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OFWEEKLY
icon
搜索文档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FOFWEEKLY· 2025-06-03 18:26
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 - 2025年被视为股权投资行业结构性复苏的关键节点,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推动中国硬科技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1] - 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成为资本布局核心方向,显著提升一级市场投资信心[1] - 全球科技产业革命重构投资机构产业环境,机构需探索新范式并强化退出能力以适应变革[1] 软实力理论应用 - FOFWEEKLY提出软实力理论,解构投资机构长期发展内在动力,强调新经济周期下的持续进化能力[1][3] - 软实力评估模型遵循"三公原则",通过二次校准评估头部机构,旨在建立本土化私募股权价值评估标准[3] 软实力评价体系更新 - 价值创造维度聚焦团队勤勉度、风控管理及业绩验证,涵盖业绩表现、风控机制和企业增值[4] - 市场影响维度评估机构行业号召力,包括募资效能、投资效能和品牌管理[5] - 服务赋能维度考察LP与被投企业支持能力,涉及投资人服务、政府关系、投后团队等[5] - 社会责任维度关注ESG实践,重点评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投资影响[5] 榜单结构与赛道分类 - 行业细分榜单涵盖AI和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医疗大健康、硬科技、新经济五大赛道[5] - 新增企业榜单,基于公开数据、机构推荐及评审组综合判定[5] - GP榜单包含市级/区县级母基金、金融机构、产业型LP等10类LP子榜单[9] - 软实力GP主榜单设TOP 100及价值创造、市场影响等四大专项TOP 30[10] 评选流程与时间节点 - 6月3日-7月31日进行问卷调研,8月完成评选,9月初公布榜单[6] - 评选数据范围覆盖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12] - 存在合规问题的机构将被排除,评选结果不作为投资依据[13] 数据收集与申报 - LP/GP调研问卷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建议由基金管理部或合伙人填写[15][16] - 数据严格保密,仅用于榜单评选及相关研究[13]
一周快讯丨300亿央企创投母基金落地;东莞成立一支AI产业母基金;500亿珠海国资平台亮相;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发行
FOFWEEKLY· 2025-06-01 13:32
母基金设立动态 - 国家队重磅入场,成立300亿诚通科创母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核心领域 [3][4] - 珠海成立500亿超级国资平台,构建"天使/VC+PE+母基金"全周期投资体系,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等新兴产业 [13] - 东莞设立10亿元AI产业母基金,首期认缴3亿元,聚焦人工智能硬件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及AI应用 [7] - 苏州成立2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由多家实力企业共同出资 [10] - 荆州增设20亿产业引导母基金,重点聚焦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 [9] 地方产业基金布局 - 泰州发布两支战新母基金招募GP,总规模20亿元,分别聚焦大健康先进制造和新材料产业 [11][12] - 湖北将设3支10亿元种子基金,支持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新创业和实验室种子基金 [18][19] - 安徽省国耀种子创业基金成立,总规模5亿元,重点支持安徽省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初创期企业 [22][23] 专项领域基金 - 国内最大氢能产业链投资基金诞生,首期规模50亿元,由中国石化发起,聚焦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 [14][15] - 广东启动100亿智能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0亿元,聚焦AI大模型、智能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等核心技术 [16][17] - 深圳市拟设新型储能行业基金,目标规模1.0001亿元,主要投资新型储能行业股权项目 [29] 创新金融工具 - 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深圳,东方富海获准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4] - 中银50亿元AIC基金落地深圳,重点投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三大领域 [20][21] - 90亿元险资出资成立太保战新并购基金,由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和太保私募共同出资 [25] 教育与科研基金 - 复旦新工科发展基金成立,首期筹集1.2亿元,聚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领域 [26][27] - 携程设立10亿元旅游创新基金,支持旅游领域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发展 [28]
国内最大氢能产业链投资基金诞生
FOFWEEKLY· 2025-05-30 17:56
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设立 - 中国石化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完成工商注册与基金业协会备案 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氢能产业链投资的基金 [1] - 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 将对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环节的关键材料 核心装备和原创技术进行前瞻性布局和培育孵化 [1] - 基金由中国石化资本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石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山东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外部合作伙伴 [1] - 基金建立了完善的投后赋能机制 将系统挖掘投资企业和中国石化全产业链的协同价值 提供系统性应用场景 [1] 中国石化氢能产业链建设进展 - 公司牵头成立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 高标准建设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2] - 已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 加氢站144座 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2] - 建成7条"氢走廊" 基本覆盖"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 [2] - 中国石化资本通过"直投+基金"双轮驱动 已投资入股13家氢能产业链企业 涵盖制氢技术 氢燃料电池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投资企业重塑能源和国富氢能已在港股上市 [2]
中银50亿元AIC基金落地
