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搜索文档
直击痛点 新国标或将终结“护眼灯”乱象
消费日报网· 2025-07-02 10:35
读写照明市场现状 - 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2023年全国总体近视率约52.7%,小学、初中、高中分别约为35.6%、71.1%、80.5%,催生护眼灯需求激增 [2] - "护眼台灯"话题在社交媒体热度飙升,微博阅读量超600万次,小红书笔记浏览量破1亿,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达4.9亿次 [2] - 市场产品价格差异显著,"大路灯"标价从几百元至万元不等,高端款过万元,电商平台充斥"低蓝光""红光增益"等营销概念 [2] 行业标准与产品技术 - "大路灯"标准名称为"落地灯"或"可移式通用灯具",通过直接与间接照明结合提升整体亮度,但现行GB/T 9473-2017标准未定义"护眼"功能 [3] - 市面宣称的"全光谱"实为"类太阳光光谱",缺乏统一考核标准,"无蓝光"宣传不科学,符合GB/T 9473-2022或RG0等级的灯具才确保无蓝光危害 [4] - 部分厂商产品存在光谱造假、光衰快、寿命短等问题,电磁骚扰超标、防触电保护不足等安全隐患突出 [4] 新国标影响与行业升级 - GB/T 45515-2025新国标将于2025年11月1日实施,涵盖光源与灯具分级,引入显色指数、光度等级、频闪等关键参数,并增加可靠性、智能化要求 [5][6] - 新国标建立AAAAA至AAA三级质量标识体系,旨在形成优质优价机制,降低消费者选择门槛 [6] - 霍尼韦尔、孩视宝、飞利浦等头部厂商加速产品升级,聚焦照明效果、防眩光、光线稳定性等技术突破 [4]
工业低碳转型下的民生新机遇
消费日报网· 2025-07-02 10:35
政策导向与标准体系 - 工信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构建支撑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准体系 [1] - 新标准将能效等级与碳排放直接挂钩,家电行业推行"一级能效+碳足迹标签"双重认证 [1] 家电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一级能效空调线上和线下零售结构占比分别达88.6%和93.0% [1] - 一级能效冰箱线上和线下零售结构占比分别为84.2%和92.3% [1] 跨行业标准应用案例 - 服装行业新国标推动品牌加速布局有机棉供应链 [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完善电池回收标准体系,以旧换新服务覆盖更多4S店 [2] - 餐饮行业"零碳餐厅"认证带动上下游供应商低碳改造 [2] - 物流业"青流计划"通过包装标准迭代三年减少100亿个纸箱用量 [2] 消费者行为与数据透明化 - 支付平台与工信部标准数据库打通,绿色消费可转化为碳减排量 [2] - 智能家电应用程序新增"产品碳足迹查询"功能,展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 [2] 产业联动效应 - 标准化工作推动企业从被动达标转向主动创新 [1] - 绿色标准创造跨界消费机遇,释放消费场景想象力 [2]
“大胃王”的盛宴如何终结?
消费日报网· 2025-07-02 10:29
极端吃播现象概述 - 主播通过极端进食行为吸引流量,如一顿吃1000份海胆、100份鱼子酱、100份小龙虾,以及活金鱼、死老鼠等非常规食物[1] - 部分吃播博主为证明"真吃",携带体重秤录制视频,一餐摄入食物达15.7斤[1] - 早期吃播以食量大为卖点,如92斤女孩一顿吃50个包子或35斤烤全羊,后因同质化严重转向"速食挑战"和"异食"等更极端形式[2] 行业监管动态 - 202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多次开展专项行动整治"大胃王"吃播乱象[1] - 2021年《反食品浪费法》第22条明确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的音视频[4] - 2024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再次强调严禁相关内容的制作与传播[5] 商业模式与利益链 - 极端吃播形成完整利益链,观众需求、平台流量分成和商业推广共同驱动[1] - 部分博主通过商家合作的"限时挑战"获利,如15分钟内吃完6个1.5斤蹄髈可获得1688元奖金[2] - 平台算法对极端内容加权推荐,加剧行业内卷,部分平台为流量纵容违规内容[6] 内容创作趋势 - 猎奇类内容流量显著高于常规题材,题材越极端流量越高,如"大口喝油"或直接饮用食用油[2][3] - 创作者面临转型困境,健康饮食内容流量低迷,倒逼部分博主持续生产极端内容[3] 平台治理措施 - 中国消费者协会倡议平台建立审核机制,对极端吃播内容限流、下架[7] - 建议平台优化推荐算法,加强健康饮食文化的正向引导[7] 法律风险分析 - 极端吃播可能违反《反食品浪费法》,主体面临行政处罚[5] - 与商家合作的虚假吃播或夸大宣传可能构成欺诈,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5] - 律师建议将食用保护动物、诱导暴饮暴食等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7]
非合规充电宝以假乱真隐患大
消费日报网· 2025-07-02 10:29
航空安全新规对充电宝行业的影响 - 中国民用航空局自6月28日起禁止乘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于被召回型号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新规发布后电商平台"充电宝"搜索热度上升13%,"3C认证充电宝"关键词搜索量激增 [1] - 头部品牌如倍思、小米、品胜占据销量榜单前列 [1] 充电宝市场乱象 - 部分商家开始售卖假冒3C认证标识贴纸,款式多样且售价低廉,销量从十几单到几百单不等 [1] - 有商家表示贴纸"做得很真"可骗过安检,部分店铺要求百张起订 [2] - 二手交易平台仍有卖家转换关键词隐蔽销售假冒3C贴纸 [2] 法律风险与责任 - 伪造或冒用3C认证标志违反《产品质量法》,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 - 大规模生产销售假3C贴纸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2] - 购买使用假标识的消费者可能面临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 [2] - 电商平台若未尽审核义务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 行业规范与消费者行为 - 3C认证标志代表产品符合国家强制安全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2] - 虚假贴标行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可能引发飞行事故 [3] -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合规产品,避免法律风险 [3]
