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证券
搜索文档
巨力索具涨2.01%,成交额1.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0.7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4 14:00
截至9月30日,巨力索具股东户数14.19万,较上期减少5.99%;人均流通股6730股,较上期增加6.37%。 2025年1月-9月,巨力索具实现营业收入17.43亿元,同比增长13.20%;归母净利润1106.32万元,同比增 长397.11%。 分红方面,巨力索具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88.00万元。 今年以来巨力索具已经1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8月18日。 资料显示,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巨力路,成立日期2004年12月7日,上市日 期2010年1月2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为索具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 成为:工程及金属索具45.25%,钢丝绳及钢丝绳索具29.57%,合成纤维吊装带索具16.90%,原材料及 劳务、设备租赁6.50%,链条及链条索具1.77%。 巨力索具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海洋经济、世界杯、雄 安新区、铁路基建、一带一路等。 11月14日,巨力索具盘中上涨2.01%,截至13:48,报7.63元/股,成交1.32亿元,换手率1.84%,总市值 73.25 ...
安利股份涨2.16%,成交额1.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3.4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59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14日盘中股价上涨2.16%,报18.46元/股,成交金额1.99亿元,换手率5.09%,总市值40.06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1.82%,近5个交易日上涨2.73%,近20日上涨8.59%,但近60日下跌16.24%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213.48万元,特大单和大单买卖活跃,特大单买入972.44万元(占比4.88%),卖出806.75万元(占比4.05%)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9亿元,同比减少6.84%,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减少19.2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生态功能性合成革94.05%,普通合成革4.26%,其他业务1.68%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1月10日股东户数为1.84万户,较上期增加8.63%,人均流通股11,729股,较上期减少7.95% [2] - 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显著变动,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中欧悦享生活混合A等五家机构为新进股东 [3] - 国泰聚信价值优势灵活配置混合A持股减少505万股至145万股,另有四家机构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于1994年7月12日,2011年5月18日上市,主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其他塑料制品,概念板块包括小鹏汽车概念、汽车零部件、比亚迪概念等 [1]
东方铁塔跌2.04%,成交额1.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5.1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48
东方铁塔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农化制品-钾肥。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海上风电、风能、社保重 仓、青岛、一带一路等。 截至9月30日,东方铁塔股东户数2.04万,较上期减少10.29%;人均流通股55351股,较上期增加 11.48%。2025年1月-9月,东方铁塔实现营业收入33.92亿元,同比增长9.05%;归母净利润8.28亿元,同 比增长77.57%。 分红方面,东方铁塔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1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57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东方铁塔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010377)位居 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37.43万股,为新进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 1072.1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83.82万股。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001938)、中欧新蓝筹混合A (166002)、中欧新趋势混合(LOF)A(166001)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11月14日,东方铁塔盘中下跌2.04%,截至13:39,报16.80元/股,成交1.55亿元,换手率0.81%,总市值 209.0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25.13万元 ...
酒钢宏兴涨2.25%,成交额1.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49.8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43
11月14日,酒钢宏兴盘中上涨2.25%,截至13:33,报1.82元/股,成交1.21亿元,换手率1.07%,总市值 113.99亿元。 分红方面,酒钢宏兴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7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449.85万元,特大单买入1908.44万元,占比15.81%,卖出1011.92万 元,占比8.38%;大单买入2529.49万元,占比20.95%,卖出2976.16万元,占比24.65%。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酒钢宏兴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 通股东,持股3998.7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84.40万股。国泰中证钢铁ETF(515210)位居第三大流通股 东,持股3123.6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949.71万股。 酒钢宏兴今年以来股价涨14.47%,近5个交易日涨4.00%,近20日涨9.64%,近60日涨7.69%。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今年以来酒钢宏兴已经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7月24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6390.37万 元;买入总计5785.47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7.12%;卖出总计1. ...
苏州龙杰涨2.26%,成交额3970.7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0.7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41
11月14日,苏州龙杰盘中上涨2.26%,截至13:29,报14.02元/股,成交3970.75万元,换手率1.32%,总 市值30.33亿元。 今年以来苏州龙杰已经1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6月20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2397.63 万元;买入总计3364.56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7.32%;卖出总计5762.19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12.53%。 资料显示,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振兴路19号),成立日期2003 年6月11日,上市日期2019年1月1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差别化涤纶长丝、PTT纤维等差别化、新型聚 酯纤维长丝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FDY差别化产品67.15%,DTY差别化产品 30.76%,其他1.49%,其他(补充)0.33%,POY差别化产品0.27%。 苏州龙杰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纤维-涤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微盘股、增持回购、 合成生物、航天军工等。 截至9月30日,苏州龙杰股东户数2.68万,较上期减少23.17%;人均流通股8068股,较上期增加 30.16%。2025年1月-9月,苏州龙杰实现营 ...
江西生物IPO:单一产品依赖症明显“第二曲线”遥遥无期 历史沿革疑云密布递表前大额分红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4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人用破伤风抗毒素(人用TAT)提供商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生 物")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凭借人用破伤风抗毒素,公司业绩近年实现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从1.42亿元 增长至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4.7%;同期利润从2646.8万元提升至7514万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68.5%。然而,在亮眼的业绩表现背后,过度依赖单一产品、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等问题,为其上市之 路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单一产品依赖症明显 "第二曲线"遥遥无期 历史沿革方面,江西生物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且存在复杂的关联交易网络,或将成为公司IPO路上的 又一障碍。江西生物脱胎于国资,但经过多年的收购与改制,现已成为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招股书显 示,敬玥通过海南至正和前海天正两家主体持有公司76%的股权。 资料显示,江西生物始建于1969年,原为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江西分所,有50多年生物制药历 史。公司旗下拥有8家全资子公司,为目前中国境内专一从事抗毒素及免疫血清类生物制品研究 ...
