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能源网
icon
搜索文档
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炎炎夏日送服务 竹企生产电无忧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7:21
电力服务优化 - 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主动走访福临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开展迎峰度夏专项用电检查,确保竹制品企业生产用电安全可靠 [1][3] - 公司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用电负荷及规划,并协助检查漏电保护器、配电箱等设备 [3] - 推出"e慧竹"专属服务,设立服务网格和专属客户经理,为竹企提供"管家式"智能用电方案,实现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 [6] - 科学制定用电方案,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班次、避开高峰,帮助节约成本 [6] 竹制品行业概况 - 邵武市是"中国竹家居之都",拥有292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7家),竹筷产量占全国市场60% [5] - 福临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为竹家居用品制造商,产品涵盖竹日用品、文创礼品等,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 [3] - 邵武市是全国唯一兼具竹快消品和竹家居完整产业链的县域 [5] 企业生产动态 - 盛夏为竹制品企业生产旺季,高温导致用电量显著增加,电力供应对产业稳定生产至关重要 [5] - 福临日用品厂长表示供电公司的专业检查保障了订单高峰期的用电安全 [5] 未来发展方向 - 邵武市供电公司计划持续探索服务竹企用电新路径,构建绿色低碳模式,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7] - 公司响应南平市打造竹产业千亿集群和邵武市"以竹代塑"政策,深化竹产业、科技、工艺及文化服务 [6]
国内最长330千伏GIL线路在兰州投运 助力甘肃中部电网优化升级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7:08
千伏线路的陪停,极大降低了电网运行风险,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也优于传统起重机。"现场 施工负责人傅威介绍道。同时,现场严格执行无尘化安装要求,使用两组防尘棚严格控制作 业环境洁净度和湿度,确保设备对接质量。 该段GIL的顺利投运,标志着兰州西变电站西新Ⅰ线、西子Ⅰ线间隔互换工作圆满完 成。此次调整后,西新Ⅰ线与西树线出串运行(即作为同一串上的线路运行),兰州城区主 网运行更加安全。"这为后续实现兰州西变电站运行于秦川电网系统创造了必要条件,是打 通甘肃中部电网解环'最后一公里'的核心环节。标志着甘肃中部电网解环工作取得重要突 破,电网结构得到显著优化,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变电运维中心副主任 田韵生表示。此项关键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兰州西变电站的供电能力和运行灵活 性,也为国内同类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确保设备"零缺陷"投运,国网兰州供电公司严把出厂关,安排专人全程驻厂监造,重 点盯守隐蔽工程和绝缘试验;开工前,创新管理方式,组织施工、监理、制造厂三方签订安 装分工界面协议,明确以制造厂为主导的现场安装责任。在工程现场,该公司设备部靠前指 挥,组织变电检修中心、变电运维中心相关专家及管理 ...
高原“电力木兰” 绽放最美光彩——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吴嘉楠荣获2025全国“最美职工”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7:03
2013年吴嘉楠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实验班毕业,积极响 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奔赴青藏高原投身电力事业,在海拔3700多米的雪 域坚定了职业理想。12年来,吴嘉楠深耕变电运维领域,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迅速成 长为变电运维的行家里手,在众多重大工程验收投运及异常故障处理的战场上勇挑重担;凭 借沉着冷静、临危决断的胆识和担当,多次高效处置了突发的设备异常、故障和危机。29岁 时,成为当时青海10座750千伏变电站中最年轻的站长。现为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运维检修 部变电运维管理专责,负责青海省65座超高压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 7月2日20时31分,由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闪亮的名字——2025"最美 职工"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播出,学习强国、央视频、央视网、全国总 工会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职工吴嘉楠作为全国9位"最美职 工"之一,分享了她"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 扎根西部"的心路历程,生动讲 述了高原电网人服务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倾情守护万家灯火的光明故事。 ▲吴嘉楠在2025"最美职工"发布仪式现场。 " ...
