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锂电

搜索文档
海辰储能拿下3GWh储能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9-06 18:56
海辰储能北欧市场布局 - 与BOS Power签署合作协议 计划2027年前在丹麦 瑞典 芬兰及挪威部署总规模3GWh储能系统项目[3] - 协议覆盖单体容量30MWh及以上电力储能项目 提供∞Power 6.25MWh 2h/4h及∞Block 5MWh储能系统[3] - 首个项目已在丹麦开工建设 标志着正式进入北欧市场[4] 海辰储能技术创新与产品 - 突破长时储能与钠电储能技术 推出∞Power 6.25MWh 4h储能系统及∞Cell N162Ah钠离子电池[4] - ∞Cell 1175Ah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及配套系统实现量产交付 应用于电网削峰填谷和可再生能源并网[4] - 长时储能电池及系统获全球认可 8月与沙特电力公司 阿尔法纳集团签约建设1GW/4GWh大型储能项目[4] 行业动态与订单情况 - 中汽新能已斩获超13GWh储能订单[5] - 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落地贵州[5]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日深圳举办[5] 中孚新能源材料技术突破 - 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 注册资金2.64亿元 总投资1亿元[6]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6] - 通过三维凝胶网络结构将液态电解质固载率降至临界安全阈值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6] 中孚新能源核心技术优势 - 无感化产线适配与规模化布局[8] - 化学稳定抵御结构风险[8] - 原生阻燃护航长效安全[8] - 高延展性筑牢安全防线加速行业安全升级[8]
七大磷酸铁锂项目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9-06 18:56
行业结构性调整 - 磷酸铁锂市场处于关键时期 落后产能加速淘汰而先进产能加快放量 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2] - 新能源汽车和工商业储能爆发式增长吸引各路资本涌入 导致赛道拥挤 供需关系反转[2] - 行业回归理性后产能消化问题凸显 总量过剩但优质产能紧缺 马太效应明显头部企业强者恒强[2][3] 头部企业订单与开工情况 - 2024年末至今磷酸铁锂大单长单不断 但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3] - 头部企业保持较高开工水平业绩回暖 而行业整体开工率不高 中小厂商生存艰难[3]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获得订单 例如储能市场推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持续优化[3] 技术发展与产能布局 - 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成为未来方向 多个厂商加速布局[3] - 德方纳米第四代高压实密度产品出货占比达20%~30% 第五代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17] - 鹏博新材采用草酸亚铁法制备高压实磷酸铁锂 万华化学第四代产品量产供应且五代完成定型[19] 近期项目进展 - 贵州安达科技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环评变更 计划投资10亿元建6条生产线[6] - 贵州磷化中合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规划15万吨 由贵州磷化持股65%和中核华原钛白持股35%[7] - 山西阳泉鹏博新材10万吨高性能磷酸铁锂项目一期投资18.5亿元建8条生产线 9月中旬试生产10月交付[8] - 鹏博新材三大基地总产能将超35万吨/年 长沙基地5万吨已释放 阳泉即将释放 毕节规划10万吨[10] - 万华化学四川12万吨磷酸铁扩建项目环评通过 计划投资1.1亿元建2条产线采用铵法和铁法工艺[11] - 宁夏宝丰能源首期2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本月落地 总投资150亿元 计划2025年9月投产 2026年营收预计超120亿元[12] - 江西升华年产20万吨新型高压实磷酸铁锂一体化项目B区工程通过验收[13] - 北珂新能源河北20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进入环评批复公示阶段[14] 电池订单与市场动态 - 国轩高科在摩洛哥光储项目提供314Ah储能电芯、5MWh液冷系统和5.5MW PCS中压一体机[16] - 楚能新能源与东风柳汽签署协议 未来五年提供超30GWh电池产品[17] - 印度Ashok Leyland与中创新航合作 未来7-10年投资404亿元建设电池制造项目[17] - LG新能源与奔驰签署协议 2028-2035年供应32GWh电池 2029-2037年供应附属公司75GWh电池[17] - SK On与美国Flatiron Energy签署7.2GWh磷酸铁锂电池订单 2026-2030年供货储能电池[17]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6 18:56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350Wh/kg提升至2030年500Wh/kg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显著高于液态锂电池进步速度[1] - 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较原计划2027年提前 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 如电解质电导率>10 mS/cm和界面稳定性提升[2] - 中国企业2024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 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3]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 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 验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效应[4] 技术商业化突破的核心价值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 缓解99.9%纯度产品高达200万元/吨的价格压力 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5] - 高安全性特性使其适用于航空和军工等特殊领域 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将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5]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和注液等环节 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6]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匹配性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 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7] - 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建设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 但需要材料和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7] - 2025-2030年是硫化物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关键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5%[8] 核心技术议题 - 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已达10⁻² S/cm量级 接近液态电解液水平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可进一步提升至5×10⁻² S/cm[10] - 