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

搜索文档
瞄准非洲乳业新蓝海 “内蒙古乳业企业进非洲对接洽谈会”在长沙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23:00
内蒙古乳业企业进非洲对接洽谈会 - 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与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联合举办"内蒙古乳业企业进非洲对接洽谈会",旨在推动中非乳业合作 [1][3] - 活动主题为"创聚湘蒙 链动非洲",吸引了内蒙古乳业领军企业与非洲多国政商代表100余人参与 [3] - 双方围绕产品供应、市场拓展、品牌推广、技术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洽谈 [3] 内蒙古乳业优势 - 内蒙古作为中国乳业核心产区,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7] - 拥有伊利、蒙牛等全球乳业十强企业,以及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7][8] - 内蒙古乳业企业在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产品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针对非洲市场提出定制化方案 [3] 非洲市场机遇 - 非洲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乳制品需求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7] - 非洲代表分享了当地市场需求特点、消费趋势和政策环境,为合作提供信息支持 [3] - 非洲市场乳制品消费潜力巨大,但本地供应链和营养升级需求仍有待挖掘 [5] 伊利集团战略布局 - 伊利集团副总裁表示非洲市场对公司意义重大,希望通过技术、产业链和产品创新方面深度合作 [5] - 伊利在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展示液态奶、冷饮、奶粉等全品类产品,满足非洲消费者需求 [5] - 伊利全球合作伙伴总计2000多家,遍及6大洲39个国家,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合作模式与前景 - 洽谈会搭建了中非乳业合作桥梁,推动内蒙古乳企以技术输出、产能合作、产品贸易等方式进入非洲市场 [8] - 合作将推动内蒙古乳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8] - 同时为非洲地区乳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双方互补共赢 [8]
乌海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和出口享惠货值双增长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15:01
RCEP政策红利释放 - 1-5月乌海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03份,同比增长210.56%,出口享惠货值达1.03亿元,同比增长213.91%,实现证书数量与货值双增长[1] - 卡博特恒业成公司利用RCEP原产地证书出口高纯度气相二氧化硅至日本,享受目的地国关税优惠[1] - 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显著提升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助力拓展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市场[1] 企业出口策略调整 - 卡博特恒业成公司重点布局日本市场,已成功申领多国RCEP原产地证书,关税优惠直接增强利润空间[1] - 企业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气相二氧化硅高效生产,产品快速响应海外订单需求[1] 海关服务机制创新 - 乌海海关开展专题培训和政策宣讲,系统解读RCEP关税减让及原产地规则,覆盖企业需求[2] - 实施"关长送政策上门"和"一企一策"模式,结合不同自贸协定降税清单定制最优享惠方案[2] - 推广原产地证书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实现"智能审核+自助打印",企业可随时申报并即时取证[2] 未来政策推进方向 - 乌海海关计划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政策解读、优化通关流程,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2] - 目标是通过RCEP实施效能提升,为地区外贸注入新动能,支持企业巩固海外市场[2]
内蒙古生态交出“盈利报表”:沙地缩了,草原肥了,绿电赚翻了!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11:52
