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搜索文档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人民日报· 2025-08-17 05:38
经营主体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0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1] 所有制结构发展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 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显示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和企业投资信心提升 [1] 产业分布特征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 行业增长亮点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 文化产业成为上半年消费增长亮点 [1]
一条“梦想之路”,促进喀麦隆发展繁荣(新时代中非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8-17 05:38
项目概况 - 雅温得-杜阿拉高速公路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是喀麦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被称为该国梦想之路 [1] - 项目分为两期建设 一期从雅温得市郊西侧高乐古姆到毕博迪已建成通车 二期全长约135公里于2023年10月正式开工 [2] - 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建设 设计为双向6车道 设计时速达110公里 配备现代化控制中心集成收费系统 超限检测和监控功能 [3] 交通效率提升 - 通车后雅温得到杜阿拉通行时间从5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 未来全线贯通后车程将缩短至两小时以内 [2] - 公路连接喀麦隆重要港口杜阿拉港 该港辐射中非 乍得等内陆国家 是周边各国物资进出口主要通道 [2] - 项目串联区域交通网络 一期建设涵洞108道 上跨桥6座 地下通道8个 大型互通立交完善交通体系 [3] 技术创新与工程管理 - 建设团队创新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 使沥青层厚度从32厘米降至25厘米 节约原材料并减少施工污染 [3] - 针对当地海拔落差大 雨季水土不稳等地质挑战 因地制宜推进科学 高效 绿色的建设方案 [3] - 项目配备智能化设备与高效作业系统 为喀麦隆高等级公路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4] 经济社会效益 - 为当地创造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 培养大量工程机械操作 设备维护 测量设计等专业技能人才 [3] - 促进两个区域走廊(杜阿拉—恩贾梅纳走廊和杜阿拉—班吉走廊)的交通往来 助力地区经济增长 [4] - 极大提升物流效率 解决农产品运输损耗问题 原先200公里路程颠簸导致果蔬变质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2] 社区发展与民生改善 - 项目为沿线修建27处饮水井 7处教室 向22间教室捐赠桌椅 向10个卫生中心捐赠药品 [5] - 带动沿线学校开通校车服务 使学生上学更加方便安全 改善偏远地区居民出行条件 [2] - 改变村庄闭塞落后状况 连接外部发展资源 整体提升区域面貌和发展水平 [5]
金融监管总局 二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三
人民日报· 2025-08-17 05:36
银行业发展情况 - 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1]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 [1]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 保险业发展情况 - 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业总资产39.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3万亿元,增长9.2% [1] - 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5.1% [1] - 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1.3万亿元,同比增长9% [1] - 新增保单件数524亿件,同比增长11.1% [1] - 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4.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7.8% [1]
穿越贺兰山铁路隧道贯通
人民日报· 2025-08-17 05:36
项目进展 - 包银高铁银巴支线贺兰山隧道于8月16日全隧贯通,全长8792米,是银巴支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1] - 隧道地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银川交界及腾格里沙漠和黄河流域交界带,穿越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埋深超过230米 [1] - 施工采用低扰动组合技术(机械开挖+C6钻机作业+动态监测)替代传统钻爆法,以减少对明长城扰动,确保高质高效掘进 [1] 项目意义 - 包银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银巴支线正线全长约111公里,连接宁夏银川市和内蒙古阿拉善盟 [1] - 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宁夏与内蒙古铁路网布局,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带动沿线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1] 工程挑战 - 隧道需下穿明长城和6条断层破碎带,面临极高突水、坍塌风险,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 [1]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我国空间站首次部署专业领域大模型
人民日报· 2025-08-17 05:36
航天任务完成情况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历时约6.5小时 航天员陈冬 陈中瑞 王杰协同完成 [1] - 出舱航天员陈冬 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的"悟空AI"大模型首次在轨应用 为出舱活动提供智能化辅助支撑 [1] - 模型基于国内开源开发 采用预训练与指令微调技术 构建专业领域大语言模型 [1] - 系统可为复杂操作 故障处置提供快速有效信息支持 提升天地协同效率 [1] - 在轨一个月运行状态稳定 航天员反馈良好 标志空间站在轨智能化取得重要进展 [1] 技术系统特点 - 构建天地协同智能问答系统 含地面与在轨双模型 地面模型提供专业深度解析 在轨模型解决重难点问题 [2] - 针对载人航天多专业 复杂类型 海量数据特点 开发场景化数据处理技术及定制检索策略 确保响应快速准确 [2] - 采用"1+X"系统框架与在线增量更新机制 支持灵活扩展和持续优化 具备高效系统重构能力 [2] - 后续可拓展任务规划 数据分析 智能预测等功能 [2]
中非医院联盟在京成立
人民日报· 2025-08-17 05:36
据介绍,中非医院联盟将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构建系统长效合作机制。联盟 计划每年举办一次中非医院发展会议,内容包括联盟成果发布、学术技术研讨、经验分享等。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施芳)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中非医院联盟成立仪式 暨中非医院发展会议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加蓬、赞比亚、喀麦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毛里求斯等非 洲国家的卫生部长,非洲多国驻华大使,以及300余位中非医院管理者、医疗专业人士出席。 ...
