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点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上合组织携手烁范智能:以原厂技术重塑二手设备价值
起点锂电· 2025-10-19 14:38
固态电池行业展会 -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CINE2025固态电池展将于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商规模超过200家,参会企业达2000家,预计吸引专业观众20000人次 [1] - 同期将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首批参展及参会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广汽、先导智能等产业链头部公司 [1][9] 烁范智能国际合作项目 - 烁范智能获得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唯一授权,成为"SCO产业链循环与再制造项目"在薄膜方向的独家执行方,负责对成员国13条现有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并考察收购6条二手旧线 [2] - 合作业务模式为上合组织提供成员国企业需求名单,烁范智能基于名单从其二手基膜线库存中筛选适配设备,并进行定制化改造和交付保障,形成需求对接-设备筛选-定制改造-交付保障的闭环 [4][5] - 公司凭借其在双向拉伸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包括自主创新的拉伸工艺、控制系统及节能技术,能为BOPP、BOPET、BOPA等不同材料的二手设备提供精准评估和核心技术赋能 [8] 薄膜设备循环利用市场前景 - 烁范智能与上合组织的合作契合供应链协同出海和本地化生产策略,上合组织成员国承诺负责合作伙伴在本地市场的产线法规注册、本土化生产体系建设及供应链布局 [3] -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该合作模式旨在拓展二手装备资源化利用的全球网络,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塑造低碳循环的薄膜产业新生态 [6]
2025年1-8月锂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排行榜
起点锂电· 2025-10-19 14:38
固态电池与钠电池行业展会 - 固态电池行业年会CINE2025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商规模超过200家,参会企业2000家,专业观众预计超过20000人 [1] - 同期活动包括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第一批参展及赞助企业名单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广汽、一汽、先导智能、茹天科技等产业链头部公司 [1] 钴酸锂正极材料市场 - 2025年1-8月中国钴酸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达7.57万吨,同比增长28.4% [2] - 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消费终端需求,以及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和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下游备货行为 [2] - 行业竞争格局高度集中,CR5达到89.9%,前五名企业为厦钨新能、巴莫科技、巴斯夫杉杉、盟固利、科恒股份 [2][3] - 厦钨新能凭借4.50V及4.53V高性能产品绑定ATL、珠海冠宇等头部消费电池企业,并供应苹果、华为高端机型,市占率超过50% [2] 锂电池行业活动与资源 - 起点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白皮书》,内容涵盖行业概述、技术路线分析及不同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3] - 2025年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及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计划于12月17-19日在深圳举办 [3] - 公众号同时提及超150GWh锂电项目落地宜昌以及赣锋锂业子公司引入6.64亿元战略投资等行业动态 [3]
赣锋锂业子公司引入6.64亿战投!
起点锂电· 2025-10-18 18:18
固态电池行业活动 - 2025年固态电池展暨行业年会定于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活动规模包括200余家展商 2000余家参会企业和20000余名专业观众 [2]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2] - 首批参展及参会企业名单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广汽 一汽 先导智能 茹天科技等众多行业领先公司 [2] 赣锋锂业子公司股权变动 - 赣锋锂业拟引入战略投资人万鑫绿能 后者以6.64亿元交易对价收购其控股子公司深圳易储44.2361%的股权 其中万鑫绿能以4.43亿元收购赣锋锂业持有的29.5355%股权 [2] - 交易完成后 万鑫绿能成为深圳易储第一大股东 持股44.2361% 赣锋锂业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40.0399% 深圳易储不再纳入赣锋锂业合并报表范围 [3] - 万鑫绿能成立于2025年9月29日 主营业务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和创业投资 为国资委旗下公司 [4] 深圳易储业务发展 - 深圳易储成立于2024年5月16日 是赣锋锂业储能业务重要抓手 成立一年内已在全国签约逾30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总布局超18.1GWh [4] - 