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搜索文档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系短期扰动四季度有望显著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47
证券时报记者贺觉渊郭博昊 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下的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 业)同比增长4.6%,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6月基建投资增速的放缓成为拉低上半年增速的主因, 多个基建高频指标同步走弱。 在受访专家看来,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阶段性影响基建投资增速,上半年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相 对近年偏弱。随着下半年财政加大稳增长力度,新一批的重大项目开工,叠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 量政策的支持,基建投资增速仍将保持韧性。 天气因素持续扰动基建施工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同比、环比分别下降9.11%、 8.56%;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也呈现同比、环比下降,一定程度反映当月建筑业施工强度减弱。 从基建相关上游行业需求情况看,Wind数据显示,6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水泥粉磨开工率、水泥发 运率等表现偏弱。不过,百年建筑统计的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自6月以来走势平稳。 鉴于当月资金到位情况未见异常,专家学者普遍将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归因于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的短期 扰动。 "夏季高温雨水天气增多,影响部分房地产、基建项目施工进度。"国 ...
筑牢韧性根基 打造资本市场“稳”字标签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46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从市场表现来看,当前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巩固,上市公司经营质效持续提升,2025年一季度有 四分之三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特别是"科技叙事"引领发展浪潮,半导体、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分别 同比增长明显,这既是稳市场的成果,也为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创造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夯根基:"稳"的力量汇聚 这个夏天,中国股市升腾着澎湃活力,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回稳向好 的态势不断巩固。随着2025年走过半程,我国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 期改善,"稳"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半年的标签。 稳的力量还在不断汇聚。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 好态势。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稳股市"已成为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关键抓手,政策 重心已转向结构性增效,强调以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持续健全常态化的稳市机制安排,将为资 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聚合力:市场稳定成效初显 "稳市场"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资本市场的主旋律。 从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振 ...
IMF大幅上调今年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32
IMF认为,各国应通过促进清晰透明的贸易框架来减少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同时,各国央行应根据具 体国情谨慎校准货币政策,以便在长期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和不断变化的关税中维护价格和金融稳定。 IMF在新一期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主要是因为国际贸易好于预期、美国的平均有效关税 水平低于4月宣布的水平、全球金融环境改善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实施了财政扩张等。 此次调整中,IMF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幅度最为明显——相较4月预测水平,IMF将今年中国经 济的预期增速上调了0.8个百分点。IMF称,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中国上半年的经济活动强于预期,且 中美关税大幅下调。同时,IMF将中国经济2026年的预期增速也上调了0.2个百分点。对于上半年中国 经济的超预期增长,IMF认为这主要是由出口拉动——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强劲出口抵消并超过了对 美出口下降的影响;同时,财政政策对消费的支持也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7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将 分别达到3%和3.1%,较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参考预测分别上调了0.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 点。 ...
招商证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书写金融央国企使命担当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32
公司战略 - 公司明确了新五年战略期"集约化、数智化、科技型、国际化"发展新路径 [1] - 公司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线,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展开工作 [1] - 公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体现金融央企国企的使命担当 [2] 科技金融服务 - 公司以"投行+投研+投资"三投联动模式聚焦数智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三大赛道 [3] - 公司系统梳理91条重点产业链,完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知识库搭建 [3] - 2024年完成8单科技创新股权融资项目总金额104.58亿元,承销科技创新债券297.38亿元同比增长110.10% [3] - 2020年以来累计投资硬科技企业约78.6亿元 [3] - 私募股权子公司2024年完成12家企业投资,金额7.67亿元 [4] - 另类投资子公司2024年新增投资规模约1.5亿元 [4] 绿色金融服务 - 公司构建"投融资+产品创新+产业服务"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5] - 2022年以来助力"双碳"相关企业股权融资245.7亿元 [5] - 承销境内绿色相关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规模432.3亿元 [5] - 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166.01亿元同比增长54% [5] - 推出国内首个"寒潮及降水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等创新产品 [6] - 发布国内首个"招商万得可持续发展商品指数" [6] - 完成市场首单光伏公募REITs [6] 数智化转型 - 公司推进"AI证券公司"规划,加速数智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安全体系建设 [6] - 落地数智化战略项目覆盖投行、财富管理等全业务线 [6] - 围绕三类客群优化业务场景提升服务质效 [6] 普惠金融服务 - "羚跃计划"累计入库企业554家,总投资25亿元 [7] - 近百家入库企业完成投行或投资业务转化 [7] - 2024年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促成50余家企业与链主企业业务对接 [8] - 基金投顾业务服务客户8.02万户,保有规模约51.12亿元 [8] - 扩大"保险+期货"业务规模支持农业生产 [9] 养老金融服务 - 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销售资格的券商,已发行2只相关产品 [9] - 推出APP长辈版界面优化老年客户体验 [9] - 通过线下活动提升居民养老金融认知 [9]
政府专班联动协调 架起小微融资“高速路”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31
证券时报记者孙璐璐秦燕玲 "以前去企业走访谈金融服务,一些企业会以为我们只为推销贷款,有了这个机制后,政府部门的工作 人员和我们一起上门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能获得企业更多的信任,企业和我们的交流也更细致深 入。"温州银行平阳支行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上述工作人员提到的机制,就是2024年10月由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的支持小微企业 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等问题,引导信贷资金快 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 记者近日走访小微企业发达的浙江、福建两省多地发现,自机制建立以来,多部门高效协同实现信息共 享,银行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挖掘企业实际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缺乏融资抵押物、信用记录受损、 贷款到期续贷等诸多难题,助力小微企业资金获取更畅通、融资成本更低。 精髓在协调: 多部门联动 对小微企业大摸底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核心,在于下沉到市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工作 专班既是这个机制的核心,更是体现"协调"的精髓。 据多地银行人士介绍,当地发改部门会牵头整合辖内有实际经营活动的经营主体清单信息,金融监管部 门按照企业基本开户行、最 ...
