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

搜索文档
小鹏Mona受益标的梳理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小鹏、博郡科技、吉利、塞里斯、理想、极氪、星人酌美、德赛西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小鹏Mona车型表现**:定价超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价格约15.58万;上市一小时大定销量约1.2万,Max版本占比约83%;二季度小鹏销量预计10 - 11万,Mona今年预计销量21万,26年后Mona平台新车型上市或有更多增量[1][2] - **博郡科技投资价值**:弹性最大,小鹏Mona单车配套价值量约3500元,在肇庆准备4亿工厂,产能利用率高;客户结构中理想占25%,理想新车W02单车载量4000 - 5000,带来增量;吉利占15%,与极氪绑定深,极氪部分车型单车价量高;今年收入预算55 - 67亿,利润预算7.36 - 8.85亿,按8亿利润测算,当前市值108亿,估值低;业绩有快速放量趋势,有30 - 40%复合增速,可给予17 - 18倍估值;与小鹏、理想深度绑定,易布局机器人等业务[3][4][5] - **星人酌美投资价值**:明年弹性大,美合金价格17000 - 18000,比铝便宜且轻1/3;公司公告按年销27万辆、单价600元计算,业绩有增量;6月进入极氪量产阶段,收入、利润、产能利用率同步上升,下半年是布局好时机;明年一季度Mona全平台切换带来增量,看好美合金产业趋势[7][8] - **德赛西威投资价值**:给小鹏Mona单车驾驶量高,但盘子大,当前弹性不大,若小鹏平台有新特性,供应链或有配套[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博郡科技与极氪合作,除星越等车型外,极氪部分内部代号车型如cm1e、cm2e单车价量约4000 - 5000元,极氪009有2000元配套给博郡[4] - 星人酌美在小鹏Mona未做宣传配套,更多布局在PG、X9和G9上,做了前仓后地板亚压柱及造型厂中厂,与小鹏绑定强,低空及后续或有合作[9]
重塑汽车竞争力:供应链价值跃迁与伙伴关系重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1 09:09
新能源智能化变革下的供应链重塑 - 新能源智能化变革推动车企与供应链关系从甲乙方转变为合作伙伴,供应链价值被重新定义[1] - 三电系统、智能化系统成为智电化汽车核心,带动宁德时代、华为乾崑智驾、地平线等创新型供应商崛起[3] - 主机厂与供应商建立全流程协同机制,合作模式从链状关系升级为生态"圈状"关系[3] 上汽大众的供应链体系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桑塔纳共同体"培育400多家高质量零部件企业,奠定中国汽车产业链基础[3] - 供应商若变更生产地、原材料或二级供应商需重新认证,换供应商则需全套实验,确保品质一致性[5] - 行业默认规则:获上汽大众质量认证的零部件可被其他厂商直接采购,成为"免检产品"[7] 智电新时代的供应链竞争力 - 供应链稳定性直接影响终端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缺芯少电风波曾冲击行业[4] - 2024年价格战期间,公司大众品牌销量超114万辆,稳居合资单一品牌销冠[6] - 2024年6月终端销售同比增长15.1%,上半年累计销量52.3万辆(+2.3%)[6] 产品矩阵与技术创新布局 - 中高端产品表现突出:途观家族半年销量9.1万辆,帕萨特家族11.7万辆[7] - 联合酷睿程、Momenta、宁德时代等科技企业构建科创"朋友圈",推进智能出行解决方案[7] - ID.ERA将于2026年量产,凌渡Pro与朗逸Pro将升级上市,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与E5 Sportback双车联动[7][8]
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中企营收普遍上涨,跨国企业普遍下降
经济观察网· 2025-06-27 22:22
