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浪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云知声市值激增逾170亿港元:磐谷创投118倍回报领跑 D轮后入股国资平均收益率282%
新浪证券· 2025-07-25 15:06
6月30日,通用人工智能"独角兽"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云知声)在港交所正式敲钟上市。 此外,磐谷创投还有一只个人投资者基金——天津朴树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在云知声IPO前突击入股。据公开信息显示,该基金出资比 例最高的王永辉,现在多家精密制造企业担任董事;排名第二的许强是苏州工业园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磐谷创投的创始合伙人李志超和孙戈则分别 持股10.5%、3.1%。基金通过D轮系列融资共向云知声投资5200万元,基于上市后持股比例和最新市值计算,收益率达207.8%。 回顾其冲击资本市场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公开报道显示,公司曾于2020年11月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IPO申请,拟发行不超过2025万股股份,计划募资9.12 亿元,用于AI芯片研发、技术中台建设、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及补充流动资金。不过,短短三个月后,云知声便因医疗数据争议和持续亏损等问题主动撤回 申请。2023年转战港股,公司两度递表失效。伴随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的发布,云知声再次将业务定位调整为多模态和行业智能体,终于成功"上岸"。 据配发结果公告披露,公司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发售股份156.0980万股, ...
纵横股份天价离婚风波:5.37亿“分手费”背后的资本棋局
新浪证券· 2025-07-25 14:5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一场持续17个月的离婚诉讼,将"无人机第一股"纵横股份推至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7月17日,四川省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公司实控人任斌需向前妻邝明芳分割999.6万股股份,按当日收盘价 53.76元/股计算,对应市值达5.37亿元。这场被市场称为"A股天价离婚案"的风波,暴露了纵横股份控制 权结构的脆弱性。 诉讼博弈:股份数量减少,实际控制人不变 终审判决结果较一审出现转折。2025年1月,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任斌需分割1230.12万股。 任斌提起上诉后,二审将分割股份数量削减18.7%,降至999.6万股。相较一审,二审判决减少了234.12 万股转让股份,显示诉讼过程中的调整。 这场诉讼背后,是任斌对控制权的精密布局。虽然任斌在办理股份过户手续后,其直接持股比例从 23.41%降至12%,但其通过与股东王陈、陈鹏签署的补充协议,以及通过海南永信大鹏企业管理中心对 公司的间接控制,其合计控制股权比例仍达44.76%,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市场影响:治理风险与减持悬念 这场天价离婚案已引发连锁反应。7月18日,纵横股份股价下跌4.2%,显示市场 ...
歌尔股份95亿豪掷精密结构件,剑指“果链”系统级供应商
新浪证券· 2025-07-25 14:50
