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搜索文档
扭曲消费本质的过度包装可以休矣
北京青年报· 2025-06-12 15:57
商品过度包装问题 - 商品过度包装如同消费市场的"寄生虫",吸食资源并制造虚幻的"高端"幻象,扭曲消费本质并助长奢靡之风 [1][2] - 80.7%的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71.3%的消费者认为过度包装构成欺骗 [3] - 过度包装短期内可能提升企业营利,但长期不利于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行业倡议与监管 - 中国消费者协会等七家协会联合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 [1] - 倡议要求生产经营者遵守《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规,减少包装层数、控制空隙率、降低包装成本占比 [1] - 每逢节日前后,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反映过度包装顽疾难除 [2] 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行为 - 部分商家为追求"高端"定位,采用层层套盒、冗余填充、贵金属装饰等过度包装手段 [2] - 包装成本转嫁至消费者,消费者支付更多却未获得额外使用价值 [2] - 消费者应选择简约适度包装产品,做绿色消费践行者 [1][4] 消费与宏观经济 - 过度包装与提振消费的大局背道而驰,消费是内需体系的重要基础 [3]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首要任务 [3] - 提振消费需从便捷、品质等角度创新,而非依赖过度包装 [3] 绿色消费趋势 - 绿色消费是消费转型的重要趋势,对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至关重要 [4] - 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遏制过度包装是题中之义 [4] - 企业应从"包装竞赛"转向"品质竞争",提升消费市场含绿量 [4]
《鼎天鬲地》演绎北京考古故事
北京青年报· 2025-06-12 13:56
话剧《鼎天鬲地》演出与影响 - 话剧《鼎天鬲地》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出品,是2025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中唯一由高职院校创排的作品[2] - 该剧讲述年轻女考古队长夏青桐带领团队扎根北京西周燕国都城遗址的故事,展现当代考古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守护[2] - 剧目已打磨演出3年,完全由北戏学生出演,曾在北戏少儿戏剧场、天桥艺术中心、国家话剧院等演出[2] - 该剧于2023年获北京大学生戏剧节银奖,2024年入选北京市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评审"重点项目"[2] 教育意义与人才培养 - 北戏院长吴蕾表示,该剧旨在让学生通过排演过程汲取正确价值观与家国情怀,激励艺术工作者责任使命[3] - 剧目以年轻人演绎年轻人,成为培养艺术人才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3] - 戏剧影视系探索出以老带新、以剧目实践反哺教学的人才培养路径,已有四届学生参与演出[4] - 该剧设AB两组演出,让更多学生有上台机会,部分学生从群演成长为男二号、男一号[4] - 学生通过参与演出和幕后工作,如舞台监督等角色,获得多方面成长[4] 创作过程与专业支持 - 为创作该剧,师生多次前往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观摩学习,编剧方雨舒曾住进考古队体验生活[5] - 剧目在艺术加工的同时保持考古专业领域的严谨性,力求不误导观众[5] - 创作得到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全方位专业支持,并邀请行业专家担任艺术指导[6] - 校企合作联动机制为作品创作提供支持,成为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6] 未来发展计划 - 北戏将以该剧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行业联动,培育更多艺术人才与精品力作[6] - 该剧作为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内容进行了片段展示[6] - 未来可能开发研学旅游路线,在房山区实现驻场演出或打造沉浸式演出剧场[6]
别让网红毒玩具成了健康隐形杀手
北京青年报· 2025-06-12 09:00
网红玩具行业现状 - 近年来网红玩具如捏捏乐、流麻、徽章、盲盒手办等迅速崛起,凭借新奇有趣的特点吸引大量消费者 [1] - 相关测评显示,许多网红玩具存在甲醛释放量、TVOC超标问题,PVC材质袋子邻苯增塑剂超标严重 [1] -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血液系统、淋巴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增加患癌风险 [1] 行业监管问题 - 现行玩具安全标准主要针对传统玩具设计,对新型网红玩具的特殊材质和工艺缺乏针对性规定 [2] - 监管存在盲区,校园周边小卖部成为"三无"玩具重灾区,电商平台产品鱼龙混杂 [2] - 部分商家利用"网红""潮玩"噱头模糊产品属性,逃避玩具类产品的严格监管要求 [2] 行业改进建议 - 需加快新型玩具标准的制定修订,将甲醛、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纳入强制性检测范围 [2] - 监管部门应加大生产流通环节监管力度,提升线上线下抽检覆盖率,打击黑窝点黑作坊 [3] - 电商平台需建立严格核查准入机制,要求商家提供经营资质和检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下架 [3] 消费者行为影响 -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避免盲目追求新奇刺激,选择正规渠道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3] - 消费者可通过打差评、投诉举报或起诉等方式积极维权 [3]
