定位"轻旗舰"中端机型,全球首发第四代骁龙7芯片,Pro版搭载第三代骁龙8[3] - 6.55英寸机身配备7200mAh青海湖电池,续航超越多数旗舰机型[3] - 2亿像素影像系统结合AI算法,支持自由人像抓拍、超远长焦及胶片模式[3] - 国补后售价2124.15元起,成为中端市场"价格屠夫"[4] AI生态战略布局 - 支持荣耀-iOS互传、荣耀-鸿蒙互传功能,打破生态壁垒[3] - 接入国产开源模型DeepSeek-R1,手机与PC在AI问答场景准确率提升15%-85%[3] - "用户许愿,荣耀听劝"模式将用户反馈转化为产品功能[3] - 五年投入100亿美元构建覆盖智能手机、PC、机器人等全场景AI生态[5] 战略三大支柱 - 开放生态:与全球开发者合作开发医疗无障碍交互功能,推进AI芯片小型化研究[5] - 技术普惠:工程师团队将护眼屏频闪指标降低至行业标准1/3[5] - 人文温度:高管团队入驻微博直面用户,强调技术应服务于人的情感[5] 全球化挑战与应对 - 2024年海外市场占比仅30%,低于小米55%和OPPO45%[6] - 推出首款跑步速度达4m/s的机器人,打破行业纪录[6] - 与欧洲运营商合作建设AI算力中心,统一手机、PC、机器人生态[6]
荣耀迎来“李健时代”:入局机器人业务,要重返手机市场前三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10:36
公司战略与领导层变革 - 荣耀CEO李健首次国内公开亮相,提出"真实"作为公司发展核心理念,强调人品与事品结合[2][3] - 发布"433阵型"战略蓝图:四大核心思维(AI思维、生态思维、用户思维、商业思维)、三大驱动力(用户驱动、创新驱动、竞争驱动)、三条业务主线(技术变革、产业变革、生态变革)[3][4] - 进行大规模组织变革,包括成立新产业孵化部等四大新部门,中国区45%人员调整,全球八大区域总裁中六位轮动,研发体系重组为三大一级部门[4] 业务拓展与技术创新 - 正式宣布进军机器人产业,展示跑步速度达4m/s的机器人原型,将其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4][5] - 提出"阿尔法战略",从硬件公司转型为AI终端生态公司,构建"树形"生态结构(基础技术为根、荣耀为树干、合作伙伴应用为树冠)[5] - 发布荣耀400系列手机,搭载2亿像素主摄/7200mAh电池/护眼屏,支持与iOS/鸿蒙互传,国补后起售价2124.15元[5] 市场表现与目标 - Q1国内市场跌出前五,面临华为回归与苹果价格战双重压力[4][6] - 目标年底重返中国市场前三,1-4月拉美/中东非/亚太海外市场高速增长[7][8] - 下半年计划推出折叠屏和旗舰产品,内部聚焦"基本功"修炼,预判将形成市场份额"剪刀差"[7][8] 资本运作与长期规划 - IPO已完成股改并聘用中介机构,但无具体时间表,优先推进战略转型与治理水平提升[9] - 强调上市是"企业与资本市场互相选择的过程",当前重点为AI转型与内功修炼[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