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TOP2
搜索文档
北京线下理想交流局, 理想整车电动产品负责人唐华寅会过来
理想TOP2· 2025-05-27 17:18
活动性质 - 活动由TOP2组织发起 非理想汽车官方活动 [1] - 活动免费参与 时间为2025年6月8日14点 [1] - 地点设在北京华贸理想汽车零售中心 [1] 活动目的 - 旨在为i8i6车型发布前收集潜在用户痛点与疑惑 [1] - 理想汽车电动产品负责人唐华寅将出席聆听 但不会透露非公开信息 [1] - 仅承诺记录用户反馈 不承诺现场回应 [1] 活动流程 - 采用两轮限时发言机制 每轮每人限时2分钟 [1] - 第一轮聚焦用户对i8i6车型的预期 包括产品/销量/竞品分析等维度 [1] - 第二轮专门讨论补能与三电系统相关问题 涉及充电站密度/续航提升/溢价接受度等 [1] - 自由交流环节安排在限时发言之后 [1] 参与细节 - 活动总名额20人 当前剩余12个席位 [1] - 需通过TOP2组织微信渠道报名 [1]
理想超充站2330座|截至25年5月26日
理想TOP2· 2025-05-26 21:38
超充建设进展 - 超充建成总数从2328座增至2330座,新增2座 [1] - 距离i8发布会2500+座目标还需170座,当前完成进度78 01% [1] - 按7月31日i8发布会计算,剩余66天需日均建设2 58座才能达标 [1] - 2025年底4000+座目标下,今年新增进度26 53%,剩余219天需日均建设7 63座 [1] 新增站点详情 - 湖南省长沙市东合新苑站:城市4C规格,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江西省赣州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站:城市4C规格,配备4个4C充电桩 [1] 时间节点与目标关联 - i8发布会时间进度完成68 72%,建设进度略超前于时间进度 [1] - 2025年剩余时间进度40 00%,建设进度滞后于时间进度13 47个百分点 [1]
一位很喜欢理想的M3P车主为何对理想i8 Cltc不到800很遗憾?
理想TOP2· 2025-05-26 21:38
核心观点 - 一位资深纯电用户对理想纯电车型未能突破800公里CLTC续航表示遗憾 认为更高续航能显著提升高速补能体验和用户安全感 [2][3][4] - 当前700公里CLTC续航在长途高速场景下仍存在补能焦虑 800公里以上可减少充电次数并优化行程规划 [3][6] - 理想超充站密度和排队问题仍是制约补能体验的关键因素 需实现主流线路每200公里覆盖及10%以下排队率 [6] 用户需求分析 - 资深用户期望夏季实跑550公里/冬季450公里以上续航 以支持连续3-4小时高速行驶 [3] - 多100公里CLTC续航可完全转化为用户安全感 不受电量百分比计算方式影响 [4] - 90%用户高速行驶240公里内需休息 未来辅助驾驶普及后该里程阈值可能提升 [4] 补能场景痛点 - 北京-上海高速:700CLTC需3次充电(含第三方桩) 800CLTC仅需2次理想5C充电 [3] - 湖南地区超充站分布不均 南北干线仅长沙/郴州/岳阳有理想站 服务区第三方桩质量差 [6] - 杭州-广州线路存在457公里无理想超充的空白段 800CLTC可提升该路段通过性 [6] 产品性能争议 - MEGA车主实测120km/h巡航:夏季400-450公里/冬季350公里(100%-0%) 与厂商宣传存在差异 [3] - 多数车主电耗估算存在偏差 实际驱动电耗鲜少低于20kWh/100km [3] - 用户愿意为10度电池容量支付1.5-2万元溢价 但当前性价比偏低 [2] 基础设施挑战 - 理想需解决超充站三大问题:密度(200公里全覆盖)、排队率(<10%)、下高速站配套(卫生间/餐饮/快速返高速) [6] - 现有MEGA车主普遍具备高技术水平(如自制充电规划程序) 普通用户操作门槛可能过高 [5][6]
理想认为理想空悬发展史约等于中国空悬发展史