所谓“全民强制社保”,不可误读政策、误导公众
人民日报· 2025-08-17 00:17
社保政策解读 - 最高法司法解释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社保的条款无效,劳动者可依法维权 [1] - 政策并非新规,而是统一司法裁量标准,消除地区差异,强调社保缴纳的法定强制性 [1] - 覆盖范围为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非"全民",部分自媒体表述存在误导性 [1] 个人视角 - 社保是医疗、养老、失业等风险的基础保障,非可选附加项 [2] - 部分劳动者因短期经济账忽视长期风险,需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以消除顾虑 [2] 企业影响 - 社保覆盖扩大和缴纳刚性约束可能增加中小企业成本压力,但规避缴纳属违法 [3] - 企业需放弃通过不缴社保获取价格优势的灰色路径,转向合规与价值链升级 [3] - 建议通过政务服务、金融支持等政策工具箱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压力 [3] 宏观经济作用 - 社保通过保障医疗、养老等权益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释放消费潜力 [4] - 社保保障水平与消费撬动效应呈正相关,促进文旅、个人发展等消费增长 [4] 政策定位 - 社保是民生托底的核心工具,需持续优化以匹配高质量发展需求 [5]
畅通经济循环 凝聚创新合力 ——看中国经济之“融”
人民日报· 2025-08-16 16:57
产业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增值[2] - 苏州绿的谐波攻克谐波减速器关键技术,传动误差控制在10弧秒以内,打破国外垄断,带动江苏苏州机器人全产业链集聚发展[2] - 中国钢研利用AI技术将高温合金材料研发周期从10年压缩至1-3年,开发出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材料[3] - 中国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居全球第二,1-7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3][4] - 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等联合研发26兆瓦全球最大海上风机,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跨越[5] - 北京工业大学创新区入驻197家科技企业,授权专利1160项,推动锂电检测设备等成果转化[6] 市场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政策层面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规范财政、土地等招商引资行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8][12] - 合肥合翼航空获全国首批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证,低空经济准入限制突破[8] - 中通快递升级新疆物流网络,运输成本降30%时效提3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9] - 跨电网电力交易机制建立,7月起实现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10]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推进技术、人才、计量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年度归集岗位超150万个[10] - 汽车行业整治无序竞争后产销均超1500万辆,同比增速达两位数[11] 内外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山东春雪食品上半年出口禽肉1.3万吨,国内销售1.6万吨,通过国际认证衔接双标生产线[13] - 海南自贸港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推动内外市场双向联通[16] - 中国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新增多国免签,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零关税待遇[17] - 上海自贸区77条试点措施全国推广,制度型开放加速[16]
畅通经济循环 凝聚创新合力——看中国经济之“融”
人民日报· 2025-08-16 15:22
产业创新融合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增值的价值跃升[2] - 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3] - 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26兆瓦级海上风机刷新全球单机容量纪录[4] -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 北京工业大学创新区入驻企业197家 拥有专利1160项[6] 市场体系改革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7][9] - 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健全 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8] - 基础设施加快联通 新疆快递运输成本下降30% 时效提升35%[9] - 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机制建立[10] 内外贸一体化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春雪食品出口调理禽肉1.3万吨 国内销售超1.6万吨[12] - 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启动[14]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16] - 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16]
深阅读丨小麦“变身”600多种产品
人民日报· 2025-08-16 13:07
育种创新与盐碱地改良 - 滨州市拥有120多万亩盐碱地 通过选育耐盐碱品种实现"不毛之地变良田" [2] - 采用人工模拟盐碱池进行定向培优 培育出"裕田麦126"等通过国审的优质小麦品种 [3][4] - 自主繁育优质小麦新品种12个 抗盐碱品种推广后亩产近1200斤 [1][6] 精深加工与价值提升 - 小麦麸皮价值从每吨1800元提升至3万元 通过提取膳食纤维实现高附加值转化 [8] - 每吨小麦麸皮可提取400公斤膳食纤维 开发高纤维面粉/锅巴/薯片等产品 年新增利润1.1亿元 [12] - 谷朊粉深加工后价值从每吨1.6万元提升至22万元的蛋白肽 小麦可变身600余种产品 [12] - 通过精深加工使每吨小麦总产值从3700元提高到9140元左右 小麦利用率接近100% [12][13] - 每年节约粮食50万吨 通过加工环节创新实现粮食节约减损 [13]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 液态酒糟通过沉降发酵处理转化为液态饲料 替代部分生猪饲料 [14] - 采用厌氧发酵法处理猪粪 沼液改良盐碱地使庄稼收成上涨 沼气用于发电 [15][16] - 该模式年节约粮食2.8万吨 节省废水处理费5400万元 饲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 [16] - 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 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成本节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