公司已在多地启动多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总投资超36亿元 包括和平县200MW/400MWh 云南曲靖400MW/800MWh等项目 [4] - 2025年7月签约落户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 打造总投资10亿元的300MW/600MWh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及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5] - 2025年9月 赣锋锂业通过深圳易储成立7家新公司 合计注资超5.24亿元 进一步拓展储能业务 [5] - 公司2025年下半年核心目标为签约30GWh 开工20GWh 并网10GWh 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独立储能运营商 [5] 赣锋锂业储能战略与财务表现 - 储能业务成为公司从锂产品供应商向新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的重要赛道 用以平滑锂周期波动 降低对锂价依赖 [5] - 2024年公司营收下滑42.66% 净利润亏损20.74亿元 但储能业务毛利率高于锂盐业务 成为业绩反转关键 [6] - 工商业储能业务在珠三角表现突出 2024年投入4824台储能柜 2025年目标至少投运1GWh [6] - 2025年上半年 深圳易储营业收入为9339.62万元 利润总额为1.71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55.49% [5] 行业地位与产品技术 - 据起点研究数据 赣锋锂业2024年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国内第十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提升至第十二 [7][8] - 公司推出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 能量密度达440Wh/L 循环寿命超6000次 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9] - 6.25MWh液冷储能系统通过智能控温 防腐设计等技术 提升系统寿命至20年 循环次数达15000次 [9] 产业链相关公司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 注册资金2.64亿元 总投资1亿元 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单位 [11] - 公司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11]
蜀能矿产磷酸铁锂项目累计产量突破5万吨
起点锂电· 2025-10-18 18:18
固态电池行业活动 - 行业重要展会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活动预计规模庞大 包括200多家展商 2000多家参会企业以及20000多名专业观众 [1][5]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首批参展及赞助企业阵容强大 涵盖宁德时代 比亚迪 广汽 一汽等产业链龙头企业 [1] 锂电池材料产能进展 - 蜀能矿产5万吨/年磷酸铁锂新材料项目于2024年4月正式投产 并在同年10月14日实现累计产量5万吨目标 [2] - 该项目位于四川乐山 占地13166亩 建筑面积44873平方米 采用PLC DCS MES三级集成智能工厂模式 [2] - 项目从2022年11月动工到2024年4月正式投产 建设周期短 体现了高效执行力 [2] 行业其他重要活动 - 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及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计划于12月17-19日在深圳举办 [3]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议程正式发布,20+重磅嘉宾60+展商,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10-18 18:18
展会基本信息 - 展会名称为CINE固态电池展和CINE钠电展,同期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2] - 活动将于2025年11月6日至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其中行业年会于11月8日9:00-21:00举办 [3][4] - 预计展商规模超过200家,参会企业超过2000家,专业观众超过20000人 [3] 参与企业与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起点固态电池、起点锂电、起点钠电、SSBA固态电池联盟和起点研究 [2] - 活动协办及论坛总冠名单位为茹天科技 [2] - 第一批参与企业阵容庞大,涵盖产业链各环节,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广汽、一汽、先导智能等知名公司 [2] 行业年会技术议程 - 主论坛将进行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发布会,并发布《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 [5] - 技术专场一聚焦全固态电池技术,议题包括硫化物电解质工艺、量产时间表、固态电解质产业化等 [5] - 技术专场二探讨固态电解质及关键材料,涉及硫化物电池界面机制、卤化物电解质、硅基负极、高镍三元正极等 [6] - 技术专场三关注固态电池工艺及智能制造,涵盖干法电极技术、干法极片热辊复合技术、原位固化技术等 [6] 金鼎奖奖项设置 - 颁奖典礼设置十余个奖项,涵盖产业化、材料技术、设备技术及投资价值等多个维度 [6] - 具体奖项包括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锋奖、各类电解质技术创新奖、硅基负极创新奖、设备技术创新奖等 [6] 参展与参会费用 - 展位费用根据面积不同分为三档:9平米标展15000元人民币、18平米标展27000元人民币、36平米光地48000元人民币 [8] - 行业年会参会报名费为1188元人民币/人,包含会议门票、午餐、晚宴门票及行业白皮书 [8]
