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搜索文档
产品和服务质量对提振消费意义凸显
消费日报网· 2025-07-30 11:15
消费意愿指数表现 - 二季度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120.2 环比微降1.2点 仍高于景气临界值100 处于景气区间 [1][3] - 预期消费意愿指数128.8降幅大于即期指数111.7 反映未来信心有待加强 [3] 消费环境满意度分析 - 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满意度较上季度下降 与商家普遍采用降价促销的"内卷式"竞争有关 [1] - 恶性竞争行为导致产品质量整体下滑 直接影响消费权益 破坏行业健康发展生态 [2] 行业竞争态势 - 企业为争夺市场采取极端降价策略 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加剧国内市场"内卷"现象 [1] - "内卷式"竞争虽短期满足低价偏好 但伴随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风险 [1] 政策与行业建议 - 需持续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力度 贯彻落实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举措 [2] - 应推广差异化创新和品牌建设意识 通过创建优秀品牌形成溢价避免同质化竞争 [2] - 需通过稳定预期 增加收入 优化供给等多方面施策激活消费市场潜能 [3]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成施策高频词
消费日报网· 2025-07-30 11:15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据悉,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已向地方下达了今 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并计划于10月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 期特别国债资金。 多位专家表示,扩内需仍然要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或 扩围至服务消费,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 线。 已多次被预告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下半年有望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近期在《学习时报》发文 提到"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进一步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和配套资金不足问题"。在中信证券首席经 济学家明明看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再度发力,不仅将延续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持,还会将资金 精准导向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既注重短期需求的提振,也着眼于长期经济结构 的转型及经济新动能的培育。 又至年中政策观察窗口期。近期,多部门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年中工作会或相关发布会,透露未来工 作重点。下半年政策主线聚焦扩内需、"反内卷"竞争思路明晰,值得期待。多位专家表示,扩内需仍然 要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力;本轮"反内卷 ...
外卖补贴狂欢后 隐忧谁买单?
消费日报网· 2025-07-30 11:06
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再次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大网络外卖平台 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规范促销行为[1] -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同步约谈饿了么等平台 要求全面下线"0元购"类促销活动[7] - 监管举措传递国家规范市场秩序、引导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明确信号[1]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平台开启"我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补贴战" 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1] - 补贴大战导致"外卖大战"愈演愈烈 引发业内对市场健康发展的思考与担忧[1] - 超10个省市发出倡议书 警示"内卷式"竞争这种短视行为[6] 平台运营数据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达1.5亿单[2] - 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新高[2] - 美团"免单"活动冲上微博热搜榜首位[3] 商家影响 - 蜜雪冰城门店周末单量猛增到2000多单[4] - 大型门店需8名员工 小型门店需6名员工才能勉强应对订单量[4] - 部分商家选择暂时关闭外卖接单系统以维持正常经营秩序[4] - 存在亏损现象:原价9元的奶茶补贴后平台仅支付店铺4元[4] 骑手影响 - 骑手日均跑单量从40-50单增长到60-70单[3] - 月收入可增加2000元[3] - 工作强度大幅攀升 休息时间被压缩[4] 消费现象 - 出现"0元购"消费券活动[3] - 消费者积极参与优惠活动 出现奶茶"根本喝不完"现象[2][3] - 存在饮料浪费现象 做好的饮料长时间无人领取后被倒掉[5] 行业风险警示 - 依赖补贴的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性[4] - 流量可能稀释服务质量 埋下食品安全隐患[6] - 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催生投机商家[6] - 若市场最终只剩一家平台胜出 可能出现提高抽佣、降低配送费、缩减优惠等"找补"手段[6]
2025金斧中国家居产品创新大赛报名正式启动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8
