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 汽车央企“三足鼎立”
证券时报· 2025-07-30 06:52
公司动态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并挂牌运营 [1] - 公司成为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 [1] - 中国长安汽车与一汽、东风并列成为国内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1] 行业格局 - 国内汽车行业形成一汽、东风、中国长安三大央企主导的新格局 [1] - 三大集团将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行业目标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1] 产业升级 - 阿维塔数智工厂已于7月28日完成拍摄 [1]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成为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1]
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证券时报· 2025-07-30 06:12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29日在 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他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等大政方 针,充分发挥评优表彰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团结奋斗、建功 立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王沪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殷切关怀非 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出和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 的社会阶层人士感恩奋进、实干奋斗,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新征程上, 希望大家勇担时代重任,增强发展信心,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要在胸怀报国志上 强担当、作示范,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始终同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自觉把个 人奋斗、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结合起来。要在一心谋发展上强担当、作示范,践 行新发展理念,坚定走高质量发展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驱动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报喜
证券时报· 2025-07-30 06:02
公司业绩表现 - 仕佳光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121.12%,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712%,扣非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12667.4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15.89万元,同比增长158.09% [1] - 威尔高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300万元—5000万元,同比增长12.55%—30.87% [1] - 华勤技术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830亿元到840亿元,同比增长110.7%到113.2%,净利润18.7亿元到19.0亿元,同比增长44.8%到47.2% [2] - 工业富联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9.58亿—121.58亿元,同比上升36.84%—39.12%,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7.27亿—69.27亿元,同比上升47.72%—52.11%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仕佳光子业绩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发展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光芯片和器件、室内光缆和线缆高分子材料三类业务订单增长,同时运营管控能力提升,产品良率提高 [1] - 威尔高业绩预增受益于人工智能市场对印制电路板的增量需求及海外新客户拓展,厚铜板产品升级迭代、高多层、高厚铜、埋铜块HDI技术突破,泰国新工厂运行稳定 [1][2] - 华勤技术业绩增长源于全球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爆发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汽车及工业、AIoT等领域发展 [2] - 工业富联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AI相关业务爆发,第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800G交换机营收达2024全年的3倍,AI数据中心Hyper-scale AI机柜产品需求增加 [3] 行业前景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领跑全球,未来10年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3]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从2025年3985亿元增长至2035年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5.6%,2030年预计突破1万亿元 [3] 公司战略与布局 - 仕佳光子持续提高运营管控能力,加强降本增效工作,提高产品竞争力 [1] - 威尔高泰国新工厂运行逐渐稳定,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良率改善 [2] - 华勤技术依托"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及全球化产业布局,积累研发设计能力、高效供应链平台、全球多元化智能制造能力 [2]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成长超过1.5倍 [3]
