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Drive

搜索文档
激辩2025:中国汽车人的“破局”方法论 ——直击中国汽车论坛现场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22:30
"这段时间以来,'反内卷'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行业主流车企也主动作为,加强自律,特别是快速采取了实质性举措带头维护供应链稳定,维护供应商利 益。" 2025年7月10日至12日,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分享了其对 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看法。付炳锋特别提到,"工信部的官网平台发布了《供应链账期举报机制》,我相信行业治理会在今后加速推进。" 对于供应商账期,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Sean Green)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直言,承诺缩短对供应商的付款账期是积极的第一 步。"有言道,'公平在,赛场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地平线总裁陈黎明、汽车之家执行董事兼CEO杨嵩等与会嘉宾在演讲中频频抛出尖锐观点,针对产业链痛点直击要害,既有对 恶性"价格战"的深刻反思,也不乏构建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路径建议。 杨嵩指出,"近年来汽车市场呈现'明增暗降'态势,厂商陷入多劳寡得的困境。在行业'内卷'持续深化的当下,车企正通过向内降本增效、向外产能出海寻求 破局之道。" 推动汽车向"质量标杆"迈进 "作为上海打造世 ...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技术提质 合作向新 软硬协同推动智驾向高而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7-11 19:48
行业趋势分析 - 中高阶智能驾驶正处于技术渗透率10%-20%的关键拐点,未来增长态势明确[4] - 三大支撑因素:国家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战略)、技术下探(城区/高速NOA功能从30万+车型下探至15万以下)、消费者需求强劲(智能化成新能源车选购TOP2因素)[4] - 行业面临挑战:城区NOA尚处"可用"阶段,存在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不足、使用范围受限、成本高等问题[5] - 突破路径需同时实现系统性能Scale Up(复杂场景处理)和应用场景Scale Out(环境拓展),依赖算法/算力/数据/工程协同[5] 地平线技术突破 算法创新 - Vision Mamba算法实现关键突破:业内首个兼具线性复杂度与全局感受视野的视觉基础模型,计算速度提升2.8倍,GPU内存占用减少87%[6] - 软件架构演进至Senna多模态大模型:融合端到端模型与VLM,规划位移误差降低40%,碰撞率下降45%,能识别交警手势等复杂场景[6] 算力支撑 - 征程6系列芯片家族化布局:旗舰款6P四芯合一,原生支持Transformer性能领先[7] - 产品进展:6E/6M/6H/6P完成流片,6M已量产,6P将在奇瑞首发,获20余品牌定点合作[8] 数据与工程 - 创新训练方案:"强化学习+世界模型"解决长尾问题,高效处理边缘场景[8] - 工程认证:全球首家获ISO8800道路车辆AI安全认证,同时通过ISO 26262 ASIL D等功能安全认证[8] - 量产能力:累计出货800万套方案,支持200多款车型,积累超百亿公里数据,售后ppm个位数[8] 产品落地 - 推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采用端到端模型+安全护栏机制,11摄像头配置无需高精地图,上海实测处理复杂场景能力突出[9] - 量产计划:HSD系统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9] 行业展望 - 未来趋势:硬件向中央计算平台演进,软件形成AI Agent统一架构[9] - 公司定位:愿与产业链合作打造高用户体验产品,兑现技术革新价值[9]
2025中国汽车论坛:地平线陈黎明谈智驾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52
行业趋势与拐点 - 中高阶智能驾驶迎来关键拐点,基于政府政策支持、行业技术下探和终端市场需求拉动三点判断 [3] - 智能驾驶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及工信部规划中均被明确为发展方向 [3] - 城区NOA和高速NOA功能正从高端车型向15万以下车型渗透,车企智驾平权举措加速普及 [3] - 中国消费者选择电动车时,智能化已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3]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高速NOA已相对"好用",但城区NOA仍处于"可用"阶段,面临复杂交通场景挑战 [7] - 现有系统存在使用范围受限、泛化能力弱、成本高昂等问题,需同步提升系统性能(Scale Up)和应用场景(Scale Out) [7] - 公司提出"强化学习+世界模型"方案,通过模拟物理世界实现自主学习,解决长尾问题 [19] 算法创新 - 视觉感知算法完成从传统后融合到BEV+Transformer的演进,最新Vision Mamba算法实现双向量状态空间与位置编码器突破 [11] - Vision