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π008
icon
搜索文档
决胜下半年 东风汽车以实干担当逐“新”向“上”
人民网· 2025-07-08 13:30
东风汽车自主品牌矩阵亮相2025上海国际车展。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变革与挑战中砥砺前行。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风汽车集团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转型,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以自主发展为核 心,以技术创新筑底,以产品向新突围,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今年上半年,东风汽车以履行好国资央企使命责任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工作主线,终端销售汽车 111.6万辆,整体销量逐月回升,6月批发、终端交付量双双跨越20万辆台阶,二季度终端交付量环比增 长23.6%。其中,乘用车销售86.4万辆,商用车销售25.1万辆,东风汽车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至60%,东风岚图连续4个月销量过万,中重卡终端销量跃升国内市场第一;新能源汽车销售40.2万 辆,同比增长6.8%,渗透率达到36%;海外出口持续增长,实现汽车出口11.5万辆,同比增长3%,其 中,自主新能源汽车出口2.9万辆,同比增长229%。数据显示,自主新能源整体收益性在行业中处于较 高水平。 产品向"新"突破 技术向"智"图强 2025年4月,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 2025年以来,东风汽车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 ...
东风汽车加速智能化升级 全力冲击新能源100万辆目标
新浪科技· 2025-06-23 10:10
公司业绩与战略规划 - 1-5月累计交付整车90 5万辆 其中自主品牌销售53 6万辆 东风中重卡终端市占率国内第一 [1] - 累计出口9 4万辆 同比增长4 9%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增长30%和331% [1] - 提出"三个跃迁、一个向新"五年目标 包括新能源跃迁、智能化跃迁、国际化跃迁 [1] - 计划推出搭载"天元智能"技术的多款新品 全力冲击新能源100万辆目标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推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 [2] - 岚图FREE+首搭HUAWEI ADS 4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将于6月24日开启预售 [2] - 形成覆盖节能/混动/纯电的"马赫"动力品牌 商用车"龙擎"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 [2] - 马赫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多次刷新行业纪录 风神L7车型实现超2000公里综合续航 [2] - 氢能领域发明专利数量行业第一 开发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 [3] 产业链与生态建设 - 完成对电池/电驱/电控等核心部件的全产业链布局 纯电驱动总成销量进入行业前十 [4] - IGBT实现国产化替代 打破国外垄断 [4] - 建成全球领先的兆瓦级品牌超快充桩 开展"车电分离"模式下的电池运营 [5] - 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加快建设回收项目 [5] 智能化与品牌建设 - 形成端云一体/智能线控底盘/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平台 [5] - 率先发布"具身智能"技术 打造"天元智能"技术品牌 [5] - 在央企品牌建设对标排名中跃升至第7位 连续四年位居汽车行业榜首 [5]
118秒造一辆车 探寻央企造车“新姿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8 13:34
智能制造与生产 - 公司智慧工厂采用935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车的高效生产 [1] - 工厂依托5G、大数据技术,实现轿车、MPV、SUV等多车型共线混流生产,被列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 公司品牌与市场表现 - 公司成立56年,累计销售汽车6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超2500万辆,海外销量167万辆 [3] - 2024年1-5月累计交付90.5万辆,自主品牌销售53.6万辆,中重卡终端市占率国内第一 [5] - 同期出口9.4万辆(同比+4.9%),自主品牌出口增30%,新能源汽车出口增331%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乘用车品牌矩阵覆盖豪华、高端、主流领域,商用车涵盖中重卡/轻卡/微卡,猛士为"中国军车第一品牌" [3] - 推出多款智能化新品:猛士M817(首搭华为乾崑智驾)、岚图FREE+(首搭HUAWEI ADS 4)、风神L8(马赫电混PHREV)等 [5] - 动力技术覆盖节能/混动/纯电/氢能,马赫发动机热效率行业领先,氢能专利数行业第一 [7] - 