1名投顾服务超2800人 人才荒倒逼券商升级培养体系
证券时报· 2025-07-30 05:55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 向买方投顾转型是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命题,投顾人才是关键一环 [1] - 证券行业投顾人数从2019年底的5.32万人攀升至当前的8.28万人 [2] - 投顾人数与投资者数量比例严重失衡,1名投顾需服务超2800名投资者,远高于1∶200的理想配置比例 [1][2] - 若加上基民,平均每名投顾的服务半径近1万人 [2] 投顾服务供需矛盾 - 投顾服务需求和供给不匹配,质和量两方面都存在不足 [2] - 投顾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券商有21家,超过3000人的有7家 [3] - 中信证券投顾数量最多约6855人,客户数量超1580万人,配置比例约为1∶2304 [3] - 大部分投顾集中于服务高净值客户,新客户只能得到基础服务 [3] 投顾服务质量问题 - 投顾专业投研水平欠缺,服务停留于标准化推介和浅层咨询 [4] - 专业化陪伴服务深度和连贯性不足,影响客户体验和黏性 [4][5] - 多数投顾未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理念转变 [5] - 未来投顾模式有望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以客户利益为核心 [5] 投顾人才培养短板 - 投顾需同时承担产品销售、客户开户等多重任务,"专职不专岗"现象普遍 [6] - 分类分级的投顾人才队伍有待建立,专项投顾人才如ETF投顾较为稀缺 [6] - 从业人员对大类资产配置的认知和专业研究有所欠缺 [6] - 人才培养投入不足、研究资源协同不够、优秀投顾流失等问题突出 [7] 投顾人才培养建议 - 建立分层分类培养机制,设计差异化的专业人才成长通道 [8] - 充分利用AI赋能,构建"学练考用"一体平台,提高学习实践效率 [8] - 通过组织重构、考核引导等手段让投顾回归"顾"的本质 [8] - 长期开展专业化、体系化的投研赋能,建立系统化的投研框架 [9][10] - 加强投顾服务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建设,区分事前、事中、事后 [10]
上市公司年内回购近900亿元 连续4个月金额超百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7-30 05:54
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7月上市公司实施回购金额达140.12亿元,环比增长12.06%,连续4个月单月回购金额超百亿元,年内合计回购金额达889.93亿元 [2] - 27家公司7月回购金额超1亿元,美的集团、TCL科技、国泰海通、宝钢股份回购金额超5亿元 [2] - 美的集团年内发布两轮回购方案,金额上限合计130亿元,截至最新已回购24.83亿元(9.73亿元+15.1亿元) [2] 行业回购动态 - 家用电器、基础化工、电子、医药生物行业7月回购最积极,合计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2] - 家用电器行业指数7月涨幅2.3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彰显长期信心 [2] 专项贷款支持回购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取得回购增持专项贷款金额上限达919.17亿元,其中64.74%(595.05亿元)用于股份回购 [3] - 牧原股份、京东方A、海尔智家等7家公司取得回购专项贷款金额上限均超10亿元,牧原股份贷款上限最高达25亿元 [3] - 牧原股份累计回购5254.2万股(占总股本0.96%),成交总额21.1亿元 [3] 企业性质分布 - 取得回购专项贷款的323家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七成(238家),贷款金额上限达379.83亿元 [4] - 地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贷款金额上限分别为122.52亿元、39.59亿元 [4] 回购与估值分析 - 553家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30家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美的集团、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位列前三(130亿、80亿、60亿) [5] - 32家公司最新市盈率处于年内30%分位数以下,美的集团(13.03倍)、山金国际(21.57倍)市盈率为年内最低 [6] - 7家低估值公司中5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宝丰能源预计净利润54亿~59亿元(同比增63.39%~78.52%) [6]
时报观察 熊猫债发展势头强劲 人民币国际化再添新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7-30 03:56
不过,人民币的低息优势只是熊猫债发行放量的触发因素,推动熊猫债市场发展壮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 我国金融的制度型开放与不断拓展国际经贸合作伙伴。一方面,2022年以来,进一步便利熊猫债发行的 制度政策渐次落地,不仅优化了注册发行机制,还松绑了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募集资金可 汇往境外使用,资金用途更为灵活。另一方面,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经贸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在跨境经贸交易中被更广泛地使用,增强了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 的信心,从而推动熊猫债市场的发展。 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千亿元。外资愿意来境内债券市场以人民币融资,甚至越来 越多的外资投资者到境内认购熊猫债,说明人民币配置价值正日益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这离不开近年 来低息的人民币融资环境、我国债市制度型开放的深化,以及我国国际经贸"朋友圈"的不断扩大。 熊猫债市场正显示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深度和广度。每一笔熊猫债的积极发行与踊跃认购,都在为人民币 国际化积蓄新动能。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将更具吸引力。 近日,熊猫债市场迎来首家美资公司的成功发行,摩根士丹利发行5年期20亿元的熊猫债, ...
