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营报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进博会 国泰集团郑家驹:对内地市场发展充满信心 会扮演好“空中联系人”角色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2:5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植根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为独特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推进网络建设[3][8] - 公司连续第三年参展进博会,主题为“启新飞跃 同心致远”,展示四大核心业务板块[3] - 公司将进博会视为推动全球合作与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深化内地布局的重要窗口[3] 内地市场拓展 - 公司重点开拓内地市场,旗下双品牌已宣布或开通21条航线,其中5条聚焦内地市场[5] - 公司在内地共运营24个航点,包括今年新增的5个航点,并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关键城市航线上增加班次[5] - 旗下香港快运的内地航点从首次参展时的1个增至今年的6个,显示出内地市场的稳步成长[5] 业务表现与成果 - 公司上半年全球客运航点突破100个,标志着航线覆盖广度与联通效能实现新跃升[4] - 货运业务表现亮眼,上半年实现收入111.41亿港元,同比微增2.2%,货物运载量达80.1万吨,同比增幅11.4%[6]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益543.09亿港元,同比增长9.5%,股东应占溢利36.51亿港元,同比增长1.1%[7] 人才与招聘 - 公司积极扩大在内地招聘规模,计划招募飞行员、空乘、IT及工程技术人员等领域人才,目前已招聘超过3000名内地员工,预计年底增至约4000人[5] - 在空乘团队建设方面,现有约800名来自内地的空乘人员,目标是在年底前突破1000人[5] 货运业务亮点 - 货运业务是本次进博会展示重点,公司运营20架747货机,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空中桥梁”角色[6] - 第四季度是航空货运传统旺季,公司预计货运需求将保持强劲,内地市场是其富有韧性的增长引擎[7]
直击进博会 低空飞行全域涂装解决方案首秀 进博会成立邦签约“主战场”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2:54
进博会新品发布 - 公司在第八届进博会全球首发“立邦低空飞行全域涂装解决方案”并带来两款中国首展新品 [3] - “立邦低空飞行全域涂装解决方案”涵盖低空飞行器涂装与垂直起降地面涂装两大核心板块 耗时5年研发 [3] - 两款中国首展展品为“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涂装解决方案”和“辐射致冷涂料” [3] 产品解决方案细节 - “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涂装解决方案”提供绝缘、防火、防撞三重防护 响应国家“不起火、不爆炸”强制标准 [3] - 公司展示聚焦“绿色制造”的汽车绿色涂装解决方案和适配“好房子”建设需求的全场景涂装方案 [4] - 公司展示覆盖工程器械、桥梁、油罐车、船舶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工业涂料产品 [4] 市场战略与展望 - 公司计划在本届进博会期间举行超过20场签约活动 [3]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在中国市场看到了确定性 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4]
卓耀光:进博会是高效的商务平台 进博会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2:54
公司业务与进博会参与 - 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主要致力于数字化转型、IT服务及软件解决方案,并为东南亚及中国市场提供服务,客户包括联合利华和本田等国际企业[2] - 进博会是一个高效的商务平台,公司通过该平台构建深层次的商业关系,探索跨境合作机会,并持续拓展国际网络,已促成多项长期合作[2][3] - 依托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网络,特别是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公司成功对接众多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例如协助Highlift Crane拓展亚太地区业务,帮助其对接关键商业网络及地区商会[3] 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观察与建议 - 对于希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应仅停留在技术层面,需结合实际市场情况,开展详尽的市场调研,验证当地需求,并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商业文化与监管环境[4] - 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能加快全球扩展步伐和提升运营效率,但无法替代对目标市场的深度理解,最成功的国际化战略是融合AI赋能的高效基础与本地化执行力及文化洞察力[3][4][5] 中国人才市场需求与趋势 - 当前中国企业在招聘时更加注重候选人的经验背景与长期稳定性,用人标准更明确务实,倾向于寻找能在公司持续发展、贡献长期价值的人才,招聘决策也更贴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与文化特征[6] -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演进,未来人才市场将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与数字能力,具备科技素养、能灵活运用AI并持续自我学习的人才将成为市场新宠[6] - 从教育和实践角度看,不能一味依赖人工智能或科技手段,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需将科技工具与个人创造力、判断力和终身学习精神相结合[6]
京东联合“造车”背后:深入上游供应链的生态野心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2:50