通过表面包覆Li₂O-B₂O₃玻璃相或构建核壳结构 将硫化物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10]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较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60% 纯度达99.9%以上 宁德时代已实现公斤级连续化生产 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10] 界面稳定性与规模化制造挑战 - 采用原子层沉积在NCM811表面构建2nm厚Li₃PO₄缓冲层 可将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11]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干法成膜技术通过聚四氟乙烯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 孔隙率控制在15-20% 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11] - 采用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结合激光焊接技术 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解决硫化物电池对水氧敏感痛点[12] 热管理及安全性能提升路径 - Li₃N热响应隔膜在120℃触发放热反应 原位生成高离子导热Li-N化合物 可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13] -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设计轴向热导率达120W/(m·K) 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14] - 集成多参数传感的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 已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15] 活动亮点 - 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涵盖材料体系、工艺路径和产业化里程碑等关键指标[16]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16] - 发布《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界面阻抗控制和百兆瓦/吉瓦时级产线建设等三大攻坚方向[16] 议程框架设计 - 专场一聚焦全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产业化进程及趋势分析、硫化物电池固-固界面失效机制与涂层技术、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17] - 专场二聚焦硫化物电解质成套设备及工艺、硫化物vs氧化物/聚合物电解质优劣势分析、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电解质开发[17] - 专场三聚焦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工艺及智能装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前段干法电极设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后段工艺的挑战与突破[17] 拟邀参展参会企业 - 展商类型包括固态电池电芯、全固态电池、半/准固态电池、硫化物固态电池、氧化物固态电池和聚合物固态电池等[18] - 固态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卫蓝、太蓝和鹏辉能源等[19] - 固态电池材料企业包括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湖南裕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和多氟多等[19] - 固态电池及电解质设备企业包括茹天科技、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逸飞激光和超业精密等[19]
SPIR:亿纬锂能2025H1经营分析
起点锂电· 2025-09-06 18:5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主要受益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引擎驱动[3] - 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 同比增长37.02%[3] -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0% 但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8%[6] 财务数据及指标 - 营业收入结构:动力电池127.48亿元(占比45.3%) 储能电池102.98亿元(占比36.6%) 消费电池50.79亿元(占比18.0%)[4] - 毛利率表现:动力电池毛利率17.60%(同比+6.92%) 储能电池毛利率12.03%(同比-2.32%) 消费电池毛利率26.68%(同比-1.63%)[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73亿元 同比增长660.72% 反映强劲现金生成能力[6] - 研发投入14.39亿元 同比微降2.01% 聚焦大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核心技术[7] 动力电池业务 - 装机量10.01GWh 前五大客户占比近80% 主要配套小鹏(3.94GWh)、广汽(1.90GWh)、三一汽车(1.03GWh)[8][9] - 大圆柱电池实现量产装车超6万台 装机量0.044GWh 配套长安启源、江淮等车型[11] - 海外布局超过70GWh大圆柱产能 为国内首个量产装车的大圆柱电池企业[11] 储能电池业务 - 出货量28.71GWh 排名全国前三 收获订单超60GWh 排名全国第一[12] - 628Ah超大容量电芯Mr. Big于2024年12月投产 2025年6月第30万颗电池下线[12] - 提供电芯到BMS全解决方案 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领域[12] 消费电池业务 - 智能表计电池受益于智慧城市建设 呈现稳定增长[13] - 小圆柱电池产销量突破1亿只/月 深化与大客户合作[13] -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带动小型锂离子电池需求回升[1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成功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2025年投运百MWh中试线[14] - 规划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的全固态电池1.0 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2.0产品[14] - 锂金属电池适配低空经济领域 通过纳米硅基材料提升能量密度[14] 海外布局 - 马来西亚基地覆盖消费/动力/储能电池 2025年2月实现小圆柱电池下线[15] - 匈牙利基地规划产能30GWh 预计2027年投产 响应欧洲供应链本土化需求[15] - 海外产能旨在规避欧盟贸易壁垒 支持全球交付[15] 经营模式创新 - 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通过技术授权与合作研发构建全球化产业协同网络[16] - 首个北美ACT项目推进产能建设 欧洲项目完成第一阶段指标[16] - 实现"产品输出+技术授权+服务支持"的轻资产盈利模式[16]