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95亿元)收购香港联丰商业集团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香港米亚和昌宏实业100%股权 [2] - 交易刷新公司历史并购规模纪录 被视为向"果链"系统级供应商转型的关键一跃 [2] 战略意图分析 - 收购标的2024年度营业收入合计约91 1亿港元 主要业务为金属精密结构件和金属加工刃具生产 是苹果手表表壳和表链配套工厂 [3] - 公司现有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规模达150 51亿元(2024年数据) 此次收购将提升精密结构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降低对大客户依赖 [3] 产业升级影响 - 通过并购实现从单一模组供应商向"子系统集成商"升级 巩固苹果核心供应商席位 [4]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单日上涨3 39% 收购将增强精密结构件领域话语权 为承接iPhone组装订单和拓展智能家居新业务奠定基础 [4] 行业竞争态势 - 消费电子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钛合金加工 纳米涂层等领域竞争激烈 需持续投入研发保持优势 [5] - 标的公司91 1亿港元营收规模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仍需验证 [5] 战略转型意义 - 以精密结构件为支点 推动从"果链零件商"向"全球智能硬件系统级供应商"转型 [6] - 此次并购将重塑消费电子产业链竞争格局 [6]
安宁股份65亿重金押注资源整合:经质矿产收购案背后的战略棋局
新浪证券· 2025-07-25 14:47
目前安宁股份年产能为钛精矿55万吨、钒钛铁精矿120万吨,而小黑箐铁矿设计产能达260万吨/年,复 产后将直接推动公司产能跃升。更值得关注的是,经质矿产还持有延伸探矿权,潜在资源量可能进一步 突破。 2025年7月21日晚间,安宁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以65.08亿元现金分期支付方式,参与攀枝花市经质矿 产及其关联企业鸿鑫工贸、立宇矿业的实质合并重整,一举拿下三家公司100%股权。 资源卡位战:1.13亿吨储量重构西南钒钛版图 经质矿产的核心资产为会理县小黑箐经质铁矿。根据2024年《再评价报告》,该矿保有矿石资源量达 1.13亿吨,伴生TiO₂储量1066.3万吨。更关键的是,其与安宁股份潘家田铁矿同属攀西裂谷成矿带,矿 脉相连、地质条件相似,具备协同开采的天然优势。 债务重组术:65亿撬动20亿负债与完整产业链 尽管坐拥优质资源,经质矿产却因债务危机陷入停滞。截至2021年底,其资产负债率高达197.46%,关 联企业鸿鑫工贸同样资不抵债。按照重整计划,安宁股份将分三期完成65.08亿元资金的支付,在会理 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修正案)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向管理人账户支付33.51亿元重整投资款,90 个 ...
希荻微韩国子公司收购不到一年存失控风险 董事反目触发技术主权博弈与商誉危局
新浪证券· 2025-07-25 14:25
昨日晚间,希荻微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Zinitix Co., Ltd.(以下简称"Zinitix")现任董事在希荻 微及其子公司任职期间涉嫌不法行为,要求Zinitix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改选董事。但Zinitix现任董事采取 了一系列行为阻碍董事改选,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完成Zinitix董事会改选。 希荻微表示,鉴于HMI与现任董事会的争议尚未解决,公司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Zinitix董事会改 选,公司存在对Zinitix失去控制的风险。如公司对Zinitix失去控制,公司将不再把Zinitix纳入公司合并 报表范围,终止确认商誉并产生损失,可能对公司2025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失控风险成因剖析 本次失控事件本质是跨境并购后的内部治理危机。 三名由希荻微委派的董事涉嫌存在窃取商业秘密、违反信义义务、不正当竞争等不法行为,被解雇后拒 绝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操控投票流程阻止罢免议案。 矛盾焦点在于韩国子公司利用"国家核心技术认定需政府审批"为由拖延改选程序,而希荻微坚称收购尽 调已确认该技术无需审批,指控韩方董事利用法律漏洞实施反控制行动。 财务冲击:短期业绩与长期资产承压 子公司Zinitix的 ...
