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陕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省市场监管局】筑牢食品安全根基 擦亮陕菜品牌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行业活动与品牌推广 - 蓝田县举办"勺勺客"村厨争霸赛 主题为"中国厨乡·舌尖蓝田" 旨在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并强化陕菜品牌形象 [1] - 活动展示陕西特色美食如扯面、荞麦饸饹 体现村厨技艺与地方餐饮文化传承 [1] - 蓝田县、岐山县、汉阴县等陕菜之乡推动地方美食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与标准制定 [1] 食品安全与量化管理 - 陌禅文化·膳缘隐舍餐厅通过《食安经》培训强化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后厨实行分区管理、食材分类存放等高标准操作 [2] - 陕西省2021年起推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 涵盖食品安全制度、场所环境、原材料采购等维度 汉水莲花餐饮朱雀店获评A级单位 [2] - 汉水莲花餐饮注重餐具高温消毒与专用存储 紫阳蒸盆子等陕南美食受消费者青睐 [3][4] 智慧化监管与消费者参与 - 宝鸡市1289家餐饮单位、926家学校食堂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 其中971家餐饮单位、466家学校食堂实现"扫码看后厨" [5] - 令氏家外家周礼食府店通过实时后厨画面展示提升消费者信任 韩城市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风险预警至闭环管理的全流程管控 [5] - 韩城市推进餐饮门店智慧化改造 计划构建科技支撑的现代化监管体系 [5] 标准化建设与连锁发展 - 陕西省发布《现制现售饮品门店卫生操作规范》 规范加工流程与设备清洗 茶话弄品牌借此提升产品标准化与市场认可度 [6] - 《陕菜传统制作工艺规范》明确烩三鲜、葫芦鸡等菜品原辅料要求与工艺标准 西安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程同步完善 [6] - 行业通过标准化保障菜品品质稳定 推动连锁化发展以增强品牌竞争力 [6]
【省司法厅】陕西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 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活动由省委宣传部 省司法厅在全省组织开展[1] - 活动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基本原则包括平等 自愿 公平 诚信等[1] - 重点宣传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 包括优化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创新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中国企业走出去等[1] - 活动旨在提高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 助力企业防范化解风险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 活动具体安排 - 开展民法典进企业公益大讲堂 法润三秦大讲堂进民企 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民法典进学校等主题活动[2] - 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作用 开展民法典宣传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2] - 各市区有关部门重点开展民法典进企业 同时结合实际开展进机关 进乡村 进社区 进校园等活动[2] - 压紧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 发挥行业协会 商会 法律明白人 普法讲师团 普法志愿者等作用[2] 宣传方式创新 -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 组织有特色 接地气的法治宣传活动[2] - 坚持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 加强以案普法[2] - 运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 短视频等新技术新媒体 提升宣传互动性 精准性和有效性[2]
【省科技厅】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申报认定工作启动 - 2025年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和陕西省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已启动 [1] - 申报主体或依托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在省内注册并正常经营满3年 [1] - 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不得同时申报 [1] - 已获批复支持的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依托单位不得再次申报 [1] - 中央在陕单位不得以子公司等名义再次申报 [1] - 省科技厅将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 [1] - 最终由省科技厅会议研究审定后发文认定并给予经费支持 [1] 发展目标与规划 - 陕西将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1] - 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1] - 到2026年底全省计划培育认定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1] - 计划开展500项概念验证和500项中试熟化服务 [1] - 推动300个新产品上市并孵化200家科技型企业 [1] - 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 -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1] 重点支持领域 - 围绕光子、氢能及储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新赛道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牵头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2] - 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原理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服务 [2] - 围绕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基地 [2] - 中试基地重点开展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实验或试生产并为规模生产提供中间试验服务 [2]