合作模式与产品发布 - 京东、广汽集团、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埃安UT Super于11月9日正式发售,换电版本售价为4.99万元,整车购买价为8.99万元 [2] - 京东采用线上独销模式,线下广汽埃安4S店仅提供体验、交付和售后服务 [2] - 京东不直接参与整车制造,也无自建整车工厂计划,而是以“轻资产”模式入局,广汽埃安提供整车平台与制造能力,宁德时代供应标准化巧克力电池包及换电网络 [3][4] 京东的战略意图与角色演变 - 公司战略从早期售卖3C、家电等产品,逐步延伸至联合企业共同打造新品,供应链触角从日常消费品延伸至汽车等大件商品 [3] - 京东的角色定位已从“零售平台”升级为“生态整合者”或“生态赋能者”,主导产品定义与服务环节,将制造交由合作伙伴完成 [5][11] - 公司通过用户洞察、产品定义、线上销售及售后运营等优势参与合作,旨在实现“1+1+1>3”的效果,核心逻辑是“以用户需求与生态闭环为支点” [4][5] C2M模式与自有品牌发展 - 京东通过C2M(反向定制)模式深度参与多品类产品共创,以数据洞察驱动,联合供应链企业进行产品研发 [7] - 公司已多渠道布局自有品牌,如线下的七鲜超市、京东折扣超市,以及线上的京东京造、惠寻、京鲜生等 [6] - 今年“双十一”期间,京东独家定制商品的成交额同比增长已超10倍,例如与荣耀合作的大屏AI手机以及富光保温壶等产品取得成功 [3][7][8] 市场竞争与未来展望 - 京东切入造车标志着其“深入上游制造端”的战略进入新阶段,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升顾客生命周期价值 [10] - 埃安UT Super仅在京东独家销售,实现了定制产品的渠道独家管控,这可能成为公司新的竞争护城河 [10] - 随着在制造领域的深入,京东的估值逻辑可能从GMV、毛利率转向用户价值、服务收入与技术输出 [11]
广汽集团10月销量超17万辆 自主与合资品牌“双线发力”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2:48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10月公司汽车总销量超过17万辆,其中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69.2% [2] - 2025年1月至10月自主品牌出口量同比增长36% [2] - 主要子公司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呈现自主与合资双线发力格局 [2] 自主品牌业务 - 广汽传祺10月销量同比增长2.6%,传祺GS8销量4042辆,同比增长18.6% [2] - 传祺向往S7销量达3139辆,环比大幅增长96% [2] - 广汽埃安10月销量环比增长3.3%,首款增程车型埃安i60于10月开启预售 [2] - 昊铂GT Lite版于10月30日上市,进军高端纯电细分市场 [2] 合资品牌业务 - 广汽丰田10月销量同比增长0.7%,其智能纯电SUV铂智3X月销量首次突破万辆,达1.15万辆,累计销量超5.8万辆 [2][3] - 凯美瑞10月销量1.68万辆,智能电混双擎车型占比超过77% [3] - 汉兰达销量9815辆,同比增长65%,赛那销量1.09万辆,同比增长23.5% [3] - 广汽本田10月销量环比增长8.7%,皓影系列销量达1.43万辆,环比增长10.6% [2][3]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在马来西亚推出第二款本地组装车型影酷 [4] - 在菲律宾市场推出埃安V、昊铂HT、埃安UT三款车型,截至10月底已在菲律宾建立超30家销售与服务网络 [4] - 海外战略持续深化电动化引领和本地化深耕,在东南亚市场成果显著 [4] 生态合作与创新 - 由公司、京东、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埃安UT super将于11月9日上市,定位高品质高性价比新能源车 [4] - 埃安UT super创新融合京东渠道与个性化定制模式,满足90%以上用户日常通勤需求 [4] - 首台埃安UT super量产车已成功下线,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汽车个性化定制时代 [4]
对甲方坚决说“不”!两份处罚书凸显两会计所“硬”气质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2:48
金力泰处罚与审计问题 - 公司及3名高管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被合计罚款460万元 [1] - 在知悉审计机构拟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报告后 公司高管决定不接受该意见 但最终审计报告仍为“无法表示意见” 并对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 [1] - 审计报告指出 公司2024年通过与3家贸易商进行资金循环 累计转出资金9.31亿元 累计转回9.30亿元 存在资金占用重大风险 [2][3] - 审计机构无法对资金流进行完整穿透 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财务报表相关科目金额的准确性 [3] 南卫股份审计与处罚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平、前任财务总监因内幕交易分别被罚没4710.67万元和160.17万元 [4] - 审计机构天衡所在发现公司存在资金占用问题后 确定拟对2022年度财报出具非标准意见 对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 [5]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平曾咨询审计报告结论能否修改 被明确告知结论确定不可能修改 [5] - 截至2022年底 公司应收实际控制人及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款(含利息)为4335.49万元 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5] 审计机构的角色与行业影响 - 审计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 可通过查验会计记录、银行流水等方式识别资金异常流向 揭示资金占用风险 [6] - 审计意见能向市场传达公司财务风险信号 促使管理层正视问题并推动整改 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判断依据 [6] - 审计机构坚持专业判断和独立立场 对上市公司起到监督制衡作用 有助于促进公司强化内控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1][6]
直击进博会 松下中国进博会首发AI战略 近三年在华投资超15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2:41