全球汽车供应链Top100榜单分析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中中国企业数量新增4家,总数达17家创历史新高,新上榜企业为赛轮集团、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和宁波华翔 [2] - 博世集团连续14年蝉联冠军但2024年销售额减少215.29亿元至4414.25亿元,大陆集团营收下滑266.19亿元至2989.13亿元 [4] - 采埃孚汽车业务销售额减少504.28亿元排名下降2位至第5名,电驱动系统因特斯拉比亚迪等自研比例提升需求萎缩 [4] - 2024年全球仅3家供应商汽车业务营收超3000亿元(2023年为6家),舍弗勒收购纬湃科技后排名上升12位至第17名营收增速达75% [4]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表现 - 上榜17家中国供应商中仅宁德时代、潍柴集团、华域汽车和广汽部件出现营收同比下滑,其余全部实现增长且10家增幅较大 [4] - 中国零部件企业利润率全球最高达5.7%(欧洲3.6%、韩国3.4%),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降322.53亿元但净利润增15%至507.45亿元利润率提升至14% [5] - 赛轮集团海外收入达238.11亿元占总营收75%,国内配套收入同比大增83%配套比亚迪奇瑞小米等车企 [2] - 德赛西威2024年营收同比增26%,智能座舱业务贡献66%营收,智驾域控制器市占率23.9%国内第一 [2] 重点企业业务动态 - 拓普集团以266亿元营收新晋全球第95位,收购芜湖长鹏形成"智能悬架+热管理+线控底盘"全栈方案,营收同比增35%并布局机器人产业 [3] - 宁波华翔以263.24亿元营收位列全球第97位,自主品牌业务营收达61亿元同比增超50%,通过收购加快"全座舱+全底盘"平台布局 [3] - 中信戴卡营收427.59亿元同比增32.05亿元排名上升11位至全球第58名 [1][14] - 福耀集团营收375.07亿元同比增76.20亿元排名上升20位至全球第69名 [1][14] 行业趋势观察 - 全球汽车销量增长停滞纯电动汽车渗透率未达预期背景下,国际零部件巨头销售额普遍下滑但中国企业多数逆势增长 [3] - 中国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如赛轮越南柬埔寨基地)、技术创新(液体黄金轮胎/智能座舱方案)和并购整合实现突围 [2][3] - 配套方向从合资品牌向自主品牌转型明显(宁波华翔自主品牌业务增50%),系统集成化趋势加强 [3]
小米YU7订单火爆,供应链迎来新机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7 17: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YU7发布后订单火爆,看好供应链的新景气机遇,行业景气度有望结构性上升,建议关注YU7供应链的无锡振华、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和耐世特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YU7产品情况 - 小米汽车正式发布,定价25.35万元起,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零百加速3.23秒,配合豪华底盘系统,兼顾操控与舒适,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续航达835km,有三种配置 [4][8] 销量推测 - 推测YU7稳态年销量可达30 - 40万台,发布后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20 - 30万元纯电动市场较大,2024年该价位段特斯拉Model Y销量达48万台,极氪001、宝马i3、小鹏G6和比亚迪海狮07EV销量分别为9.6/4.8/4.2/3.9万台,预计20 - 30万SUV合计市场超百万台,YU7还能带动一定增量市场 [4][9] 供应链机遇 - 国内乘用车消费进入供给创造需求时代,小米YU7等产品有望引领独立行情,无锡振华、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和耐世特与小米汽车有配套,预计后续营收随YU7放量快速增长 [4][10] 重点公司业绩预测及财务估值 | 公司名称 | 代码 | 收盘价(2025/6/26) | EPS(2024A) | EPS(2025E) | EPS(2026E) | PE(2024A) | PE(2025E) | PE(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锡振华 | 605319.SH | 35.66元 | 1.51元 | 2.00元 | 2.42元 | 14 | 18 | 15 | | 华阳集团 | 002906.SZ | 32.83元 | 1.24元 | 1.72元 | 2.27元 | 25 | 19 | 14 | | 德赛西威 | 002920.SZ | 101.92元 | 3.61元 | 5.01元 | 6.20元 | 30 | 20 | 16 | | 耐世特 | 1316.HK | 5.50港元 | 0.03美元 | 0.06美元 | 0.07美元 | 29 | 12 | 10 | 注:收盘价耐世特单位为港元,其余为人民币元;EPS单位耐世特为美元,其余为人民币元;计算PE时,耐世特按1港元 = 0.13美元汇率换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