寻找下一个泡泡玛特东莞石排镇掀起潮玩淘金热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31
陈守丽是一位资深销售员,为了把握潮玩产业发展机会,去年她所在的公司将办公场地从广州搬到东莞 市石排镇,她连家也跟着搬了过来。 在石排镇"中国潮玩之都·潮玩中心"的一间写字楼里,陈守丽介绍,公司之所以搬迁到这里,是因为这 里产业集中,方便客户前来考察。以前广州也是对外展示窗口,交通等配套条件也很好,但石排镇的潮 玩中心建好后,更有集群效应。 "我们2019年就推出自己的潮玩品牌,是最早做自有IP的公司之一。"陈守丽介绍道。她拿起一个玩偶, 这是"EMMA"——公司自主设计的品牌。店里大大小小的EMMA形态各异:有的坐在地上,脚朝前; 有的戴着硕大且样式繁复的帽子;有的站着,穿着各式好看的衣服。无论什么样式,它们的眼睛的形状 和表情大致相同。 因为LABUBU在海外销售火爆,东莞石排镇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不少海外和国内的商人们顺藤摸瓜地 找到了这里,让这个在东莞存在感并不太强的小镇,引来全球的目光。 事实上,石排镇拥有国内顶尖的玩具制造产业链,泡泡玛特的发展离不开石排镇众多工厂的支撑。随 着"潮玩"成为热门词汇,商人们追逐着潮玩带来的机会,正在重塑东莞的玩具产业。 原创IP聚集地 陈守丽所在的公司为东莞衍创文化发展 ...
恩华药业上半年净利增11%研发投入近4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8.9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11.38%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9亿元,同比增长10.33% [2]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拥有60个新药制剂产品和98个品规 [2] - 拥有7个独家上市品种和15个首家上市品种 [2] - 29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9个品种销售额超过亿元 [2] - 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 [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在研科研项目70余项,研发投入3.95亿元,同比增长23.97% [2] - 17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包括1项完成Ⅲ期临床研究、2项完成Ⅱ期临床研究、2项开展Ⅱ期临床研究、6项开展I期临床研究 [3] - 与三晟医药签署协议获得部分在研药品合作的优先谈判权 [3] - 从丹麦灵北引进的1类创新药NHL35700即将进入临床三期研究 [3] - 与哈佛医学院、天境生物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Protollin即将进入临床II期研究 [3] - 与成都苑东生物制药就奥沙西泮片产品达成商业化合作 [3]
暑期档总票房突破五十五亿元 《南京照相馆》带火影视股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55亿元[1] - 《南京照相馆》上映5天票房超6亿元,位居暑期档第一[1] - 该片打破近三年暑期档战争片首映日纪录[1] - 《侏罗纪世界:重生》《长安的荔枝》分列票房第二和第三名[1] - 暑期档有超百部电影上映,题材多元化[1] 行业趋势与预测 - 暑期档票房占全年比例达28%、34%、25%(2022~2024年)[2] - 暑期档持续时间久(3个月),曾产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战狼2》等头部影片[2] - 7月26日单日票房达2.94亿元[2] - 影院相关企业注册量回升,2024年注册1122家(同比增长38.35%),2025年上半年注册583家(同比增长15.22%)[2] - 国内现存影院相关企业1.52万家[2] 资本市场反应 - 幸福蓝海因参与《南京照相馆》出品,近4个交易日收获3个20%涨停,月内累计涨幅达102.5%[3] - 影视院线概念股年内平均上涨21.07%,幸福蓝海、光线传媒股价翻倍(分别上涨142.53%和112.52%)[3] - 横店影视预测净利润1.8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103.55%~160.09%)[3] - 万达电影预测净利润约5亿元~5.6亿元(同比增长340.96%~393.87%),国内直营影院实现票房42.07亿元[3] 机构评级与预期 - 光线传媒、横店影视、万达电影2025年业绩预增幅度分别达693.35%、424.64%、219.65%[4] - 7只概念股获得至少5家机构给予评级[4]
31只个股半年报业绩向好且低估值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9
药明康德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 [1] - 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 [1] - 上调全年营收预测,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整体收入从415亿元~430亿元上调至425亿元~435亿元 [1] - 7月29日A股上涨7.72%,H股上涨11.25% [1] 其他公司半年报业绩 - 纳尔股份、艾德生物、海大集团净利润增幅超20%,其中海大集团净利润26.39亿元,同比增长24.16% [1] - 智明达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21.48倍,新增订单大幅增长,弹载产品订单增幅最大 [2] - 沃华医药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303.16%,市场布局调整和成本费用压缩推动利润提升 [2] - 同洲电子净利润2.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高功率电源产品生产销售带动营收增长 [3] 行业整体情况 - 已披露半年报的80家公司中,52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含扭亏为盈) [1] - 半年报业绩增长的个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近22%,跑赢上证指数,6股年内涨幅超50% [3] - 31只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业绩增长股中,齐鲁银行市盈率最低为5.88倍,上半年净利润27.34亿元,同比增长16.48% [3] - 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的有药明康德、浙商证券、华安证券、浙江鼎力、西部矿业 [3] 机构预测 - 31只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业绩增长股中,6只上涨空间逾20%,微光股份上涨空间61%居首 [4] - 微光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1.32%,主业受益于下游需求释放及新产品拓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