【咸阳】不断激活民营经济增长新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数字化转型 - 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引入全国首条茯茶数字化生产线 实现生产智能化数字化[1] - 数字化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公司经营状况显著改善[1] - 咸阳市印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举办系列培训活动推动民企转型[1] - 咸阳市现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540户 民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户[1] 产业集群发展 - 咸阳市重点打造电子显示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新型合成材料等产业集群[1] - 咸阳装备制造产业园中低压输变电产业集群 兴平市航空航海装备产业集群获省级认定[2] - 科隆新材计划建立产业链联盟 制定液压传动产业链图谱 在煤炭主产区布局业务[2] 民营企业表现 - 2024年咸阳新增"五上"民营企业213户 总数达2377户 占全市"五上"企业90.07%[2] - 咸阳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701.9亿元 占GDP比重56.7%[3] - 咸阳市鼓励民企与国内大企业配套协作 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搭建发展平台[2] 企业案例 - 科隆新材为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 制造业单项冠军 产品应用于矿产化工航空等领域[2] - 咸阳泾渭茯茶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质量提升 享受数字化红利[1]
【西安】全力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模式 - 西安市莲湖区西关街道将临时性志愿服务转化为常态化、主动型、项目型服务,形成"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多元共治、双向奔赴、长效发展"的基层治理格局 [1] - 西安市全面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推动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常态化发展 [1] 供需匹配与资源整合 - 西安市通过文博单位与高校结对共建(如西安半坡博物馆与西北大学等7所高校签约),建立"文博单位+高校志愿者"联动机制,推进志愿者招募、培训和激励保障 [2] - 西安市优化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职能,明确成员单位职责,构建协同高效的志愿服务大场景 [2] 专业化志愿服务实践 - 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崇业社区组织党员、青年、巾帼等专业志愿者队伍,单次活动为300余名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等便民服务 [3] - 西安市组建医疗、文艺、法律等各行业志愿者队伍,如文艺志愿者小分队在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关家村开展相声、歌舞等惠民演出 [4] 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 - 雁塔区电子城街道立丰城社区设立"雁翔小哥"能量补给站,配备充电设施、医药箱等,已改造89个站点服务快递员等群体 [4] - 莲湖区梨园社区建成6类开放式志愿服务阵地(含便民服务、儿童游乐空间),覆盖5200户1.1万居民 [5] - 西安市采用"1+N"卫星式模式孵化志愿服务项目,已遴选文化传播、数字赋能等5大类30个项目 [5]
【旬阳】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49
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 - 旬阳市推动农村资产、资金、资源"三资"管理迈向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1] - 建立"四级四档"资金管理制度并引入"银农直连"系统实现村集体财务与银行系统在线互通[2] - 村民可通过"陕农经"平台在手机上查看村集体开支情况[2] 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旬阳市305个村集体年收入均超10万元其中33个村突破50万元鲁家台社区达300万元[1] - 麻坪镇通过清查行动清收合同278份查出村级集体资产4684.1万元[2] - 21个镇街打造特色生态产业链条带动农户增收[3] 资源盘活与产业模式 - 李家河村通过合同清理规范行动将权属不清土地确定为集体资产并种植烟叶[1] - 水泉坪村盘活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茶园成为集体"金疙瘩"节假日供不应求[2] - 仁河口镇推行"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联建机制发展农耕观光带和生态种养模式[2][3] 监管体系与村民参与 - 麻坪镇构建"镇级指导协调、村级清查核实"双重责任体系[1] - 村集体账目需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并公示村民可随时查看明细[1] - 城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定期核对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2]
陕西咸阳:打好抗旱主动仗
陕西日报· 2025-05-13 10:51
旱情概况 - 今年以来咸阳市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辖区各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 [1] - 截至4月底共开动各类机井8549眼 抽水站158处 完成春灌128 86万亩次 [1] 抗旱措施 - 咸阳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户 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影响 [1] - 召开抗旱保粮工作紧急会议 从5个方面细化工作安排 [1] - 制定大包抓强服务促春管行动方案 细化抗旱田管技术指导意见 [1] - 成立4个联合指导服务组 分区分类推进抗旱强春管措施落实 [1] - 结合春播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优化品种布局 推广增密度技术 [1] 各县区具体行动 - 三原县对嵯峨镇 新兴镇 陵前镇部分麦田开展喷施叶面肥及抗旱剂统一作业 [2] - 三原县修复旱腰带地区部分灌溉井 提高轻中旱麦田抗旱能力 [2] - 乾县为新阳镇等镇发放抗旱剂和抗旱灌溉水泵 水管等物资 [2] - 乾县发布当前灌水注意事项 指导群众科学灌溉 [2] - 旬邑县成功实施4轮次人工增雨作业 有效缓解旱情 [2] 后续工作部署 - 咸阳市将持续加强旱情监测研判 强化抗旱工作统筹调度 [2] - 不断增加抗旱水源供给 加强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 [2] - 组织党员干部 技术人员下沉一线 指导落实抗旱保生产措施 [2]