大赛概况 - 2025金斧中国家居产品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旨在汇聚设计翘楚 制造精英与行业泰斗 共同发掘定义未来的家居杰作 [2] - 大赛由中国家具协会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属于国家级行业赛事 [2] - 历届获奖作品树立行业最高水准 高校与企业参与规模覆盖全国 [2] 参赛机制 - 参赛产品必须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或方案 参赛者需掌握核心技术 抄袭行为将取消资格 [3] - 单品类为单件家居产品 组合产品类需包含三件及以上不同家居产品以解决空间问题 [3] - 同一参赛单位可报名多件产品 但同一产品仅能报名一次 [3] 评审与权益 - 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牵头组建 专家来自行业相关机构 院校及企业 [2] - 第三十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参展单位可免费报名 入围终评企业受邀参加颁奖典礼 [2] - 获奖单位将获得金斧奖杯 荣誉证书 并可加入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 [2] - 主办方将在官方媒体及多媒体渠道公布获奖名单并进行宣传报道 [2] 参赛要求 - 参赛须提交专利 质量 资质等证明文件 [3] - 报名即视为同意主办方拥有参评作品的展览 出版 宣传等权利 [3]
中国家具协会办公商用家具专业委员会成立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7
行业现状与定位 - 办公商用家具是中国家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办公、教育、酒店、医养、安防、保险等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生态模式,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 [2] - 行业正步入"以质取胜、品牌为先"的新时代,数字化办公趋势加速,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 [2] - 家具行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长青产业,为稳定国民经济、保障居民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2] 区域发展与战略布局 - 深州市锚定"北方家具看深州"目标,以服务京津雄市场为导向,培育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的绿色智能家居产业链生态圈 [3] - 深州通过"链主+链条+链群"招商模式优化服务,未来雄商高铁建成将拉近与京津雄及全国市场的空间距离 [3] - 深州绿色智能家居产业历经三阶段发展,政策扶持推动快速成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6] 专业委员会规划 - 合并原办公家具与金属家具专委会为办公商用家具专业委员会,旨在构建高效专业平台,加快产业链协同 [2] - 工作计划包括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深化品牌建设、促进政采公平与市场繁荣四大方向 [4] - 具体措施涵盖构建科技荣誉评价体系、完善新兴领域标准、实施"品牌出海计划"、建立行业"白名单"等 [4] 企业实践与案例 - 圣奥科技通过严控品质服务、了解海外需求、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品牌国际化,目标成为全球办公生态服务商 [5] - 金虎集团以智造办公装备为愿景,通过技术革新和智能管理满足政企客户安全高效需求,计划协同行业升级智能制造 [5][6] 产业活动与展望 - 与会代表考察深州智能家居产业园,肯定集群效应和智能制造水平,对行业稳健发展表达信心 [7] - 专业委员会未来将聚焦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构建长效共赢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7]
中家协发布2025年1-5月中国家具行业经济运行简报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5月家具行业呈现内需回暖、外需承压的差异化格局 [1] - 行业正经历分化与转型并存的阶段性调整,需通过创新驱动与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内销市场 - 2025年1-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商品累计零售额757.4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累计零售额增速16.4个百分点 [1][2] - 2025年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商品零售额170.1亿元,同比增长25.6%,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2] - 内销市场成为核心增长点,受房地产政策优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提振,存量房市场激活推动产品向多元化、品质化发力 [1] 出口表现 - 2025年5月家具行业出口59.8亿美元,同比下降9.2%,较4月降幅增大2.2个百分点 [3] - 2025年1-5月家具行业累计出口289.8亿美元,同比下降8.2%,降幅较1-4月扩大0.3个百分点 [3] - 海外市场需求低迷与贸易环境复杂导致出口收缩压力未缓解 [1] 营收与效益 - 2025年1-5月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488.7亿元,同比下降3.9%,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增速比1-4月回落0.3个百分点 [2] - 2025年1-5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79.2亿元,同比下降27.9%,增速比1-4月回升4.3个百分点 [2]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1%,低于制造业1.2个百分点,较1-4月回升0.2个百分点 [2] 固定资产投资 - 2025年1-5月家具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较1-4月提升0.7个百分点 [3] - 2025年1-5月累计投资收益4.9亿元,同比下降78.8%,较1-4月回升8.9个百分点 [3]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7
行业运行概况 - 1-5月家具行业累计出口289.8亿美元,同比下降8.2%,降幅较1-4月扩大0.3个百分点 [1] - 1-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商品累计零售额757.4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比1-4月加快1.2个百分点 [1] - 家具内销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累计零售额增速16.4个百分点 [1] 市场结构变化 - 行业正步入以"双循环"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需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 - 出口降幅明显但内销大幅增长,显示国内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1] - 内销市场日益重要,为家具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 企业战略建议 - 家具企业必须构建坚韧、多元的市场体系,实现国内外市场均衡发展 [2] - 出口型企业应积极开辟新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2] - 需树立"两条腿"走路战略思维,既要巩固国际市场又要深耕国内市场 [2] - 通过构建国内外市场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2]
