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发展网
icon
搜索文档
做优绿色金融大文章!上半年江苏银行业新增绿色贷款8830亿元——余额5.37万亿、占比19.11%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9:14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完善 - 江苏金融监管局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监管政策体系 强化监管引领 连续五年将绿色金融纳入服务实体经济专项行动[2] - 印发《银行业保险业深化绿色金融服务行动方案》提出18项重点工作任务 出台专门文件支持绿色建筑和分布式光伏发展[2] - 2023年组织121家银行保险机构开展绿色金融自评估 2024年制定绿色金融评价实施方案 2025年建立绿色银行评价机制并组织31家银行开展评价[2] - 与省生态环境厅建立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共享机制 累计共享企业信息407万次 推动差异化绿色金融服务[2] 绿色金融机制建设 - 法人银行董事会承担绿色金融主体责任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负责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3] - 大型银行分支机构制定具体发展目标 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提出四项发展目标 上半年新增绿色贷款1591亿元[3]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发布三年发展规划 上半年新增绿色贷款732亿元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新增绿色贷款914亿元[3] - 银行机构通过考核激励和资源倾斜支持绿色金融 苏州银行给予绿色业务内部经济资本7折优惠 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提供30BP的FTP补贴[3] 专业能力提升措施 - 主要银行建立跨部门绿色金融工作机制 设立百余个特色机构 南京银行在多地设立九家绿色支行[4] - 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设定行业限额和负面清单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制定绿色行业授信审批策略[4] -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将ESG风险分类纳入信贷全流程 贷前融入ESG风险因子 贷中划分"四色五类" 贷后定期评估高风险客户[4][5] 创新产品与服务 - 银行创新推出用水权 排污权 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 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发放"VEP生态修复贷"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落地"竹林碳汇贷"[6] - 南京银行开发"碳表现挂钩"贷款 江苏银行推出"绿色工厂贷"和钢铁 造纸 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6] - 南京银行发行全国首单100亿元境内主题绿色金融债券 多家银行为企业提供绿色债券承销服务[6] - 江苏银行构建涵盖50余项产品的可持续金融服务体系 南京银行和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为客户提供碳核算等增值服务[6] 风险管控流程 - 贷前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多家银行制定ESG风险尽职调查制度 贷后动态监测客户风险[7] -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对高碳行业客户分层分类制定管控策略[7] -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开展碳核算 提升数字化水平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推出绿色金融数据监控和自动化提醒系统[7]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和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开展绿色金融专项检查 将高中风险客户纳入检查要点[7]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聚焦长江大保护 全省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9512亿元 较年初增长13% 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新增长江大保护贷款782亿元[8] - 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牵头27亿元银团贷款支持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示范区水源建设[8] - 聚焦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产业贷款余额4555亿元 较年初增长23% 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投放5.8亿元贷款修复矿坑面积5600余亩[8] - 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发放3.79亿元贷款支持企业污染防治项目[8] - 聚焦双碳目标 节能降碳产业贷款余额3325亿元 较年初增长21.2%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6964亿元 较年初增长18%[8]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为452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授信22.5亿元 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支持75个农村清洁能源项目 累放贷款157亿元[9] - 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为碳捕集联产技术应用提供融资2亿元[9]
陕西:子洲县优化营商环境筑沃土 政企双向奔赴共成长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8:09
核心观点 - 榆林市子洲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实现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 推动当地产业快速发展 [1][7] 黄芪产业发展 - 陕煤集团子公司建立年产5000吨高品质黄芪饮片生产线和年产500吨黄芪提取物生产线 [2] - 公司获得国务院扶贫办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21年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2] - 公司成为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项目 秦创原子洲县中药材两链融合试验示范区 并通过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 审批效率提升 - 子洲县建立压覆审批协调机制 土地报批组件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协调达成一致 [3] - 