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浪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2025H1网络游戏版号过审数量达812款同比+17.8% 腾讯二次元MMORPG新作《星痕共鸣》上线首日炸服口碑崩盘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33
版号审批情况 - 2025年6月共158款游戏获版号,其中国产147款、进口11款,刷新单月过审纪录 [1][3] - 国产游戏分类:移动137款、客户端2款、"移动+客户端"7款、"移动+网页"1款;进口游戏分类:移动4款、客户端4款、"移动+客户端"3款 [3] - 2025年上半年共812款游戏获版号(国产757款、进口55款),月均135款超去年同期115款,全年有望突破1500款接近2019年水平 [5] 头部公司动态 - 腾讯上半年获7款版号(进口4款如《穿越火线:虹》《星痕共鸣》,国产3款如《王者荣耀世界》),另有《怪物猎人:旅人》等储备产品 [5][8] - 网易上半年获6款版号(进口3款如《无主星渊》《冰汽时代》,国产3款如《灵兽大冒险》),其中《冰汽时代》手游因逼氪问题Taptap评分仅4 1 [8][10] - 恺英网络成"版号大户",持有10余款版号如《斗罗大陆:魂师大作战》,并获《热血传奇》IP授权拓展市场份额 [12][13][14] 重点产品表现 - 腾讯《王者荣耀世界》PC端测试中,Taptap预约超86万、期待值8 1;《星痕共鸣》上线首日因服务器问题差评达2000条,评分暴跌至4 0 [6] - 网易《无主星渊》因本地化问题跳票,原定7月17日上线 [12] - 完美世界《异环》Taptap预约316万、B站评分9 4,预计2025年底上线 [15] - 中手游《三千幻世》上线3日跻身IOS卡牌畅销榜13名,但后续因买量乏力快速下滑 [17] 行业数据 - 2025年1-5月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超1400亿元(同比+16 99%),移动游戏收入1052 27亿元(同比+20%) [17] - A股26家游戏公司中21家股价上涨,15家涨幅超20%,ST华通涨幅达117 51% [17] - H股9家游戏公司中6家上涨,心动公司、中旭未来涨幅超100% [18]
华宇软件深陷亏损、三年半亏约29亿元 2024年及2025年Q1CFO、CFI、CFF均为负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33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近亿元 三年半时间持续亏损 [1] - 核心业务依赖政府预算周期与采购节奏 地方财政承压导致政务信息化投入收缩 [2] - 新签合同增速长期低位 部分项目验收滞后导致收入确认延后 [2] 行业竞争与技术挑战 - 法律科技领域新竞争者涌入 市场份额被稀释 [2] - 行业竞争白热化 技术迭代滞后 [1] - 竞争对手以更精准的垂直模型抢占细分市场 公司技术投入产出比失衡 [2] 技术升级与商业化 - 推出"万象大模型"及智能司法辅助工具 试图以AI重构业务场景 [2] - 审判大模型等功能提升司法效率 但客户付费意愿受政务预算刚性制约 [2] - 法律知识平台"元典问达"用户渗透率未达预期 [2] 战略与治理问题 - 教育信息化子公司盈利能力下滑 触发大额商誉减值 [3] - 跨界扩张整合困境 教育领域技术协同效应未达预期 [3] - 资源分散 需剥离低效资产并聚焦核心赛道 [3] 转型方向与机遇 - 需从项目制交付转向"产品+订阅"的可持续营收结构 [3] - 需通过司法数据资产深度挖掘构建生态壁垒 [3] - 行业寒冬或为洗牌契机 需将AI能力转化为客户价值提升 [3]
至正股份30亿元重组:实控人“左手倒右手”的类借壳资本运作 巧用评估方法规避业绩承诺?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33
重组方案核心内容 - 至正股份发布第三次修订的重组草案 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直接及间接取得目标公司AAMI之87 47%的股权及其控制权 并置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至正新材料10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2] - 交易完成后 上市公司将实际持有AAMI约99 97%股权 交易对手中领先半导体、先进半导体均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强控制的主体 [2] - AAMI 100%股权的评估值为35 26亿元 本次交易拟置入资产的参考价值为30 9亿元 其中需要支付7 9亿元的现金对价 但公司一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仅0 45亿元 [1][9][13] 借壳上市规避策略 - 公司实控人王强2020年5月21日取得控制权 2024年10月发布重组停牌公告时已超过36个月 避开了《重组办法》第十三条关于借壳上市的认定 [3][4] - 最初重组方案中AAMI最大话语权可能掌握在智路资本手中 存在借壳上市争议 后在2025年2月修订方案中 智路资本将其在基金中的份额和权益转让给王强实际控制的先进半导体 减少类借壳交易风险 [5][8] - 拟置入资产AAMI 2024年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分别占上市公司同期数据的630 08%、1358 99%、681 97% [3] 财务与评估细节 - 公司2019-2024年连续亏损 2024年营收3 65亿元 净利润亏损0 31亿元 逼近退市标准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000万至2800万元 [2] - AAMI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22 05亿元、24 86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017 77万元、5518 84万元(同比增长173%) 但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90 9%至3266 73万元 [15] - 采用市场法评估AAMI股权 增值率18 88% 规避了《重组办法》第三十五条关于业绩承诺的强制性规定 交易对手未设置业绩承诺 [9][10][12] 行业与业务对比 - AAMI前身为ASMPT物料业务分部 主营半导体引线框架设计研发生产 2023-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 45%、2 27% 低于同行均值(3 33%、3 37%) [16] - 公司解释研发费用率较低是因采用客户需求导向的研发模式 注重工艺改进和产品质量提升 [17]