辽宁丹东轻工产业绘新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7-02 10:29
丹东轻工业发展现状 - 丹东市拥有60家左右手表零部件企业 年产手表机芯超500万块 [1] - 孔雀表业集团每年产业投入超2000万元 研发人员超300人 带动20多家配套企业发展 [1] - 丹东市每两年举行产业技能大赛和制表大师选拔 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1] - 丹东曾生产全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 第一台X射线探伤机 第一块IC卡燃气表等"共和国第一"产品 [1] - 丹东被称为"轻工业之都" 拥有轻工业门类68个 轻工产品1100多种 [1] 企业创新发展案例 - 孔雀表业计划下半年推出自主研制的"球陀"机芯 达到陀飞轮手表制造技术天花板 [1] - 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去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 实现全产业链向新发展 [2] - 华洋纺织改进柞蚕丝纺织设备和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 [2] - 思凯科技研发新型智能超声波燃气表 实现远程抄表 远程阀门控制等功能 [2] - 思凯科技近6年投入1.6亿元研发 参与20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60余项 [3] 产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思凯科技仪表产品全国使用量达800余万只 在丹东市安装智能燃气表20万块 [3] - 丹东实施轻工业名城振兴计划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2]
促进投融资 赋能轻工业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36
行业投融资动态 - 2024年轻工行业投融资规模突破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食品加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投资热点占比超60% [1] - 2024年一季度轻工主要行业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美的集团发行50亿元绿色债券,伊利股份完成东南亚乳业市场并购,宁德时代投资200亿元建设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 [1] 协会工作成果 - 过去七年协会完成1项国家标准、5项团体标准、5项国家职业标准及2项轻工行业评价规范的制修订 [2] - 组织2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获职业能力评价证书,9.6万名技能选手参加竞赛,38人获"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称号 [2] - 主办糖酒会主论坛、中国创新食品大会等会展活动,官方公众号年发布新闻超150篇,关注用户超万人 [2] 未来工作重点 - 加强职业能力评价与竞赛,培养互联网营销师等技能人才,推动无障碍经济发展 [5][7] - 搭建投融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综合性服务平台,整合优质资源赋能行业新质发展 [5] - 强化协会内部治理与人才梯队建设,提升秘书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6] 企业战略动向 - 第六届理事会计划在金融服务、国际交流、信息技术、全球制造等领域打造市场化公共服务平台 [7] - 明确资源向会员倾斜,提升会员单位满意度,同时严守合规底线与廉洁要求 [7]
金融“活水”润消费 引擎升级促增长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3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释放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活力的信号 [1] - 政策包含6个方面19项重点举措,旨在构建金融支持消费的长效机制 [1] - 2025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显示消费市场韧性强 [1] 消费领域与金融支持方向 - 政策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三大领域,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融资工具支持 [2] - 服务消费领域(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获创新融资模式、延长贷款期限等支持 [2] - 耐用消费品融资、绿色家电替换消费、以旧换新信贷工具被重点提及,培育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新增长极 [2]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落地执行 - 需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对新兴消费产业链的金融理解力,建立专门风控机制 [3] - 推动"数据信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融合模式,依托金融科技实现场景化金融服务 [3] - 信用消费体系建设需普惠发展个人信用贷款、消费分期等,支撑中低收入群体消费 [3] 政策协同与保障机制 - 需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部门间职责划分、数据共享、资源整合 [3] - 探索分类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位 [3] - 政策落地后消费有望从"恢复型"转向"持续性",成为稳增长支柱 [4]
“国补”与即时配送成电商增长双“引擎”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29
