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点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3 17:56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350Wh/kg提升至2030年500Wh/kg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1] - 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较原计划2027年提前 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 电解质电导率>10 mS/cm 界面稳定性提升 [2] - 中国企业2024年硫化物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 但日本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 [3]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 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 [4]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 缓解99.9%纯度产品200万元/吨价格压力 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 [5] - 高安全性特性适用于航空军工等特殊领域 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推出 [5]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注液环节 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 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 [7] - 宁德时代组建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 需材料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 [7] - 2025-2030年为硫化物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关键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5% [8] 核心技术议题 - 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0⁻² S/cm量级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可提升至5×10⁻² S/cm [10] - 表面包覆Li₂O-B₂O₃玻璃相将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10]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较高温固相法降低60% 纯度达99.9%以上 宁德时代实现公斤级连续化生产 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10] - 原子层沉积技术在NCM811表面构建2nm厚Li₃PO₄缓冲层 将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 [11] - 干法成膜技术通过聚四氟乙烯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 孔隙率15-20% 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11] - 采用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结合激光焊接技术 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12] - Li₃N热响应隔膜在120℃触发放热反应 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 [13] -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轴向热导率达120W/(m·K) 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14] - 集成多参数传感的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 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 [15] 活动组织与亮点 - 活动将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由起点固态电池 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 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主办 [16] - 将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 涵盖材料体系工艺路径产业化里程碑等关键指标 [16]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16] - 发布《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 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 界面阻抗控制<10Ω·cm² 百兆瓦/吉瓦时级产线建设三大方向 [16] - 设立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包含产业化先锋奖 材料技术创新奖 设备技术创新奖等9个奖项 [17] 产业链参与企业 - 覆盖固态电池电芯 电解质 材料 设备 PACK及储能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 [18] - 参会企业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亿纬锂能等电池厂商 恩捷股份 容百科技 当升科技等材料企业 以及先导智能 赢合科技 杭可科技等设备供应商 [19] 宣传推广策略 - 通过起点锂电 起点固态电池联合主流科技媒体及社交媒体开展专题报道 短视频科普 KOL解读等形式 [21] - 针对头部车企 电池厂商 科研机构及投资机构建立分级数据库 通过EDM推送定制化邀请函 [21] - 在新能源行业大型展会设置AR技术演示展位 开展扫码预约抽奖活动 [22] - 论坛前1个月安排多场会议演讲嘉宾直播访谈 设置观众提问专家实时解答环节 [23] - 提前发布《全球硫化物电解质产业化白皮书》报告要点和核心观点 [23]
天津10GWh工厂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9-02 18:21
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进入市场爆发期 重卡新能源渗透率预计未来三年达50% [3] - 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7.9万辆 同比增长141% 但渗透率仅13.6% 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7] - 换电重卡受政策支持连续五个月高位增长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1.66万辆 占新能源重卡总销量约20% [8] - 新能源重卡成为动力电池装机规模的重要终端 为电池厂商贡献新增长曲线 [9] - 港口、矿山等场景电动化加速推进 预计下半年换电重卡将迎来更大爆发 公路牵引车等高强度运营领域潜力显著 [12] 启源芯动力业务布局 - 天津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年产能10GWH 年产值36亿元 可覆盖近3万辆电动重卡及工程机械电池需求 [4] - 工厂占地3.5万平方米 可为电池厂、主机厂提供代工服务 并参与电池银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4] - 同步启用电池安全实验室 配备针刺试验机和-40℃极低温测试舱 支持半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极限验证 [4] - 公司为国家电投旗下绿电交通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商 成立于2020年10月 国家电投核心子公司持股28.65%为最大股东 [5] - 作为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最大技术能源服务商 重卡换电标准制定者 市场占有率超80% [5] - 累计融资超35亿元 2024年B轮融资后迈入独角兽企业行列 [6] - 全国布局超1400座充换电站 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 兼容800余款、80%以上换电重卡公告车型 [6] 电池技术合作与供应链 - 与宁德时代、远航锦锂、瑞浦兰钧等电池厂达成合作 [10] - 宁德时代持股约7.17%为第四大股东 仍为部分项目提供电池支持 [10] - 与远航锦锂深度绑定 后者为核心电芯供应商 远航锦锂由深圳智造未来、景成新能源投资、国家电投等共同创建 [10] - 引入瑞浦兰钧作为电池供应商 为电动重卡和工程机械项目提供产品 [11] - 与金羽新源共同研发600度电半固态电池系统 能量密度达165Wh/kg 支持6分钟快充与3分钟换电 已小批量示范运营 [11] - 与凌云新能源合作 后者提供新能源重卡动力电池系统关键部件 [12] 产业链配套与区域发展 - 天津基地投产增强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链核心环节 提升动力电池本地化配套能力 加速产业集聚 [4]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 注册资金2.64亿元 总投资1亿元 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14] - 公司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通过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4]
重磅!逸飞激光牵头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精密制造重大科技项目!