生态资产增值 - 内蒙古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 5%创历史新高 [3] - 呼伦贝尔 锡林郭勒核心牧区草群高度与产草量显著提升 [4] - 大兴安岭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 生态屏障功能强化 [6] 环境质量提升 - 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6% [8] - 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 国考断面达标率100% [12] - 乌梁素海等湿地生态显著改善 [14] 沙漠治理成效 - 库布其沙漠40%面积变绿洲 毛乌素沙地80%得到治理 [8] - 赤峰翁牛特旗建成16条穿沙公路 治理科尔沁沙地351万亩 [8] - 光伏治沙模式年发电超20亿度 实现生态经济双收益 [15] 绿色产业发展 - 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 全国第一 [17] - 2024年外送清洁电力1706亿度 累计突破6000亿度 [17] - 生态牛羊肉获"零碳"认证 市场价格翻倍 [19] 生态价值转化 - 碳汇交易量突破80万吨 交易额超3000万元 [21] - 光伏基地形成"板上发电 板间种植 板下修复"立体模式 [15] - 217个自然保护区构成生态安全网 生物多样性恢复 [10]
乌梁素海水质净化用上高科技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11:24
转自:草原云 6月11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乌拉特分中心九排干人工湿地,记者看到一排排太阳能曝气 机正在对排入乌梁素海前的水体进行曝气增氧,加速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工作人员逐一检查设 备,确保曝气机正常运转。 的水质具有很好的效果。" 乌梁素海 水域航拍图。王泽浩 摄 九排干人 工湿地太阳能曝气机航拍图。谢佳卉 摄 据了解,乌拉特分中心八排干流域面积71.81万亩,九排干流域面积46.7万亩,拥有自然与人工湿地1066 公顷。今年,乌拉特分中心八排干沟排水所和九排干沟排水所在乌梁素海的上游人工湿地安装了26台太 阳能曝气机,通过对农田节渗水进行水质调节,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 逐一检查太阳能曝气机。孙希霞 摄 工作人员 "曝气机分为推流式和喷灌式两种,通过增加水质含氧量,促进水质微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质自我净化 功能。"九排干沟排水所所长刘永刚说,"等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将水排入乌梁素海,对提升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享有"塞外明珠"的美誉,其水质状况关 乎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而农田节渗水对乌梁素海的水质影响不容忽视。此次安装太阳能曝 ...
内蒙古长调呼麦唱响赣鄱大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10:47
文化活动 - "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举办 通过潮尔道 长调 呼麦等艺术形式展示北疆草原文化 [1] - 活动节目包括潮尔道合唱《旭日般升腾》 长调《锡林郭勒大草原》 呼麦《洪格尔英雄赞》等 获得观众热烈反响 [1]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陈军表示活动展现了中华文明交往交流交融 体现非遗文化开放姿态 [1] 教育创新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传统音乐采风与创作》等课程 探索"非遗进课堂"模式 [1] - 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 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多样性 [1] - "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是学校"文化传承+教育创新"理念的实践 [1] 文化品牌建设 - 锡林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实施北疆文化提升行动 [2] - 通过非遗保护 文艺创作 文旅融合等方式 打造全国影响力文化品牌 [2]
赤峰市“政策+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10:47
为深入了解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实现人岗匹配精准对接,从去年底,赤峰市人社部门深入12个旗 县区工业园区的149家重点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开拓实习实训岗位120个,提供就业岗位2187 个。今年,赤峰市人社部门在四所高校创新设立的毕业生留赤服务站,实行"就业服务中心+第三方专 业服务机构+高校"三位一体合作模式,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指导、岗位对接及留赤峰发展政策支 持,推动招聘活动深入企业、社区与校园。同时,赤峰市人社局创新开展"人社干部讲政策"专题活动, 宣讲团成员走上校园讲台,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内容及生动的案例进行深 入讲解,让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政策。 "得益于'十万青年留赤峰'行动,让我在毕业季看到赤峰市公布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储备 计划,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6月11日,来自赤峰的大学毕业生王娜说,"我和企业达成了就业意 向,薪酬待遇都不错。" 作为全区稳就业工作典型地区,今年赤峰市紧盯"十万青年留赤峰"行动目标,以高校毕业生群体为 重点,打出人才补贴、访企拓岗、联动平台等一系列政策服务"组合拳",千方百计助力高校毕业生就 业。 据了解,赤峰市积极落 ...
