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农村报
icon
搜索文档
选好品种来这里!广东种博会粤北(翁源)分会场持续至月底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大会概况 - 第24届广东种业博览会粤北(翁源)分会场于2025年10月24日开幕,主题为“种业振兴、产业兴旺”,活动持续至11月23日,其中集中展示期为10月24日至31日,采摘体验期为11月1日至23日 [4][9][15] - 大会搭建跨区域种业协同创新平台,四年深耕已从展示窗口升级为区域性种业创新高地,有效推动良种良法落地转化 [4][11] - 除主会场外,还设立了三个核心展示点,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农机 [14] 展示规模与内容 - 大会集中展示600余个粮油作物和蔬菜等新优品种,涵盖苦瓜、冬瓜、节瓜、叶菜类、辣椒、茄子等多个品类 [4][22] - 为夯实稳粮保供根基,扩大了红薯等粮油作物的展示规模,并增设两个水稻专项展示基地,重点展示适应粤北地区的高产优质水稻、大豆及花生新品种 [22] - 过去三年间已连续推广60多个特色品种在粤北落地 [22] 技术应用与产业效益 - 绿宝农业的智能化育苗车间年产超6000万株种苗,生产线集成基质调配、精量播种、智能催芽等功能,日均育苗能力达20万株 [29][30] - 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育苗环境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装备,育苗成本降低约20%,壮苗指数提升15%,立体种植模式让一亩地可育十亩地的苗 [31] - 翁源种业振兴近三年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 [13] 商业模式与产业链 - 绿宝农业与碧野天成公司创新实践“反向飞地”模式,将大湾区市场需求直接对接生产基地,形成“标准化育苗+订单种植+直供消费”的闭环运营 [31] - 该模式通过会员制、产地参观等方式建立城市消费者与农民的直接联系,实现去中间化,保障农民收益并提供优质优价农产品 [31] - 绿宝农业通过成立联合党支部直接带动2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并通过田间党课与科普培训实现良种良法直接到田 [32] 品种表现与市场潜力 - 地展中苦瓜品类多个品种表现优异,瓜形美观整齐、光泽度好、商品性强,生长势和抗病性均符合生产需求 [22][24] - 一白色茄子品种引起广泛关注,此前在广州超市售价达13元/斤,采摘期可从3月持续至今,已供应至珠三角多家大型商超 [25] - 为响应城市农业趋势,现场展示了适合阳台种植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已在珠三角市场取得良好销售反响,将用于产业化推广尝试 [22]
从地方特产到美食符号,湛江海鲜为何全国知名,未来将有多大潜力?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从地方特产到美 食符号,湛江海 鲜为何全国知 名,未来将有多 大潜力?_南方 +_南方plus 在秋冬季节,哪 里既交通方便, 又能享受阳光海 滩和海鲜美食? 位于祖国大陆最 南端的湛江,无 疑是理想选择。 前不久的"十 一"假期,特色 城市、地道美食 成为国内旅游新 选择,湛江海鲜 继续扮演了游客 餐桌上的主角。 湛江自古以来就 是华南主要渔业 产区,经过多年 发展,湛江水产 养殖面积达116.2 万亩,占全省 16%。近年来, 湛江全力推动现 代化海洋牧场建 设,在水产种 业、深远海养 殖、水产品加工 等领域取得显著 进展,产品进入 国内各消费市 场。 从渔船到餐桌, 从沿海到全国, 湛江海鲜不 断"破圈"走红。 在产业加快转型 时期,湛江渔业 将出现哪些新机 遇?面对消费市 场快速变 化,"湛江海 鲜"品牌将怎样 激发更大潜能? 渔业产量连续30 年居广东首位 "湛江海鲜"屡屡 热搜 行走在湛江街 头,空气中总是 带着海水的味 道。这座傍海而 生的城市,以各 种优质海鲜而闻 名,连最挑剔的 食客,也为湛江 海鲜的美味所折 服。 湛江三面临海, 拥有2.1万平方 公里的海域面 积、1195.26公 里的大 ...