ST葫芦娃持续亏损背后:涉嫌财务造假?销售费用是否藏暗礁
新浪证券· 2025-07-18 16:32
业绩预告与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元至1000万元,同比减少75.66%至100.00% [1] - 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2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减少364.85%至585.55% [1] - 业绩下滑主因行业竞争格局变动导致销售收入下降 [1] - 2024年消化系统药物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6.94%,毛利率下降8.64个百分点 [6][7] - 2024年呼吸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其他药物营业收入分别下降10.17%、12.14%、35.66% [7] 财务造假与审计问题 - 2024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 [2] - 会计差错重述事项未提供完整财务资料,2023年报存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披露不准确问题 [2] - 控股股东通过个人账户向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前10大客户期后回款异常 [3] - 2024年向关联方海南中旺支付研发费用4205.37万元,较2023年增长133.63% [4] - 海南中旺法定代表人与公司实控人存在亲属关系,且仅与公司有业务往来 [4] 公司治理与高管变动 - 董事长刘景萍辞去总经理职务,仍保留董事长等职位 [7] - 新任总经理张铭芮任职不足一个月即辞职 [8] - 实控人汤旭东曾因单位行贿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11] 销售与研发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率33.50%,其中业务推广费占比73.18% [9][10] - 2021-2023年研发费用率从7.42%降至4.93% [9] - 监管质疑业务推广费合理性,要求说明是否存在商业贿赂 [10]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核心产品肠炎宁胶囊、复方感冒灵颗粒、克咳片销售大幅下降 [6] - 2024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26%,毛利率下降2.86个百分点 [7] - 2023年应收账款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存在压货冲业绩嫌疑 [4]
心脉医疗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背后:成长性堪忧?定增项目进度缓慢
新浪证券· 2025-07-18 16:32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 08亿—7 87亿元 同比减少0—10 00% 归母净利润3 04亿—3 61亿元 同比减少10 52%—24 78% [1] - 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至12%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至21% 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 24年Q3营收增速骤降31 65% [2] - 主动脉支架类产品24年收入占比超7成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 78% 毛利率减少2 85个百分点 外周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0 61% 但毛利率减少4 66个百分点 [9] 行业与市场 - 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372亿元 预计2030年达1 402亿元 2021-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15 9% [4] - 主动脉支架类产品面临集采压力 河北省启动胸/腹主动脉支架省级集采 预计价格再降10%—20% [8] 销售模式与价格监管 - 公司销售模式转变为"公司→区域总经销商→普通经销商→终端医院" 2023年前两大总经销商收入占比近四成 [6] - Castor支架出厂价5万元 终端价超12万元 价差引监管关注 医保局要求终端限价不高于7 15万元 降价幅度40 42% [5][7] 研发与新产品 - 新产品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及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终端植入量增长较快 [1] - 2025年上半年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上市 Tipspear®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套件获批 Hector®胸主动脉多分支覆膜支架系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审查程序 [9] 公司治理与财务影响 - 定增项目进展缓慢 外周血管介入项目几乎未投入 全球总部项目累计投入仅33 12% 完工时间延至2027年9月 [10][11] - 因未填报年度发展情况报表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补缴税款及滞纳金6 913万元 影响最近一年净利润超10% [12]