DIY热潮助力景德镇文旅升级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0
文旅消费新趋势 - 景德镇通过"动手做"手工体验成为年轻人热门打卡地,DIY陶艺和玻璃制作成为文旅消费新主角 [1] - 游客从传统"看陶瓷"转向"做陶瓷",拉胚、画釉、烧制等体验套餐价格亲民(如69元包两件成品、39元/小时吹玻璃)[2] - 沉浸式体验推动游客从"打卡式消费"转向深度参与,部分游客出现"十小时包日""连烧四天"等高强度创作现象 [4] 产业转型与升级 - 景德镇实施"陶瓷+"与"+陶瓷"双向融合战略,推动陶瓷文化、创意设计、现代旅游等多产业协同发展 [6] - DIY体验带动文旅收入显著增长: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9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3亿元,DIY类订单同比增超60% [6] - 老厂片区从批发交易区转型为创作园区,催生定制烧窑、电商打包、主题民宿等新兴业态 [7] 产业链与配套优化 - 完整釉下彩产业链(素坯/原料/烧窑等)为零基础游客提供全流程支持,形成稳定圈层文化 [5] - 基础设施加速完善:新增公共烧窑点、自提柜、釉料供应点,民宿增设陶艺桌等满足长期驻留需求 [7] - 部分配套短板显现,如空调不足、夜间餐饮有限,需系统性提升服务体系 [7] 沉浸式文旅发展路径 - 核心在于构建专业可持续的产业体系,需深挖文化内容、创新形式、提升服务专业性 [8] - 通过"热度带动高度"策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如夜间市集、分批预约上窑等新玩法 [7] - 文旅产品需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增强复购率与口碑稳定性 [6][8]
村咖热潮涌动 新业态激活振兴动能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0
乡村咖啡馆行业概况 - 乡村咖啡馆凭借乡野风情与咖啡文化交融的体验迅速走红社交平台,成为都市人群逃离喧嚣、追寻"松弛感"的热门打卡地 [1] - 村咖不仅是休闲消费场景的创新,更搭建起城乡要素流动的桥梁,通过将农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盘活闲置农房资源,为乡村资源"变现"开辟新路径 [1] - 乡村咖啡馆正以独特的姿态融入乡村发展新图景,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引擎 [1] 市场规模与区域发展 - 北京已开设209家村咖,年接待量361.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296万元 [2] - 怀柔区的"亲然·大山咖啡"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年收入达200万元 [2] - 浙江安吉集聚超300家村咖,年接待游客量超过615万人次,形成1.21亿元的特色产业规模 [2] - 安吉"深蓝计划"创下单店日咖啡出杯8818杯的全国纪录 [2] -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改造提升20余家特色村咖,年接待游客量超150万人次 [2] 经营模式创新 - "村咖+民宿"模式深度融合住宿与休闲业态,北京密云区老友季乡村花园民宿咖啡营收占民宿总收入的10% [3] -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喜马拉雅电影咖啡馆拓展特色民宿、藏餐等业务,带动本村5户群众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3] - "村咖+农场"模式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浙江余杭黄湖的施丹妮农场年营收达300多万元 [3] - "村咖+非遗"模式将唐卡、石刻等非遗体验融入经营,提升游客文化体验 [4] 行业挑战 - 场景同质化严重,许多村咖在装修风格、产品类型上缺乏特色 [5] - 专业人才短缺,乡村地区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5] - 季节性客流波动明显,淡季时经营压力倍增 [5] - 偏远地区物流成本高,咖啡豆、奶制品等原材料运输成本较高 [5] - 头部咖啡品牌逐渐下沉市场,村咖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5] 发展建议 - 政府应出台支持村咖发展的政策,如提供租金补贴、税收优惠等 [6] - 加强行业规范,制定服务标准和卫生标准,如北京市平谷区制定《乡村咖啡店食品经营指引》 [6] - 强化区域资源整合,构建"咖啡+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体系 [6] - 鼓励村咖与周边景区、民宿、农家乐等合作,推出"咖啡+民宿""咖啡+采摘"等套餐 [6] - 加强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咖啡制作、门店运营等相关培训 [6]
沉浸式文旅何以成为旅游消费新趋势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0
沉浸式文旅发展趋势 - 文旅产业向个性化、深度化转型,沉浸式体验成为重要路径[1] - 新一代游客偏好从"看客"转变为"共创者",追求文化体验和情感认同[1] - 旅游模式从"看风景"转向"创生活",从产品输出走向内容共建[1] 沉浸式文旅市场表现 - DIY手工体验类项目快速增长,如景德镇陶瓷、成都香囊、苏州缂丝、丽江扎染等项目火爆[1] - 沉浸式戏剧、研学营地、历史场景体验等形式日益成熟,如西安实景剧、杭州考古营、长沙夜游演出[2] - 项目带动住宿、餐饮、物流、文创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1] 沉浸式文旅产业价值 -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打破传统景点旅游的时间限制与消费瓶颈[1] - 为非遗技艺传承提供通道,从"展示"走向"传习",激活文化价值和商业空间[2] - 旅游产品从单点服务走向系统构建,从单一消费走向多维价值延展[2] 沉浸式文旅发展挑战 - 基础设施滞后与服务标准不一,接待能力不足、指导不专业[2] - 内容趋同缺乏创新,部分地区复制模式缺乏地域特色[2] - 产业化水平有限,多停留在个体作坊层面,缺乏品牌化支撑[2] 沉浸式文旅发展建议 - 完善配套服务和标准建设,提升体验可预期性与舒适度[3] - 深挖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专业化产品体系[3] - 推动旅游、文化、教育、电商等领域融合,形成完整消费闭环[3] 沉浸式文旅未来展望 - 实现传统文化、地方产业与现代需求的有效衔接[3] - 数字技术与内容创意将推动模式在更多领域复制深化[3] - 有望成为引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