“疆品南下”再添新动力!45团前海镇“叶河明珠”品牌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活动概况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45团前海镇2025年“叶河明珠”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于10月24日启动 [2][3] - 活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导,旨在通过品牌赋能与产销对接,打通疆粤两地农产品双向流通的新路径 [3][4][5] 产业基础与资源 - 45团前海镇拥有42万亩耕地和10万亩林果地 [9] - 年产红枣5.5万吨、冰糖心苹果与香梨5万吨,其中红枣占特色作物产量的75% [9][10] - 红枣产业是支撑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10][11] 产业现代化与品牌建设 - 在广东援疆支持下,前海镇农业加速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已建成红枣精深加工产业园并引入先进加工设备 [15][16] - 组建瀚海绿洲、军垦本草、明远红枣三大红枣加工企业,推动7万亩红枣实现标准化种植 [16][17] - 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活动上正式启用“叶河明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产品从“初级销售”向“品牌化运营”转型 [18][19][20] - “叶河明珠”品牌涵盖红枣系列、冰糖心苹果、香梨、红枣花蜜等12款产品,实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三标一体管控 [24][25] 产销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全球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广州)公司等4家广州企业与图木舒克鸿程国有资产公司签署“叶河明珠”特色农副产品采购意向协议 [34][35] - 协议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带来长期订单,标志着品牌正式扎根大湾区市场 [36][37] - 活动期间同步开启展销,展示红枣、苹果、香梨等特色产品及新疆美食,活动将持续至10月27日 [39][40][41] - 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依托粤疆协作优势,持续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助力更多疆品进入广东及全国市场 [46][47][48]
持续5天!第二届潮州美食文化周暨2025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活动概况 - 第二届潮州美食文化周暨2025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于10月25日在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口岸兰亭国际前广场启动 [8][9][16] - 展期持续5天 旨在推动潮州特色产品“出山入湾” 助力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8][19] - 活动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潮州指挥部等单位指导 潮安区文祠镇人民政府承办 [15][17][18] 参展规模与产品 - 近40家潮州农文旅企业(合作社)参展 精选优质农特产品、特色美食及非遗产品百余种 [10][11] - 现场设“茶叙展区”、“糖果小镇”、“榄味天下”、“潮丸非遗”四大特色板块 [41][42] - 展销产品包括潮州橄榄系列、凤凰单丛茶、牛肉丸、手拉壶等 [50][51][53] 现场销售表现 - 潮州市橄醇食品有限公司的无糖特浓橄榄汁深受香港顾客喜爱 半天售出几百瓶 营业额达3000多元 [4][5] - 该公司参展负责人对傍晚返港高峰期的销售预期乐观 