20倍牛股老铺黄金有无估值崩塌风险 更高店效为何更差的现金流
新浪证券· 2025-07-18 15:52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店效行业领先但现金流表现差劲 呈现越增长现金越饥渴特征 [1] - 公司高增长伴随高存货与弱现金流 商业模式护城河深度存疑 [14] - 天量限售股解禁后 当前估值或透支未来2年业绩 [30] 股价表现 - 上市后股价从40.5港元飙升至1108港元 涨幅超26倍 [2] - 近期股价持续承压 四个交易日跌幅超20% 7月17日收盘价863港元/股 [1] 行业对比 - 2024年国际金价上涨22.14% 但中国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4.69%至532.02吨 [4] - 周生生2024年营业额下降15%至211.76亿港元 净利润下降20% 门店净减少74家 [4] - 周大福2025财年上半年营业额下降20.4%至394.08亿港元 净利润下降44.4% 净关店239家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98亿元(+166%) 净利润14.7亿元(+254%) 毛利35.01亿元(+162.9%)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恶化 2024年净流出12.28亿元 [7] - 存货规模40.88亿元 同比增幅222.4%远超营收增速 [25] - 应收账款从2022年1亿元激增至2024年8.01亿元 [20] 门店运营 - 36家自营门店实现85.3亿元销售 平均店效2.4亿元行业第一 [5] - 覆盖国内80%高端购物中心 包括南京德基广场、北京SKP等 [7] - 计划未来店效超10亿元 低于5亿元门店将被关闭 [5] 市场竞争 - 古法黄金市场份额仅2% 行业排名第七 [15] - 前五大品牌合计占46.1%市场份额 龙头A公司占比19.7% [16] - 毛利率41% 显著低于爱马仕等奢侈品牌70%水平 [14] 融资活动 - 2024年6月IPO募资10.42亿港元 2025年5月再配股募资27.15亿港元 [17] - 配股募资额达IPO近3倍 80%资金用于门店拓展 [19] 会员数据 - 会员人数达35万人 较2023年新增15万人 [27] - 人均会员消费从1.59万元升至2.43万元 涨幅超50% [27] - 主力客群集中在1-5万元消费区间 [28] 解禁压力 - 2025年6月28日解禁6905万股 占总股本39.99% [29] - 当前估值对应2026年30倍PE 需实现50亿元利润目标 [30]
“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控股权生变 武汉国资10亿入主
新浪证券· 2025-07-18 15:52
控股股东变更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由宁波汉意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由创始人团队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1][3] - 宁波汉意向长江国贸转让7223.99万股(占总股本18.01%),良品投资转让1197.01万股(占总股本2.99%),转让价格12.42元/股,总价款10.46亿元 [2][3] - 长江国贸为武汉金控集团全资子公司,后者是湖北省首家金融全牌照国有控股集团 [1][3]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长江国贸看好公司价值,交易有助于完善其供应链及产业链布局,推动B端向C端延伸 [3] - 公司称引入国资是主动战略选择,未来将聚焦供应链优化、渠道拓展、研发创新,目标转型为"品质食品"商和产业生态组织者 [4][5] - 创始人团队保留高管及重要股东身份,强调交易基于长期战略协同 [5] 公司经营与业绩表现 - 2020年上市时市值突破百亿元,2020-2022年营收从78.94亿元增长至94.40亿元,但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14.76%至80.46亿元,净利润下降46.26%至1.80亿元 [6][7] - 2024年营收进一步下滑11.02%至71.59亿元,首次年度亏损4610.45万元;2025年Q1营收同比下降29.34%至17.32亿元,亏损3614.86万元 [7] - 业绩下滑主因产品降价策略及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 [7] 行业趋势与国资布局 - 国资战略入主实体企业成为产业升级重要路径,2025年新"国九条"发布后超20家A股公司控股权转至地方国资 [8] - 良品铺子将成为首个地方国资控股的全国性休闲食品平台,行业或借国资资源突破同质化竞争 [8]
AI平权时代,微盟的AI应用布局与市值焕新叙事
新浪证券· 2025-07-18 15:46