公司战略 - 公司首次系统阐述以“两端赋能”为核心的AI战略全景 [3] - “两端赋能”战略一端聚焦用户场景,以AI技术融入生活生产场景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3] - “两端赋能”战略另一端深耕AI产业基建,为AI算力关键设备提供核心元器件材料及配套设备 [3] - 公司旨在抓住中国AI产业发展机遇,依托中国市场优势提升竞争力 [3] 财务业绩 - 2024财年公司在华销售额同比增长3%,利润增长12% [3] - 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在华销售额同比增长3%,利润增长24% [3] - 2023年至今公司在华投资已超过15亿元 [3] 业务构成 - 公司中国业务已形成健康智能住空间移动出行和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支柱 [3] -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47年来业务版图持续拓展 [3]
青岛银行大股东斥资近10亿元增持股份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1:24
增持计划实施结果 - 国信产融控股于2025年9月15日至11月5日通过港股通渠道累计增持青岛银行H股股份2.43亿股 [1] - 增持股份数量占青岛银行股份总数的4.18% [1] - 增持金额合计为人民币95,679.37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1] 增持后股权结构 - 本次增持完成后,国信产融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青岛银行11.15亿股股份 [1] - 合计持股占该行股份总数的19.17% [1]
直击进博会 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铭远: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扩大本土布局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0:58
公司市场地位与战略 - 公司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已68年,中国是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1] - 公司2023/24财年全财年营收达近110亿欧元,覆盖四大业务部门[5] - 公司过去十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了6倍,连续六年荣获“中国杰出雇主”称号,目前在华员工超过7000人[6] 在华投资与布局 - 公司正式启动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项目,这是其在华的最大单笔基建投资,将整合升级总部运营、销售、研发、生产、供应链等职能[1][6] - 公司启用苏州研发制造基地,并在上海、苏州和广州设有三大研发中心[6][7] - 公司计划在新的总部园区中与本土科研院所及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与研发中心[8] 产品创新与技术实力 - 公司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展示来自四大业务领域的逾60项创新解决方案[2] - 公司每年将约15%的营收投入科研,其显微镜曾帮助3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实现科研突破[5] - 公司全国首发首展数字导航手术显微镜ARTEVO 750,其光学分辨率提升21%,第二代高清镜内导航分辨率提升40%[4] - 公司首款国产高端手术显微镜PENTERO 800 S在进博会亮相,由中德研发团队历时三年打造并在苏州完成本土化生产[4] 本土合作与生态融合 - 公司与顺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供应链生态体系,并与vivo深化全球影像合作[8] - 公司的电动出行解决方案已成为众多全球领先电池制造商的首选,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7] - 公司已在中国获得89项专利,致力于与本土合作伙伴加强合作以加速创新[7][8] 业务驱动因素与市场前景 - 公司认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开放的营商环境、利好的政策、充沛的人才与发达的供应链体系[1] - 公司的技术优势与中国经济由“量”向“质”转变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其医疗与视力保健解决方案旨在助力“健康中国2030”愿景[6] - 进博会被公司视为重要的开放平台,为其带来了宝贵机遇[4]
UPS和FedEx停飞所有麦道11型货机 加速该机型终结运营进程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0:45
停飞事件概述 - UPS和FedEx于11月7日宣布,立即停飞旗下所有MD-11货机,此决定是在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建议下做出的[2] -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于11月8日签发紧急适航指令,要求停飞所有MD-11货机,认定不安全状况可能存在于同型号其他飞机[2] - 停飞事件由一起空难直接引发,11月4日一架执飞UPS 2976航班的MD-11货机在美国肯塔基州起飞后坠毁,造成14人死亡(机上3人,地面11人)[4] 受影响机队规模 - UPS的MD-11机队约占其航空公司机队规模的9%,共27架飞机[2][5] - FedEx的MD-11货机占其机队的4%,共28架飞机[2] - 全球共有三家航空公司运营MD-11货机,全部为美国公司,包括UPS、FedEx和西部环球航空[3] 公司应对措施 - UPS已制定应急计划,以确保能继续提供可靠服务[2] - FedEx根据波音公司建议开展全面安全审查,同时实施应急预案以避免业务中断[2] - 受影响的FedEx MD-11货机在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定期航班已全部停飞[4] 飞机型号背景 - MD-11飞机的制造公司麦道公司于1997年8月被波音公司并购,后续服务由波音负责[3] - 最后一架MD-11客机服役至2014年,之后未再进行旅客运输,目前运营的均为货机[3] - 此次事件加速了MD-11在全球主流货运航空公司中进入实质性终结运营的进程[3] - 涉事坠毁飞机为客改货机,由麦道公司1991年制造,机龄已达34年,配有3台GE CF6发动机[4] UPS公司运营概况 - UPS是一家全球性物流运输企业,1907年成立于美国西雅图,拥有49万名员工[5] - UPS运营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自有航空公司平均每天运营航班约2000个[5] - 除27架MD-11外,UPS机队还包括75架波音757、98架波音767、43架波音747及52架空客A300飞机,总计295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