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乡村CEO专委会在杭州设站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06
乡村CEO专业委员会杭州工作站成立 - 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乡村CEO专业委员会杭州工作站在余杭区"禹上稻乡"综合体正式成立 [1] - 工作站将为杭州地区乡村CEO提供人才培育、资源共享、专业指导、组团联动等在地化服务 [1] - 该工作站是全国首个专注于乡村CEO成长培育、创业扶持和交流合作的社会组织 [1] 乡村CEO专委会发展情况 - 乡村CEO专委会由50多位乡村CEO发起成立,目前已吸纳150余位来自全省的成员 [1] - 专委会依据"人才画像"和"成长清单"开展了业务培训、交流沙龙、政策宣讲等活动 [1] - 计划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设站,实现省域全覆盖 [1] "禹上稻乡"项目成效 - "禹上稻乡"项目通过市场化手段助力永安村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翻十番 [2] - 项目培育出众多优秀乡村经营人才,成为省乡促会乡村CEO专委会杭州站点 [2] - 项目成功经验吸引了全国乡村振兴参与者关注 [2] 未来发展规划 - 杭州工作站将成为乡村CEO学习成长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2] - 将持续加强与省内乡村运营人才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 [2] - 探索资源共享、抱团成长、品牌联动的乡村运营新模式 [2]
杭实集团“青蓝计划”制造业人才发展项目开班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06
"杭实靠制造业起家,推动其未来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杭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钮健 说,开展"青蓝计划"是集团扛起使命担当,实现制造业人才青蓝相继的重要手段。当前,人工智能技术 加速迭代,杭实集团希望组织制造业骨干进行系统培训,来打造具有产业洞察能力的产业人才,也让来 自传统制造、纳米平台和储能平台等不同领域的学员产生"化学反应",共同为杭州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贡献"杭实力量"。 二期学员将跟随学术导师,学习前沿管理理念,从外部视角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新工具,突破固 有思维;跟随跨级导师,聚焦项目实践及职业发展;跟随跨企导师,在跟岗学习中,从外部视角的切入 来实现知识与经验的互补,助力成长提升。学员还将走进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学习精益制造、数 智制造经验,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中国视谷进行交流学习。 除了"青蓝计划"外,为赋能人才职业发展,今年杭实集团还将开设领军、星火、磐石管理能力提升 计划。其中,"星火计划"主要以年轻新锐力量队伍为培养对象,通过科学测评、合理规划、有序开展的 设计理念,推动基层干部实现能力与绩效双提升;"磐石计划"旨在通过阶段性培养,以班组长为重点, 全面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5月29日开幕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将于5月2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主题为"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嘉宾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1] - 活动采用"1+1+5"模式,覆盖通州区主会场、西城区特色分会场及东城、朝阳、海淀、顺义、昌平5个拓展区,通过"赛、会、展、演、秀"形式展示大运河文化 [2] 配套活动 - 开幕式同步启动"河之端"龙舟赛、话剧《北上》、"星耀运河·夜韵霓裳"海上音乐会和"大运长歌光影秀"等文化活动 [2] - 端午节期间通州"运河市集"主打韩美林文化和非遗特色,西城区举办"河之端"国际美食节,其他五区打造"一区一品"文化市集 [2] - 杭州知味观在什刹海美食市集布展,提供糕点、中式点心和文创展销,并设置DIY互动区 [3] 高端对话议题 - "运河论道"设置两大主题: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黑神话悟空和敦煌壁画案例探讨数字技术应用),以及运河城市临水商旅经济发展路径 [2] 文化展示 - 杭州元素在开幕式亮相,杭州酒家厨师团队现场展示杭帮菜美食文化,知味观推出新中式美学系列糕点 [3]
青年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在萧山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民营企业家精神传承 - 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陈妙林以马拉松比喻创业,强调企业永续经营理念,已完成85场马拉松和35场铁人三项[1] - 东南网架集团总经理郭昊展展示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体现新生代企业家技术驱动发展思路[1] - 胜达集团方能斌传承"三公精神"管理哲学,展现二代企业家对传统经营智慧的创新运用[1] 乡村振兴创新模式 - 传化集团创建"谢径安·传化农创村"项目,采用"政企村农"合作模式,运营1.5年吸引39家企业入驻[2] - 该项目创造年产值超1亿元,直接带动村民增收1500万元,提供就业330人次[2] - 通过"科创+农创"平台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活方式变革[2] 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 - 青年企业家提出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农业产业链,实现乡村"造血式"发展[3] - 企业家群体强调企业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导向深度融合的重要性[3] - 文旅开发被列为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3]
