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搜索文档
以创新为笔描绘青春画卷
中国青年报· 2025-05-26 05:24
行业数字化转型 - 中国联通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通信、纺织、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技术革新,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1] - 5G+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纺织车间,实现纱线断裂自动定位,改变传统工作模式 [2] - 5G LAN工厂在玻璃纤维领域实现5G-A技术对核心生产环节的控制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衣影"AI大模型3秒完成服装设计,实现个性化定制,纱线质量提升40% [2][4] - "沃渔通"系列产品将海上通信成本从500元/1.2GB降至普惠水平,覆盖青岛近海120公里范围 [2] - "海洋智脑"平台推出50多个智慧海洋解决方案,5G+海洋牧场观测网系统比传统微波通信节约80万元设备费用 [2] - "数字孪生体"技术将机房绘图工作从数天缩短至小时级,采用"二次聚类"法解决机柜识别难题 [3] 产业实践与用户思维 - "数字师傅"系统通过小样本智能算法解决纺织厂换款频繁导致的配棉难题 [4] - "问题倒推法"研发船载集成设备,比传统方法节省80%成本 [4] - "场景先行"理念开发"通信卫士"系统,实现诈骗电话精准拦截 [4] 企业人才培育机制 - 中国联通"青托计划"实行"一人一策"培养,配备企业导师,16人入选中国科协青托,12人入选各省科协青托,60人入选首届中国联通青托 [5] - 青年突击队机制快速集结不同领域专家攻坚,推动海洋通信突破 [5] 青年科技工作者发展 - 竹梦圆AI实习经历明确技术价值,带领青年创新工作室成为联通AI人才摇篮 [5] - 和杉杉放弃高校教职投身产业,推动通信与AI技术在纺织行业应用 [5]
首个阅文书园将落地深圳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11:29
公司战略合作与IP开发 - 阅文集团与深圳出版集团、深圳广电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深圳地标"湾区之眼"落地首个IP综合体验空间"阅文书园" [1] - "阅文书园"构建"阅读+IP周边+互动体验+社交活动"的年轻人文化消费新业态 助力深圳城市IP与文化建设 [1] - 阅文书园作为IP运营创新试验场 通过高频次IP主题活动、社群运营和消费体验为年轻人提供情感共鸣和社交互动平台 [2] 核心IP展示与成果 - 阅文集团在文博会集中呈现十年以来20个代表性IP 包括《庆余年》《全职高手》《诡秘之主》《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等爆款IP [2] - 爆款IP通过实体书、影视、衍生品等多元形态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中国故事体验 [2] - 阅文展出入藏大英图书馆的26部网文作品 彰显中国网络文学全球影响力 [4] 国际化布局与内容生态 - 阅文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已培育46万名海外作家 推出约70万部海外原创作品 [4] - 首个IP综合体验项目"阅文书园"在文博会首发 将落地深圳地标"湾区之眼" [1][3] 行业活动与里程碑 -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 也是阅文集团成立十周年 [2] - 阅文集团在深圳文博会全方位展示精品内容、文化出海及IP全链路开发最新成果 [1][4]
“成为”他们:既在舞台瞬间也在不远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09:38
中国科学院大学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 - 国科大举办第二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 吸引来自多个专业的100余名学生参与 赛程长达半年 通过角色扮演沉浸式体验历史 [2][4] - 参赛学生饰演钱学森 郭永怀 王希季等科学家以及图纸设计师 车间工人等"无名英雄" 旨在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2][4] - "两弹一星"研制期间 中国科学院累计投入40多个单位 1.7万余人参与相关工作 该精神成为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 [2] 学生参演体验与感悟 - 学生通过"缩小困境"表演法则 将个人困境与科学家面临的挑战相类比 加深角色理解 [3] - 参演学生表示 亲身演绎能更深刻体会艰苦环境和人物心境 领悟攻坚克难精神 [4] - 学生感悟到科研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 应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为国家进步贡献力量 [5] 精神传承与科研激励 - 学生通过饰演科学家角色 将"两弹一星"精神应用于个人发展 激发学习钻研动力 [4] - 参演经历成为学生抵挡迷茫与焦虑的法宝 增强解决科研难题的信心 [8] - 国科大通过话剧大赛呼应时代需求 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志向 服务国家战略 [9] 科研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 科研工作者描述科研创新需经历极致的孤独与浪漫 是"在黑暗里找光"的过程 [8] - 学生表达希望未来能坚持科研工作 传承科学家精神 在关键领域攻坚克难 [9]
宠物经济激发青年消费潜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09:38