期待营业额超过去年 [5][6] - 潮安区洲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备货干贝、鱿鱼、虾干等煲汤煮粥产品 均为往年深港市民购买较多的品类 [2] - 参展商反馈生意繁忙 从早上开始持续忙碌无暇休息 [3] 战略意义与区位优势 - 活动是深潮协作的深化 罗湖区作为深圳“双名城”行政区和深港交流“桥头堡” 为潮安搭建湾区展示舞台 [27][28][35] - 莲塘口岸是链接香港与内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深港通道 罗湖区是香港人来深圳居住、消费、投资的首选地 [21][22][27] - 潮州橄榄文化周自2022年启动 已成为传承潮汕特色美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产业展示、文化体验、产销对接于一体的平台 [39][40] 活动体验与推广 - 主办方组织潮汕英歌舞演出 设企业推介区、创意打卡装置 为湾区消费者创造沉浸式体验潮州美食的氛围 [54][55] - 活动力求打造成面向湾区了解潮州产品的一扇窗 [56]
2.5万吨!45团前海镇“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红枣订货会签约创佳绩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签约会核心成果 - 第三师45团前海镇于10月24日举办2025年红枣订货会 [2] - 活动共有16家企业表达明确收购意向,5家企业现场签订协议,合同收购总量达2.5万吨 [3][4] - 签约企业包括图木舒克军垦本草药业等五家公司,总收购量约占当地红枣加工总量的45% [6][7][8] 公司产业基础与产能 - 45团前海镇拥有7万余亩红枣种植基地,年产加工红枣5.5万吨 [11][13] - 当地已建成完善产业链,拥有3家核心加工企业及9条现代化生产线,配套3万吨冷链仓储设施 [12][13][14] - 计划三年内实现红枣深加工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2000人就业 [23] 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通过搭建产销平台、布局大湾区线下体验馆及全媒体推广等方式推动疆品出圈 [17][18] - 2025年以来,三师红枣多次亮相湾区地铁、公交等城市地标,并频繁参与展销活动以积累市场认可度 [19][22] - 该工程助力当地借助大湾区物流网络将红枣销往全国,并引入广东的企业、技术与市场渠道 [20] 未来发展规划 - 以本次2.5万吨签约为起点,持续依托“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通道,推动更多特色产品对接更大市场 [24][25] - 目标是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双提升,全力打造“全国瀚海枣镇” [23][26][27]
“萌”力全开,“丰”采动人!龙川四都镇IP“水嘟嘟”出道啦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萌"力全 开,"丰"采动 人!龙川四都镇 IP"水嘟嘟"出道 啦_南方+_南方 plus 0:00 / 1:16 日,在龙川 县"百千万工 程"三年初见成 效暨庆祝2025年 中国农民丰收节 系列活动火热开 展之际,四都镇 的快乐使者"水 嘟嘟"迎来了一 场别开生面的见 面会。 在众人期待的目 光中,一道青绿 色的身影轻盈登 金秋送爽,东江 欢歌。10月24 龙川四都镇IP"水嘟嘟"正式亮相! 场,头顶水纹荡 漾,耳畔茶籽轻 摇,橙色围巾随 风舞动。这就 是"水嘟嘟",也 是四都镇精心打 造的特色IP。它 时而俏皮地转个 圈,时而向游客 送出温暖的"比 心",灵动的表 情瞬间俘获了全 场观众的心,快 门声与欢笑声此 起彼伏,将这个 丰收的季节点缀 得格外欢乐。 "水嘟嘟"俏皮挥手,热情地与游客互动。 IP设计单位代表 拾禾文创团队陈 伟鹏在现场介 绍,这位四都镇 的"快乐使者"承 载着深厚的地域 文化内涵。青绿 色的水滴造型象 征着东江的生生 不息,橙色围巾 呼应着四都柿饼 的甜蜜,耳际的 油茶种子则寓意 着产业的丰饶。 这个诞生于东江 湿地畔古油茶林 与柿树交织秘境 的精灵,正以其 独特的亲和力, 成为传 ...