已完成2674户 全市回迁安置进度条再刷新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政策部署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强调推进"四好"建设,其中"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是"好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3] 杭州安置房进展 - 截至4月底,杭州全市回迁安置已完成2674户,完成率32% [4] - 多个回迁安置项目加速推进并集中交付:上城区璟佳映月轩安置房项目交付313户,余杭区荆泽豪园安置房小区交付940套房源惠及535户,桐庐县城南街道东兴村完成最后一批安置 [4] - 临平区东湖街道星火苑区块安置房项目已完成中间结构验收,预计7月完工,上城区秋望悦居和临平区永和安置房三期项目已完成竣工备案即将交付 [5] 重点项目详情 - 余杭区南湖芯苑小区总建筑面积86134平方米,建设354套,配套余杭区南湖实验学校及幼儿园,临近地铁16号线南峰站 [5] - 萧山区新街街道江南区块安置房总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由46幢高层住宅组成,配建6741平方米幼儿园和7133个机动车位,紧邻地铁7号线合欢路站 [5] 建设标准 - 杭州强调不仅要"回迁快"更要"住得好",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推进进度"三到位" [6]
钱江新城二期建设将迎来新进展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核心项目进展 - 海塘安澜工程将防洪标准提升至300年一遇并建成之江安澜隧道[3] - 沿江打造4公里滨水岸线和26万平方米景观公园[3] - 江河汇汇中西岸公园形成13万平方米立体亲水空间[4] 基础设施与交通 - 丝带造型景观步行桥串联江河汇与五堡总部超核等核心节点[4] - 之江安澜隧道开通显著改善周边交通环境[3] 商业与产业发展 - 全国第四座IFC杭州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3][4] - 智谱AI等头部企业相继落户钱江新城二期[4] - 五堡总部超核(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底完成主体结顶[4] 生活配套建设 - 区域内规划7宗文化用地打造海塘遗址文化生态圈[4] - 6个邻居中心将于2024年建成其中农园店和运新店率先运营[4] - 配套人才公寓2024年投用形成15分钟生活圈[4] 文旅休闲规划 - 海塘安澜公园分草坪文艺运动三大主题区预计2024年下半年开放[3] - 沿江景观带小建筑正进行招商准备工作[3] - 滨水潮岸为市民提供综合文旅休闲空间[3]
未来科技城院企携手再树医工融合里程碑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医疗技术突破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成功为61岁完全性截瘫患者实施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患者术后两个月可独立完成走路、转弯、上下坡等日常活动 [1] - 核心系统由佳量医疗联合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研发 植入的闭环刺激器仅长51毫米、重18克 是国内体积最小的带电池闭环神经调控平台 含16个触点脊髓刺激电极和火柴盒大小的无线可充电刺激控制器 [1] - 南湖脑机与佳量医疗此前合作开发的Epilcure-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入选"2024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十大案例" 采用芯片一体化、记录-刺激互适应、1.5T磁共振兼容等技术 用于缓解难治性癫痫 [1] 企业创新生态 - 佳量医疗2020年落户未来科技城海创园 依托脑机智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资源加速技术攻关 并获浙大二院等三甲医院临床场景支持 [2] - 未来科技城产学研生态包括之江实验室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良渚实验室的医学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聚焦智能物联、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生态圈 [2] - 区域内企业通过"平台+企业"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人工智能小镇、5G创新园等平台空间与人工智能产业化基地协同 促进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 [3] 区域创新体系 - 未来科技城聚合四大省实验室及杭州超重力场、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重大创新载体 提供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孵化的全链条支撑 [3] - 通过引导企业聚焦产业链技术需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 未来科技城产业侧成果产出能力持续深化 [2][3]