FOFWEEKLY· 2025-05-30 17:56
基金设立与备案 - 中银资产在深圳设立的深圳中鑫鹏翔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完成备案 [1] - 基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化债转股业务 [1] - 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 [1] 投资方向与目标 - 侧重满足民营科技企业在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能转变、存量资产盘活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1] - 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基金落地深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的金融支持 - 打造"中银科创"生态体系,支持深圳科技创新 [1] - 累计为超7000家科技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1]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位居深圳市前列 [1] 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 构建"投、贷、债、保、租"全方位、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2] - 提供债权融资外的"耐心资本"助力 [2] - 运用"股权+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2]
上市公司LP出资大提速
FOFWEEKLY· 2025-05-30 17:56
上市公司出资概况 - 4月上市公司参与出资基金总规模达2025年最高水平,较3月大幅提升,出资平均规模及次数均提高,多数集中在1-5亿区间 [2] - 亿道信息、燕麦科技等6家公司共同出资同一只私募股权基金,聚焦半导体产业链及工业、汽车、新能源、高科技电子等领域 [2] - 4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共有44家上市公司(含子公司)出资37支私募基金,披露金额合计53.66亿元,平均单笔出资1.2亿元 [5] 出资规模与趋势 - 4月出资规模53.66亿元,出资次数44笔,平均单笔规模1.2亿元 [5] - 近一年平均出资规模波动明显,4月平均规模较3月有所提高但仍偏低,3月为4.35亿元,4月为4.78亿元 [6][7] - 国资出资6次规模10.93亿元,非国资出资38次规模42.73亿元,非国资活跃度显著高于国资 [8] 行业与地域分布 - 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出资次数最多(各13起),医疗保健领域延续生物医药和健康科技方向的投资 [11] - 广东地区上市公司出资次数最多,北京出资规模最大(超10亿元),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紧随其后 [12][13] 合伙人性质与规模分布 - 4月参与股权投资的上市公司均以LP形式出资,无GP或混合型案例 [14][15] - 出资规模分布显示,1-5亿区间占比最高(具体比例未披露,但原文提及多数集中于此区间) [2][16]
首批央企创投母基金:300亿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落地
FOFWEEKLY· 2025-05-30 17:56
首批中央企业创投母基金设立 - 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诚通控股集团牵头组建的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标志着首批中央企业创投母基金迈出关键一步 [4][5] - 基金规划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由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设立 [5] - 基金采用"央企资本+产业龙头+地方资源"的多元协同架构,旨在发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先行示范作用 [5] 基金投资策略 - 锚定"硬科技"投资主航道,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核心领域 [5] - 采用"股权投资+生态孵化"的组合策略,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场景应用的完整投资链条 [5] - 重点关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基金期限设计达15年 [7][8] 基金运作机制 - 将依托中国诚通在国有资本运营领域的专业优势,建立"产业需求牵引+科研院所赋能"的协同机制 [5] - 中国石化、中国航油等产业资本方的参与将加速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赋能 [6] - 海淀区科技创新要素的注入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产融对接桥梁 [6] 基金长期价值 - 力争瞄准央企未来3至5年甚至10年以上的核心技术需求,前瞻布局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前沿科技公司 [8] - 作为"探头"和"触角",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需求投资优质创新项目 [8] - 将助力产业央企、科研院所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9] 行业影响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长达15年的超长存续周期为行业带来耐心活水 [10] - 今年以来洛阳天使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等多只母基金存续期均明确为15年或更长 [10] - 在政策东风下,越来越多政府引导基金正通过机制创新重塑"长钱"生态 [10]
广东100亿智能产业基金启动
FOFWEEKLY· 2025-05-29 18:06
广东省智能产业基金的设立,不仅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跃升的关键引擎,更是培育新质生 产力的重要实践。通过汇聚前沿技术、资本力量与产业生态,基金以"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 度融合的模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 这种以技术革命引领生产力跃迁的路径,不仅为广东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更将重构全球智能产 业竞争格局,为中国在全球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塑造标杆提供战略支撑。 来源:广东省工商联 对接需求请扫码 每日|荐读 热文: 社会LP去哪了 热文: 购基金井喷,巨头们开始"买买买" 报告: 独角兽的"新双轮驱动":《2025中国CVC影响力报告》发布 报告: 哪些LP在活跃出资?——《LP全景报告2024》发布 广东省智能产业基金的设立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智能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 措。该基金汇聚政府引导资本、民营资本、港澳资本及科技龙头企业资源,构建"产融结合"新生 态。 基金以"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双轮驱动,聚焦AI大模型、智能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研 发,同时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垂直场景应用,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基 ...
