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OFWEEKLY
icon
搜索文档
港投公司再落子:左手高校,右手GP
FOFWEEKLY· 2025-10-15 18:01
港科大与戈壁创投、港投公司合作成立基金 - 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港投公司与戈壁创投成立Gobi-Redbird Innovation Fund,这是RIF框架下的第二支风险投资基金,重点培育科大孵化的早期初创企业[4][5] - 新基金已锁定3间初创企业,目标投资组合为15到20间企业,目标回报率20%,投资周期约7至8年,聚焦生物科技、工业4.0、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及金融科技四大领域[5] - 戈壁创投已投资30家本地大学衍生企业,投入超6000万美元,此次合作是港投公司"耐心资本专项基金"项目之一,旨在推动人才、资本和机遇的飞轮效应[5] 香港创投生态与政策支持 - 香港市场吸引力提升,港股IPO热度攀升为投资机构提供退出渠道,内地VC/PE机构对香港战略关注度显著提升,多家机构已将香港纳入重要布局清单[6] - 香港特区政府推进微电子研发院中试线组装,明年完成生命健康研发院及人工智能研发院筹建,2026年上半年成立第三个InnoHK创新研发平台,聚焦可持续发展、能源、先进制造及材料[7] - 港投公司使命为争取合理回报的同时,通过汇聚资源支持创科和策略产业发展,增强香港长远竞争力和经济活力[7] 高校参与创投的趋势 - 高校深度参与创投成为全球趋势,国内清北复交等顶尖学府及特色院校通过设立基金或母基金方式介入,形成创投领域新力量[9][11] - 港科大(广州)与广州产投资本发起环港科大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友创业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前沿产业[12] - 香港大学以LP身份出资东莞清水湾二期创业投资基金,LP包括腾讯等产业资本及李泽湘教授个人,专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领域,布局工业4.0、智能家居等方向[12] 一级市场投资逻辑变迁 - 市场显现结构性回暖迹象,投资节奏提速,机器人、半导体、AI等硬科技赛道成为焦点,半年完成两轮融资、拿下数亿元的故事重现[13] - 估值体系重构,市场对商业模式创新故事审慎,AI创新需具备技术、数据和算力优势,模式创新时代已过去[13][14] - 耐心资本成为稳定市场信心的压舱石,中国股权投资进入回归本质、强调专业的新时代,资金流向策略清晰、业绩优秀的管理人[15][16] 创投行业未来展望 - 香港科技大学与戈壁、港投的联手构建富有韧性的创新生态系统,体现中国创投行业转向深度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信心[18] - GP和投资人需深耕产业,提升对前沿技术判断力以把握先机,技术出身的创业者迎来最好时代[18] - 创新深水区航行不易,但确定性最强,具备科技洞察、生态资源与长期信念的机构将更快穿越周期,锁定优质资产[16][19]
30亿,南京溧水区新增产业发展母基金
FOFWEEKLY· 2025-10-15 18:01
近日,规模为30亿元的南京溧水产业发展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顺利完成登记备案,标志着溧水区国企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并进入实质性运 作阶段。 据悉,该基金由溧水区国企联合南京紫金创投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作为溧水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资本力量,基金明确聚焦溧水区主导 产业"两新两智"(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慧农业)核心赛道,旨在通过资本赋能,打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运作模式上,该基金将采取"市场化合作+精准投资"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与优质市场化投资机构深度协作,通过设立子基金的方式扩大资本覆盖 面与产业影响力;另一方面针对区域内重点产业项目通过直跟投或设立专项子基金的方式,实现"以投带引"集聚优质资源,"以投育产"培育产业生 态,发挥"放大器"效应,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在溧水落地扎根,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溧水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是溧水区推动"制造立区、产业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溧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溧水已布局 2只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和科创引导基金,前者重点投向临空产业、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等赛道的成长期项目,后者专注赋能新能源、大健 康等领域的 ...