起点锂电· 2025-09-02 18:21
大圆柱电池市场增长趋势 - 2024年中国大圆柱锂电池出货量达24.96GWh 预计2030年超180GWh 未来6年年均复合增速38.6% [2] - 宁德时代 LG新能源等国内外电池企业纷纷入局 推动生产工艺和制造设备升级以满足高效高质生产需求 [2] 重大科技项目启动 - 武汉市委市政府政策支持"大圆柱电池全极耳精密激光焊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 由逸飞激光牵头 [2][3] - 联合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 云山动力 楚能新能源等头部电池企业及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承担 [3][6] - 重点攻克高反材料焊接 超薄多层全极耳材料 极耳与隔膜温度梯度控制等工艺难题 [3]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 - 项目依托逸飞激光一体化创新平台 开展基础研究 核心器件 装备集成到产线应用的全链条攻关 [6] - 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通过产线终端验证工艺和装备 加速推动大圆柱电池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6] - 项目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 提升我国在大圆柱电池高端装备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8] 头部企业进展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超6万台 单车最长运行距离超23万公里 获宝马46系电池订单 沈阳项目进入试产阶段 [7] - 逸飞激光突破全极耳成型 焊接及整线量产等关键技术 圆柱电芯装配设备覆盖18-60mm电芯 整线生产效率达360PPM以上 [7] - 逸飞激光46系大圆柱电池量产线交付全球头部客户 从技术对接到工厂验收仅用时112天 [7]
爆单!大圆柱龙头单月出货量超1000万只!
起点锂电· 2025-09-02 18:21
核心观点 - 公司电池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创新高且处于满产状态 全年电池出货量目标为8.5GWh [2] - 六氟磷酸锂作为核心材料业务 价格触底反弹且盈利能力有望在下半年回升 [4][5] - 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技术优势和全面产品型号布局 在大圆柱电池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7][9][10] - 产能扩张计划明确 预计2024年10月达22GWh 2025年下半年提升至32GWh以覆盖多应用场景 [2] 电池业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电池出货量达3.2GWh 7月大圆柱电池出货量880万支 预计8月突破1000万支 [2] - 全年电池出货量目标8.5GWh 意味着下半年需实现5.3GWh(较上半年增长66%) [2] - 大圆柱电池采用全极耳技术路线 产线效率达50-150ppm 单体电芯不良率<1ppm [10] - 产品覆盖40/42/46/60/65等多型号 分别针对15Ah-100Ah不同容量市场 [9] 材料业务动态 - 六氟磷酸锂上半年出货量约2.3-2.4万吨 预计全年达5万吨 [2] - 当前六氟磷酸锂价格回升至5.6万元/吨 预计下半年可能突破6万元/吨 [4] - 尽管材料价格波动 毛利率仍维持在15%-20%区间 [4] - 碳酸锂与六氟磷酸锂价格联动性强 下半年涨价趋势将带动材料板块盈利回升 [4][5] 技术研发进展 - 大圆柱电池经历三代技术迭代:第一代采用脉冲激光焊技术 第二代效率提升200% 第三代ACR下降10%-15%且设备投入减少 [10] - 最新一代采用双向泄压技术(安全提升) 单侧汇流技术(成本降低)和CTC结构(成组效率提升) [10] - 固态电池聚焦聚合物/硫化物多元材料路线 目前处于材料性能优化与降本阶段 尚未大规模产业化 [2] 产能与市场规划 - 2024年10月将形成22GWh产能 2025年下半年提升至32GWh [2] - 产品应用领域覆盖动力电池、小动力、家储、便携式储能及两轮车市场 [2][9][10] - 通过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自备氢氟酸/氟化锂)巩固市场份额 [4] -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创新高、储能项目增长及两轮车新国标实施等行业利好 [7]
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9-02 18:21
行业出货量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达160.6万吨,同比增长68.5% [2] - 出货量前十企业包括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德方纳米、友山科技、国轩高科、江西升华、龙蟠科技、安达科技、北大先行、协鑫锂电 [3] 安达科技产能扩张 - 公司拟新增6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6条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4][5][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具备15万吨/年磷酸铁及1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 [7] - 在建项目包括24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总投资40亿元)、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分AB区建设,总投资40亿元)及1.5万吨/年锂电池极片循环再生项目(投资2亿元) [7][8] - 