中国儒意接盘万达快钱金融30%股权 后者曾被曝涉嫌为高利贷提供支付通道 因合规顽疾四年被罚超1700万
新浪证券· 2025-07-25 13:42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拟以2.4亿元现金收购万达金融持有的快钱金融30%股权,分三期支付[1]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但快钱金融不会成为其附属公司[1] - 交易对应快钱金融整体估值8亿元,较2014年万达收购时的33亿元估值缩水76%[7] 交易背景 - 万达金融2014年以3.15亿美元(约22.55亿元)收购快钱金融68.7%股权,2017年实现全资控股[3] - 2024年6月万达金融将快钱金融全部股权出质,11月持股比例从100%降至30%[6] - 中国儒意2023-2024年通过股权受让获得万达投资100%股权,间接控股万达电影[2] 公司业务 - 中国儒意主营业务包括电影电视剧制作、流媒体平台南瓜电影和手游公司景秀游戏[2] - 2024年公司营收36.71亿元(同比+1.2%),净亏损2.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1.51亿元(同比+120%)[2] - 快钱金融2011年获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包括企业支付解决方案、跨境收付款、数字人民币等[3][10] 合规风险 - 快钱支付2022年以来收到央行4份罚单,累计罚没超1700万元[1][10][11][12][13] - 2025年6月因违反清算、账户及商户管理规定被罚625万元[8][9] - 2019年被曝为"714高炮"平台提供通道,年化利率达3230.77%[14]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投诉量9239条,主要涉及未经授权扣款[14] 牌照情况 - 快钱支付牌照将于2026年5月到期,2022年已被列入"审慎续展"名单[16] - 央行2016年列出续展11条红线,包括资金挪用、业务停摆等情形[16] - 2025年7月首批13家支付机构获长期有效牌照,5家未获续展[16]
每日互动发布一体机GAI Station个知·智能工作站 打造企业专属AI引擎
新浪证券· 2025-07-25 13:38
当前,大模型从技术热点迈向产业应用,真正的挑战浮出水面:高昂的私有化部署成本令人却步,云端 调用又使敏感数据如履薄冰。企业渴望深度融入大模型能力,却常遭遇"水土不服"。如何将海量、分散 的企业数据安全高效地转化为智能生产力?每日互动推出GAI Station个知·智能工作站,基于20年数据 智能服务经验与行业Know-How,深度融合"大数据+大模型",为企业提供看得见的安全保障与高效的 数据联通,让宝贵的数据释放澎湃的价值。 看得见的安全:触手可及的安全,应用落地的标配 要安全 也要安全感 当企业在选择大模型服务时,往往考量的是私有化部署的"贵"或是公有云部署的"怕"。因此,GAI Station采用混合云的部署模式,通过"本地小模型+云端大模型"的组合,为企业打造了一个"看得见、用 得起"的AI应用平台。想象一下,一个强大的大模型应用平台化身为一个安静运行在您办公桌下的智能 工作站,替代了传统的机房"检阅",贴身守护着您的安全感。例如,当法务部门需要分析历年合同时, 所有敏感的合同文本、客户信息无需上传至"云端黑箱",直接在本地完成向量化与加密处理。全程无明 文流转,原始数据不出域,就能安全融合模型能力, ...
东兴证券“踩雷”欺诈发行第一股 近四年在科创板“交白卷”储备项目归0|科创板6周年
新浪证券· 2025-07-25 13:02
科创板开市6周年总体情况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2025年7月22日累计上市591家公司(含退市2家)[1] - 总IPO募集资金达9271.56亿元 总市值突破7万亿元[1] - 65家券商参与承销保荐 其中中信证券以99家承销数量居首[1]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计算后承销112家 位列第一[1] 券商承销排名(按金额) - 前五名券商承销金额:国泰海通(2137.77亿元) 中信证券(1670.69亿元) 中金公司(1302.54亿元) 中信建投(880.15亿元) 华泰证券(622.88亿元)[4] - 第六至十名券商承销金额:国联民生(248.71亿元) 招商证券(247.65亿元) 东方证券(190.19亿元) 申万宏源(173.36亿元) 国信证券(144.94亿元)[2] 中小券商表现 - 东兴证券承销7家科创板IPO 累计金额49.85亿元 承销收入3.91亿元[5] - 东兴证券因保荐泽达易盛(欺诈发行)被立案调查 缴纳1.05亿元惩戒金[6] - 泽达易盛虚增营收3.42亿元(占招股书披露55.25%) 虚增利润1.87亿元(占161.21%)[5] 东兴证券业务影响 - 2024年投行业务质量评级降至C类(2023年为B类)[6] - 2021年8月后无新增科创板IPO项目 当前在审IPO项目仅3家(无科创板)[6] - 2024年IPO承销保荐收入为0 撤否率高达100%(7家)[6] - 其他保荐项目(杰美特等4家创业板公司)存在上市后业绩"变脸"现象[7]