上海交大又一只基金落地
FOFWEEKLY· 2025-10-15 18:01
基金设立概况 - 芜湖上交思源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由上交思源和芜湖鑫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1] - 基金总规模为1亿元人民币,将投资于电子电器、新材料、先进制造、具身智能、AI软硬件、航空航天等关键赛道 [1] - 鑫园建投作为第一大出资方,认缴额为4000万元,占基金总规模的40% [1] 投资战略与方向 - 基金投资策略围绕三大方向发力:新材料领域聚焦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以突破关键材料进口依赖 [2] -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瞄准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和特种机器人系统集成等细分赛道,旨在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 [2] - 在AI软硬件领域,重点投资面向制造业的工业AI解决方案和智能传感器等技术成果,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2] 运营模式与目标 - 基金采用"科技成果转化 + 产业资本赋能"模式,旨在打通上海交大科研资源与开发区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 [1] - 基金将发挥"基金招商"的杠杆作用,通过股权投资引入外地优质项目落户开发区,并为本地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2] - 长期目标是加速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完善一个链条"的良性循环,为开发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动力 [1][2]
10亿,西部首支地市AIC股权投资基金
FOFWEEKLY· 2025-10-14 18:06
来源:绵阳科技 10月14日,绵阳科技城工融九洲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标志西部首支地市AIC股权投资基金和绵阳市首支AIC股权 投资基金正式落地,这也是工商银行首次将AIC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延伸至地市一级。 据悉,该基金由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和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强强联合,由工银资本担任管理人、九洲君合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工银资本、九洲 君合、工银投资、九洲集团共同出资组建,首期规模10亿元。 每日|荐读 论坛: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圆满举办:内地携手香港,共话科创时代中国力量 荐读: 重新发现香港:科创时代的新蓝图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正式发布 热文: 今天,LP、GP都往厦门飞 ...
珠海与武汉国资联手,100亿母基金落地
FOFWEEKLY· 2025-10-14 18:06
每日|荐读 论坛: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圆满举办:内地携手香港,共话科创时代中国力量 荐读: 重新发现香港:科创时代的新蓝图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正式发布 热文: 今天,LP、GP都往厦门飞 近日,湖北省财政厅支持珠海华发集团与武汉市、江夏区等共同发起设立的湖北江城华发产业投资基金已完成首次实缴出资,标志着省政府投资引导 基金参股设立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母基金正式落地。据悉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和智 能终端等硬科技领域。 来源:湖北省引导基金 ...
上海国投一举签约10家GP
FOFWEEKLY· 2025-10-14 18:06
10月13日下午,在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周开幕式上,上海国投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合作基金签约仪式举行。浦东中生、凯辉赛诺菲基金、泰福资 本、比邻星创投、千骥资本等10家机构现场签约。此次签约是上海国投公司持续推进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建设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上海国投公司是定位于"基金管理+创新孵化"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专业平台,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引领带动多元化资本活水注入上 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助力产业筑巢引凤,加速产业形成集聚。 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撬动。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2024年,总规模225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成立,旨在通过构建"耐心资本+全 周期赋能"模式,更好发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2025年,总规模15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成立, 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锚定科创"核爆点",聚焦推动科技"从0到1"原始创新转化。 截至2025年10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已合计投决生物医药子基金近60亿元,其中市场化遴选18个子基金,放大倍数近6 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作为基石出资人,认 ...