“反内卷奏乐”,周期“起舞”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6:57
政策动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工作意见》推动行业"反内卷"和"稳增长"高质量发展 [2] - 《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要求企业核查并补齐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差异 [2] 行业现状 - 错峰生产在"十三五"期间有效调控供需但面临需求快速下滑时协同易破裂的局限性 [3] - "批小建大"及技改扩产导致2023年行业实际产能较设计产能超15% [3] - 若超产政策严格执行熟料实际产能将从21亿吨减少至17亿吨 [3] 供需与盈利 - 2024年行业盈利能力整体优于2015年且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改善 [3] - 煤炭价格走低为水泥盈利留出空间 [3] - 短期水泥需求下滑速度放缓供需格局边际改善有望带来盈利修复 [3] - 远期持续削减产能叠加企业兼并重组支撑行业盈利弹性 [3] 投资观点 - 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边际向好反内卷意识强烈头部企业积极协同挺价 [4] - 煤炭价格下行背景下水泥复价将带来较好盈利空间 [4] - 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 [4]
煤炭运销公司召开形势任务教育宣讲会、奋进百亿攻坚战誓师会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5:45
公司活动 - 召开煤炭运销公司形势任务教育宣讲会、奋进百亿攻坚战誓师会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旨在凝聚员工力量、激发创业热情、推进年度重点任务 [1] - 宣读两项工作方案,各党支部进行表态发言,签订党建"融创"工作责任书,明确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目标 [1] - 党委书记为党员突击队授旗,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 表彰与宣誓 - 表彰"两优一先"先进集体及个人,肯定其杰出贡献,先进代表分享奋斗故事与经验 [3] - 新党员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党忠诚的坚定决心 [3] - 总经理进行形势任务宣讲,分析市场形势与公司挑战,指明工作方向 [3] 领导讲话与动员 - 党委书记作动员讲话,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强调党建工作重要性,期望党员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 [5] - 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激发员工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公司为实现发展目标努力拼搏 [5]
新《矿产资源法》核心要点及对煤炭行业影响分析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5:25
新《矿产资源法》核心修订内容 - 首次大修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体现统筹发展和安全、开发与保护、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等创新理念 [1][2] - 在矿业用地、战略性矿产资源征收土地、探采"直通车"、油气探采合一、矿业权收回补偿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1][2] - 标志着煤炭行业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的历史性跨越,短期倒逼行业加速出清落后产能,长期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现代煤炭工业体系 [2] 制度设计四大维度突破 - 矿业权出让:建立"竞争为主、协议例外"市场化配置机制,明确招标拍卖挂牌为主要出让方式,消除行政干预导致的市场不公 [3] - 权益保障:构建物权独立、期限稳定、补偿明确的权利体系,探矿权首次期限延长至5年(旧法3年),允许续期3次(每次5年) [5] - 生态修复与管理优化:新增"矿区生态修复"专章,确立"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原则,采矿权人承担全生命周期修复义务 [6] - 用地保障:明确矿业用地可通过出让、租赁、临时使用等多元方式取得,工业广场用地使用期限与采矿权期限一致(最长30年) [5] 对煤炭行业短中期影响 - 资源获取门槛陡升,竞争性出让推高矿业权成本,中小企业获取资源难度增大,小于30万吨/年产能煤矿约0.23亿吨/年 [6][7] - 成本曲线整体上移,生态修复保证金、智能化改造等要求增加生产运营成本,传导至价格端支撑煤价中枢底部 [7] - 市场格局加速重构,遏制无序竞采催化行业整合重组,提高集中度稳定供给减少市场波动 [7] 长期产业升级方向 - 市场化驱动资源优化配置,催生"资源+资本+技术"新型商业模式,扩大矿业权交易市场规模 [8] - 绿色转型加速,推广"采前预防、采中控制、采后修复"技术体系,加强煤矸石发电、矿井水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 [8] - 集约化发展形成"大基地、大集团"格局,智能矿山技术推广优化产能结构,增强行业抗周期能力 [8]
国网兰州新区供电公司:“电”燃产业新引擎 赋能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4:59