媒体+广东生猪业,开启一场全链条“突围之战”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行业核心困境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创新滞后、结构不优的严峻考验 [2] - 当前产业核心困境为“量增价跌”,供大于求导致养殖利润持续走低 [7][8] - 产业结构存在“一产大、二产弱、三产滞后”的矛盾 [8] - 传统猪肉产品在消费变革中落伍,年轻消费群体的新需求与产业供给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 [9][10] 消费市场变革 - 消费变革倒逼产业升级,预制菜年增速超20%,宵夜经济崛起,零食化消费盛行 [9] 产业破局策略 - 策略一为强主体,培育百强猪企,提升产业链接力与竞争力,打造广东猪产业军团 [13] - 策略二为强创新,包括产品形态创新发力即食、预制、零食化新品类,业态创新探索全猪火锅、猪肉宵夜、“年猪”等新场景,营销创新组织广东猪企集群上“闪购”并开拓长三角、京津冀市场及海外市场 [14][15][16] - 策略三为强合作,推进“四个共享”机制,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17] - 策略四为建平台,依托省农科院创建大湾区生猪深加工研究中心,支持云浮建设猪种业、畜牧产业“双高地” [18][19] - 策略五为推进“媒体+”,强化品牌赋能,打造生猪节庆经济,重点推出“年猪”系列产品 [19][20] - 策略六为提升质量标准,争取农业农村部指导,制定团体标准 [21][22] - 策略七为育新人,开展“媒体+”培训,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传播的新时代产业人才 [23][24] 产学研媒协同 - 科研院所聚焦新品开发、营养提升,推动加工技术反哺养殖端 [26] - 温氏、广垦、东瑞等龙头企业呼吁建立“企业出题、科研答题”机制 [27] - 餐饮协会致力于推动粤式猪肉菜品进团餐、入连锁 [27] - 媒体通过文化赋能、品牌加力、智库支持深度参与产业转型 [28][29][30] - “媒体+”成为产业破局重要变量,助力实现从“卖猪肉”到“卖品牌”的价值跃升 [30][31] 会议背景与参与方 - 研讨会于10月24日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召开,汇聚产学研媒四方力量 [2][3][4]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邓诣群等负责人出席会议 [31] - 会议共有5家科研机构、5所高校、2家行业协会、20家重点企业及多家媒体参与 [32][33][34][35][36]
三天卖爆食博会!汕尾参展企业大丰收,采购商抢着谈合作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15:35
展会整体表现 - 汕尾展团组织50多家企业参加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展会于10月24日圆满落幕 [1][2] - 参展企业集中展示海产品、甘薯、丝苗米、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以鲜明地域特色和优质产品品质赢得广泛关注并收获丰硕成果 [3][4][5] - 以“汕尾展团”整体形象集中亮相的方式获得参展企业一致好评,统一规划的展区有效凸显地域特色,实现企业品牌与区域形象的协同推广 [38][39][40] 企业销售业绩 - 汕尾市国泰海洋牧场发展有限公司的野生虾干等人气产品日销售额超1万元,超出预期 [7][8][9] - 汕尾市南果农业有限公司的“汕汕金”油柑汁和黄皮汁新品日销售额超五千元,展现出强劲市场潜力 [10][11][12][14] - 陆丰市聚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抖音互动活动等创新推广方式为展位带来持续客流 [17][18][19][20] 合作与产业对接 - 汕尾市桂竹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引大量顾客和采购商,有团购客户日需求量达几吨,已进入价格谈判阶段 [22][23][24][25][27] - 汕尾市国泰海洋牧场发展有限公司吸引了水产、调味品、养殖等领域的采购商 [29][30] - 陆丰市聚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了酒店、礼品到餐饮等多渠道客户,新工厂投产后将寻求更多优质合作伙伴 [30][31][32] - 陆河县果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国首创“油柑白兰地”和配方升级的擂茶产品吸引了礼品、茶饮等采购商驻足品鉴 [33][34][35][37] 品牌与市场拓展 - 多家企业借助展会平台成功“走出去”,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21][22][23] - 陆河县果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擂茶进行配方升级,使其更加符合大众口味 [34][35] - 展会实现了从现场销售到深度合作,再到品牌提升的多层次收获,成为“汕尾味道”迈向更广阔市场的新起点 [41][42][43][44]