江浙沪联手:全国首支跨省域财税分享基金成立
FOFWEEKLY· 2025-10-14 18:06
全国首支跨省域财税分享基金设立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投资基金正式设立,系全国首支跨省域财税分享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 [4][6] - 基金由沪苏浙两省一市财政部门授权主体(青浦投资、吴江东方国资、嘉善金投)等共同发起,苏州东方创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 [6] - 基金重点投资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领域,旨在赋能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和水乡客厅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地方级财税收入由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按同等比例分享 [6] 跨区域合作模式创新 - 该基金实现了“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跨省域财税分享机制,是建立跨区域财税分享制度的有益探索,相较于过去以引导基金跨区域合作为主的模式是一次质的飞跃 [7] - 此类深度捆绑模式因协调难度高,短期内或难以成为普遍趋势,但其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区域提供了可复制的成熟样板 [7] 国资LP投资策略演变 - 政策型LP活跃度与规模双回升,8月份总出资规模环比增长8%,活跃度较7月增长26% [10] - 财务型LP出资活跃度环比上升7%,规模环比增长119%,金融机构LP出资规模环比增长36% [10] - 国资LP正通过机制创新重塑“长钱”生态,具体表现为提速出资效率、放宽返投约束及延长基金存续期 [10][12] 耐心资本实践与政策支持 - “耐心资本”从行业热词转化为落地实践,越来越多母基金将存续期明确为15年或长达20年 [12] - 多地引导基金出资比例持续攀升,部分地区多级联动出资可达60%、70%甚至90%以上,显著缓解GP募资压力 [12] - 风险容忍度实现历史性突破,北京、天津、广西等地避免简单以单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作评价依据,四川、深圳等地提出100%容错机制 [12]
10亿,中葡经贸发展基金成立
FOFWEEKLY· 2025-10-13 18:06
每日|荐读 论坛: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圆满举办:内地携手香港,共话科创时代中国力量 荐读: 重新发现香港:科创时代的新蓝图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正式发布 热文: 今天,LP、GP都往厦门飞 截至目前,中葡经贸发展基金已完成首个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并储备一批具有中葡合作特色的优质项目,正按计划推动相关立项及投资决策工作。 来源:横琴在线 中葡经贸发展基金于今年7月21日成立,并于8月27日完成备案。基金由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横琴引导基金与横琴深合投资共同 出资设立,总规模为10.01亿元人民币。其中,横琴引导基金出资4亿元,占比39.96%;深合投资出资6亿元,占比59.94%;中金资本出资100万元, 占比约0.1%。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扩展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功能"的部署,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成为中国与葡语(西语)国家经 贸合作重要枢纽,合作区设立中葡中西经贸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广东横琴)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服务中国——葡语(西语)国家经济贸易服务 中心的发展。 中葡经贸发展基金作为中国——葡语(西语)国家经济贸易服务中心的重要投融资载 ...
超级LP有了新共识
FOFWEEKLY· 2025-10-13 18:06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中国一级市场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耐心资本和有效的退出渠道 [3][4][6] - 科创生态建设需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形成资本接力,并需要产业生态协同和包容失败的市场环境 [7][8][12] - 行业从业者需具备耐心、远见和专业能力三大核心内在特质,这是科创生态健康发展的根基 [10][12] 中国科创生态建设亟待完善的环节 -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至关重要,资本应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0-1, 1-10, 10-100)发挥差异化作用,并构建除IPO外的有效退出渠道,如并购和阶段间资本衔接 [7] - 科创生态亟需产业生态的协同支持,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要有具体的落地场景 [7] - 需要营造能够接纳和宽容失败的市场环境,为投资提供合理回报和适当的容错空间 [8] - 行业最关键的生态建设课题源于内部心态的构建与提升,需具备长期主义的耐心和战略定力 [10] - 战略资本须依托资金属性,实现耐心与长周期的投入,例如先导母基金设立15年期限以践行此理念 [12][13] - 构建"功能性S能力"是为规模达10万亿的存量市场提供综合性流动性解决方案的关键,而非仅依赖交易型S基金 [22] 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的培育与挑战 - 耐心资本体系需让投资获得合理回报,同时提供适当的容错空间 [8] - 行业需要自身具备耐心、长远视野和专业能力,不能只依赖外部因素 [10][12] - 