Mamba在长时序高精度场景下计算速度提升2.8倍,GPU资源占用减少87% [11] - Senna多模态大模型融合端到端与VLM,规划位移误差降低40%,碰撞率下降45% [14] 芯片与工程能力 - 征程6系列芯片覆盖全场景智能驾驶,采用四芯合一设计(CPU/BPU/GPU/MCU),原生支持Transformer [17] - 征程6系列获20多个品牌定点合作,赋能100多款车型 [17] - 公司全球首家获ISO 8800道路车辆安全与人工智能认证,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进展显著 [19] 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城区辅助驾驶HSD采用11摄像头+1毫米波雷达配置,激光雷达选装,支持无高精地图城区驾驶 [22] - 已累计提供800万套方案,2025年将突破1000万套,支持200多款车型上市 [19] - 里程数据超百亿公里,产品售后ppm值维持个位数 [19] - 与国际巨头合作成立酷睿程(大众)、HCT(大陆集团),并与博世、电装达成战略合作 [22]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高阶辅助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建议“买进”
群益证券· 2025-06-24 1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进(Buy)”,目标价为8港币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辅助驾驶计算方案第三方提供商,自研高算力芯片和智驾算法,提供软硬件结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产品进入比亚迪辅助驾驶体系,2025年有望放量 [5] - 2025 - 2027年高阶NOA需求有望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智驾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公司作为头部智驾方案企业,与多家车企合作,中高阶辅助驾驶车型超100款,随着高阶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达 - 18.1/-9.9/10.9亿元,EPS分别为 - 0.14/-0.07/0.0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S为14/10倍,建议“逢低买进” [5][7]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为机械设备,2025年6月23日H股价6.37,恒生指数23689.13,股价12个月高/低为9.81/3.33 [2] - 总发行股数13881百万,H股数11757百万,H市值884.24亿元,主要股东Kai Yu持股13.13%,每股净值0.9元,股价/帐面净值7.06 [2] - 一个月、三个月股价涨跌分别为 - 10.4%、 - 15.4% [2] 产品组合 - 授权及服务业务占比69%,产品解决方案占比28% [3] 公司业绩增长因素 - 受益于比亚迪标配辅助驾驶,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54%,软件授权业务收入占7成,经调整后净利润亏损16.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77% [5] - 预计2025年公司J6芯片出货占比从15%提升至50%以上,带动硬件出货量同比增40%,均价翻倍,硬件业务收入有望增超150%,整体营收有望同比增50% [5] - 4月公司发布最新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HSD),搭载征程6P芯片,算力达560TOPS,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能实现城区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产品单价将提升,HSD将首发搭载在奇瑞星途品牌,9月量产 [5] 市场空间情况 - 2024年具备高速NOA及以上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销量占比仅8.6%,多集中于2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 [7] - 2025年乘用车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发展提速,上半年高速NOA、自动泊车等功能覆盖20万元以下新车型,下半年城区辅助驾驶功能将下放至15 - 20万元级新车型 [7] - 2024年20万以下区间乘用车销量占比75%,预计今年高速NOA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至20%以上 [7] 公司融资情况 - 6月12日公司发布再融资公告,拟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股份,配股数量6.81亿股,占公告日已发行股本的5.2%,配售价格6.93港股,较公告前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6.85%,预计筹资超47亿港元,资金用于优化资本结构和业务扩张 [7] 盈利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达 - 18.1/-9.9/10.9亿元,EPS分别为 - 0.14/-0.07/0.0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S为14/10倍,建议“逢低买进” [5][7] 财务数据 