高铁宠物托运试点 - 铁路部门开始试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反映养宠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精神情感需求得到社会响应 [1] - 该服务体现宠物经济作为扩大内需、激发消费及推动相关科技产业创新的重要抓手 [1] 宠物市场规模与消费特征 - 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单只宠物犬和猫年均消费分别达2961元和2020元 [2] - 宠物消费主力为年轻人,呈现精细化、多样化、仪式化及亲情化特征 [2] - 宠物消费已从"情感消费"升级为"拟人化消费",宠物被视为家庭成员并催生对应产品服务需求 [3] 拟人化消费的三种形式 - 伴侣属性强的动物(如猫犬)建立"拟社会关系",消费行为高度拟人化并被市场认可 [3] - 伴侣属性弱的动物(如鱼鸟)体现移情式陪伴特征 [3] - 无生命特征的"动物拟态"(如电子宠物)同样引发情感投注及消费行为 [3] 宠物经济的驱动因素 - 独居人口超1.25亿户(2021年),宠物成为对抗原子化生活的精神寄托,推动高价消费 [4] - 家庭关系现代化转型中,宠物被赋予"新亲属"角色,带动用品、服务及仪式性消费 [4] - 消费升级体现为预防性健康管理、有机饮食等新兴需求,衍生出宠物水疗、基因检测等新业态 [5] 行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 需健全宠物合法身份及公共设施,探索将虐待宠物纳入征信系统等制度性框架 [8] - 两会提案建议提升宠物立法位阶、完善食品标准及建立全国统一认证体系 [9] - 宠物食品产业园发展带动城乡经济,高铁宠物托运等社会服务创造就业并推动文明进步 [9] 市场前景 - 宠物电商规模将持续扩大,犬猫家庭渗透率有望增长,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9]
邓意麒:为公共安全装上“超级眼睛”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08:06
公司技术产品 - 依托SAR卫星技术实现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及边坡沉降和位移的毫米级监测[1] - 研发的"超级眼睛"产品可识别X射线、毫米波等非可见光数据,发现人眼无法察觉的潜在风险[1] - 产品已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累计预警安全风险4835次,避免经济损失近百亿元[1]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基于多能级融合分析算法开发智能X射线探测器,打破国际龙头企业技术限制,实现液体、粉末非接触检测[3] - 检测极限提升至皮克级,时长缩短至毫秒级,成本仅为国际龙头企业的五分之一[3] - 产品在机场、轨道交通领域使平均检出率提高4.1倍,通行效率提升57.3%[3] - 将X射线探测器技术移植至合成孔径雷达,实现800公里高空对高速公路的毫米级形变监测[3] 创业历程 - 创业初期团队仅5人,目标为"用数智守护公共安全"[2] - 首个应用场景为禁限带物品智能检测,通过多能级多光谱技术实现危爆物品不开包检测[2] - 长沙轨道交通集团开放应用场景支持产品测试,团队连续27个月进行地下实验和地铁站实地测试[2] 行业影响 - 技术推动公共安全保障模式变革,改变40年未更新的传统方式[3] - 实现路网结构和边海防监测从"人工地毯式"搜索升级为"太空点穴式"测量[3] 政策支持 - 湖南各级政府提供公司注册、融资等支持,优化创业环境[3]
张先翱:以一生为墨,书写队事春秋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07:59
张先翱的职业生涯与贡献 - 张先翱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原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对全国少先队工作的决策和改革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 - 他自16岁起与少先队结缘,1952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是40名受表彰者中唯一的高中生 [2] - 1958年毕业分配时,他坚持选择与少先队和儿童教育相关的工作,最终被分配到共青团北京市委少年部 [2][3] 少先队工作理念与方法 - 张先翱强调实践在少先队工作中的重要性,积累了上千个活动案例,提出"玩是模拟性的社会实践"的理念 [5][6] - 他总结出少先队活动"小、近、实、活、深、新"6个要点,倡导"学玩结合、动手动脑、学习创造"的16字方针 [6] - 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讲课以案例为主,实践性强,深受欢迎 [5] 学术研究与理论建设 - 1980年后致力于少先队学科化建设,提出少先队教育系统化、阵地化、制度化的理论 [7] - 主编我国少先队学科教材《少先队工作方法论》,创办学术刊物《少年儿童研究》 [7] - 主持编辑出版《百年中国儿童》辞书,填补中国教育史空白 [9] 培训与基层工作 - 退休后仍坚持工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培训讲座2000多场,完成100万字《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 [9] - 深入农村学校指导,认为"少先队工作的生命力在基层",影响密云区大城子学校成为全国十佳科技创新学校 [8][9] - 2022年在视力严重受损情况下完成《少先队的光荣道路》,稿费用来赠书给西部辅导员 [9] 影响力与传承 - 被称为"少先队工作的活词典",但其自谦只是"增添了一筐铺路的石子" [7] - 培养了大批优秀辅导员,如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王丽萍和朱秀荣 [8][9] - 其奉献精神和研究成果持续影响着一代代少先队工作者 [10]
首届“接力长城大学联赛2025决赛”海南落幕 中日高校同台竞技展青春风采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00:12
赛事概况 - 首届"接力长城大学联赛2025决赛"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滨海体育场举办 日本城西大学队夺冠 北京体育大学"追求卓越跑团"获亚军 [2] - 赛事核心理念为"助力青年跑向更广阔的世界" 汇聚中国7支高校跑团及日本城西大学队共8支精英队伍 [2] - 创新采用"第六人制胜机制""KO制胜机制""女子减时规则"三大核心规则 强调团队均衡实力与战术布局 [2] 参赛队伍与文化 - 北京体育大学"追求卓越跑团"由业余爱好者组成 领队王一翔称赛制增强挑战性 珍惜与国际强队交流机会 [3] - 日本城西大学队为唯一海外队伍 曾多次在日本"箱根驿传"接力赛中取得佳绩 推动中日青年体育文化交流 [3][5] - 中国高校队伍展现多元化跑步文化 包括科研工作者组成的"中科院跑马团" 跨国成员组成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社团等 [5] 赛事影响与未来规划 - 日本城西大学教练五十嵐真吾称赞赛事氛围 称普通学生在灯光赛道与大屏幕呈现下"如明星般闪耀" [6] - 主办方计划将"接力长城大学联赛"打造为全球高校竞技IP 构建五阶赛事体系并设立奖学金激励年轻人 [6] - 赛事由海南陵水黎安试验区管理局 玄奘之路赛事管理公司 中青博联营销顾问公司联合主办 海南行知探索公司承办 [6]