考后谨防落入高价志愿填报服务陷阱
北京青年报· 2025-06-12 06:00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乱象 - 不良机构利用信息差和焦虑感兜售高价志愿填报服务 部分收费达数千元[1] - 机构宣称拥有"独家大数据"但数据来源模糊 算法简单甚至套用往年分数线[1] - 部分"志愿规划师"仅接受2小时线上培训即可上岗 资质证书可花钱购买[1] 官方资源与公共服务 - 教育部"阳光志愿"系统整合2000余所高校数据 提供免费心理测评和志愿推荐[2] - 系统依据"冲稳保"原则生成参考方案 覆盖院校库专业库及就业数据[2] - 各地教育考试院举办线上线下咨询会 提供与招生老师直接沟通渠道[2] 志愿填报核心逻辑 - 填报过程应侧重自我认知 结合兴趣能力价值观选择而非分数最大化[2] - 专业适配性需长期观察体验 短期培训的"专家"无法替代考生自主判断[2] - 理工科适合逻辑思维强者 社科类适合人际交往能力突出者[2] 行业发展趋势与选择观念 - 专业选择非终身决定 可通过辅修转专业考研等途径调整方向[3] - 过度追求"分数不浪费"易导致兴趣牺牲 应研究院校转专业政策[3] - 行业呼吁摆脱对高价服务的依赖 强调自主规划的价值[3]
潘家园何以悄悄成为年轻人心头好?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文化IP创新 - 公司推出IP形象潘呦呦,以黄鼠狼为原型,结合时尚设计,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 [2] - 潘呦呦系列文创产品如雪糕、冰箱贴在社交媒体刷屏,吸引年轻人打卡 [2] - 近期推出"口袋博物馆",颠覆传统博物馆形象,如核雕大师工作室、聚元号弓箭店等,让非遗技艺更贴近年轻人 [2] 沉浸式体验 - 周六非遗主题夜市吸引大量年轻人,非遗活态展示成为沉浸式体验核心 [4] - 文化夜市保留"鬼市"神秘元素,通过灯光艺术和空间设计转化为时尚打卡场景 [4] - 白天"口袋博物馆"推出DIY体验活动,如银戒指制作,增强年轻人参与感 [5] 文商旅融合 - 公司构建一站式文化消费场景,如北京眼镜城、河南大厦、广西大厦等,满足年轻人多元需求 [7] - 市场弹性营业时间(夏季至21点,夜市延长至23点)适应年轻群体生活习惯 [7] - 扶持独立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如天雅古玩城打造独立设计师工作室集合地,吸引年轻人关注 [7] 运营模式 - 公司实现"全年365天每天开市,每周三、五、六有夜市"的新运营模式 [1] - 通过年轻化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3] - 多维体验降低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门槛,使其成为文化体验共创者 [6]
我国5月份消费需求持续回暖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CPI数据表现 - 5月CPI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CPI环比由涨转降,主要受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贡献总降幅近七成,其中汽油价格降幅扩大至3.8% [2]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鲜菜价格下降5.9%,鲜果、淡水鱼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3.3%、3.1%和1.5% [2] 消费与服务价格动态 - 宾馆住宿价格同比上涨4.6%,创近十年同期新高,旅游价格上涨0.8%,服装价格上涨0.6% [3] - 核心CPI中,金饰品价格同比上涨40.1%,家用纺织品和文娱耐用消费品分别上涨1.9%和1.8%,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降幅收窄至4.2%和2.8% [3]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均由降转涨,涨幅分别为3.6%、1.2%和0.9% [3] PPI与高技术产业价格趋势 - 5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3%,但高技术产品价格同比上涨:集成电路封装和飞机制造均涨3.6%,可穿戴设备涨3.0%,微波通信设备涨2.1% [4] - 新能源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2.1%,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5%,降幅分别收窄0.4和0.3个百分点 [5] 政策与需求端影响 - 新质生产力成长带动部分领域供需改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推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 [4][5] - 假日消费需求旺盛及宏观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拉动服务价格回升 [5]
这五种常见食物 竟是天然降压药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高血压饮食管理 - 芹菜含有芹菜素 能帮助血管平滑肌放松 建议每天食用100克(约2-3根)凉拌或清炒 [2][3] - 菠菜富含钾元素 可促进钠排出 建议每天食用200克清炒或凉拌 [3] - 香蕉每100克含钾约256毫克 可扩张血管 建议每天食用1-2根 [4][5] - 黑木耳多糖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建议每周食用2-3次 每次10-15克干木耳 [5][6] - 海带含褐藻酸钾和膳食纤维 可调节钠钾平衡 建议每周食用2-3次 [6][7] 高血压饮食策略 - 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6克以内 减少加工食品和腌制品 [8] - 减少饱和脂肪 增加橄榄油和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食物 [9] -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来自全谷物、豆类和蔬果 [10] - 选择鱼类、禽肉和低脂奶制品等优质蛋白 避免红肉过量 [11] 高血压饮食误区 - 过度限盐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科学限盐为每日6克以内 [12] - 保健品不能替代降压药物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波动 [12] - 每天超过一两白酒会升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饮酒 [12] - 单一食物不能解决高血压问题 需综合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 [13] - 浓茶中的咖啡因可能升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淡茶 [13] 高血压危害 - 约70%脑卒中和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相关 [14] - 高血压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 [14]
12款天然饮料 助你喝走坏胆固醇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饮料对胆固醇的影响 - 饮料在管理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胆固醇水平的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会导致心脏病 [1] - 12种饮料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脏健康 [1] 绿茶 - 绿茶富含抗氧化剂儿茶素,能降低LDL-C水平并防止其氧化,每天饮用2~3杯可显著改善心脏健康 [2] - 绿茶提高代谢功能、促进脂肪流失,并改善大脑功能和降低癌症风险 [2] 红茶 - 红茶含茶黄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可降低LDL-C水平、减少炎症并改善血管功能 [3] - 经常饮用红茶与总胆固醇水平下降和动脉功能改善相关 [3] 燕麦奶 - 燕麦奶富含β-葡聚糖,与肠道胆固醇结合防止其吸收,同时提供维生素D和钙 [4] 红葡萄酒 - 红葡萄酒含白藜芦醇和多酚,可降低LDL-C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适量饮用(女性1杯/天,男性2杯/天)降低心脏病风险 [5] 石榴汁 - 石榴汁含多酚(安石榴苷),可降低LDL-C、减少动脉斑块堆积,并增加血流量和降低血压 [6][7] - 具有抗炎特性和提高免疫力的能力,建议选择无添加糖的纯天然品类 [7] 番茄汁 - 番茄汁含番茄红素,可降低LDL-C、增强血管灵活性并降低血压,同时富含维生素A、C、钾和叶酸 [8] 豆浆 - 豆浆含异黄酮,可降低LDL-C并改善动脉功能,同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9][10] 蔓越莓汁 - 蔓越莓汁含原花青素,可降低LDL-C、增强血管功能并降低心脏病风险,还能预防尿路感染和提高免疫力 [11][12] 甜菜根汁 - 甜菜根汁含硝酸盐,可降低LDL-C、增加血流量和降低血压,同时提高运动表现和免疫力 [13] 黑巧克力饮料 - 黑巧克力饮料含黄酮类化合物(表儿茶素),可降低LDL-C、改善血管功能并减少炎症,建议选择可可含量70%以上的品类 [14] 橙汁 - 橙汁含橙皮苷,可降低LDL-C并增强血管功能,同时提高免疫力和改善皮肤健康 [15] 姜茶 - 姜茶含姜酮醇和姜烯酚,可降低LDL-C和甘油三酯,同时升高HDL-C并促进血液循环 [16][17]
炎炎夏日 喝金银花茶最搭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病、生津止渴等功效 [1][2] - 现代研究显示金银花有广谱抗菌、解热、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3] - 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3] - 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3] - 具有散痈消肿、清热解毒、消炎作用 [4] - 可疏热散邪,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有缓解作用 [5] - 可凉血止痢,对热毒痢疾、咽喉肿痛等有疗效 [6] 金银花的适用季节与注意事项 - 最佳服用季节为夏季,可发挥清热解毒和生津止渴作用 [2] - 因性寒,服用过量易引起胃肠不适,脾胃虚寒者慎用 [2] 金银花的食用方法 - 生食:取鲜嫩茎叶及鲜花,细嚼咽下,可解毒抗炎 [8] - 蒸煮:花叶加水蒸煮后加冰糖饮用,可清热解暑 [8] - 泡茶:用金银花泡水可去火、预防口臭 [8] - 配胖大海、麦冬、甘草泡茶可清咽利喉、保护嗓子 [8] 夏季金银花茶方 - 金银花饮:金银花与山楂冲泡,可开胃消食 [9] - 金银花薄荷茶:加蜂蜜可治疗痱子 [10] - 三花茶:金银花、菊花、茉莉花冲泡,可清热解毒 [10] - 清咽润喉茶:金银花配胖大海、麦冬、甘草,适用于清咽利喉 [10]
技术不该是黄牛抢号的加速器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可一旦被利益绑架,就成了扎向普通人的利刃。这些年,我们见过"黄牛"用外 挂抢车票、抢演唱会门票,现在连医院的看病系统也不放过。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不是技术太厉害,是 人心中的贪念太"厉害"。有人觉得"有技术就能赚快钱",有人觉得"患者需求大,赚点是点",可他们忘 了,医疗资源是救命的,不是用来炒作的,在优质医疗资源本就紧缺的当下,黄牛的行为不利于优质医 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老百姓看病,图的是踏实、公平。一些患者为了能挂上专家号,不得不早早到医院排队等候,而冒 牌挂号软件却在暗中将号源截走,这无疑是对公平医疗秩序的公然挑战。只有为患者创建一个公平、有 序的就医环境,患者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医疗秩序才能正常运行。技术可以是工具,但绝不该是黄牛 的"加速器"——救命的资源,该留给最需要的人,而不是最会"玩技术"的人。 据新华社报道,6月10日,南京市公安局公布了一桩"技术抢号"大案——三个"黑客黄牛"团伙被捣 毁,他们用自研软件抢号,平均0.02秒就能搞定一个专家号,而普通患者点挂号页面,手指头都得戳半 天。这事儿听着离谱,可细想全是扎心的现实:一边是咱们凌晨蹲守APP、手指点到手发酸也不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