1名投顾服务超2800人人才荒倒逼券商升级培养体系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50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 向买方投顾转型是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命题,投顾人才是关键一环 [1] - 证券行业投顾人数从2019年底的5.32万人攀升至当前的8.28万人 [1][2] - 投顾人数与投资者数量比例严重失衡,1名投顾需服务超2800名投资者,远高于1:200的理想配置比例 [1][2] 投顾服务供需矛盾 - 投顾服务需求和供给不匹配,质和量两方面均存在不足 [1] - 投顾集中于服务高净值客户,新客户只能得到基础服务 [2] - 投顾服务质量不足,专业投研水平欠缺,专业化陪伴服务深度和连贯性不足 [1][3] 投顾职责与能力问题 - 投顾职责泛化现象普遍,需同时承担产品销售、客户开户、业务拓展等多重任务 [5] - 投顾人才队伍集中于权益类投顾,ETF投顾、资产配置类投顾人才稀缺 [5] - 从业人员对大类资产配置的认知和专业研究有所欠缺 [5] 投顾培养与转型建议 - 建立分层分类培养机制,分级分类培养顾问型、研究型、配置型等各类型投顾 [7] - 利用AI技术赋能投顾,构建"学练考用"一体平台,提高学习实践融合效率 [7] - 加强投顾服务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建设,区分事前、事中、事后环节 [8]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投顾模式有望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以客户利益为核心 [4] - 投顾机构将注重提供标准化和集中化的资产组合设计,全市场筛选优质产品 [4] - 投顾人员将更多承担资产配置和客户服务责任,提升服务深度与广度 [4]
机器人读博士“能武”更要“能文”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50
机器人博士生的出现 - 全国首个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为戏剧与影视专业全日制博士新生,将进行四年学术生涯 [1] - "学霸01"前身是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季军"行者二号",具备运动控制、传感技术等能力 [1] - 机器人读博士的目的是培养其理解人类、场景和艺术专业的能力,利用表演课程数据提升"理解人"的能力 [1] 机器人产业新命题 - 未来机器人不仅需要"能动"更要"能懂",增强对人类行为的理解能力是关键 [2] - "懂人"的机器人可在零售领域分析顾客行为推荐产品,在养老领域判断老人需求,在教育领域实现个性化教学 [2] - 当前工业制造是机器人主要应用场景,但行业终将从"机械性能突破期"走向"人机交互跃升期" [2] 机器人行业发展路径 - 解决精密运动控制技术难题是当前重点,工业制造将率先大规模应用机器人 [2] - 未来运动控制突破后,对人类理解能力将成为限制机器人应用的新瓶颈 [2] - 提前进行"理解人"的研究和训练是为行业未来增长储备动能 [2]
“苏超”效应显现江苏快餐营业额增势较好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50
实体店铺有所回暖,网上零售占比提升。数据还显示,上半年,江苏全省限上零售业实体店铺实现零售 额6958.5亿元,同比增长7.7%。在网购促销与国补政策双重利好作用下,全省网上零售额增长7.9%。其 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1.9%,较一季度 提升0.5个百分点。 "下阶段,要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推动消 费市场持续扩大,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江苏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有关负责 人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消息,上半年,江苏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 5.0%,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具体来看,上半年,江苏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4万亿 元,同比增长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20.6亿元,增长6.8%。 值得一提的是,"苏超"效应初步显现,快餐营业额增势较好。5、6月份"苏超"比赛地所在的18个县 (市、区)限上住宿业、餐饮业合计营业额增速比4月份分别加快1.2个、1.6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中, 饮料及冷饮服务、快餐服务营业额 ...
IMF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47
此次调整中,IMF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幅度最为明显——相较4月预测水平,IMF将今年中国经 济的预期增速上调了0.8个百分点。IMF称,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中国上半年的经济活动强于预期,且 中美关税大幅下调。同时,IMF将中国经济2026年的预期增速也上调了0.2个百分点。对于上半年中国 经济的超预期增长,IMF认为这主要是由出口拉动——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强劲出口抵消并超过了对 美出口下降的影响;同时,财政政策对消费的支持也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7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 速将分别达到3%和3.1%,较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参考预测分别上调了0.2个百分点和0.1个 百分点。 IMF在新一期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主要是因为国际贸易好于预期、美国的平均有效关税 水平低于4月宣布的水平、全球金融环境改善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实施了财政扩张等。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IMF认为,各国应通过促进清晰透明的贸易框架来减少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同时,各国央行应根据具 体国情谨慎校准货币政策,以便在长期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和不断变化的关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