完成低空无人机地面大功率联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为国内首款,商用车氢能源保有量及示范运营量双第一 [7] 新能源产业链生态 - 全产业链布局电池/电驱/电控,纯电驱动总成销量行业前十,IGBT实现国产化替代 [8] - 建设智慧超充站及兆瓦级超快充桩,开展车电分离模式电池运营,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8] - 推进16000吨一体化压铸产线建设,预计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带动上下游企业超50家 [8] 智能化战略合作 - 与华为深化合作,覆盖智能座舱/车控/网联/电动部件,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9] -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研发端云一体/智能底盘/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推动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9]
东风八款新能源车型入选国家下乡目录
长江日报· 2025-06-05 09:02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正式启动 主题为"绿色 低碳 智能 安全——赋能新农村 畅享新出行" [1] - 东风汽车8款车型入选 包括东风奕派eπ007 eπ008 纳米01 新岚图FREE 全新岚图梦想家 风神L7等 [1] - 入选车型覆盖纯电和混动 价格从几万元到高端车型 满足农村用户经济性 多功能性与可靠性需求 [1] 东风汽车市场布局 - 东风汽车成为活动首批入选品牌 展现新能源领域全面布局和强大供给能力 [1][2] - 公司建设"东风汽车商城" 集销售 售后 维保 美容 二手车交易于一体 截至去年底已有超40家投入运营 [1] - 公司表示此次入选证明其扎根本土市场 服务城乡用户的决心与实力 [2] 配套政策支持 - 活动同步落地一揽子配套政策 包括车辆购置税 车船税减免和以旧换新支持 [1] - 各地将发放购车优惠券 车企推出专属让利 售后礼包 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 [1] 农村消费市场数据 - 今年1至4月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412亿元 同比增长4.8% 增速高于城镇 [2] - 过去5年已有400余款新能源汽车纳入"下乡车型"目录 累计销售近1500万辆 [2]
同为央企新能源 深蓝与奕派为何不同命?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11:52
作为定位相近的主流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与奕派汽车在入局 时间、产品丰富度、技术路线、资源禀赋、渠道布局、对外合 作等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注定了两家车企不同的 命运。 作者:王帅国 封图:经济观察网 经过多年竞争,汽车央企新能源品牌之间已经出现明显的分水岭。特别是在主流市场中,长安汽车 旗下的深蓝品牌在数年间已经成长为"央企新能源品牌销冠",而东风汽车旗下的奕派品牌才刚刚起 步,存在感较低。 从简单的数据层面来看,深蓝汽车目前已推出6款车型,累计交付40多万辆;反观奕派汽车,目前 在售车型仅有2款,且累计交付不足8万。 同为央企新能源,深蓝汽车与奕派汽车之间为何会出现如此悬殊的差距?作为定位相近的主流新能 源品牌,深蓝汽车与奕派汽车在入局时间、产品丰富度、技术路线、资源禀赋、渠道布局、对外合 作等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注定了两家车企不同的命运。 先发与后入 从品牌推出时间、产品多寡等角度来看,深蓝汽车入局更早,产品更为丰富。奕派汽车方面,由于 东风汽车实施高端品牌先行策略,奕派汽车入局较晚,在央企新能源品牌中成立时间最短,产品数 量与深蓝汽车相比也少很多。 深蓝汽车成立于2018年(前身为长安 ...
AI时代的「出行新物种」:年轻人究竟需要一台什么样的车?
36氪· 2025-05-21 22:58
汽车智能化趋势 - 汽车产业革命下半场以智能化为核心,90%中国消费者愿为高阶智能驾驶付费,30%愿支付超1万元[2] - 年轻消费者更看重智能化体验而非传统性能指标,AI技术成为汽车"第三空间"变革催化剂[2][3] - 行业竞争从电动化转向全方位智能化重塑,涵盖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营销沟通[2][12] 年轻消费市场特征 - 中国Z世代达2.6亿人,推动汽车消费逻辑转向实用功能与科技体验,偏好零排放电动车[3] - 年轻用户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定制、语音控制座舱、智能泊车等,电动车消费品属性接近智能手机[3][5] - 2025款eπ007针对年轻人设计,获红点设计奖,采用无框车门、电动尾翼等轿跑元素[5] 产品智能化创新 - eπ007搭载eπOS 2.0车机系统,采用手机式交互逻辑,配备SOA座舱和双AI大模型全场景语音[5] - 同级唯一电动四驱实现3秒级零百加速,百公里电耗11.9kWh,提供纯电/增程双版本[7] - 马赫电池通过6项极端测试,获国家级认证,提供整车+三电终身质保[7] 营销模式变革 - 全球首场AI共创发布会打破传统范式,通过场景体验而非参数比拼建立年轻用户连接[8][9] - 跨界营销案例包括联合王者荣耀B站直播、中国国家地理探索活动、武汉马拉松合作[9] - 从产品设计到营销全链条年轻化,实现"科技不炫技,实用即正义"的价值主张[14] 企业技术战略 - 东风集团采用"自研+共研"双路线:天元技术品牌涵盖太极大模型、智驾/智舱等核心自研技术[15][16] - 联合华为、字节跳动、Deepseek等科技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突破封闭式技术围墙[16] - 56年造车积淀+三大品牌矩阵支撑,形成央企新能源转型独特优势[14][15]