损益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产品销售收入(百万元)|1552|2384|3612|5643|7903| |销售成本(百万元)|457|542|1261|2207|3303| |其他营业收入(百万元)|66|269|100|100|100| |销售及管理费用(百万元)|327|410|506|593|648| |财务费用(百万元)|-159|-376|-361|-451|-553| |研发费用(百万元)|2366|3156|3973|4233|4347| |税前利润(百万元)|-6744|2351|-1817|-987|109| |所得税支出(百万元)|-5|5|-4|-2|0| |净利润(百万元)|-6739|2347|-1813|-985|10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0| |普通股东所得净利润(百万元)|-6739|2347|-1813|-985|109| |EPS(元)|-2.50|0.51|-0.14|-0.07|0.01| [10]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11360|15371|20247|26081|32876| |应收帐款(百万元)|541|679|950|1330|1596| |存货(百万元)|791|585|761|989|1286|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3538|17196|18571|20057|21662| |于联营、合营公司权益(百万元)|0|0|0|0|0| |物业、厂房及设备(百万元)|433|774|851|937|1030| |无形资产(百万元)|303|320|352|388|426| |非流动资产总额(百万元)|2336|3183|3847|4532|5313| |资产总计(百万元)|15874|20379|22418|24589|26974|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0252|1278|1406|1476|1550| |长期负债合计(百万元)|287|7186|7905|8695|9565| |负债合计(百万元)|40539|8464|9311|10171|1111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1|1|1|1|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4665|11915|13106|14417|15859|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15874|20379|22418|24589|26974| [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1745|18|25|35|45|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667|-1932|-1546|-1237|-98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7219|5815|6397|7036|774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4807|3901|4876|5834|6796| [10]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高端辅助驾驶行业核心受益者,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华兴证券· 2025-06-23 17: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8.60 港元 [1][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将充分受益于全球智能驾驶功能的快速普及,并凭借自身的先进软硬件结合能力持续巩固市场龙头地位 [10]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25 - 2027 年征程芯片销量为 420 万颗/450 万颗/550 万颗,有望在 2027 年实现盈亏平衡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概述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创立于 2015 年,是国内领先的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分为产品解决方案和授权及服务两类 [28] - 未来核心增长驱动力来自智驾普及化带来的软硬件需求、独特软硬件结合能力建起的技术壁垒和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对高端芯片领域的渗透 [28] 全球智能汽车市场展现巨大增长潜力 - 全球/中国智能汽车销量将在 2030 年分别达到~8,000 万辆/3,000 万辆,届时高阶辅助驾驶 + 高级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将接近 100%水平 [7][29][33] - 以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代表的国内第三方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于智驾功能的快速普及,该公司在 2024 年中国 OEM 高级辅助驾驶市场的份额超过 40% [7][29][35] 软硬件集成形成技术护城河,为自动驾驶效率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基于软硬结合的全栈技术,将前沿智驾算法趋势与先进智能计算架构融入到每一代征程的设计创新中,发挥超越同级的系统效率 [38] -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 BPU 架构是实现新摩尔定律的核心载体,能提升算力效率、实现算法与硬件深度协同和控制规模化量产成本 [42] 三款智能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Mono、Horizon Pilot、Horizon SuperDrive - Horizon Mono 是主动安全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可实现多种安全及舒适功能,已累计获得超过 200 款 OEM 车型选择 [46] - Horizon Pilot 是高速领航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能完成高阶驾驶任务及提供先进停车辅助功能,理想 L9 Pro 是采用该方案的典型车型 [49][50] - Horizon SuperDrive 是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配备先进处理硬件,能应对复杂路况,公司计划嵌入最新的征程 6 处理硬件 [52] Journey 6 系列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的完整智能驾驶需求 - 征程 6 系列芯片于 2024 年 4 月发布,共包括 6 款芯片,算力覆盖 10TOPS 到 560TOPS,与 5 系列相比,CPU 算力升级明显 [62] - 该系列芯片实现“四芯合一”,高集成度设计提升了系统性能和性价比,降低了部署难度,适用于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64][65] - 自 2025 年起,超 100 款搭载征程 6 系列的车型将陆续上市,全面覆盖全品类市场,该系列芯片具备六大技术优势 [67][70] Journey 6 系列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 - 将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芯片与英伟达、华为、黑芝麻智能和 Mobileye 进行对比,该公司不仅在中低端智驾处理硬件中成为行业龙头,还将加速高端市场渗透 [71] - 芯片企业需打造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效率打造“原生适配 Transformer 架构”和优质化服务能力,提供完整的开发工具链两方面 [73][74] 财务分析 - 预计 2025 - 2027 年征程芯片销量分别为 420 万片/450 万片/550 万片,收入为 34.3 亿元/54.1 亿元/74.6 亿元,同比增长 43.7%/57.9%/37.9% [79] - 预计综合毛利率在 2025/26 年下降至 67.3%/63.6%,2027 年回升至 64.9%,2025 - 2026 年亏损为 10.7 亿元和 4.9 亿元,2027 年实现盈利 5.4 亿元 [80] - 预测研发费用在 2025 - 2027 年将达到 39.5/45.4/49.9 亿元,销售和管理费用总体开支将增加,但费用率将下降,预计 2027 年实现盈亏平衡 [84][88] 估值 - 采用市销率(P/S)法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进行估值,选取英伟达、ARM、黑芝麻智能和 Mobileye 四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采取 20 倍 P/S 确定目标价为 8.60 港元 [32] 公司背景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 2015 年,由余凯博士、黄畅博士及陶斐雯女士与一群科学家及企业家共同创立,已成为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货商 [98] - 介绍了该公司主要发展里程碑及股权架构、管理层背景等信息 [99][100][103] 财务数据 - 展示了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23 - 2027 年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及相关财务比率 [104][105][106]
携HSD亮相香港车博会,地平线机器人:已与奇瑞集团就量产展开全面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6-14 08:18
公司动态 - 地平线机器人(09660 HK)在2025首届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展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HSD)和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 [1] - HSD系统获得大会颁发的"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奖" [1][2] - 公司总裁陈黎明表示将持续依托开放生态与十年技术沉淀构建全场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体系 [2] - HSD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搭载最高算力国产智驾计算方案征程6P [2] - 同时展出Horizon Cell"弹夹系统"支持模块化升级车载计算平台 [3] 技术亮点 - HSD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实现从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全域打通 [2] - 系统可提供安全专业可靠的极致拟人体验实现全场景无差别安全出行 [2] - Horizon Cell系统通过硬件模块化和开发平台化支持灵活配置满足不同需求 [3] 商业合作 - 已与奇瑞集团就HSD量产展开全面合作将作为奇瑞"猎鹰"方案在星途品牌全球首发 [3] - 计划2025年实现HSD与征程6P计算方案的量产 [3] - 与博世电装采埃孚等国际头部Tier1企业达成紧密合作 [4] - 行业头部软硬件合作伙伴已基于征程6系列开发差异化方案并获多家主机厂量产定点 [4] 市场表现 - 已与全球超40家车企及品牌合作覆盖超310款车型 [4] - 前装量产出货数量突破800万套 [4] - 当前市场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辅助驾驶方案 [4] 资本动态 - 现有股东以每股6 93港元配售6 81亿股占扩大后股本约4 9% [4] - 配售价较6月11日收市价7 44港元折让约6 85% [4] - 募资净额约46 74亿港元将用于业务扩张和研发投入 [4]
以“类人”驾驶体验重塑智能出行,地平线携HSD亮相香港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16:43
公司动态 - 地平线在2025首届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展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和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 [2] - 公司HSD系统获得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奖 [2] -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表示公司依托开放生态与十年技术沉淀构建全场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体系 [2] - 地平线首创基于"用户智驾信任度"公式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3] - HSD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和端到端强化学习技术 [3] - 公司推出Horizon Cell"弹夹系统"实现硬件模块化和开发平台化 [3] - HSD系统提供HSD 300/600/1200三种配置满足不同需求 [4] - 地平线与奇瑞集团就HSD量产展开全面合作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 [5] - 地平线与博世、电装、采埃孚等国际Tier-1企业达成合作 [5] 行业趋势 - 中国汽车智能化水平持续攀升 [2] - 智能驾驶行业正面临价值拐点 [2] - 行业需要性能最优、灵活可升级的智驾解决方案 [2] - 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需要关注用户信任度指标 [3] 市场表现 - 地平线前装量产出货数量已突破800万套 [5] - 当前市场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方案 [5]
公司深度 | 地平线机器人:国产智驾方案龙头 迈向高阶新征程【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6-05 09:09
公司概况 - 公司深耕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形成汽车解决方案为主、非车解决方案为补充的业务布局,核心业务由"产品解决方案+授权服务业务"双轮驱动[2]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从4.7亿元增长至23.8亿元,CAGR达72.2%,累计车型定点达310多款[2] - 已建立起覆盖全球头部主机厂和汽车Tier1的优质客户群,十大国产主机厂均已采用其解决方案[33] - 2024年10月港股上市募资54亿港元,投后估值超600亿港元,成为年度最大科技IPO[17] 产品与技术 - 汽车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占比97%,包括Horizon Mono(主动安全辅助)、Horizon Pilot(高速领航辅助)和Horizon SuperDrive(高阶自动驾驶)三大产品线[28][29] - 非车解决方案占比3%,主要应用于家电OEM领域如割草机、健身镜等智能设备[32] - 构建完整技术栈:算法、专用BPU架构及开发工具链,形成覆盖L2-L4级的芯片产品系列(征程2/3/5/6)[4][11] - 2025年将推出国内首个软硬一体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覆盖10-20万元主力车型市场[4] 行业趋势 - 2025年或成智驾平权元年,高阶智驾正从高端市场向主流价格区间渗透,比亚迪/吉利等传统主机厂加速布局[3][70] - 城市NOA标配价格带从15-35万元市占率由8.9%提升至56.1%,20万元以下车型或成2025年增量主战场[43][86] - 软硬一体成最优解,特斯拉FSD芯片能效比达竞品7倍,代工成本仅为Orin芯片1/3[78][79] - 人形机器人2025年或迎量产元年,主控芯片远期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别,与智驾芯片高度协同[3][84] 竞争格局 - 2024年智驾芯片市场英伟达份额38.63%居首,特斯拉23.43%、华为17.21%、地平线10.68%[56] - 新势力加速芯片自研实现软硬闭环,传统主机厂高阶智驾渗透率显著落后(比亚迪6.5% vs 新势力20%+)[71][74] - 