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黑科技”变“伴手礼” 把“未来感”装进行李箱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杭州科技新特产与文旅融合 - 杭州推出10款"科技新特产"包括哈浮飞行相机、深海豚Easleep智能睡眠仪、宇树健身泵、Queen Studios《黑神话:悟空》周边等产品,展示科技创新实力 [5][6] - 首批60余名境外游客体验杭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新政及科技新特产 [5] - 科技新特产市集在杭州大厦B座1楼临时展示,技术人员用中英文双语讲解 [5][6] 科技新特产征集与推广 - 杭州4月中旬启动首批"科技新特产"海选,征集80余项智能硬件、数字文创、健康科技等领域产品 [6] - 入选产品需具备高创新性、强实用性、趣味化设计及操作便捷性,聚焦本土科技企业创新商品 [6] - 首批产品在杭州大厦"杭产品销售专区"开售,未来将在生活街区、智慧商圈设沉浸式体验空间,淘宝开设线上专区 [7] 文旅活动与低空经济 - 杭州举办"2025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10家景区推出5月19日门票优惠 [7] - 推出"CityFly"低空旅游产品,结合湘湖直升机基地、永安山滑翔伞基地等体验点 [7] - 德国游客及高校留学生参与科技新特产互动,展现国际吸引力 [6] 企业参与与产品特色 - 宇树科技AI健身泵复刻亚运会同款智能健身体验 [6] - 灵伴科技AR眼镜实现古迹数字化展示 [6] - 强脑科技Easleep智能安睡仪主打睡眠改善功能 [6]
西湖审计打造民生项目监督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老旧小区改造伊始,我们在跟踪中就发现'四问四权'工作开展普遍不到位,征求意见居民数占比 不高,各镇街征询的覆盖率和深度也不一致,完工项目也没有及时开展满意度调查。我们以专报形式反 映问题,并提出了5点建议,全部被区委、区政府采纳,主管单位统一制定了意向调查表、意见签字表 等,充分保障了全体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西湖区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西湖区审计局在跟踪审计时发现,老旧小区电瓶车"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向主管部门提 出建议后,区住建局制定了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技术导则,明确要求改造中要因地制宜设置非机动车 集中停放车棚,配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在重大民生项目中,我们还审计调查了西湖区2021年-2023年实施的69个老旧小区项目、18个未来 社区改造项目,发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推广力度不足,建议主管单位发动各 镇街仔细梳理符合安装条件的老旧小区,试点先行、稳妥扩面,提高老小区内新能源充电桩安装 率。"西湖区审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西湖区已经有4个街道的8个老旧小区项目新建了64个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去年至今,西湖区审计局在全区重大民生 ...
长三角10城代表“City Walk”上城区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长三角楼宇经济合作 - 长三角10个城市中心城区代表齐聚杭州上城区 通过City Walk形式感受楼宇经济活力并探讨一体化发展 [1] - 参与城区包括上海黄浦区 杭州上城区 南京鼓楼区 苏州姑苏区 宁波鄞州区 合肥庐阳区/蜀山区 无锡梁溪区 南通崇川区 常州新北区 [1] - 2023年底提出构建"七个一"品牌工程 楼宇互访体验是核心项目之一 [1] 杭州楼宇经济定位 -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 楼宇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转型 塑造从古典到现代的城市天际线 [1] - 上城区副区长强调区域兼具千年历史底蕴与现代国际范 是展示杭州形象的核心窗口 [2] - 代表参观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 考察富春路"百亿大道"及华联UDC时代大厦 探讨楼宇品牌化建设 [2] 区域联动发展 - 活动旨在强化长三角中心城区辐射作用 通过交流合作探索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新路径 [2] - 上城区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场景为载体 推动文旅融合与城市温度提升 [2]
杭州发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跑计划”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杭州科技成果转化"助跑计划" - 杭州发布"双十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跑计划" 目标包括年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30人以上 年催生高价值发明专利300项以上 年落地杭州转化科技成果30项以上 [4] - "双十平台"指杭州"1+2+33+7+N"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中的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 [4] - 计划围绕"培土""发掘""熟化""嫁接""扎根"五大行动展开 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 [4][5] 助跑计划实施机制 - 建立"科技工兵+科技红娘+科技店小二"三位一体的"助跑团" 由市科技局和市投资促进局牵头 [5] - 每个"双十平台"设立3人工作小组 包含技术转移中心人员 区县牵头部门人员和平台成果转化员各1名 [6] - 通过与金融机构联动发展科技金融产品 解决创新项目资金需求 [6] 计划实施效果 - 推动科研人员以市场思维解决技术问题 使科技项目更易转化为产业化项目 [5] - 天目山实验室案例显示 计划帮助科研人员从追求技术先进性转向经济可行性 提升成果市场化成功率 [5] -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追踪反馈机制 确保每个项目有明确进展 [6]