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技术审查等特别程序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 2025年3月底前公布法定依据和办结时限 [3] - 采用视频踏勘 线上评审等方式减少企业等待时间 [3] 政务服务优化 - 子洲县推行受审分离模式 由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负责一窗综合受理 [4] - 公布告知承诺+容缺办理 一业一证 证照联办等事项清单 [4] - 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 按季度通报政务服务不良行为典型案例 [4] 羊绒产业支持措施 - 榆林市工信局将环评 稳评等9项审批打包成"一单清" 审批时间从78天压缩至18天 [5] - 自然资源局允许企业签完投资协议后立即进场勘探 节省四个月工期 [5] - 市科技局引入生物酶脱绒技术 使原料损耗率从12%降至5% 年节省800万元 [6] 国际贸易与税收支持 - 榆林海关创新保税研发模式 对蒙古国进口的200吨原绒实行技术升级后再清关 降低关税成本30% [6] - 商务局通过榆贸通平台优化中欧班列物流时效40% [6] - 税务局三年主动推送1500万元税费减免 [6] 企业发展成果 - 红太羊绒GOTS认证产品溢价50% 海外销售额突破2亿元 [7] - 企业成功进入LVMH供应链体系 [6]
陕西宜川:以营商“软实力”赋能发展“硬支撑 ”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8:01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将工作纳入乡镇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 [1] - 每季度召开企业测评大会 由217家企业对28个部门单位及264名服务企业人员进行背靠背测评 满意率从70.2%提升至98.4% 提拔重用56名优秀干部 [2] - 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1700余项事项 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率分别达98.7%和92% 较前期提升16.7和16个百分点 [3] 企业服务机制创新 - 创新建立"八办" 三卡一牌 证照临期提醒服务机制 组建批前会商 "4+N"金牌服务 "一站式"审批三支专业团队 [3] - 为"五上"企业配备综合 金融 税务 警务 法律 人社"六位一体"服务专员 重点项目配备全程帮办代办专员 [3] - 打造全市首家税银智慧服务厅 "银税合作"机制获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三等奖 [3] 市场主体发展成效 - 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3136户 其中新注册企业495户 外来企业注册落地155户 [3] - 落实30名县级领导干部包抓159家重点企业 协助解决融资贷款 减税降费等110余件问题 [4] - 顶格执行减税降费退税政策 清欠中小企业账款 获"全省先进单位"称号 [4] 企业支持体系构建 - 县财政全额出资组织160名民营企业家赴浙江大学开展专题培训 提升创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4] - 通过集团化办学 医共体 融救助机制解决企业职工子女上学 就医 住房问题 [4] - 依法查处营商环境领域问题29件37人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4] 品牌宣传与推广 - 政府网站开通营商环境专栏 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巡诊交流 提升政策知晓率 [5] - 召开3次经验交流会 编制58期《营商专报》 百余篇经验做法被主流媒体和市级以上部门刊发 [5] - 形成"宜川宜商·宜川宜业"营商品牌 建立投资宜川即投资未来的市场声誉 [5]
到2035年,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6:49
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 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25.47万亩 [1]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4万平方千米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267.44平方千米以内 [1] 国土空间体系构建 - 推动沿黄流域 汾河流域 沁河流域 涑水河流域协同发展 增强区域竞争力 [2] - 加强与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协同联动 [2] - 建设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引领区 [2] 农业与生态布局优化 - 巩固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和吕梁山 太行山特色农区建设 [3] - 推进水源 山脉 森林 草原 湖泊 湿地系统保护修复 [3] - 加强太行山 吕梁山等重要生态屏障修复 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3] 空间管控与产业发展 - 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 实施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 [4] - 推动沿汾生态经济带优化人口 资源 产业配置 [4] - 依托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4] 基础设施与文化保护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建设 [4] - 弘扬黄河文化 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 [4] - 将各类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4]
武汉:以产业能效指南领跑“双碳”新赛道——科技赋能构建绿色工业新范式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6:44
中国发展网讯 "双碳"目标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 汉以《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为突破口,将指南引领、科技赋能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为全国 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武汉样本"。 在"全国生态日"前夕召开的专题宣贯研讨会上,该指南进一步被确立为全市工业领域的"绿色通行标 准",推动能效管理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升级"。"《指南》既是企业节能改造的'操作说明书',更是 产业升级的'绿色路线图'。"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宣贯会上表示,指南将碳约束转化为清晰的技 术路径,让企业减碳"有标可依、有径可循"。 针对传统能效对标"耗时长、门槛高、数据杂"的痛点,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联合技术团队开发的"能碳 通"AI交互模块。该模块依托腾讯元宝大模型实现语音交互查询,将传统耗时数小时的人工能效对标流 程,压缩至1分钟完成效率提升超300倍,掀起能效管理"效率革命"。 在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武汉正式发布华中地区首部综合性能效指南——《武汉产业能效指南 (2025版)》。该指南覆盖全市150个工业行业、94类产品及1107种型号设备,创新构建"基准值+引导 值"与"准 ...