国泰海通最享受板块红利 超三成IPO保荐企业还破发 31家破发数量排行业第一|科创板6周年
新浪证券· 2025-07-25 12:49
科创板开市6周年整体表现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2025年7月22日累计上市591家公司(含退市2家),IPO募集资金总额达9271.56亿元,总市值超7万亿元 [1] - 科创板显著优化A股行业结构,成为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 [1] 券商承销排名 - 65家券商参与科创板承销保荐,中信证券以99家承销数量居首,中金公司(70家)、中信建投(64家)、原海通证券(62家)、华泰联合(55家)分列第二至五位 [1] - 合并统计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后,"国泰海通"以112家承销数量及2137.77亿元承销金额位列双第一 [1][2] - 承销金额前五券商:国泰海通(2137.77亿元)、中信证券(1670.69亿元)、中金公司(1302.54亿元)、中信建投(880.15亿元)、华泰证券(622.88亿元) [1][2] 国泰海通业务表现 - 国泰海通从112家科创板IPO项目中累计获得90.37亿元承销保荐收入 [4] - 保荐的93家企业中31家股价破发(占比33%),ST帕瓦破发幅度达76.35%,南模生物(56.03%)、翱捷科技-U(54.76%)破发超50% [5][7] - 63家保荐企业存在资金超募现象(占比67%),中芯国际超募325.16亿元金额最高,日联科技超募比例达238.3% [8][9] 典型案例分析 - **ST帕瓦**:海通证券保荐上市后因安全生产事故隐瞒、财务造假(虚增收入1.8亿元、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被ST,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现内控缺陷 [5][6] - **日联科技**:发行市盈率267.32倍(行业均值35.76倍),超募21.31亿元,海通证券收取2.62亿元佣金,当前股价仍破发35.55% [10] - **南模生物**:发行市盈率201.59倍(行业均值100倍),超募10.74亿元,海通证券获1.58亿元佣金,上市首日股价跌18% [10][11] 发行定价问题 - 国泰海通保荐项目普遍存在"三高"发行(高定价、高市盈率、高超募),21家企业超募比例超100% [9][10] - 日联科技案例中,中信证券报价对应市盈率达331.59倍(行业均值927.27%),最终发行市盈率267.32倍 [10]
中信建投承销额仍居前五但执业质量遭遇“滑铁卢” 连续三年与A类投行无缘|科创板6周年
新浪证券· 2025-07-25 12:39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2025年7月22日累计上市591家公司(含退市2家)IPO募集资金合计9271.56亿元总市值超7万亿元成为"硬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1] - 科创板显著优化A股市场行业结构注册制试点成效显著[1] 券商承销排名 - 65家券商参与科创板承销其中国泰海通(合并计算)以112家承销数量及2137.77亿元募资额居首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分别以99家/1670.69亿元、70家/1302.54亿元、64家/880.15亿元、55家/622.88亿元位列第二至五位[1][2][4] - 承销金额前十券商合计募资额占比超70%头部效应显著其中国泰海通领先优势与上海区域资源相关[4] 中信建投个案分析 - 中信建投6年间累计承销科创板IPO企业64家(含联合承销)募资880.15亿元但2024年后保荐数量断崖式下降主因紫晶存储欺诈发行案及IPO政策收紧[5][7] - 紫晶存储通过虚构合同、伪造单据等方式2017-2019年累计虚增营收2.22亿元、利润8600万元上市后2019-2020年继续虚增营收5.99亿元、利润3.14亿元最终退市[8][9] - 中信建投因未勤勉尽责需赔付投资者12.75亿元投行声誉受损连续三年被中证协评为B类承销保荐收入累计48.43亿元[7][9] 数据造假细节 - 紫晶存储2017-2019年虚增营收占比逐年攀升至42.97%虚增利润占比最高达137.33%未披露对外担保1.35亿元[8] - 上市后2019-2020年虚增营收占比达58.26%虚增利润占比超150%且连续三年未披露对外担保[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