理想TOP2· 2025-05-25 23:00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空气悬架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空气悬架产业的崛起高度重合,其关键决策和事件推动了国产空气悬架的快速普及和技术进步 [1][7][8] 理想汽车与国产空气悬架发展历程 - 2022年6月L9发布前夕,试驾车使用的德国产空气悬架在过一个15-20厘米深的坑时发生爆裂,此事件成为推动供应链国产化的关键转折点 [3][15] - 理想汽车创始人做出关键决策,即使延迟交付L9也坚决不再使用原有德国供应商,转而全力支持国产供应商孔辉科技 [4][22] - 理想汽车研发和质量团队直接入驻供应商孔辉及其核心部件工厂,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并实施24小时三班倒的耐久路试 [23] 国产空气悬架市场份额变化 - 2022年,德国威巴克以8万套销量和35.8%的份额位居第一,孔辉科技销售5万套位列国内第二,理想汽车当年空气悬架装车量为5.9万套,占中国市场份额25% [6] - 2023年,孔辉科技销量跃升至25万套成为行业第一,理想汽车装车量达到32.5万套,国产空气悬架市场份额提升至65%,理想汽车占比58% [6] - 2024年,孔辉科技销量增至33.5万套,拓普集团和保隆科技分别达到20万套和近16万套,理想汽车装车量为29.1万套,国产空气悬架市场份额达到87%,理想汽车占比36% [6] 理想汽车在空气悬架技术上的引领作用 - L9首次实现国产单腔空气悬架的大规模标配,并与供应商共同解决了制约量产的技术难题,同时首次将核心的空气悬架标定软件自主掌握 [9] - 2024年,L9首次量产搭载国产双腔空气悬架 [10] - 2025年,L9智能焕新版首次标配国产双腔双阀空气悬架,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实现该技术的量产交付 [10] 早期供应链挑战与切换契机 - 初期合作的德国供应商存在成本高昂、供应链漫长(零件需从德国经墨西哥再运至中国)且不愿在中国建厂的问题 [11] - 该德国供应商的产品在理想汽车新增的“冲马路伢子”工况试验中失效,但其拒绝按照要求将内部塑料环改为金属环,改进周期漫长 [12][13] - 疫情导致德国工程师无法来华进行软件标定,反而促使理想汽车工程师自主掌握了标定技术 [9]
理想超充站2328座|截至25年5月25日
理想TOP2· 2025-05-25 23:00
超充网络建设进展 - 超充站总数从2322座增至2328座 单日新增6座 [1] - 基于i8发布日目标2500+座 当前完成进度77.75% 较前值76.97%提升0.78个百分点 [1] - 距离i8发布假设日(7月31日)剩余67天 时间进度达68.25% [1] - 需日均建设2.57座方可达成i8发布节点目标 [1] - 基于2025年底4000+座目标 今年新增进度为26.44% 较前值26.18%提升0.26个百分点 [1] - 今年剩余220天 时间进度39.73% 需日均建设7.60座达成年度目标 [1] 新增站点技术规格 - 新增6座均为城市4C超充站 单站配置4-8个4C充电桩 [1] - 北京悠乐汇站配备4个4C桩 [1] - 福州晋安竹屿路站配备4个4C桩 [1] - 泉州石狮濠江路站配备6个4C桩 [1] - 中山虬圣文创园站配备6个4C桩 [1] - 常州中吴广场站配备8个4C桩 [1] - 绍兴首旅南苑酒店站配备8个4C桩 [1]
理想超充站2322座|截至25年5月23日
理想TOP2· 2025-05-24 21:41
理想超充建设进度 - 截至25年05月23日超充建成总数达2322座 较前日增加6座[1] - 基于i8发布目标的2500座完成率76.97% 剩余69天需日均建设2.58座才能达标[1] - 2025年底4000座目标完成率26.18% 剩余222天需日均建设7.56座[1] 新增超充站分布详情 - 单日新增9座4C规格超充站 覆盖北京/海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6省市[1] - 北京市平谷区锐E空间产业园配备4C×6桩位[1] - 三亚蓝海购物广场/武汉全季酒店/盐城吾悦广场均配置4C×6桩位[1] - 南昌绿地国际会展大厦/杭州UDC时代大厦采用4C×4配置[1] 特殊站点技术规格 - 西安雁环路泊通超级充电街区包含5C站1座及2C站7座[3] - 乌鲁木齐米东振兴南路充电站配置5C技术规格[3] 建设时间节点 - i8发布日期假设为7月31日 当前时间进度完成67.3%[1] - 2025年时间进度完成39.18%[1]
理想是如何理解纯电补能的?