兰州西固达川:三色晕染“生态卷” 黄河岸边展新颜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6:42
从蓝天澄澈到大地披绿,从碧水悠悠到岸线整洁,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正以点滴行动厚植生态本底,让黄河岸边的乡村既有"颜值"的靓丽,更有"气质"的醇 厚,让生态之美成为乡村最动人的底色。(刘震) 中国发展网讯 从抬头可见的澄澈蓝天,到推门遇见的青绿街巷,再到依河而生的碧水清波,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以"治气、增绿、护水"为脉络,用"蓝天、 青绿、碧水"三色笔触,在黄河岸边细细描摹,铺展"生态优、环境美、百姓乐"的乡村新图景。 "治气"绘蓝天,让清新空气成日常。"秸秆不烧了,烟雾变少了,天看着就敞亮!"村民口中的变化,是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守护蓝天的生动注脚。今年以 来,达川镇织密镇村社三级防控网格,将"六个百分百"要求嵌入日常,以"宣传+巡查+整改"闭环发力,90余份禁烧宣传资料走进农家院落,让"护蓝"理念深 入人心;全天候巡查不松懈,对三维数字中心反馈的200余处焚烧冒烟问题快速响应、彻底整改,坚决制止18起"四烧"违法行为。一次次较真碰硬,换来了 更多"水晶天",让"抬头见蓝、呼吸清新"成为村民习以为常的幸福。 "增绿"添底色,让乡村颜值步步高。109国道旁,2公里花卉景观带如彩色绸带缠绕乡间,八瓣梅与紫叶矮樱相映成趣 ...
湖北: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三大台阶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6:31
经济总量增长 - 湖北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越4万亿、5万亿、6万亿元三大台阶 [1] - 年均增长率达7.1% 其中三年增速位居中部第一 [1] - 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1] 区域协同发展 - 武汉 襄阳 宜昌三大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持续提升 [1] - 实施"强核 壮圈 兴城"策略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 [2] - 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 稳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2] 都市圈发展成效 - 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6万亿元 占全省比重超60% [2] - 武汉巩固中部地区经济 科创 商贸物流 航运中心地位 [2] - 武汉将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 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会商机制 [2] 区域发展特点 - 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1] - 城乡融合更加深入 省际合作更加紧密 [1] - 全省经济集聚度 区域协同性和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 [2]
仙桃在重庆举行招商推介会,20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达105.7亿元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6:31
招商活动概况 - 仙桃市在重庆举办招商推介会 吸引200多名楚商及重庆火锅产业链代表参与[1] - 会议旨在展示仙桃发展潜力并推动楚商回乡投资 共签约20个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达105.7亿元[3] - 仙桃市处于战略机遇集聚期、产业升级窗口期等"五期叠加"关键发展阶段[1] 产业投资领域 - 签约项目覆盖智能制造、新能源、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 - 农业特色产业中仙桃黄鳝表现突出 与重庆两江生态渔业等渠道商签订意向协议[4] - 数鲜云冻项目计划9月在张沟投产 目标3年内实现5亿元产能并拓展海外市场[4] 企业合作动态 - 湖北星瀚科技认可仙桃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实力 重点关注电驱动系统与智能制动领域[5] - 云南竹之源食品选择落户仙桃 主要因区位优势突出及食品相关手续办理高效[5] - 重庆两江生态渔业计划在郭河建设基地 通过湖北强农食品存养实现错峰销售[4] 政府支持措施 - 仙桃市承诺秉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理念 提供优质企业服务支撑[2] - 通过农业农村局、文旅局等部门现场推介 展示农业、文旅等领域投资机遇[3] - 未来将加强楚商沟通协作 优化营商环境并落实政策支持签约项目落地[5]
湖北:以支点建设为牵引 推动湖北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5:58