全栈自研年芯片需求低于100万片难具经济性,第三方供应商更易实现规模效应[80] - 公司征程6系列已获超20家车企平台化合作,包括比亚迪天神之眼、奇瑞猎鹰智驾等[100][103] 增长引擎 - 征程家族芯片2025年出货量有望突破1000万套,地瓜机器人生态客户已超200家[4][17] - 人形机器人主控芯片单机搭载1颗,百万台规模下市场规模预计达32亿元[85] - 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基于征程6的L2+方案将于2026年随新车型面市[10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6.0/52.6/76.5亿元,对应PS 25/17/12倍[5]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深度报告:国产智驾方案龙头,迈向高阶新征程
民生证券· 2025-06-04 22: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产智驾方案龙头,具备软硬结合全栈技术能力,形成覆盖L2到L4级智能驾驶芯片方案完整布局及主流高级辅助驾驶到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组合,以开放理念赋能车企,有望凭性能与性价比扩大市场份额 [4] - 2025年是智驾平权元年,高阶智驾加速渗透,行业收敛,具备强软硬一体能力的龙头第三方供应商迎来机遇;人形机器人2025年或量产,为智驾芯片厂商带来增量空间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历经十年成智能驾驶方案龙头,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秉持开放理念赋能行业 [11] - 2025年是智驾平权元年,公司有全栈技术,定位“芯片 + 软件”,有望巩固地位;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全资子公司地瓜机器人布局机器人赛道,有望成新增长极 [11] - 报告与市场不同观点在于高阶智驾渗透斜率、第三方供应商定位、软硬一体技术路线、机器人芯片与智驾芯片相通性 [12] 地平线:国产智驾方案龙头 历经十年蝶变 历经十年蝶变 成长为智驾方案龙头 - 公司发展分初创期(2015 - 2018年,融资组建团队,研发探索,推首款AI芯片)、成长期(2019 - 2020年,达车规级突破,商业落地,发首款车规级芯片)、高速发展期(2021 - 2023年,技术量产应用,拓展产业生态,发高算力芯片)、战略转型期(2024年至今,港股上市,布局国际和机器人业务) [18][19][20][21] - 创始人余凯博士有绝对控制权,股权结构多元,多方产业与财务资本参与 [22] - 核心管理层技术背景强,产业经验深厚 [26] 构建全栈产品组合 覆盖庞大优质客户群 - 产品和服务涵盖汽车和非车解决方案,汽车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占比97%,含产品解决方案(营收占比27.9%,有Horizon Mono、Horizon Pilot和Horizon SuperDrive)和授权服务业务(营收占比69.1%);非车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占比3% [29][34] - 公司建立庞大优质客户群,覆盖全球头部主机厂和汽车Tier1,十大国产主机厂选用其方案,与大众等成立合营企业,与Tier1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获100多款车型定点,累计达310多款 [35] 营收强劲增长 有望迎来盈利拐点 - 2021 - 2024年公司营收从4.67亿元增至23.84亿元,CAGR为72.2%,收入结构优化,汽车业务占97%,非车业务占3% [38] - 2021 - 2023年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2024年提高至79%,费用率大幅缩窄,营业亏损可控,有望近年盈亏平衡 [38][42] 小结 - 公司深耕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汽车和非车解决方案,汽车解决方案含产品和授权服务业务 [45] - 公司收入规模高速增长,营业亏损稳定可控,有望近年盈亏平衡 [46] 行业端:智驾平权提速 龙头供应商迎来机遇期 比亚迪智驾平权加速 2025迎智驾平权元年 - 2025年有望成智驾平权元年,2024年高阶智驾车型价格带下降,2025年供给释放,高阶智驾选装包降价推动普及 [48] - 小鹏以低成本方案实现全系智驾标配,比亚迪自研“天神之眼”平台适配全系车型,华为智驾方案降价,多车企加速城市无图NOA落地 [56][59][63] - 智能驾驶行业迎来三重拐点,高阶智驾功能技术突破,渗透率有望提升,未来或进入大数据智驾模型时代 [67] 智驾平权打开增量空间 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 2024年高速NOA及以上智驾芯片市场,英伟达占38.63%居首,特斯拉23.43%,华为17.21%,地平线10.68% [68] - 英伟达产品量产验证早、软件生态完备,占据市场主导;新势力发力芯片自研,传统主机厂加码智驾平权,智能驾驶向主流价格区间渗透 [72][78][81] - 传统主机厂在高阶智驾起步晚、积累弱,渗透率低于新势力 [83] 软硬一体为智驾最优解 龙头供应商迎来机遇期 - 软硬一体技术路线可优化算法和芯片适配度,提升算力效率和数据闭环利用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性能 [85] - 以特斯拉为例,FSD芯片做到极致软硬一体化,提升底层硬件计算资源利用率 [86] - 全栈自研资金、人才与技术门槛高,具备强软硬一体能力的龙头第三方供应商迎来发展机遇 [95] 人形机器人产业拐点已至 打开全新增量空间 - 2025年人形机器人进入产业化拐点,全球预计达万台级别 [98] - 机器人与智能汽车产业链协同性高,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为智驾芯片带来全新增量市场空间 [102] 小结 - 2025年是智驾平权元年,多车企推动高阶智驾普及和城市无图NOA落地,行业进入“全场景智能驾驶”竞争阶段 [104]