“新车白菜价,二手车都不会这么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17 20:01
车展促销策略 - 上汽荣威全新i5通过国补和省补叠加优惠后价格从6.89万-9.09万元降至2.68万元起,降幅显著[4][6] - 荣威纯电D6和iMAX8DMH插混车型对标竞品价格低2万元,D7DMH比竞品低5000-1万元[6] - 东风风神奕炫2025款叠加权益后焕新厂补一口价5.79万-6.99万元,2024款风神奕炫车展期间5.99万元包牌[8] - 东风奕派eπ007限时一口价低至9.99万元起,eπ008低至16.36万元起,可能叠加区补[10] - 起亚狮铂拓界车展直降6万元至11.98万元起,嘉华直降6万元至22.99万元起[10] 合资品牌促销 - 东风本田S7一口价19.99万元,思域降至9.49万元起,英仕派优惠后12.98万元起[12][14] - 长安福特锐际限时一口价11.98万元起,蒙迪欧1.5T舒雅型一口价12.58万元起[12] - 广汽丰田锋兰达官方限时一口价8.98万元起,汉兰达综合优惠7万元至17.98万元[12] - 东风标致508L综合优惠至高22000元,2025款5008至高补贴39000元[14] 市场趋势 - 2025年华中车展展出面积近8万平方米,较往年10万平方米有所缩减[18] - 2025年1-4月新能源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2.7万元(13.3%),燃油车平均1.8万元(9.5%)[19] - 2025年新车降价规模相对温和,价格战压力减缓[20] 其他品牌促销 - 吉利帝豪最高优惠2.5万元,最低起售价5.09万元[16] - 东风日产仅展出纯电轿车N7,未展示轩逸等燃油车型[16] - 广汽传祺M8及E9限时一口价20.18万元起,可叠加至高3.5万元以旧换新礼[10]
汽车央企亮出新能源科技底牌 东风奕派2025款eπ007即将焕新上市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22:32
产品升级 - 2025款eπ007在倾心美感、智能灵感、驾驶快感、安全质感方面全面进阶,预计5月下旬上市并开启交付 [1] - 电池、中控屏、车机系统、智能座舱等全面优化升级,保持增程与纯电双动力布局 [1] - 车身尺寸4880×1895×1470mm,轴距2915mm,风阻系数低至0.209,采用宽体低趴弓形大溜背设计 [2] - 配备19英寸星耀之光运动轮辋、红色卡钳、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及电动尾翼 [2] - 座舱升级15.6英寸中控智慧屏、10.25英寸仪表屏、真皮加热方向盘,按摩系统力度加强30%,面积增加15% [2] 技术亮点 - 搭载eπOS 2.0车机系统,支持卡片分区、分屏交互及个性化壁纸设置 [3] - 全场景语音交互融合豆包与DeepSeek等AI大语言模型 [3] - 纯电版支持3C快充,最长续航650km;增程版支持4C快充,纯电续航230km,综合续航1230km [3] 品牌与市场表现 - 东风奕派为东风集团旗下子品牌,定位"主流科技电动品牌",聚焦新能源市场 [1] - 已推出eπ007和eπ008两款车型,半年内实现月销过万辆 [1] - eπ007曾获2024红点产品设计奖,外观设计受年轻人青睐 [2] - 2024年1月与华为签署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中高端智能化车型 [3]
你PM我CEO 汽车央企一号令打造爆款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2 14:48
中国一汽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董事长邱现东强调产品成功为第一优先级,要求各产品线CEO加强日常管理并建立以产品为主线的评价体系[5][7] - 2024年销量320万辆,同比减少17万辆,市场排名从第2滑落至第4[7] - 红旗H5年销148793辆(轿车榜第22)、E-QM5销81506辆(第44),奔腾小马7个月销57863辆(第50),HS5销94900辆(SUV榜第34)[7] - 行业标准显示:轿车年销需超6万辆、SUV超7万辆才能生存,红旗拥有1款月均1万辆的主流爆款和2款月均5000辆的自主爆款[7] 东风汽车产品管理机制改革 - 东风推行PM(车型项目总监)制,由高管挂帅并签署对赌协议,打破垂直化管理模式,实施矩阵式管理[9][11] - PM拥有对乙方(零部件/金融/职能部门)的考核权,全生命周期管理车型(含改款)[11] - 2024年推出4款新车:纳米01(7万元起,年末月销破万)、奕派007(纯电/增程版)、奕派008(20万元级电动SUV)、风神L7(混动,7个月销近3万辆)[11] - PM机制升级后整合20个车型为9大项目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亲自担任奕派007项目PM[13] 东风汽车市场表现与新能源转型 - 2024年东风乘用车销量21.3万辆(同比+82%),其中风神11万辆(含燃油/新能源)、纳米5万辆、奕派6万辆(均为新能源)[13] - 公司高层认为PM机制优化是新能源市场起色的关键因素[13]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爆款标准:自主车型月均5000辆为"自主爆款",月均1万辆为"主流爆款"[7] - 2024年车市存在大量边缘车型(218款轿车年销仅1辆,371款SUV同理)[7] - 传统车企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面临合资品牌压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