经济增长与总量指标 - 湖北经济总量从4万亿跨越至6万亿 增量超2万亿 相当于再造一个武汉 年均增长7.1% 其中3年增速居中部第1 [2] - 湖北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主要经济指标大省领先且中部领跑 [2] - 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 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 襄阳和宜昌经济总量双双突破6千亿 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两位 [3] - 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6万亿 占全省比重超60% [3] 区域协调发展 - 湖北实施"强核 壮圈 兴群"战略 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 [3] - 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开工 2条"新城快线"公交化运营 打通32条断头路和瓶颈路 形成核心区1小时通勤圈 [3] - 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形成航空客货运"双枢纽" 光谷科创大走廊带动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跨入万亿级 [3] - 郑渝高铁湖北段 荆荆高铁建成通车 汉宜和襄荆高铁将于年底全线贯通 形成武汉 襄阳 宜昌1小时高铁圈 [3] 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 - 湖北百强县数量增至8个 总数全国第4 占中部地区近一半 千亿县实现零突破且有望达4个 [4] - 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7% 较"十三五"末提高3.44个百分点 [4]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2.08 较"十三五"末下降0.17 [4] - 十大农业产业链(含茶叶和现代种业)综合产值突破万亿 区域公用品牌如江汉大米和潜江龙虾家喻户晓 [4] 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 - 沿江高铁湖北段 三峡水运新通道 引江补汉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1] - 武汉都市圈实现武鄂黄黄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 武大 武阳 硚孝(二期)和汉孝应高速正式通车 [6] -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武汉至安庆段完工 2024年以来中三角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1490航次 [6] - 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建设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预期 [1] - 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102亿元 占全国41.5%且稳居首位 [2] - "32232"科技合作工程持续推进 黄石 黄冈等离岸科创园(中心)投入运营 [6] - 武汉都市圈产业招商地图和制造业产业链地图编制完成 推动"研发在省会 制造在周边"协同模式 [6][7] 省际合作与对外开放 - 鄂湘赣九大类社保事项实现三省通办 旅游一卡通覆盖300多家景区 [5] - 武汉 长株潭 南昌都市圈产业协作深化 长江中游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创建 [5][6] - 依托中欧班列和花湖机场等国际货运通道 深化对外经贸合作 [6] -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机制扩容至4个省会城市和12个观察员城市 [6] 民生服务与公共服务 - 1062项民生服务事项实现"一圈通办" 公积金互认互贷率先突破 [6] - 86%的县市建成三级医院 教联体覆盖80%以上义务教育中小学 [4] - "四好农村路" 寄递物流 充电桩和5G网络实现全覆盖 [4] - 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双一流"高校 养老和急救等联盟 推动跨区域公共服务共享 [6]
建行助力绥化“关银一Key通”业务落地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5:03
公司业务发展 - 建设银行绥化分行成功为黑龙江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办理"关银一Key通"共享盾 标志着该业务在绥化市正式落地 [1] - "关银一Key通"是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建设银行联合推出的创新共享技术 将海关电子口岸密钥与银行数字证书集成于单一介质 [1] - 外贸企业使用共享盾可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平台办理海关业务 也可登录建设银行企业网上银行享受在线金融及惠企服务 [1] - 建设银行绥化分行未来将继续发挥科技与金融优势 支持绥化市外贸企业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2] 行业服务优化 - 绥化市以往没有电子口岸卡合作制卡代理网点 企业需专人携带材料前往哈尔滨分中心办理 多次往返路程近百公里 [1] - 新备案企业从申请、制卡到取卡需数天时间 为企业带来诸多不便 [1] - 绥化海关与建设银行推动"关银一Key通"代理制卡业务落地 使本地外贸企业可在"家门口"办理电子口岸卡 [2] - 该业务显著节约企业时间与经营成本 实现"一盾通办、智慧互联" 推动跨境贸易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