地平线机器人-W:深度报告:国产智驾方案龙头 迈向高阶新征程-20250604
民生证券· 2025-06-04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产智驾方案龙头,具备软硬结合全栈技术能力,形成覆盖L2到L4级智能驾驶芯片方案完整布局及解决方案组合,以开放理念赋能车企,有望凭性能与性价比扩大市场份额 [4] - 2025年是智驾平权元年,高阶智驾加速渗透,行业收敛,具备强软硬一体能力的龙头第三方供应商迎来机遇;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为智驾芯片厂商带来全新增量空间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历经十年发展成智能驾驶方案龙头,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秉持开放理念赋能行业 [11] - 与市场不同观点在于高阶智驾渗透斜率、第三方供应商定位、软硬一体技术路线、机器人芯片与智驾芯片相通性 [12][13][14] 地平线:国产智驾方案龙头 历经十年蝶变 历经十年蝶变 成长为智驾方案龙头 - 公司发展历经初创期(2015 - 2018年,融资组建团队,完成技术研发探索)、成长期(2019 - 2020年,达成车规级突破,实现大规模商业落地)、高速发展期(2021 - 2023年,技术成果量产应用,拓展产业生态)、战略转型期(2024年至今,港股上市,布局国际市场,开拓机器人业务版图)四个阶段 [18][19][20][21] - 创始人余凯博士拥有绝对控制权,股权结构多元化,多方产业资本与财务资本参与 [22] - 核心管理层具备强技术背景和深厚产业经验 [26] 构建全栈产品组合 覆盖庞大优质客户群 - 产品和服务涵盖汽车解决方案(含产品解决方案和授权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97.0%)、非车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占比3.0%)两大领域 [29][34] - 已建立庞大优质客户群,覆盖全球头部主机厂和汽车Tier1,2024年获100多款车型定点,累计车型定点达310多款 [35] 营收强劲增长 有望迎来盈利拐点 - 202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67亿元增长至23.84亿元,CAGR为72.2%,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38] - 2021 - 2023年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2024年提高至79%,费用率大幅缩窄 [38] - 营业亏损稳定可控,预计未来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42] 小结 - 深耕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形成丰富产品矩阵,营收主要来自汽车解决方案 [45] - 收入规模高速增长,营业亏损稳定可控,有望近年实现盈亏平衡 [46] 行业端:智驾平权提速 龙头供应商迎来机遇期 比亚迪智驾平权加速 2025迎智驾平权元年 - 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平权元年,高阶智驾车型价格带明显下探,20万元以下或成主要增长区间 [48][51] - 小鹏以低成本方案实现全系智驾标配,比亚迪发布智驾方案开启全品牌全系智驾,华为智驾方案价格下调推动普及 [56][59][63] - 多车企加速城市无图NOA落地,智能驾驶行业迎来三重拐点,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提升 [65][67] 智驾平权打开增量空间 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 2024年高速NOA及以上智驾芯片市场中,英伟达占38.63%居首,特斯拉、华为、地平线分别占23.43%、17.21%、10.68% [68] - 英伟达凭借产品量产验证早、软件生态完备占据市场主导,新势力发力芯片自研,传统主机厂加码智驾平权 [71][78][81] - 传统主机厂在高阶智驾方面起步晚、积累弱,渗透率远低于新势力厂商 [83] 软硬一体为智驾最优解 龙头供应商迎来机遇期 - 软硬一体技术路线可优化算法和芯片适配度,提升算力效率和数据闭环利用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实现性能提升 [85] - 以特斯拉FSD芯片为例,其做到极致软硬一体化,提升底层硬件计算资源利用率,能效比是竞品7倍,代工成本仅为Orin三分之一 [86][92] - 全栈自研资金、人才与技术门槛高,具备强软硬一体能力的龙头第三方供应商迎来发展机遇 [95] 人形机器人产业拐点已至 打开全新增量空间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产业化拐点,全球出货量预计达万台级别 [98][99] - 机器人与智能汽车产业链协同性高,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有望为智驾芯片带来全新增量市场空间 [102] 小结 - 比亚迪智驾平权加速,2025年迎智驾平权元年,多车企推动城市无图NOA落地,行业进入“全场景智能驾驶”竞争阶段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