8000余名骑手 穿行环湖经典赛道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7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2025千岛湖公路自行车系列赛夏季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8000余名选手参与,创下千岛湖自行车活动历史人数之最 [1] - 赛事采用136公里经典环湖路线,并增设两个途中冲刺点以提升观赏性和趣味性 [1] - 现场有超过700名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团队保障赛事运行,当地多部门提供专业支持 [1] 赛事成绩亮点 - 男子精英组冠军由迈金-崔克车队的陈浩以3小时06分24秒夺得,迹驰-瑞豹车队和LYKOS车队分获亚军季军 [1] - 女子精英组冠军为X-SOON-昆明77单车的汪兴娥(3小时26分49秒),上海轮语Ridley和AEC-KMC车队选手进入前三 [1] 配套商业活动 - 活动现场设置80余家展商展位,涵盖自行车整车及配件、装备鞋服、汽车、户外运动用品等领域 [2] - 展商展示吸引大量骑友和当地群众互动观摩,形成赛事与商业联动效应 [2]
1-4月杭州外贸增长10.2%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7
外贸进出口总值 - 1-4月杭州外贸进出口总值2698亿元 同比增长10.2% [1] - 出口1901.4亿元 增长17.1% 出口规模全国城市第九 增速全国十强城市第二 [1] 分产品出口情况 - 机电产品出口933亿元 增长16.2% [1]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90亿元 增长12.1% [1] - 集成电路和笔记本电脑是高新技术产品中增长较快的商品 [1] - 玳能科技前4个月进出口近29亿元 同比增长超五成 [1] 分市场出口情况 - 对欧盟出口349.8亿元 增长13.6% [1] - 对东盟出口276.9亿元 增长31.8% 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4.1%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60.4亿元 增长13.2% [1] 企业表现 - 士兰微电子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36% [2] - 1-4月杭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5万家 增加8.2% [2] - 出口企业1.3万家 增加8.2%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1855.4亿元 增长16.3% 占外贸总值68.8% 占比提升3.6个百分点 [2]
解密中策职业学校“鸿雁精神”背后的育人“DNA”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1
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在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中处于领先地位,自2018年起参与"中本一体化"试点招生、开设分校及"职普融通"试点班等多项首创性改革 [5] - 学校被认定为市区唯一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其品牌象征"鸿雁精神",强调持续提升与重塑以顺应国家改革发展潮流 [5] - 2024年学校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中获得金奖,展现专业技能培养成果 [2]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实践 -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自2005年起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养鱼瓶实验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与专业素养 [7] - 学生长期参与运河及周边河道水质监测,每月对卖鱼桥段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上报拱墅区相关部门,支持"五水共治"工程 [7] - 近十年该专业培养1名博士、22名硕士,毕业生如王晓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持续投身生态保护工作 [8] 新兴专业布局与产业对接 - 2024年新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响应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人才需求,此前已通过选修课(2016年)和教学班(2019年)积累经验 [8][9] - 无人机专业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浙江省无人机协会合作共建课程与实训基地,依托省级品牌专业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发展 [9] - 烹饪专业升级为杭帮菜产业学院,联合杭州饮服集团等开展数字化教学,集成AI伴学系统及21项指标全流程监测 [10]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 商务英语五年制班学生英文导游证考取率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平均水平,强化国际化服务能力 [12] - 通过技能文化节(持续两个月)和跨专业赛项激发学生潜能,如邹子羿在校期间创立3D打印企业并实现年营收近百万元 [13] - 首批中本一体班8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李炫志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4年新增4个职普融通试点班拓宽升学路径 [13]
上城:笕桥打造“邻里共享烘衣房”
杭州日报· 2025-05-20 10:55
社区养老服务创新 - 上城区笕桥街道金色黎明社区推出"邻里共享烘衣房"免费公益服务,解决雨季衣物晾晒难题,服务对象主要为1530余位老人中的低楼层住户及60岁以上群体[1] - 项目由61家爱心商户众筹5000余元购置2台专业烘干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可享优先使用权,采用电话预约制并实施严格消毒措施[1] - 创新服务模式包含"取送一条龙"互助服务,由志愿者为腿脚不便者提供上门收送服务,试运行期间已覆盖50多位老人[2] 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 笕桥街道通过"友邻有礼、金邻互助"模式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将共享烘衣房纳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2] - 社区通过整合商户资源(61家参与众筹)和志愿者力量(邻里互助队),形成多方协同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1][2] - 服务设计注重细节:限制贴身衣物烘烤、工作时段全开放、设备消毒等举措体现精细化运营思路[1]
浙江第一码头,焕新重启!