天价离婚撕开A股公司治理隐忧:沃华医药“无主”之后路在何方?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39
尽管2025年前三季度沃华医药业绩有所回暖——净利润同比增长179.34%,但细究其财报不难发现,增 长主要得益于"收回前期土地转让款"等非经常性收益。剔除这些因素,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动力依然疲 软。 作为一家以心脑血管中成药为主营的企业,沃华医药虽拥有15个独家产品和93个医保目录品种,但在医 药监管趋严、集采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公司产品结构单一、依赖老牌独家品种的问题依然突出。如何突 破增长瓶颈、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是公司未来必须面对的课题。 三、"离婚潮"席卷A股,实控人风险亟待制度应对 沃华医药并非孤例。2025年以来,金丹科技、丽人丽妆、可靠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因实控人离婚引发 股权重构。其中,可靠股份甚至因实控人"清仓式分割"导致控制权直接易主。 一场持续15年的离婚纠纷,终于在2025年末迎来终审判决——沃华医药(维权)实际控制人赵丙贤与其 前妻陆娟,将共同持有中证万融投资集团各50%的股权。这一判决,不仅让赵丙贤失去对公司的实际控 制权,更将沃华医药推向了"无实际控制人"的治理真空。 随着A股"天价离婚"连续剧频频上演,从金丹科技、丽人丽妆到可靠股份,上市公司控制权因婚姻解体 而剧烈动荡的案例层出 ...
宏利投资管理Colin Purdie:现在是投资中国的良机,关注的科技、消费品和绿色能源等机会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39
专题:专题|2025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1月12日-13日,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举行。宏利投资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Colin Purdie表示:"从债 券、股市、技术和绿色能源等,中国市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债券通、股市通让我们投资中国本 土市场更加容易。中国债券市场相比较发达市场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收益率,现在中国的债券加入了 重要的指数,更加增强了吸引力。同时,在股票方面,A股市场反映了中国的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也 给我们长期资本带来了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我们非常高兴见到中国从量到质的政策转变,对于战略性 新兴产业比如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非常感兴趣。" 此外,中国庞大中产阶级带来的消费领域投资机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双碳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产 业(包括光伏、风能、电动汽车等)的扩张,以及不断发展的金融科技和保险领域,都给Colin Purdie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olin Purdie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处于一个重要的时机,政府不断致力于扩大开放,技术创新,推动高 质量的投资,这令我们深受鼓舞。我们认为现在是投 ...
靖因药业IPO:32项重大专利未获授权 靠非经常损益扭亏只是昙花一现 ?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38
这笔合作不仅为靖因药业带来直接资金收入,更因CRISPR公司股价上涨,使其持股公允价值显著提 升,从而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可观收益。由此可见,靖因药业此次实现盈利,实质上更多反映了资本市 场对合作方CRISPR的价值认可,而非其自身产品实现商业化并产生持续收入的能力,扭亏为盈或仅是 昙花一现。 根据靖因药业与CRISPR Therapeutics的协议内容,未来SRSD107在全球的商业化收益,靖因药业只能分 得一半。对于一家尚无营收的公司,将核心产品一半的潜在收益提前出让,无疑是对未来价值的巨大折 损。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靖因药业(Sirius Therapeutics)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高盛、海通国际及汇丰担任联席 保荐人。招股书显示,靖因药业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siRNA疗法开发。 从股权结构看,公司股东阵容颇为豪华,公司本身由全球顶尖医疗健康投资机构OrbiMed Entities与 Creacion Ventures联合创立,二者合计持股超过40%。此外,互联网巨头腾讯旗下的意像架构投资持有 8.14%的股份,深耕医疗健康领域 ...
*ST长药深陷多重危机,财务造假立案引爆退市警报
新浪证券· 2025-11-14 13:38
核心观点 - 公司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若被认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面临终止上市 [1] - 公司经营持续恶化,净资产为负且持续扩大,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预重整能否成功存在变数 [3] - 公司深陷多重风险,包括大量诉讼、大额债务逾期以及银行账户被大面积冻结,内部控制问题长期未解 [4] 财务造假与退市风险 - 公司于2025年11月7日公告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正式立案调查 [1] - 公司此前已因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财务造假被查实并认定为重大违法行为,将直接触发强制退市条款 [2] 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6.15亿元锐减至2024年的1.12亿元,归母净利润连续为负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净资产为-4.33亿元,2025年三季度末进一步恶化至-6.43亿元 [3] - 公司经营净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持续经营能力被年审会计师出具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意见 [3] - 公司自2025年1月进入预重整阶段并引入重整投资人,但预重整期限已多次延长,最终能否成功仍存变数 [3] 诉讼、债务与运营风险 - 公司及子公司涉诉140起,涉案金额高达18.78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达434% [4]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有息负债达11.06亿元,其中逾期部分为3.90亿元 [4] - 公司161个已开立账户中有109个被冻结,冻结账户占比达67.70% [4] - 公司曾因未及时披露诉讼、债务信息,违规对外担保等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内部控制薄弱问题长期存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