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

搜索文档
技能“国赛”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新技术新业态开启技能成才“新赛道”
央视网· 2025-09-22 11:41
106个比赛项目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体现了大赛紧跟技术前沿发展的导向。其中,世赛选 拔66个项目,新增无人机系统、智慧安防技术、软件测试、数字交互媒体设计、口腔修复工艺技术、零售等6个赛项。同时,首次把乡村振兴 赛项纳入大赛范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赛项设置围绕社会生产发展需求,充分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也将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方 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 吴礼舵:大赛就是搭建舞台,引领更多人关注这些新职业,学习这些新职业,投身到新的职业 中,引导培训机构加大这方面的培训,为想从事新职业的人员提供机会,使他们适应去推动新职业的发展,也为就业开辟新的空间。 记者观察:速度与精度的田间较量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被称为"技能国赛"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正在河南郑州举行。记者在大赛现场了解到,本届大赛中重点增加了新业 态、新职业、新技术等项目的比重。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赛项参赛选手中本科学历达到了70%,其中三分之二的选手来自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和一线教师,还有三分之一的选 手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 本次赛项比拼的就是选手们在植保工作中 ...
服务消费成为扩大消费重要“引擎” 新业态、新场景激发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9-11 15:46
央视网消息:服贸会不仅是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于扩大服务消费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 向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 "十四五"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这其中, 服务消费比商品消费增长势头更快,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动力。2020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现在老百姓每花10块 钱,就有4.6元用在了服务消费上。今年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展望"十五五",一系列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的政策还将延续:对外开放,引进更多的优质服务;对内放开,减少限制性的措施,丰富服务供 给。同时,一些有针对性的新措施也将出台。 安徽:打造服务消费新场景 满足多元化需求 安徽省是今年服贸会的主宾省,将在服贸会上举办一系列特色展示和主题活动。与此同时,安徽省也正依托鲜明的地方特色,不断探索丰 富多元的新业态、构建新场景,激发消费热情。 眼前这排高大的建筑是始建于1993年的安徽省机械化粮库,以前一直是做粮食仓储用的,在今年初被改造成一处集餐饮、零售、体育、娱 ...
用电量增长看产业结构的三重变化
证券日报· 2025-08-25 11:32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月度关口[1] - 前7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 保持平稳增长[1] -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近六成 7月达59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增速较6月提高1.5个百分点[1] 工业用电结构变化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前7个月用电量同比增长4.6% 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2]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25.7%[2] - 四大高载能行业(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合计用电量仅增长0.9%[2] 数字经济用电表现 - 前7个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2% 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发展驱动[3] - 数字经济成为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变量[3] 居民用电与负荷创新高 - 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0% 受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新高影响[4] - 迎峰度夏期间应对15.08亿千瓦历史最高用电负荷 未实施有序用电[4] 能源结构转型进展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于3月底历史性超过火电[4]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于5月底首次突破60%[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40%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用电量之和[4] - 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4]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人民日报· 2025-08-17 05:38
经营主体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0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1] 所有制结构发展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 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显示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和企业投资信心提升 [1] 产业分布特征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 行业增长亮点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 文化产业成为上半年消费增长亮点 [1]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超1300万户
经济日报· 2025-08-13 14:12
经营主体增长态势 - 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四新"经济企业总量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 - 消费领域文化产业成为增长亮点 国产IP全球化推动行业发展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部门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2] -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2]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文化产业新设企业增速较快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8:20
新设经营主体总体情况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涵盖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1] - 新设企业462.0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均呈现稳定增长 [1]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 国产IP如"哪吒""悟空""泡泡玛特"全球火爆推动文化产业企业快速增长 [1] 所有制结构表现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第三产业新设数量占比达88.2% 体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 四新经济发展 - 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1] - 四新经济企业占企业总量比例达40.2%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持续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重点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8-13 04:10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2]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2] 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2]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增长68.6%,日本增长59.1%,英国增长37.6%,德国增长6.3%,韩国增长2.7% [2] 产业结构优化 - 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96.5万户,第三产业1171.2万户 [3] - 全国"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3] 文化产业发展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5] -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总额6298亿元,增长19.3% [6]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 [6]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较高 [6]
上海三毛:下属进出口贸易、安防服务、物业园区租赁板块业务有序开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8:2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下属进出口贸易、安防服务、物业园区租赁板块业务有序开展 [1] - 公司内部经营秩序正常,主业经营未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1]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经自查未发现异常情况 [1]
“三新”经济动能澎湃 成为激活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8-01 14:56
"新商业模式",是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 行模式。具体表现为: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把硬件融入服务,以及提供消费、娱乐、休闲、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逐年上升 2018年,我国首次正式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近年来这一数据逐年上升,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 同时"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是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15.7%,到2018年突破16%,2020年超过17%,2024年超过18%,这说明了什 么?"三新"经济蕴含着哪些潜力和机遇?来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的解读。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什么是"三新"经济?近年来"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逐年增加说明了什么?"三新"经济未来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先来了解一 ...
国家统计局: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8.01%
期货日报网· 2025-07-31 11:37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现价计算),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三新"经济涵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类经济活动 [1] - 新产业包括:新技术产业化催生的产业、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的产业、技术融合衍生的产业 [1] - 新业态包括:互联网依托型经营活动、商业流程/服务模式创新、个性化服务形态 [1] 新商业模式特征 - 通过整合内外部要素形成高效独特运行模式 [2] - 具体表现: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硬件服务化转型、一站式综合服务提供 [2] 统计口径说明 - "三新"经济增加值统计所有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相关生产活动的创造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