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通过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建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6 16:12
交易概述 - 中国船舶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整合中国重工,交易金额达11,515,027.84万元,构成双方重大资产重组 [3][8] - 换股比例调整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发行股份总数3,053,192,530股 [7] - 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中国船舶承继其全部资产及负债 [3] 交易结构 - 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换股价格37.59元/股;中国重工为被合并方,换股价格5.032元/股 [5][7] - 换股基准日为双方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价格基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 [5] - 独立财务顾问:中信证券(中国船舶)、中信建投证券(中国重工) [3] 股东权益安排 - 换股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中国重工全体股东 [4] - 双方2024年度利润分配已实施,中国船舶每10股派2.50元,中国重工每10股派0.18元 [6][7] 控制权与合规性 - 交易双方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9] - 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认为交易符合重组条件及信披要求 [1][2]
爱旭股份不超35亿定增获上交所通过 华泰联合建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6 16:10
发行审核进展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下一步将提交中国证监会注册 [1] - 本次发行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获得注册及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1] 募资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用于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拟使用募资30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资5亿元) [1][2] - 义乌六期项目总投资85.1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需求15亿元,合计总投资100.16亿元 [2] 发行方案 -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采取向特定对象发行方式 [2]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包括符合规定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及合格投资者 [2] - 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最终发行价格将通过市场询价确定 [3]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陈刚直接持股17.96%,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1.29% [3] - 按发行上限5.48亿股测算,发行后总股本将增至23.74亿股,陈刚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稀释至24.07%,控制权不变 [4] 中介机构 - 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李明康、范磊 [4]
中科磁业净利连降2年 2023年上市超募4.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6 16:1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同比增长12.75%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6.08万元,同比下降65.59%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62万元,上年同期为8902.46万元 [1][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下降21.75% [3][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13.20万元,同比下降46.15% [3][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35.09% [4][5]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3.84万元,同比增长232.27% [4][5] 权益分派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1.00元人民币现金 [2]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6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27日 [2]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5] - 公开发行2215万股,占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25% [5] - 发行价格为41.20元/股 [5] - 募集资金总额91,258万元,净额82,482.71万元 [5][6]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45924.75万元 [6]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36,557.96万元 [6] - 计划用于年产6000吨高性能电机磁瓦及年产1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磁钢技改项目、研发技术中心建设改造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6]
罗马仕宣布:停工停产
中国经济网· 2025-07-06 12:31
停工停产通知 - 公司于2025年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 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停工 [1] - 停工首月按约定标准支付工资 次月起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支付生活费 [1] - 公司声明未倒闭 承诺解决用户及合作伙伴问题 [2] 产品安全事件 - 多所高校禁用20000毫安充电宝 因存在自燃风险 [2] - 公司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生产的移动电源 涉及491745台 [2] - 召回产品因电芯原材料问题 极端场景下可能过热燃烧 [2] - 具体召回型号包括PAC20-272(331578台) PAC20-392(113253台) PLT20A-152(46914台) [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4年7月2日法定代表人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 [3] - 公司称变更系为整改及产业链自检 聚焦新品准备 [3] 公司经营数据 - 公司创立于2012年 年出货量超5000万件 [4]
顺德银行终止深交所主板IPO
中国经济网· 2025-07-05 17:39
上市审核终止 - 深交所决定终止对顺德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 [1] - 顺德银行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文件,保荐人中金公司同步提交撤回申请 [3] - 审核终止依据为《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年修订)》第六十二条 [3]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4] - 美的集团持股9.69%(492,472,771股)为第一大股东 [4] - 佛山市顺德区诚顺资产管理持股7.41%(376,532,361股) [4] - 广东万和集团持股5.57%(282,815,909股) [4] -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持股5.51%(279,943,299股) [4] 原IPO计划 - 拟发行不超过16.9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 [4] - 募集资金计划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 [4]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和同业业务 [3] 中介机构 - 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4] - 保荐代表人为胡治东、祝晓飞 [4]
锦华新材过会:今年IPO过关第31家 浙商证券过首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5 16:31