瑞能股份参选2025中国固态电池行业金鼎奖
起点锂电· 2025-10-18 18:18
参选企业介绍 - 公司为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专业研发、生产、销售电池测试系统及提供电池自动检测线设计与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公司深耕新能源领域二十二年,已成长为行业领先的电池全生命周期智慧服务商,构建覆盖电池研发、制造、应用、回收及能源调度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生态服务体系 [4]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创新,已申请各类专利等知识产权超400项,并作为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 [4] - 公司服务数千家客户,业务遍布全球,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大电池厂、新能源汽车厂等,并获得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的高度认可 [4][5] 主营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提供贯穿电池“研发、制造、应用、回收”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解决方案,具体包含电芯化成分容自动化生产线、模组/PACK自动化测试线及各类充放电测试设备等 [6] - 针对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专用设备短缺瓶颈,公司提前布局,成功开发出固态电池专用化成分容产线及高精度固态电池测试设备,并已向多家国内头部电池制造商批量交付 [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固态电池化成分容产线提供从单体电芯测试到整线化成分容的完整解决方案,系统性解决了固态电池在化成过程中面临的均匀压力施加、精确温度场管理等关键工艺难点 [8] - 产线采用模块化柔性设计,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配置,并集成先进MES系统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工艺参数智能调节及生产过程追溯管理 [8][9] - 公司高精度固态电池测试设备针对固态电池特性深度优化,能精准测量寿命、容量、长期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等关键性能参数 [16] - 公司在固态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包括精准加压控制技术、多参数耦合调控技术、精确温控管理技术、多模块协同设计及高精度测试测量技术 [17] - 自2023年至今,公司已向多家头部电池制造商成功交付完整的固态电池化成分容产线及高精度测试设备,支持其研发与试产工作 [19] 金鼎奖评选背景 - 评选活动由起点固态电池、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推出,旨在鼓励固态电池行业创新发展,表彰为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先和创新企业 [20] - 评选邀请国内外超过100位行业技术专家、企业家、研究机构和财经媒体等参与评审 [21] - 评选流程包括企业自荐或推荐、资料审核、评审委员会投票、结果公示及现场颁奖等环节 [21] - 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举行,同期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预计邀请超过1000位产业链企业高层、技术专家和媒体人员 [22]
有研广东院参选2025中国固态电池行业金鼎奖
起点锂电· 2025-10-18 18:18
参选企业介绍 - 有研广东院是由中国有研、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及禅城区政府四方共建的省属事业单位,于2021年6月30日注册成立,落地禅城区,面积14200平方米 [5] - 公司是集技术研发、公共服务、产业孵化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由中央企业中国有研负责经营管理,重点布局新能源材料、先进电子材料及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等领域 [5]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卤化物电解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低压力全固态电池和干法电极 [6] - 公司正筹建百吨级低成本高离子导卤化物电解质产线,并实现固态干法电极连续化制备 [12] - 公司研发的20Ah卤化物全固态电池可通过针刺热箱等安全验证,低压力全固态电池可实现0.5 C常压正常充放电 [12] 行业奖项评选 - 2025中国固态电池行业金鼎奖由起点固态电池、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推出,旨在鼓励行业创新发展,表彰为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先和创新企业 [13] - 评选活动邀请国内外超过100位行业技术专家、企业家、研究机构和财经媒体等参与 [13] - 评选流程包括企业自荐或推荐、资料审核、评审委员会投票、结果公示和现场颁奖等环节 [13] - 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举行,同期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 [14][15] - 同期活动将邀请超过1000家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高层、技术专家和媒体人员参与 [15]
超150GWh锂电项目落地宜昌!