网店粉丝数超300万!源聚多款火锅丸子线上热销 | “深汕友农”新势力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15:3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深圳市源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拥有速冻食品品牌“喜得佳” [3][4][30][31] - 京东平台上的“喜得佳京东自营旗舰店”粉丝量超过307.4万,多款单品评价数量突破200万条 [29][30] - 产品已在全国十余省份的商超上架,并成为7-11便利店在华南地区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合作已近10年 [2][25][26] 产品与工艺 - 主要产品包括速冻肉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和速冻菜肴制品,明星单品有牛肉丸、牛筋丸、培根、黄金鱼蛋等 [6][14][19][20] - 生产工艺严格,制作环节控温85℃,贮存过程按-35℃要求锁鲜,以保障品质和口感 [20][22] - 产品选用优质原料,如牛大腿肉、优质猪腿肉、真腩肉,并采用模拟手打技法、烟熏手法提升风味 [20][24] 品牌发展与营销策略 - “喜得佳”品牌成立于2009年12月,已通过香港Q唛、HACCP和ISO22000等多项认证 [36][43] - 公司积极布局线上销售,利用京东、小红书、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实现后来居上 [37][41][42] - 公司申报并成功入围“深汕友农”区域公用品牌第二次产品遴选,七大明星单品全部入选,借助区域品牌效应拓展大湾区市场 [6][7][51][52][61][62] 生产与质量保障 - 公司拥有现代化生产车间和从加工到封装的自动化产线,对环境、质量、卫生等细节严格把控 [13][14][15] - 有五款单品通过极其严苛的香港Q唛认证,该认证最初实行每月飞行检查,现仍保持季度性检查 [36][43][44] - 基于稳定的产品品质和丰富的品类,公司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长期合作伙伴的认可 [25][26][27]
单产增幅突破20%!龙川第二届春耕种粮大赛,他们喜提大奖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15:35
赛事概况 - 龙川县举办第二届春耕种粮大赛颁奖仪式 [2][3] - 大赛旨在庆祝农业丰收并展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2] - 赛事通过精心组织和科学实施 在扩大参赛规模、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1][12] 参赛规模与结构 - 大赛吸引全县19个镇的49家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参与 总参赛面积达5748.3亩 [14][15] - 龙母镇以14家参赛主体位居各镇之首 [15] - 种植结构方面 21户主体种植丝苗米 面积2757.3亩 28户种植普通高产品种 面积2991亩 形成优质稻与高产稻协调发展格局 [15][16] 技术推广与支持 - 大赛期间组织高标准水稻种植技术提升培训班 为110余名农技人员和参赛主体提供系统培训 [19] - 8支专业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开展精准指导 累计服务256人次 解决生产技术难题87个 [20][21] - 推广水旱轮作栽培、水稻三控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无人机飞防、机械化插秧等先进实用技术 [46][47] 测产验收机制 - 组建由多部门联合的验收工作领导小组 抽调18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农业专家组成6个专业测产小组 [29][30] - 专家组严格核查生产档案、测量产量数据 并采用加权平均等科学方法计算最终产量 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31][32][33] 产量提升成效 - 参赛的14家丝苗米种植主体平均亩产达525.65公斤 较去年全县平均水平增产10.9% [37][38] - 28家普通水稻种植主体平均亩产达573.94公斤 增幅高达21.08% [38] - 龙头企业实践显示 种植优质品种如“美香两优晶丝”可使亩产相比去年提升约20% [44][45] 优良品种筛选 - 大赛成功筛选出“美香两优晶丝”、“南晶香占”等优质丝苗米品种 以及“泰丰优2号”、“粤禾丝苗”等高产普通水稻品种 [41][42] - 这些品种产量高、米质优且抗逆性强 为优化水稻品种结构、提升稻米品质提供有力支撑 [42] 撂荒地复耕成果 - 通过设立撂荒复耕复种贡献奖 成功引导参赛主体复耕撂荒地1250亩 [49] - 获奖企业通过改善种植环境和技术应用 成功复耕1100多亩撂荒地 对提高粮食单产至关重要 [26][27] 奖项设置与激励 - 设置优秀组织奖 获奖镇包括龙母、铁场、丰稔、车田、鹤市等5个镇 [4][18] - 设置普通水稻最佳产量奖、撂荒复耕复种贡献奖和丝苗米最佳产量奖等奖项 [5][6] - 通过设置植保无人机、小型收割机、手扶拖拉机等实用奖品 有效调动各方种粮积极性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