公司概况 - 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锦华新材)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上市和信息披露要求,成为今年第31家过会企业(上交所和深交所共19家,北交所12家) [1] - 公司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甲氧胺盐酸盐、乙醛肟等 [1] - 巨化集团直接持有锦华新材82.49%股份,为控股股东,浙江省国资委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巨化集团90%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2] 发行计划 - 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32,666,667股,发行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25%,可能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额外发行不超过4,900,000股(占发行数量15%) [2] - 募集资金59,300.25万元,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500吨/年JH-2中试项目、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 [3] - 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签字保荐代表人为苗淼、廖来泉,这是浙商证券今年保荐成功的首单IPO项目 [1] 审核关注点 - 经营业绩真实性:需说明不同销售渠道毛利率差异合理性及贸易商终端销售真实性 [5] - 独立性:需说明与巨化集团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的独立情况,避免混同 [5] - 环保合规:需说明超产能是否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整改措施及内控机制有效性 [5] 市场数据 - 2025年上交所/深交所过会企业19家,保荐机构以国泰海通(4家)、中信建投(4家)、中信证券(2家)为主 [6][7] - 北交所过会企业12家,保荐机构包括东方证券、华泰联合、东北证券等,浙商证券为最新过会项目保荐方 [8]
首批科创债ETF即将首发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20:22
科创债ETF嘉实产品特点 - 跟踪中证AAA科创公司债指数(932160),选取主体评级AAA、隐含评级AA+及以上的债券作为样本,发行主体以央企、国企及优质科技民企为主 [2] - 指数2023年、2024年和近1年收益率分别为5.5%、6.0%和3.81%,历史收益表现良好 [2] - 采用现金申赎方式,相比实物方式大幅降低交易难度,对投资者更为便利高效 [3] - 设置定期分红评估机制,每年四次评价可供分配利润,采用现金分红方式 [3] - 管理费0.15%,托管费0.05%,支持T+0回转交易,符合标准后可场内质押 [4] 投资策略与风控 - 采用抽样复制和动态最优化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流动性较好的债券构建组合 [5] - 通过适度久期偏离、收益率曲线策略、品种利差策略等方式争取超额收益 [6] - 信用研究员采用A/B角双评估机制,将信用债按风险划分为1-12级建立严谨信评体系 [8] - 在组合构建中会考虑久期、集中度、行业分布和跟踪误差等指标进行回测 [8] 管理团队与平台优势 - 拟任基金经理王喆拥有11年金融从业经验,8年固定收益投资经验,擅长市场趋势判断和信用策略 [7] - 嘉实基金拥有全行业成立最早、覆盖最全的信用研究团队,20余位信用研究员 [8] - 公司在科创领域前瞻布局,打造了满足多元配置需求的产品矩阵 [8] 市场展望 - 未来宏观利率水平或将总体保持低位运行,债券市场有望延续牛市格局 [9] - 科创债发行主体多处于技术突破期,研发成果商业化可能带动债券价值提升 [9]
成都首个银行网点“健康小屋”上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7:38
健康小屋服务模式 - 公司联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及成都高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网点设立公益性质的"健康小屋",提供检测-评估-预警-线上咨询-家庭医生管理-绿色通道就诊的一站式闭环服务 [2] - 配备自主检测仪器可测量血压、血氧、心率、体脂、心电图、血糖等12项慢性病指标,数据实时接入高新区卫健系统实现动态监测 [2] - 通过积分兑换日用品机制提升老年人参与体检积极性,已开展10余场活动覆盖900余位居民 [3][6] 健康管理生态构建 - 联动基层医疗机构为客户建立健康画像,重点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人群,提供定制化体检和疾病初筛服务 [3] - 每月组织2-4次健康沙龙,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刮痧等6大类主题,网点配备近百本健康书籍供取阅 [3] - 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用药指导、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深度服务 [6] 养老金融战略升级 - 公司自2012年推出"安愉人生"品牌,在成都已积累超百万50岁以上客户,12年服务经验形成老年客群服务优势 [4] - 当前在高新区部署10个网点健康小屋,推动卫健工作从治病向预防为主转变,促进多主体协同的健康管理社会参与 [4] - 将"大健康"理念融入银龄服务,既是金融专业服务的延伸,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举措 [5] 政企合作机制 - 在高新区卫健局指导下,与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综合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整合医疗与金融资源 [4] - 通过健康小屋实现医疗机构服务半径扩展,为居民提供全流程健康监测支持 [4] - 计划深化与属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更精准的家庭医生签约、义诊咨询等银龄专属服务 [6]
锦江区与四川师范大学举行校地合作签约仪式 深化多领域合作共促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7:38
校地合作签约 - 锦江区与四川师范大学举行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双方高层领导出席[1] - 双方签订《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 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协议》,明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4] - 现场签订首发经济、文旅、人才、教育4个细分领域合作协议[4] 合作内容与机制 - 合作聚焦首发经济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数字文创融合及教育人才共享[3] - 建立联席会商、项目联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20个意向合作项目落地[4] - 四川师范大学将整合学科与人才资源,强化科教、产教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3] 首发经济研究院成果 - 双方于2023年2月5日在全国率先成立首发经济研究院[6] - 研究院融合锦江产业优势与川师学科资源,构建首发经济理论及评价体系[6] - 编制发布《锦江区首发经济产业生态圈》,打造COSMO潮流聚变场等标杆载体[6] - 联合近30家成员单位成立首发经济促进联盟,搭建全链条生态体系[6] 未来发展规划 -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依托"立园满园""进解优促"行动[4] - 拓展合作边界,构建科技赋能产业、人才支撑发展、文化点亮生活的校地协同发展新格局[6] - 重点推动脑机接口、开源鸿蒙等前沿技术领域合作[4]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国央企数智化转型 链通产业新质生产力”论坛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7:33
论坛概况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专题论坛"国央企数智化转型链通产业新质生产力"于7月3日召开 [1][4] - 北京市东城区新智算力与大模型研究院正式揭牌,定位"政产学研用金服"七位一体创新联合体 [1] - 论坛设置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和数字经济体验区三大环节 [4] 政策与战略布局 - 东城区区长陈献森强调将依托央企总部集聚优势,打造央地协同数字化转型"北京样板",推动政策、技术、资本深度融合 [4] - 东城区副区长邓慧敏推介了东城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及政策,聚焦算力、大模型与产业融合 [4] - 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顾瑾栩葛指出国央企数智化转型是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关键支撑,需突破体制机制壁垒 [4] 行业观点与实践 - 知识产权出版社董事长刘超提出知识产权是数智化转型的"基石"与"引擎",将通过专利导航和数据资产化服务为国央企构建创新护城河 [4] - 主旨演讲环节汇聚7位行业领袖分享硬核实践,圆桌对话环节7位嘉宾探讨"构建产业生态,合作共赢新范式" [4] - 数字经济体验区展示7家创新企业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沉浸式未来体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