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全省第一!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 杭州市2024年度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较上一年提升6分,排名上升两位至全省第一 [2] - 杭州市拥有16000余种物种的完整家底记录,并发布全国首部省会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2] - 杭州市办结94件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建成7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2] 生态保护措施 - 杭州市建成3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湿地保护率达63%,森林覆盖率达65.74% [3] - 杭州市建立生态警务体系,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安全网络 [3] - 杭州市发布《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部署4大优先领域、25项优先行动和46个建议项目 [3] 珍稀物种保护 - 杭州市建成华南梅花鹿抢救基地、天目铁木保育中心等保护网络 [3] - 清凉峰华南梅花鹿种群由80余头增至370余头,成为中国东部最大野生种群 [3] 生态资源转化 - 杭州市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如西溪湿地观鸟径、天目山自然课堂等网红打卡点 [4] - 西湖龙井茶品牌价值达82.35亿元,连续6年蝉联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榜首 [4] - 临平藕粉、塘栖枇杷、富阳竹纸、淳安千岛湖鱼等特色资源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4] 公众参与与标准建设 - 杭州市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和评定规范》团体标准 [4] - 杭州市连续两年举办"杭州市生物多样性观察节",每年举办科普活动超200场 [4] - 杭州市4个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涌现出"鹿爸爸"章叔岩等典型人物 [4] 未来规划 - 杭州市将举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4]
杭州加速迈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杭州二绕建设进展 - 柯诸高速主线23座桥梁、7座隧道及路基工程主体基本完成,3个沥青摊铺班组正全力推进路面施工 [2] - 苏台高速(二期)项目3标全线完工,桐乡服务区进入建设阶段,目标年内通车 [2] - 柯诸高速全长39.3公里,北接杭绍台高速,南接诸永高速,通车后绍兴柯桥至诸暨车程缩短至半小时 [4] - 苏台高速(二期)主线长度24.5公里,联络线19.5公里,连接申嘉湖高速与钱江通道北接线 [4] - 两项目计划2025年内通车,届时杭州二绕将形成272公里闭环 [4] 杭州二绕组成部分 - 杭州二绕由7个路段组成,包括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149.2公里)、杭绍台高速、钱江通道等 [4] - 诸永高速2010年通车,钱江通道2014年开通,杭州绕城西复线2020年开通形成"西半环"和"北半环" [4] - 杭绍台高速2022年通车衔接钱江通道,目前仅剩柯诸高速和苏台高速(二期)未贯通 [4] 杭州二绕分流效应与经济影响 - 杭州绕城高速日均车速仅57.3公里/小时,9个互通54个方向饱和度为0.72 [5] - 杭州绕城西复线开通后日均车流量3万辆(货车占比44%),缓解绕城高速拥堵 [5] - 二绕成环后将进一步分流过境车辆,提升运输效率 [5] - 串联德清、柯桥、诸暨、桐乡等节点,促进珍珠、纺织、生物医药等产业联动 [5] - 柯诸高速通车后柯桥轻纺城/诸暨珍珠小镇15分钟可上高速 [5] 杭州中环规划与建设 - 杭州中环规划全长264公里(杭州段214.1公里),定位为"开放式、立体化、不收费"快速环线 [6] - 途经杭州5区及绍兴柯桥、嘉兴海宁/桐乡,计划2027年基本建成 [6] - 东段104国道河庄至衙前段全面开工,西段320国道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6][7] - 建成后富阳与余杭可实现15分钟免费通行 [7] - 配合《方案》目标:2027年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 [7]
武林路梅鹤堂变身杭州文商旅新地标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 梅鹤堂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临安里及教场路2-11号组成的联排式建筑群,相传为北宋诗人林逋后人所建,因林逋"梅妻鹤子"得名[5] - 属地政府于2005年、2019年进行两次全面修缮,2022年编制《梅鹤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明确外部风貌、特色结构等保护要求[6] - 改造后成为精品餐饮集群,引入米其林餐厅"玉芝兰"、法餐厅"COWHERE"等杭州首店,实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7][6] 文商旅融合发展 - 梅鹤堂现为杭州文商旅融合新地标,聚集"玉芝兰"、"七之门"等多家米其林餐厅,吸引国际游客专程到访[4][6] - 武林街道以"潮起武林 共赴繁华"为愿景,打造网红消费集群,2024年一季度社零总额达11.27亿元(同比+11%),餐饮业营业额8.41亿元(同比+9.9%)[8] - 周边同步发展Sette Gelato、Maison Margiela等特色餐饮及时尚潮店,形成多元商业生态[8] 传统技艺与城市更新 - "玉芝兰"名厨郝李在梅鹤堂展示四川非遗"大刀金丝面"制作技艺,体现传统与现代交融[4] - 建筑改造保留青砖黛瓦石库门特色,内部空间转型为高端餐饮场所,实现"城市诗意与烟火气融合"[6][4] - 国家文物局2022年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开发,梅鹤堂成为历史建筑创新利用典型案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