泰州两支战新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5-29 18:06
泰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设立 - 泰州金控发布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泰州大健康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产业子基金"和"泰州新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公告 [1] - 泰州大健康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产业子基金总规模10亿元 [1] - 泰州新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10亿元 [1] 大健康先进制造产业子基金投资方向 - 基金主要投资于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合成生物、高端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方向 [1] - 投资领域包括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泰州"8+13+X"产业集群中与大健康先进制造相关的重点领域 [1] 新材料产业子基金投资方向 - 基金主要投资于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方向 [1] - 投资领域包括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泰州"8+13+X"产业集群中与新材料相关的重点领域 [1]
珠海大动作!500亿超级国资平台诞生
FOFWEEKLY· 2025-05-29 18:06
本期导读: 珠海组建500亿科技产业投资平台,构建起"天使/VC+PE+母基金"的全周期多元化投资体系。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时隔一个月,珠海国资重组有了新进展——备受瞩目的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 海科技产业集团")正式揭牌亮相了。 据悉,珠海科技集团将构建起" 天使/VC+PE+母基金" 的全周期多元化投资体系,系统布局人工智 能、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推动"产业、科技、场景" 三新 深度融合。 超级国资平台诞生 其中,锚定"硬科技"领域,珠海科技集团将构建起 "天使/VC+PE+母基金"的 全周期多元化投资体 系,系统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 推动"产 业、科技、场景" 三新深度融合。 有别于单纯的股权投资机构,珠海科技集团也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躬身入局,成为新质生产力的 生态构建者——目前珠海科技集团已战略参控股30余家实体企业,控股方正科技、光库科技等7家 上市公司。 而这个整合了华发、格力两大龙头国企优势资源的科创新旗舰,不仅承载着打造珠海科技产业发展 核心平台的时代使命,更成为我国 ...
东莞成立一支AI产业母基金
FOFWEEKLY· 2025-05-28 18:37
来源:东莞滨海湾新区 对接需求请扫码 后续,滨海湾还计划设立一支人工智能概念验证基金,为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早期孵化及投资招引 提供服务。 此外,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还与浙银汇金签订"AI+机器人"生态伙伴战略合作协 议,进一步搭建起大湾区与长三角在具身智能领域产业资源对接的桥梁。 据悉,东莞滨海湾新区拥有丰富的AI工业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 之一。依托东莞从硬件制造到软件算法的全链条配套、滨海湾片区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产业 集聚,滨海湾已成为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天然试验场,正聚焦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 慧医疗、智能终端消费、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开展AI应用。 5月25日,由东莞滨海湾新区与浙江浙银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具身智能·智启未来"产 业与资本对接会在杭州举办。 在对接会上,滨海湾与东莞科创金融集团签订了1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首期认缴规模3亿 元,母基金将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包括硬件制造、核心技术研发、AI应用等,进一步构建全生 命周期的人工智能基金体系,以资本赋能、为企业助力。 每日|荐读 热文: 社会LP去哪了 热文: 购基金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