高博会“改版升级” 同期举办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
中国青年报· 2025-05-24 15:04
高等教育博览会与改革发展论坛 -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暨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吉林长春开幕,主题为"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旨在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1][2] - 活动实现三个"全面跃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教育思想碰撞与改革实践交流、政府工作部署与高校办学活力激发 [2]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 - 高博会汇聚高水平大学、重点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展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及产学共融实践 [2] - 展出了卫星数字孪生系统、水下作业机器人等高精尖成果,推动教育链、科技链、产业链、人才链衔接 [4] 教育改革与人才发展 - 论坛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七大板块展开,包括立德树人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技自立自强等 [2] - 举办"千校万企毕业生供需对接会",吸引400余家优质企业提供1万余个就业岗位 [4] 政策与战略支持 - 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提供权威政策导向,与教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同频共振 [2] - 开展"名师大家东北行"活动,支持区域教育发展 [4]
中国-中东欧博览会迸发中外合作新火花
中国青年报· 2025-05-24 14:42
低空经济领域合作 -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副秘书长张俊认为低空经济正在重构人类活动疆域,实现从地面到天空的立体化生存,并催生"上帝视角"的生活方式 [1] - 斯洛伐克企业MicroStep Mis有限公司希望与中国企业在低空经济发展等领域建立合作,为低空飞行提供气象监测和解决方案 [1] - 捷中鲨鱼(沧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斯洛伐克克莱因视觉公司合作成功下线第二代AirCar飞行汽车,预计未来5到10年中国飞行汽车市场达3万架,产值超千亿元 [2]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中国凭借政策支持、产业链优势和场景应用探索,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 -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将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攻关机器人核心芯片、轻量化材料等"卡脖子"技术,并积极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2] - 斯洛文尼亚科技公司NTSYSTEMS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多伦茨希望与中国机器人企业合作 [3] 数智中东欧创新展示 - 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立数智中东欧创新板块,展示匈牙利VR公园、斯洛文尼亚蝙蝠飞机和中国10余款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3] - 斯洛文尼亚科技公司NTSYSTEMS主要研发生产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希望寻找中国合作伙伴并适应中国市场需求 [3] 健康产业合作机会 - 波兰上市企业Biomass Energy Project S.A看好中国高端医疗市场,已在无锡成立欧亚健康产业中心,帮助波兰企业来中国落地和中国企业出海 [4]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匈牙利数字化动物农场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商Livestocker的智慧农场管理系统已应用于欧洲30多个大型农场,可高效管理几万头猪 [5] - Livestocker首次将产品带到中国,已有中国农场洽谈后续实地考察 [5]
发挥“软联通”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湾区标准”总数达235项
中国青年报· 2025-05-24 14:23
湾区标准建设情况 - 粤港澳大湾区已发布的"湾区标准"总数达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 [1] - "湾区标准"全称为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是经三地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的技术标准,以清单形式公布 [3] - 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与广东省政府签署协议,提出打造三地通行的"湾区标准",促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3] 参与与实施情况 - 3563家(次)单位参与235项"湾区标准"的研制 [3] - 声明使用"湾区标准"的单位数量达6827家(次),实施意愿持续提升 [3] - "湾区标准"被广泛用作技术规范、服务指南、培训指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3] 未来发展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协同粤港澳推进"湾区标准"工作,营造有利政策环境和工作氛围 [4] - 鼓励更多机构与专家参与"湾区标准"制定,支持三地企业、机构优先采用该标准 [4] - 目标是通过"湾区标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