储能爆单!中汽新能已斩获超13GWh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行业整体趋势 - 全球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 供需反转速度超出市场预期[3] - 2025年至今储能行业已公布签订超90项储能电池及系统订单 合计规模超270GWh[3] - 工厂进入满产状态 100Ah产品出现缺货 形成"一芯难求"局面[3] 主要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中汽新能等电池企业均处于订单饱和阶段 正快速交付[3] - 浦项国际、一汽进出口公司与中汽新能签署2GWh储能项目合同 计划2026年拓展合作内容[3] 中汽新能企业背景 - 2025年7月由青岛力神改名而来 是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的重点项目[3] - 由中国一汽、中国兵器装备、东风汽车与中国诚通携手打造[3][7] - 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多个场景[5] 中汽新能技术实力 - 2025年上半年完成首阶段赋能改革 自主研发的一汽红旗PB85、PB62定制化电芯产品通过量产认证[5] - 产品形态包括方形、软包、圆柱 技术路线覆盖磷酸铁锂、三元、钠离子、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11] - 构建280Ah至600+Ah储能电芯产品矩阵 新推出392Ah、435Ah、580Ah、600+Ah电芯[11] - 率先提出五重安全设计理念 从电芯、电气安全、热安全、消防安全和系统级安全防护等维度构筑安全屏障[13] 中汽新能产品创新 - 发布"家族系列"6+、7+、8+创新大电芯及储能集装箱系统[12] - 6+系列基于392Ah电芯打造6.25MWh集装箱系统 单位面积装机量达424kWh/㎡ 能效>95%[12] - 7+系列435Ah电芯配套7.01MWh集装箱系统 能量密度提升28% 支持不同倍率场景应用[12] - 8+系列580Ah电芯搭载8.3MWh集装箱 实现2000V高电压平台突破 系统效率提升至96% 初始投资成本降20% 土地占用率降40%[12] 中汽新能市场拓展 - 已与万邦能源、威腾电气、中车株洲所、华润电力、南网储能等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 - 储能业务累计交付超5GWh 海外订单增长83%[7] - 与印度IndiGrid签署5GWh合作备忘录[7] - 2025年获得印度电网1GWh订单[8] - 2月与欧洲某大型能源集团签订2GWh订单[8] - 4月与五家行业领先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总订单量超3GWh[8] - 已斩获超13GWh订单总量[4][8] - 中标中国电建500M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8] 中汽新能产能布局 - 总部、研发中心、高端制造基地布局天津[13] - 现有总规划产能97.5GWh 目前已建成32GWh[13] - 涵盖天津、青岛、滁州、无锡四个基地[13] - 滁州基地一期投产10GWh储能电池产能[13]
宁德时代三亚成立新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公司动态 - 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三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海口)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实际控制人为曾毓群 [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电池销售等业务 [2] - 公司与常州合作推进六大产业生态 向零碳生态构建者转型 [2] - 公司官宣推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产品 [2] 行业活动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4]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定于11月8日在广州举办 [4]
赣锋南昌锂电池项目迎新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项目建设进展 - 赣锋锂电南昌锂电池生产基地倒班楼提前2个月封顶 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突破[2] - 倒班楼为六层建筑 总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 内设360间宿舍 可满足1065名工作人员住宿需求[3] - 当前现场常驻施工人员约750人 核心生产车间M2厂房计划12月封顶 春节后进入装饰装修阶段[3] 项目投资与产能规划 - 项目总投资40.7亿元 各项单位工程完成度已达50% 计划2026年7月具备投产条件[3] - 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产能 以及日产40万支消费类锂电池生产能力[3] - 预计新增产值60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 打造国内领先的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3] 施工管理 - 项目部通过倒排工期和挂图作战方式优化施工方案 实现倒班楼提前封顶[3] - 春节后施工人员将增至1000人左右 形成饱和作业态势[3]
2025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号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 [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 美国 乌克兰 澳洲 南非 尼日利亚 巴西等市场增长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 比亚迪 艾罗能源 派能科技 麦田能源 德业股份 沃太能源 首航新能 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群体大和房车文化盛行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用电需求激增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和应急需求 [4]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 德兰明海 华宝新能 安克创新 大疆 Goal Zero 马贝罗 公牛 纽曼和绿联 [5] - 小米 华为 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 固态 钠电 全极耳等新技术持续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 [5] - 新国标强制实施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论坛议程聚焦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8]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 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欧美市场趋势及出海策略 [8] - 分析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 大圆柱电池应用 固态电池应用及出海认证壁垒 [8] - 专设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 讨论大电芯技术路线 热失控防控 低温电池及国际安全标准 [8] 参会规模与企业 - 线下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11]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储能 便携式储能 锂电池及配套材料设备全产业链 包括华为 比亚迪 亿纬锂能 鹏辉能源 贝特瑞 恩捷股份等头部厂商 [13]