电力服务保障化工生产 - 国网兰州新区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为化工园区企业提供用电服务,以可靠电力支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化工原料破碎、过筛、深加工、提纯等多道工序依赖电力供应,电力保障对化工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 化工企业生产运营现状 - 兰州鸿瑄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实现有序生产,自动化生产线在智能控制系统调度下平稳运行 [3] - 工厂采用数字化与自动化技术驱动,保持高效、安全、环保的运转节奏 [3] 电力服务具体措施 - 针对化工园区生产特点排查供用电安全隐患,保障重要用户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3] - 跟踪化工企业用电需求,做好负荷预测,为生产、加工、灌装环节提供充足电力支撑 [3] - 旺季制定科学供电方案,指导用户完善电力设施运维管理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 企业反馈与未来规划 - 企业负责人表示供电稳定性保障了连续生产(24小时运转),避免设备停机导致成百上千万损失 [3] - 供电公司采用"一企一策"机制,根据生产特点定制用电方案,目标实现重要用户"零中断"供电 [3] - 未来将深化服务创新,助力化工园区绿色转型,支持"双碳"目标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国网扎赉特旗供电公司:电网建设检修齐发力 迎峰度夏保清凉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4:59
电网建设与设备维护 - 公司通过"电网建设加速度"和"设备检修高频次"双轮驱动策略应对夏季用电高峰 [1] - 重点工程采用优化施工流程和科学调配力量的方式加速推进 新建及改造线路显著提升区域电网供电能力和互济能力 [3] - 运维采用"人巡+机巡"模式对10千伏线路和配电设备特巡特护 入夏以来完成数十条配电线路精细化检修并处置隐患近百处 [3] 供电保障措施 - 推广绝缘杆带电作业法和绝缘斗臂车带电作业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检修对用户的影响 [4] - 组织服务队深入社区企业农牧区开展安全用电检查 协助排查内部线路隐患并宣传科学用电知识 [4] - 保持24小时应急抢修通道畅通 确保故障快速响应以缩短用户停电时间 [4] 整体战略成效 - 通过补强网架和消除隐患双管齐下提升供电可靠性 密切关注天气负荷变化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4]
内蒙古自治区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大规模开工建设,开工项目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4:59
内蒙古新型储能建设进展 - 内蒙古自治区正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1] - 2025年6月集中开工多个全球领先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 包括乌兰察布市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全球最大单体)、鄂尔多斯市3GW/12 8GWh储能电站群、呼伦贝尔市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站等 [2]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全区动工34个独立新型储能项目 总装机1480万千瓦 是已建成装机的1倍以上 [2] 项目技术特点 - 新开工项目涵盖多种技术路线 包括磷酸铁锂、全钒液流等电化学储能技术 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熔盐储能等物理储能技术 [2] - 包含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电化学储能电站和全球总装机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乌兰察布105万千瓦/630万千瓦时)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以来内蒙古新增建成新型储能装机708万千瓦 同比增长246% 累计装机达1032万千瓦 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区 [3] - 当前在建的148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 将继续巩固内蒙古在全国新型储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3] 战略意义 - 加速推进新型储能电站建设 有助于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 增强电网稳定性和灵活性 [3] - 为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强化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功能 [3]
多项创新!雄安新区220千伏复兴变电站投运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4:57
项目概况 - 复兴220千伏变电站于6月30日正式投运,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是国内首个全寿命周期"近零碳"变电站和首个圆形钢结构变电站 [1] - 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4.7亿元,变电容量360兆伏安 [1] - 该站以"复兴中国梦,圆梦未来城"为立意,是雄安新区东西重要联络变电站 [1] 项目意义 - 将有力保障北京疏解企业和高校可靠电力供应,为服务雄安高质量发展与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提供坚实支撑 [1] - 是服务雄安新区电力供应的东部500千伏雄东站、西部500千伏雄安站的重要联络变电站,也是新区220千伏分区环网重要枢纽变电站 [1] - 担负着启动区总部聚集核心区域供电任务,投运后将形成雄安启动区南北对角供电格局,进一步提升主网架结构强度 [1] 技术创新 - 探索全生命周期变电站低碳建设体系,设计方案融合了海绵城市、碳足迹管理等8项绿色建设解决方案 [2] - 采用智能化系统、水循环系统、零碳监测系统等15项低碳技术,是国内首个能源全过程监测变电站 [2] - 在"北斗+"技术应用、异形钢结构安装、大曲率镜面清水混凝土工艺、国产BIM三维正向设计全替代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2] 智能化建设 - 研发了雄安地区首个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应用AI违章抓拍、火灾烟感报警、北斗越界报警、临电远程监控等技术 [2] - 探索机器人替代和远程管控手段,将新技术融入工程建设各环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