在国家竞争战略下,一级市场投资应深入思考新型举国体制等现实,战略资本需率先践行耐心 [12] - 推动战略资本落地,关键是从先导角度出发,全面打通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与产业链,构建科技产业的"生态雨林" [13] - 国家政策如国办一号文已在顶层设计层面做出系统规划,各类基金将在统一体系与原则下操作,政策正逐步优化与放宽 [14] - 真正践行耐心资本的方式是:如果项目不好需尽快行动,如果项目有潜力就要比创始人更坚持 [27] GP的遴选标准 - 评估GP管理能力的基础排序关注历史投资业绩、团队产业深耕能力,以及机构化运营能力 [17] - 特别关注GP借助AI与大模型等技术实现"MOE化"迭代的能力,以及构建研究驱动投资体系的敏捷迭代机制 [17] - 高度重视GP与当地产业(如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的契合度,关注其技术、团队和产品方向的匹配,而非简单的落地要求 [17] - 重视GP与政府类基金的合作与服务能力,包括为子基金赋能举办品牌路演等,而非仅是完成返投或提供数据 [18] 资本市场改革与行业趋势 - 中国科创领域的优势包括较强的政策驱动和顶层设计能力、从业者的勤奋程度,以及庞大的应用市场和落地场景 [18] - 短板包括原始创新不足、高端人才梯队有待加强、容错机制尚不完善 [18] - 服贸基金坚持支持中国企业出海的定位,如今"不出海就出局"已成为共识,基金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投资 [19] - 科创产业投资逻辑正从聚焦硬科技转向"AI+产业"融合,文化作为AI大模型的核心基础语料,是"AI+"发展的底层支撑系统 [23] - 科创生态需完善"募投管退"循环,实现"投得好、管得久、退得顺"才能形成正向反馈,吸引更多资本 [24]
上海又一个千亿母基金群启动
FOFWEEKLY· 2025-10-13 18:06
基金矩阵发布概况 - 闵行区发布“百亿基金,千亿规模”的“热带雨林式基金矩阵”,并成立规模100亿元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 [1] - 该基金矩阵通过央地合作、市区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形成母子基金集群生态 [1] -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主要覆盖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领域,推动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中 [1] 基金投资策略与项目 -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拟投资非夕智能、数因智科、赛美特信息、长森药业、瀚博半导体等25个项目 [1] - 基金旨在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孵化培育本土硬科技企业 [2] - 闵行区已累计参投子基金逾百支、投资项目超2000个,撬动社会资本过千亿元 [1] 四大板块基金矩阵构成 - 未来三年,闵行区将出资百亿元组建四大板块基金矩阵,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 [2] - 战略性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用于国家、市级战略性项目及子基金投资 [2] - 新质领航专项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用于区级重大项目及子基金投资 [2] - 未来产业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用于早期科技项目及未来产业母基金遴选通过的子基金投资,重点支持“0-1”阶段的早期天使投资和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创投项目 [2] - 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5亿元,用于产投项目及子基金投资,重点支持成熟企业的PRE-IPO、基石出资及与链主企业合作成立并购基金 [2] 基金运作与政策支持模式 - 四大板块基金将形成“母基金定方向,子基金抓落实”协同机制,构建“科技+产业+基金+基地”运作模式 [3] - 闵行区发布“金融四条政策”,聚焦投资未来、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及区域服务四大维度 [3] - 对获得社会资本投资的科创企业,按实际获得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最高30万元 [3] - 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给予担保费全额补贴和最高50%的利息补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可低至1.5% [3] 科创政策与上海金融背景 - 闵行区“科创十条政策”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支持体系,聚焦研发能力提升、核心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加速,最高支持1000万元 [4] - 政策梯度培育科创企业集群,最高给予200万元支持,并提升孵化器能级、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深化人才政策保障 [4] - 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有股权创投管理人1707家,管理基金产品9167只,管理规模2.31万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4] - 上海市科技贷款余额2.33万亿元,同比增长7.75%,科技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8.44万亿元 [4] - 今年上半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获投数量和金额均全国领先,全国头部机构在沪投资数量和金额均位居全国首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