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落地贵州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项目布局与产能建设 - 贵州开阳新建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工程 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 占地12.96万平方米 由贵州磷化与中核钛白合资公司建设[2] - 中核钛白2021年曾规划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 但于今年6月终止该募投项目 此前定增募资52.88亿元中25.24亿元原计划用于此项目[3] - 公司当前磷酸铁产能为10万吨/年 钛白粉产能近55万吨/年 磷矿石50万吨/年 黄磷12万吨/年[5]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7亿元 同比增长19.66% 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 毛利率13.21%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4] - 钛白粉销售收入占总收入80.17% 新能源材料营收占比3.40% 但新能源类收入同比增长3029.26%[4][6][7] - 分产品中黄磷收入同比增长83% 磷矿石收入同比下降42.76% 国外收入占比37.99%[6] 战略转型与行业动态 - 中核钛白依托副产品硫酸亚铁作为原料生产磷酸铁 计划向新能源材料供应商转型[2][3] - 锂电行业面临产能扩张周期延长 资源成本下移 需求增速受限等挑战 磷酸铁锂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3] - 此次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被视为公司再度重押锂电材料的信号 若顺利推进可能进一步打开市场[3][7]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350Wh/kg提升至2030年500Wh/kg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显著高于液态锂电池进步速度[1] - 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较原计划2027年提前 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 如电解质电导率大于10mS/cm和界面稳定性提升[2] - 中日企业均聚焦硫化物路线 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 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3]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 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 验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效应[4] 技术商业化突破的核心价值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 缓解当前99.9%纯度产品高达200万元/吨的价格压力 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5] - 高安全性特性如针刺测试不起火使其适用于航空和军工等特殊领域 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将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5]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和注液等环节 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6]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匹配性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 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7] - 宁德时代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建设反映头部企业布局决心 但需要材料和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7] - 2025-2030年是硫化物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关键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5%[8] 核心技术议题 - 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已达10⁻²S/cm量级 接近液态电解液水平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如La和Ce可进一步提升至5×10⁻²S/cm[10] - 通过表面包覆Li₂O-B₂O₃玻璃相或构建核壳结构 将硫化物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稳定性从小于1小时提升至大于72小时 大幅降低生产环境控制成本[10]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较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60% 纯度达99.9%以上 宁德时代已实现公斤级连续化生产 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10] 界面稳定性与规模化制造挑战 - 采用原子层沉积在NCM811表面构建2nm厚Li₃PO₄缓冲层 可将界面阻抗从大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11]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干法成膜技术通过聚四氟乙烯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 孔隙率控制在15-20% 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11] - 采用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结合激光焊接技术 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解决硫化物电池对水氧敏感的产业化痛点[12] 热管理及安全性能提升路径 - Li₃N热响应隔膜在120℃触发放热反应 原位生成高离子导热Li-N化合物 可将热蔓延速率从大于10℃/s抑制至小于1℃/s[13] -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设计轴向热导率达120W/(m·K) 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14] - 集成多参数传感如阻抗温度和形变的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 已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15] 活动亮点 - 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涵盖材料体系工艺路径和产业化里程碑等关键指标[16]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邀请全产业链共同见证[16] - 发布《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界面阻抗控制和百兆瓦/吉瓦时级产线建设三大攻坚方向[16] 议程框架设计 - 主论坛开幕与全固态电池联盟成立发布会 聚焦全球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发布和产业联盟成立[17] - 专场一讨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和趋势分析 包括固固界面失效机制和量产时间表[17] - 专场二聚焦硫化物电解质技术 涵盖成套设备及工艺和低成本硫化锂制备工艺如金属热反应法[17] - 专场三探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工艺及智能制造 包括关键工艺及智能装备和前段干法电极设备[17] - 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及晚宴 颁发产业化先锋奖和材料技术创新奖等九大奖项[17] 拟邀参展参会企业 - 展商类型覆盖固态电池电芯和全固态电池 包括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 以及固态电池材料和设备[18] - 固态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卫蓝太蓝鹏辉能源赣锋锂业珠海冠宇等[19] - 固态电池材料企业包括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湖南裕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多氟多东阳光研一等[19] - 固态电池及电解质设备企业包括茹天科技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逸飞激光超业精密等[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