电商行业增长双引擎 - "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与即时配送服务成为驱动电商行业增长的双引擎 [1] - 2024年9月《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实施后,"全网最低价"不再被提及,但"618"竞争依然激烈 [1] 国补政策效果 - 电商平台首次整合"以旧换新"国家补贴与平台补贴叠加使用,推动3C、家居家电类产品成交额大幅增长 [2] - 国补政策有效促进带电类产品销售增长,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将继续推动需求 [2] - 国补显著刺激需求,若无国补非高频大家电增速可能回落,但手机电脑因技术迭代仍具消费韧性 [2] 即时零售发展 - 即时零售配送速度已从次日达、半日达升级为小时达、半小时达 [2] - 即时零售未来将向分钟级甚至实时达迈进,实现全品类全场景覆盖 [2] - 分钟达将是即时零售未来竞争重点,尤其是生鲜、医药、家居用品等快速配送需求大 [3] - 即时零售发展高度依赖大数据、AI、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生态 [2] 智能化应用进展 - 京东大模型调用量相比去年"双11"增长242%,京小智服务商家数量增长至超90万家 [3] - 京东数字人已累计服务超13000家品牌商 [3] - 淘宝AI产品"生意管家"上线"图生视频"功能,一个半月内累计生成超150万个视频素材 [3] - AI应用如智能选品、3D商品展示、数字人直播等对商家运营效果提升明显 [3] 618发展历程 - 618已走过17个年头,从京东主导到全行业参与,玩法多元化 [4][5] - 拼多多"百亿补贴"颠覆行业低价经营逻辑,加速低线市场渗透 [5] - 抖音快手入局推动直播电商重塑促销场景,带动非标品消费爆发 [5] - 2023年起各大平台取消公布618总交易额,被视为降温开始 [6] 行业转型趋势 - 电商行业从扩规模向提质量转变,更有利于健康发展 [6] - 商家竞争焦点转向用户留存、体验和品牌建设,而非单纯GMV增长 [6] - 更长促销周期是零售业适应"云消费"时代的表现,提供更灵活销售策略 [6] - 更长促销周期可缓解峰值消费压力,改善消费决策,是理性消费必然选择 [6]
充电宝行业安全标准或加速完善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29
充电宝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491745台充电宝产品,原因是"部分产品在极端场景下可能存在燃烧风险" [1][2] - 安克创新召回71.3万台充电宝,与罗马仕原因相同,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充电宝召回 [2] - 两家公司均表示召回原因是"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安克创新补充供应商私自变更原材料 [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是全球最大充电宝生产和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30%以上 [10] - 电芯占充电宝硬件成本50%以上,价格战下易形成偷工减料的恶性循环 [7] - 头部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多个电池及电芯产品3C认证证书被暂停,影响多个品牌 [6] 技术风险分析 - 锂电池能量密度≥200Wh/kg,但有机电解质易燃,正负极材料不稳定 [5] - 电芯杂质多会导致电阻增大引发异常发热,老化也会增加发热情况 [5] - 不合格电芯和电路板是自燃主因,极端环境/物理损伤/过度充放电易引发热失控 [4][5] 监管与标准升级 - 民航局新规禁止无3C标识/被召回充电宝登机,6月28日起实施 [1][10] - 《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在制定 [11] - 2025年5月6日起3C认证模式调整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事件或推动钠电池成为主流替代方案,因其热稳定性优于锂电池 [9] - 锂电池将向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发展,依托BMS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9] - 行业倡议反恶意竞争,从"价格战"转向"品质竞争",小厂商或出局 [11][12]
让电商促销回归价值本质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29
电商促销模式变革 - 今年618购物节以史上最长促销周期创纪录,同时获得近年来少有好评,反映消费者对简化规则和真实优惠的期待[1] - 过去几年电商促销规则复杂,包含满减、限时抢券、红包、定金膨胀等多种玩法,消费者需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但实际优惠有限[1] - 今年平台主动简化规则,采用"一键领取大额券"和直接打折方式,缩短消费者决策时间并降低购物车放弃率[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年轻消费者逐渐掌握"成分党"和"参数党"的理性消费技能,单纯价格战已无法满足需求[1] - 简化规则带来的不仅是时间节省,更是心理负担释放,使购物回归理性消费本质[1] 商家策略调整 - 商家正将精力从复杂规则设计转向价值创造,从流量争夺转向用户留存[1] - 促销重心从比拼"套路"转向比拼真本领,脱离价格血拼的恶性循环[1] 电商生态重塑 - 平台减少对规则复杂度的依赖,改变行业竞争逻辑,推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获得正面体验[2] - 电商行业需回到商业基本盘,用诚意和品质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忠诚[2] 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 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粗放式流量争夺难以为继,电商平台需从"流量思维"转向"留量思维"[2] - 电商促销本质是创造消费价值而非制造消费焦虑,未来在于构建多赢生态[2] - 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商家打磨产品品质、消费者理性选择,行业才能摆脱内卷困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