省委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5-13 08:27
西安陆港空港枢纽建设 - 加快提升西安陆港空港枢纽能级,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 [2] - 深度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 [2] - 扎实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促进航空、铁路、公路高效联动 [2] - 深化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提高贸易投资、货物通关、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2]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 - 加快算力网络和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2] - 聚焦模型算法、高端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强化科研攻关 [2] - 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以科技金融赋能成果转化 [2] - 满足多维度行业应用场景需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2] - 完善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扎实做好"保交房""保回迁"工作 [2] - 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 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 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压实清欠责任,集中力量化解存量 [2] - 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坚决遏制新增欠款 [2] - 切实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 [2] 经济工作部署 - 省委财经委员会要聚焦经济热点、发展难点、改革堵点,加强前瞻性研究、战略性谋划 [3] - 省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3] - 各级各部门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等工作 [3] -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3]
【宝鸡】让党的好声音入脑入心
陕西日报· 2025-05-13 07:10
宣讲活动组织 - 宝鸡市举办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大赛,主题为"文明实践·'理'响三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1] - 宝鸡市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从多群体中选拔宣讲师,形成多元化宣讲体系[3] - 宝鸡市共有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381名,其中省级43名、市级28名、县(区)级310名[4] 宣讲内容与形式 - 宣讲师采用秦腔戏词、朗诵、演讲、快板等形式,结合百姓视角和语言进行宣讲[1][5] - 宣讲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革命烈士红色故事、优秀传统文化、模范好人事迹等[5] - 宣讲师自制教具,创新形式如将马路"搬进"操场,提升宣讲效果[5] - 宣讲活动结合"理论讲堂+情景模拟"、"图片叙事+场景还原+艺术演绎"等多元形式[6][7] 宣讲成效与规模 - 宝鸡市线下开展宣传宣讲3860余场次,录制60余个微视频,通过五级微信群实现精准送达[5] - 宣讲活动引发镇村干部强烈共鸣,受到群众普遍欢迎[2][6] - 宣讲活动与便民服务如义诊、义剪等结合,群众反响热烈[6] 宣讲队伍建设与发展 - 宝鸡市打造常驻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伍,形成理论专家、文艺骨干、好人好事、全媒应用融合的宣讲体系[3] - 宣讲师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宣讲水平,激发宣讲热情[5] - 宝鸡市持续推进宣讲队伍多元化、内容场景化、活动常态化、品牌长效化"四化"建设[7]
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让外贸动能更强劲
陕西日报· 2025-05-13 07:10
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 - 陕西自贸试验区评选出16个"最佳实践案例",其中促进贸易转型升级的案例数量最多,显示对外贸量质齐升的重视 [1] - 西安跨境电商在AI技术驱动下实现智能变革,浐灞跨境电商产业园运用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加速生产,企业订单数据持续刷新 [1] AI技术在外贸中的应用 - 狮子科技通过AI工具分析销售数据,应用于文案写作、视觉内容生成、产品设计等环节,效率显著提升 [1] - AI工具可在十几秒内生成符合不同国家审美的产品图片和场景图,替代传统摄影流程,成本节约数十倍 [2] - 公司利用AI搭建海外独立站,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海外仓,将陕西制造的轻工产品、纺织品销往中亚国家 [2] - 浐灞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建成直播基地、供应链基地和实训基地,供应链基地与全国100多个保税仓合作,计划通过AI优化全供应链环节 [2] 通关便利化改革 - 海得邦物流采用"一线一票多车"整报分送模式,提高车辆调度效率并降低货物滞留风险,节省费用 [3] - 西安综合保税区实施"区内直转"模式,俄罗斯红酒从保税货物转为非保税货物仅需1小时,流程大幅简化 [3] - 陕西通过智能化建设、一体化监管等措施,出口通关时效缩短50%,综合运输成本降低15%以上 [4] - 西安车站海关推出区港一体化监管新模式,货物出区时间从2天以上压缩至2小时内,出口通关时效从1.6小时缩短至0.8小时 [4] - 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实现"一站式"通关,打造西北地区邮政物流贸易便利化通道 [4] 外贸新动能释放 - 通关便利化"组合拳"提升陕西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硬联通"和"软联通"水平,降低跨境商品运输和交易成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