前驱体项目A区规划30万吨产能(12条生产线,投资14亿元),B区规划15万吨产能(5条生产线,投资10亿元) [8] 安达科技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126.80% [8] - 净利润亏损1.68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52.83% [8] - 综合毛利率由去年同期-9.04%提升至0.55% [9] - 磷酸铁锂产品营收14.29亿元,同比增长201.46%,毛利率0.65%(同比提升14.98个百分点) [9] - 业绩改善主因销量增长、原材料成本下降、三代产品议价能力提升及客户订单增加 [9] 客户结构与行业挑战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派能科技等 [9]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92.41%,客户集中度较高 [9] - 行业面临价格压力与产能过剩问题,低端产能涌入加剧恶性竞争 [9] - 需通过技术迭代与高端产能建设改善竞争格局 [10]
2025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号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2 18:21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建设 [2][6] 户用储能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增速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便携式储能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增速最快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4] 行业竞争格局 - 户用储能全球出货TOP10企业: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三晶股份 [3] - 便携式储能全球出货TOP10品牌:EcoFlow/BLUETTI/Jackery/Anker/DJI/Goal Zero/MARBERO/公牛/纽曼/绿联 [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 电池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5] - 移动电源新国标强制实施 对产业链提出更高安全要求 [5] 论坛核心议题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8]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电池技术发展/欧美市场趋势/出海策略 [8] - 分析便携式储能新国标安全要求/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应用/出海认证壁垒 [8] - 专题讨论储能电池安全技术 包括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国际安全标准 [8] 参会企业覆盖 - 汇聚600+企业决策者 覆盖户储/便携式储能系统集成商/电池企业/材料设备供应商 [11][13] - 拟邀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亿纬锂能/正浩创新/华宝新能/鹏辉能源等产业链头部公司 [13]
2025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号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1 18:57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长较快[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等[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及房车文化盛行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需求激增[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4] - 增长动力来自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战争、极端天气引发的应急需求[4] 竞争格局 - 便携式储能全球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大疆等[5] - 正浩创新、大疆在乌克兰领先 公牛、纽曼、绿联以中国电商为主[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5] 技术发展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严峻[5] - 新国标强制实施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5] 论坛议程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8]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电池技术趋势、欧美市场趋势及出海策略[8] - 分析便携式储能新国标安全变化、大圆柱/固态电池应用、户外经济及应急备灾机会[8] - 聚焦储能电池安全技术 包括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日标/欧标安全门槛及固态电池应用[8] 参会规模 - 线下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10]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便携式储能、锂电池及材料设备产业链头部厂商[12]
云南这一锂电项目终止!