行业动态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宣布H20芯片恢复供应并将推出RTXpro GPU,利好国内AI概念股 [1] - 国内算力短缺问题有望缓解,为AI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层企业创造有利发展环境 [1] - 算力租赁服务商、AI软件提供商等细分领域企业将显著受益 [1] - AI产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企业从早期"直连大模型"转向认可专业服务商价值 [2] 公司战略 - 微盟集团通过AI+SaaS、AI+营销、To B、To C四个方向探索AI Agent全新布局 [1] - 提出"按需适配,灵活应用"策略,聚焦商家实际场景需求而非底层研发 [3] - 实施"场景化渗透"战略,通过AI应用服务实现业务价值升级 [2] - 推出15大AI Agent产品矩阵,覆盖58个商业场景 [2] 产品与技术 - WIME产品打通DeepSeek-R1,支持多渠道AI营销深度写作 [1] - "导购AI+"集成国产大模型DeepSeek,提升零售企业运营效率和转化效果 [1] - WAI接入10余家主流大模型平台,包括DeepSeek、腾讯混元、通义千问等 [2] - 推出"AI换装"功能帮助客户降低90%模特拍摄成本 [3] 运营数据 - 使用AI技术后平均提效20%-30%,第一阶段有望节省成本2000-4000万 [2] - WAI SaaS版月活客户环比提升74%,核心功能使用次数同比提升248% [5] - AI生成文案及图片采纳率分别同比提升53.4%和13.4% [5] - WAI智能助理系统问答准确率达到88.2% [5] - 2024年使用WAI的中小商家续费率达75% [3] 市场定位 - 在AI工具市场赢得先锋地位 [1] - 作为AI应用层服务商,凭借产品化能力与场景落地经验拉开竞争差距 [2] - 民生证券认为DeepSeek最先激活的方向是SaaS,加速AI平权进程 [4] - SaaS企业积累的海量高质量数据成为AI应用重要燃料 [3] 商业模式 - 帮助商家实现小程序电商和微信小店打通,打造从引流到复购的完整闭环 [5] - 推出面向零售行业的导购Agent产品"导购任务AI+" [5] - AI将迅速融入SaaS产品各个环节,不断挖掘用户AI需求 [5] - 通过融合商家个性化需求、场景和数据激活AI大模型智能应用 [3]
TCL中环上半年预亏40-45亿元 需求降温、产能供需失衡致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
新浪证券· 2025-07-18 15:27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亏40亿至45亿元 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超30% [1] - 持续亏损显著消耗现金流 短期债务规模持续攀升 依赖外部融资填补缺口 [3] 经营策略问题 - 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仍坚持高开工率策略 导致库存持续高企 多次计提减值仍难缓解积压负担 [2] - 硅片业务贡献超六成收入 但利润被挤压至负数 组件业务因技术代差与转型迟滞难以独当一面 [2] 技术竞争力 - 产品升级节奏被动 新一代BC组件转化效率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 市场响应未达预期 [3] - 研发投入紧迫性与商业化落地迟缓形成矛盾 技术护城河宽度亟待拓展 [3] 海外扩张 - 控股收购新加坡组件企业Maxeon触发近10亿商誉减值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叠加标的公司经营困境 [3] - 海外拓展遇阻反映国际化管理能力与技术整合不足 资金投入与回报失衡加剧财务压力 [3] 行业动态 - 行业价格战惨烈 硅片价格腰斩 全行业为应对产能过剩主动收缩战线 [2] - 政策推动产能出清与价格自律 隆基、晶澳等巨头二季度亏损收窄印证行业底部正在夯实 [4] 转型方向 - 需放弃规模执念 建立产销动态平衡 加速技术攻坚 在组件效率与成本间建立新优势 [4] - 建议剥离低效资产 聚焦现金流安全 将投入流向核心竞争力培育 [4]
浦发银行南通分行败诉后反诉索赔2.95亿 科远智慧怒斥其"罔顾国企担当"将全力应诉
新浪证券· 2025-07-18 15:20
案件核心 - 科远智慧全资子公司南京科远被浦发银行南通分行起诉要求赔偿2 95亿元本金及利息 指控其在存款过程中存在过错[1] - 南京科远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存入浦发银行南通分行3 45亿元定期存款 其中2 95亿元被非法质押给已吊销的南通瑞豪公司 存款存入当日即被质押 公司声称对质押行为毫不知情[2] - 2024年12月南通崇川区法院一审判决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向南京科远支付存款本金2 95亿及利息 2025年5月南通中院终审维持原判 认定银行需承担全责[3] - 2025年7月浦发南通分行在南京玄武法院反诉南京科远及自然人盛某 指控其在存款过程中存在过错 如接受中间人返现4067万元用于账外发放员工奖励 要求连带赔偿2 95亿本金及利息[3] 公司动态 - 科远智慧面临重大财务压力 2 95亿占其2024年净利润的117% 但公司称2024年净利润增长56 64%证明经营未受本质影响[6] - 公司审计风险方面 账外返现曾导致2021-2022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 暴露内控缺陷[6] - 公司在投资者互动交流平台上公开指责浦发罔顾国企担当 认为浦发银行以反诉拖延执行 强调终审判决已认定犯罪团伙主导事实 反诉不影响原判决执行[3][5] 行业影响 - 银行业面临信任危机 近年来大额存款被非法质押事件频发 如渤海银行案等 暴露银行内控失效 印鉴核验流于形式[7] - 浦发银行以反诉拖延执行的行为可能削弱司法权威 加剧企业维权成本[7] - 监管机构或介入调查银行反诉合理性 防止滥用司法资源[7] 案件进展 - 关键时间线显示 存款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被非法质押 2021年11月科远起诉 2024年12月一审银行败诉 2025年5月终审维持原判 2025年7月4日科远申请强制执行 浦发于7月16日反诉索赔[7] - 执行困局源于浦发南通分行账面资金不足 科远智慧申请追加总行为被执行人 反映银行基层风控漏洞及总分行责任划分争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