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启动市场化投资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10:47
基金设立与备案 - 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共同发起设立 [1] - 该基金已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并正式启动市场化投资 [1] 基金规模与投资方向 - 专项基金总规模2亿元,首期募资5000万元 [1] - 基金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重点赛道 [1] - 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项目资源 [1] 基金运作模式 - 构建"平台+基金+园区+产业"全链条生态体系 [1] - 推动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未来产业"良性闭环 [1] -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1] 基金目标与影响 - 侧重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1]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推动首府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1] -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 全方位激活首府科技创新活力源泉 [1] - 助力呼和浩特市在区域创新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 [1]
鄂尔多斯:煤基全固废胶凝材料试验道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内蒙古日报· 2025-06-11 23:36
煤基全固废胶凝材料试验道路项目 - 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项目区 全长220米 宽17米 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煤基全固废胶凝材料试验道路 [6] - 采用100%固废配比道路基材 主材为煤化工气化渣 融合粉煤灰 脱硫石膏等固废 兼具高强度与耐久性 摆脱对传统砂石 水泥的依赖 [6] - 施工工艺创新形成全流程技术体系 为规模化推广奠定基础 [6] 技术研发与资源化利用 - 由苏里格建设发展集团联合市环保投资公司 乌审旗环保投资公司及东南大学环境岩土团队共同研发"煤基固废道路资源化利用技术" [7] - 配套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基地 提出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 形成"高值优用 低值增用 难用有效用"的资源化路径 [7] - 技术推广后预计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超70% 每公里道路可消纳固废约6000吨 [6] 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 替代传统材料后建设成本下降30%以上 [6] - 显著减少土地占用与环境风险 为工业固废集中区域提供工程样板 [6] - 推动基础设施绿色转型 助力能源行业落实"双碳"战略 [7] 项目意义 - 标志着鄂尔多斯在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 [7] - 解决煤化工产业固废堆存占地 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 [7] - 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工业固废协同高效利用 [6][7]
“书香暖城”点燃阅读热潮 作家共话北疆文化里的家乡情怀
内蒙古日报· 2025-06-11 21:12
书。(鄂尔多斯市新华书店供图) 活动现场,作家娜仁高娃深情宣读《北疆文化传承倡议书》,号召读者守护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随 后,内蒙古出版集团及鄂尔多斯市新华书店分别向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草原书屋中心书房捐赠图 书,以书香为桥,为全民阅读铺就"文化基石"。此外,在主题访谈环节,本土作家肖亦农、刘雅娜 以"我的北疆书写:从土地到文字"为核心,与读者畅聊创作背后的故事,从草原生态的细腻记录,到地 域文化的灵魂叩问,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家乡的赤忱热爱,现场掌声不断。 转自:草原云 6月10日,鄂尔多斯市新华书店书香涌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出版集团、鄂尔多斯市 委宣传部主办的鄂尔多斯市"书香暖城・喜悦人生——阅见北疆・书里的家乡"主题阅读周共读活动在此 举行,以多元形式带领读者"沉浸式"触摸北疆文化脉搏。 捐赠图 活动现 场。(鄂尔多斯市新华书店供图) 诗歌朗诵、非遗展演等文艺环节穿插其间,让书香与艺术交织成歌。"本次活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 对北疆文化的认知。"鄂尔多斯市民王先生手捧新书感慨道。 享。(鄂尔多斯市新华书店供图) 此次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以书籍为桥梁,通过倡议宣读、图书捐赠、作家访谈、文艺展 ...
乌海市文明实践宣讲员风采大赛火热开赛
内蒙古日报· 2025-06-11 10:59
大赛概况 - 由乌海市委宣传部、乌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乌海市委讲师团联合主办[1] - 主题为"理响新征程·实践我能行"2025年乌海市文明实践宣讲员风采大赛暨理论宣讲大赛[1] - 决赛地点设在乌海市融媒体中心一楼演播厅[1] 参赛情况 -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宣讲员进入决赛[1] - 参赛者通过个人成长经历与乌海发展历程结合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宣讲[1] 比赛环节设计 - 设置理论宣讲与理论比拼两大核心环节[1] - 理论宣讲环节要求结合大政方针并运用创新表现形式如撸板呱嘴、川剧变脸等[1] - 理论比拼环节包含快问快答和风险答题测试宣讲员对党的方针政策及国情区情的掌握[1] 比赛成果 - 决赛通过两轮角逐评出一、二、三等奖[1] - 评委组针对理论深度挖掘和宣讲技巧提出改进建议[1] 活动意义 - 大赛被比喻为解锁基层宣讲活力的"金钥匙"[2] - 活动搭建了宣讲员展示平台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乌海落地生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