起点锂电· 2025-10-18 18:18
行业展会与活动 - 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举办,展商规模超过200家,参会企业2000家,专业观众预计20000人 [1] - 同期将举行金鼎奖颁奖典礼和产业联盟理事会,宁德时代、比亚迪、广汽等行业头部企业均参与 [1] 宜昌市电池产业产能布局 - 宜昌市三大核心电芯项目合计规划产能达150GWh,远景动力项目40GWh、楚能新能源项目80GWh、欣旺达东风项目30GWh,整体产能有望达到200GWh [2][3] - 楚能新能源新增订单80GWh,单月出货量达8GWh;欣旺达东风项目每月电芯订单200万支,满产率超25% [2][3] - 邦普循环宜昌项目追加投资50亿元建设4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年底投产,形成从电池生产到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3] 宜昌市材料与产业链配套 - 上游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硅碳负极,目标2030年实现产能15-20万吨,产值规模600亿元;湖北海格斯新能项目总投资186亿元,将形成30万吨磷酸铁锂、50万吨磷酸铁产能 [4] - 截至今年上半年,当地已建成58万吨正极材料、6亿平方米隔膜、15万吨电解液产能,并布局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4] - 宜昌市拥有全国约15%磷矿和10%石墨资源,正极材料产能输出将增强其产业链话语权 [8] 宜昌市产业空间规划与资源禀赋 - 形成“两园区、三基地、多聚点”的2+3+N格局:姚家港化工园发展正极材料等,宜都化工园发展锂盐等;三大电池生产区为猇亭、夷陵、宜昌高新区 [7] - 绿色能源资源丰富,水电开发领先,光伏发电装机达59.6万千瓦,7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7] 湖北省锂电池产业地位 - 湖北省是锂电池产业链从沿海向内陆延伸的关键衔接点,2022年已汇集超过50家相关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 [10] - 省内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版图:荆门主攻电池回收、宜昌突进电芯及材料、武汉为研发中心、十堰专注电池包成组、襄阳布局充换电 [10] - 省级及地市政策强力支持,锂电池领域专利增长迅速,位居国内前列 [11]
湖州3.2亿电池项目启动
起点锂电· 2025-10-18 18:18
行业展会与活动 - 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展览会CINE2025定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3] - 活动预计规模包括超过200家展商、2000家参会企业以及20000名专业观众 [1][6]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参展及参会企业名单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广汽、先导智能等众多行业领先公司 [1][6] - 另一重要行业活动“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计划于12月17-19日在深圳举行 [3] 产能投资与扩张 - 德清太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2,000万元建设年产1GWh锂离子电池、钠电芯及固态电芯项目 [2] - 该项目位于德清县高新区,新征工业土地约42.77亩,新建厂房及综合楼约63,635平方米 [2] - 项目将新增4条锂电池生产线、2条钠电芯和2条固态电芯生产线 [2] - 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业务范围涵盖电池制造、储能技术服务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 [2]
硅碳负极加速商用!三万吨项目公示
起点锂电· 2025-10-17 18:08
固态电池行业展会与活动 - 2025年11月6-8日将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 [1] - 活动预计规模为展商200余家、参会企业2000余家、专业观众20000余名 [1][9]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首批展商及赞助商包括茹天科技、金钠科技、海四达钠星、融捷能源等超过40家企业 [1][3][8][9] 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投资与产能 - 碳一新能源(池州)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11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一期产能为5000吨 [2] - 华宜清创硅基新材料一期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全面达产后产值可达6亿元 [4] - 9月份相关项目包括赣州立探500吨硅碳负极扩建项目和道氏技术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 [5] - 中科电气在硅碳负极材料方面已建设中试产线,准备进入量产阶段 [4] 硅碳负极技术优势与应用进展 - 碳一新能源项目采用碳基体框架+气相沉积等工艺,形成网状导电结构解决膨胀问题,提高离子传输效率 [2] - 硅碳负极理论容量丰富,与高镍三元正极形成黄金组合,商业化应用前景较好 [5] - 在消费电池领域,iPhone 17凭借硅碳负极电池使视频播放续航达30小时,比前代增加8小时,电池容量突破5000mAh [4] - 手机电池容量从6000mAh到8000mAh型号均有,大大缓解续航焦虑 [5] 行业巨头布局与未来趋势 - 特斯拉4680电池将硅添加量提升到10%,性能相比于2170电池翻倍 [6] - LG为特斯拉供货的圆柱电池采用三元+硅负极路线,效果较好 [6] - 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厂加速布局硅碳负极产品,并于今年9月公布相关国际专利申请 [5] - 璞泰来、杉杉、翔丰华、中科电气、道氏技术等负极材料企业均在快速布局硅碳负极 [5] - 硅碳负极可适配三种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被认为是固态电池领域的理想材料 [6] - 技术应用路径为从消费电子到动力电池,最后传导到储能电池及无人机、两轮车等领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