起点锂电· 2025-09-01 18:57
项目终止 - 公司终止云南个旧市12.5亿元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原计划建设5万吨产能 建设周期18个月 因政策环境变化未能完成前期审批手续 [2][3] - 项目仍处前期筹备阶段 前期投入资金较小 无持续资金投入 终止是为控制投资风险及合理调配资金 [3] - 行业正极材料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企业转向新一代产品研发 磷酸铁锂向四代及以上迭代 三元材料向9系超高镍及多元方向发展 [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7.23亿元 同比增长21.23% 但净利润亏损2.43亿元 同比下降201.29% [4] - 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营收6.71亿元 占总营收92.78% 销量同比增长68.75% 但亏损扩大 [4] - 亏损主因新产品验证周期长 产能与需求时间错配导致稼动率不足 以及产线转固后折旧费用增加 [4] 产能布局 - 正极材料已建成及在建产能共31.5万吨 其中建成投产24万吨(磷酸铁锂22.5万吨 三元1.5万吨) 在建7.5万吨 [4] - 预计2025年底形成3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4] 战略进展 - 与比亚迪签署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 2025年4月至2028年3月期间供应正极材料 目前已开始供货 [5] - 技术迭代取得突破 推出压实密度超2.6g/cm³的磷酸铁锂材料 具备快充和续航优势 并突破高镍三元技术难关 推出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 [5] - 下半年业绩有望改善 [6]
90亿!30GWh电池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9-01 18:57
项目投资与产能布局 - 国科能源在兰州新区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10GW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生产基地,占地面积211亩,规划4条生产线,预计年营业收入41亿元 [2] - 公司在全国多地布局生产基地,包括南京(规划30GWh)、滁州(规划21GWh)、安庆(规划10GWh)和兰州(规划30GWh),总投资规模近340亿元,综合规划产能超90GWh [2][3] - 南京基地于2024年7月签约,投资近百亿元,计划建设年产30GWh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并布局研发总部,一期先行建设10GWh产能 [3] 公司背景与资本运作 - 国科能源成立于2022年8月,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8698.84万元,三大股东分别为宁波古月能源(42%)、安徽国科数据科技(30%)和合肥五优能源技术(28%) [2] - 国科能源(南京)公司于2025年7月完成迁入及增资,注册资本从200万元增至4.16亿元,增幅达20700%,投资人变更为国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 [4] 产品与技术能力 - 公司具备从电芯到储能系统集成的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电芯产品包括205Ah、230Ah、280Ah、314Ah等磷酸铁锂系列,采用"五极电池"设计理念,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特点 [5] - 储能柜产品NETC125、NETC186采用液冷技术和高度集成化设计,单柜面积仅1.3-1.7㎡,能量密度提升40% [5] 客户合作与市场进展 - 国科能源与户储行业企业美世乐、安培时代、深圳硕日等合作,并于2024年6月向国际户储巨头首批交付27.3MWh电芯产品(205Ah、280Ah) [6]
宁德时代又成立四家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9-01 18:57
业务扩张与合资企业成立 - 7月末至8月末新成立4家公司 涵盖充换电、储能、电池制造等业务 [2][3] - 晋城国投时代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由晋城国投交通持股51%、山西汇欣世纪新能源持股39%、时代骐骥持股10% 经营范围包括集中式快速充电站、蓄电池租赁及回收利用 [2] - 济柴时代注册资本7700万元 由中石油济柴动力持股60%、宁德时代持股40% 专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生产 计划在济南新建3GWh储能系统线 苏州分公司配套电箱和变流器生产 [2] - 厦门时代新能动力科技注册资本20亿元 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 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与电子专用材料销售 [3] - 时代骐骥珠海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业务覆盖新能源技术研发及换电设施销售 [3] 充换电业务战略布局 - 两家新公司涉及充换电业务 旨在突破电芯供应商角色 打通电池产业链环节 [4][5] - 充电桩运营和服务市场为蓝海赛道 包含充电服务费、运营维护及增值服务等可持续收益 [5] - 推出神行超充电池 支持快充技术迭代 [6] - 换电业务与时代电服、神州租车、招银金租合作 将巧克力换电模式引入租车行业 覆盖能源补给、资产运营和金融支持 [6][7] - 换电站建设目标1000座 已过半程 制定"三步走"战略目标全国三万座 与中石化合作建设综合加能站 [8] 储能系统合作与战略 - 与中石油合资成立济柴时代 聚焦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打造 [2][9] - 合作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战略 锚定石油行业应用场景 推动零碳目标 [11] - 2023年后大型储能项目集中爆发 宁德时代密集与央国企开展储能合作 [10] 厦门区域多元化布局 - 以厦门时代基地为核心 全面铺开新能源业务 包括换电起点和产业基金设立 [8] - 厦门引进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企业 本地企业厦门钨业在新能源产业链地位重要 叠加经济特区优势构建完善生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