杭州日报· 2025-05-20 10:52
浙江第一码头重启 - 浙江第一码头中断8年后重新投入运营 承载杭州近百年水运记忆 曾承担物资运输与人员转移重任 高峰时每天有两万人过江 [1] - 码头停用原因为配合环保需求 附近有水厂取水口 现因取水水源调整重新具备启用条件 [1] - 码头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新增水雾降温系统 打卡小景观等设施 [1] 钱塘江夜游产品创新 - "晴西子"号游船首创"游船+无人机"模式 深度融合低空飞行与水上旅游 是目前钱塘江上唯一集旅游观光 餐饮 品牌活动 婚礼及无人机表演于一体的大型游轮 [2] - 航线全程70分钟 途经钱王射潮 西兴大桥 奥体中心等景点 配备AR灯光互动等体验项目 [2] - 推出"高端江景餐饮"服务 打造"味觉与视觉"双重盛宴 票价128元起 日常每日一班 节假日增加班次 [2] 杭州文旅产业升级 - 码头重启与夜游焕新为杭州夜经济注入新活力 打造集文化沉浸 夜游观光 餐饮 无人机表演 商业运营于一体的城市文旅IP [1][2] - 杭州交通持续推进"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建设 发展水路交旅融合 计划串联更多旅游资源 [2] - 项目定位"潮涌百年 光映未来" 旨在让百年渡口焕发新魅力 通过水路展现杭州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 [1][2]
高质量建设博物馆之城 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杭州日报· 2025-05-20 10:52
杭州博物馆事业发展概况 - 杭州博物馆数量已达299家 其中国有博物馆73家 非国有博物馆31家 乡村(社区)博物馆184家 其他类博物馆11家 [2] - 拥有国家一级博物馆12家 数量在国内城市中位居第二 仅次于北京 [2] -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 不可移动文物11134处 历史建筑1686处 已初步形成博物馆之城格局 [2] 博物馆建设政策与规划 - 200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 掀起"博物馆热" [3] - 2021年发布《杭州市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 [3] - 2024年启动编制《杭州市"博物馆之城"发展规划(2025—2030)》 [3] 数字化与文化惠民成果 - 打造"杭城迹忆"数字化平台 实现足不出户领略历史文化 [3] - 新建10个国有博物馆 孵化培育百个乡村(社区)博物馆 [3] - 全市博物馆每年服务观众千万人次以上 [3] 主题活动与公众参与 - 2019-2024年连续举办"红色记忆""让文物活起来""宋韵迹忆"等主题文博活动 [4] - "让文物活起来"全媒体传播项目获2021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奖 [4] - 2024年将推出讲解员技能竞赛 文物主题篆刻大赛 文博推荐官发展计划等活动 [5] 科技赋能博物馆发展 - 建设智慧博物馆与智慧城市融合 开发数字地图和集中预约系统 [6] - 展览设置可交互声光电墙面 AI数字人"苏东坡"等科技展示手段 [6] - "杭城迹忆"平台可定制文化出行路线 参与线上互动打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