理想TOP2· 2025-05-24 21:41
补能策略与用户行为 - 充电快、充电网络覆盖广、充电体验好被视为三大核心要素 [1][2] - 90%用户高速行驶低于240公里会休息一次 90%用户休息时间在10-20分钟区间 [1][2] - 用户视角补能速度计算公式为补充续航里程除以补能时间 MEGA车型实现全程平均每分钟补充37公里续航 [2][3] 充电网络建设规划 - 当前已建成超2280个充电站 计划年底前扩展至4000个以上充电站 [3] - 重点布局1200个高速充电站 贯穿九纵九横高速网络 [1][3] - 采取城市与高速并进策略 实现"去哪都能充"的无忧体验 [3] 充电体验优化 - 充电导航系统实时显示桩位空闲状态、到达电量预估及服务区详情 [5] - 超快充技术面临电网电容瓶颈 需提升电容利用效率 [5] - 充电过程中用户可自由活动 区别于传统燃油车补能方式 [2] 产品定位争议 - 公司坚持CLTC 750公里续航非必要 与部分潜在用户需求存在分歧 [1] - 行业顶尖的补能效率已实现 在四驱SUV/MPV领域保持领先 [3] - 充电网络规模达到6000个以上可能改变续航需求认知 [1] 用户活动规划 - 计划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举办线下交流活动 探讨产品预期与公司战略 [7][8] - 活动设置三轮主题讨论 涵盖产品预期 AI战略定位 长期发展前景评估 [8]
理想超充站2313座|截至25年5月21日
理想TOP2· 2025-05-22 00:00
超充建设进展 - 超充建成总数从2311座增至2313座 [1] - 距离i8发布会2500座目标还需建设189座 [1] - 当前完成i8发布会目标的75.81% [1] - 剩余71天需每日建设2.63座才能达成目标 [1] - 2025年底4000座目标已完成25.78% [1] - 剩余224天需每日建设7.53座才能达成年度目标 [1] 新增超充站点详情 - 浙江省台州市新增台州皇冠假日酒店站点 [1] - 城市4C站规格为4C×6 [1] - 云南省昆明市新增昆明滇池海埂大坝亚朵酒店站点 [1] - 城市4C站规格为4C×6 [1] 时间进度 - i8发布会时间进度已完成66.35% [1] - 2025年时间进度已完成38.63% [1]
理想25年销量目标降为64万, 符合我此前判断
理想TOP2· 2025-05-22 00:00
销量目标调整 - 2025年5月21日理想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 其中L系列(增程)52万辆 纯电(含MEGA)12万辆 [1] - 2025年3月31日最初设定的目标为70万辆 其中纯电i系列仅5万辆 [1] 目标与实际交付预测 - 行业分析显示70万辆目标存在拔高预期成分 纯电5万辆目标则被判断为降低预期 [1] - 经测算增程车型实际交付量可能在50-55万辆区间 纯电(含MEGA)交付量预计8-13万辆 全年总交付量大概率落在58-65万辆区间 [1] - 极少数情况下全年交付量可能达到68万辆 [1] 产品线表现验证 - 增程车型L系列被确认具备50万辆的基本面支撑 但55万辆存在挑战 [1] - MEGA车型呈现破圈趋势 预计6-9月单月交付量有望突破2000辆 至少能稳定在1500辆以上 [1] - 5月公布的调整后目标与3月行业预测高度吻合 验证了早期判断的准确性 [1] 数据对比 - 纯电车型目标从5万辆(i系列)提升至12万辆(含MEGA) 增幅达140% [1][1] - 增程车型目标从隐含的65万辆(70万总量减5万纯电)下调至52万辆 降幅20% [1][1]
25款MEGA可能有8000左右大定, 如果为真, 则基本保底月销2000+
理想TOP2· 2025-05-21 14:57
MEGA大定数据与交付预测 - 当前MEGA大定数量约为8000左右 主要依据包括群友透露信息及网传数据 截至5月18日大定达7800 [1] - 最近三周大定数据分别为800/1000/800 若5月交付1000台 剩余大定将达7000 [1] - 未来7个月订单与交付预测: - 月订单1000台:累计新增14000订单 对应月销2000台 提车周期至9月中旬 [1] - 月订单1500台:累计新增17500订单 对应月销2500台 提车周期缩短至8月底 [1] - 月订单2000台:累计新增21000订单 对应月销3000台 提车周期进一步缩短至7月底8月初 [1] 市场预期与产品定位 - 若MEGA实现月销3000台 将推动部分小市场派转向大市场派 核心逻辑基于产品体验超越L9一个档次 [1] - 市场对MEGA的常见误解包括:停车便利性需求高 补能体验疑虑 造型争议 三排空间利用率等 这些认知偏差可能影响初期市场接受度 [2] - 月销5000台将验证产品属于大市场 但预期今年难以实现 下一代产品可能具备潜力 [2] 用户行为与社群运营 - 提供深度交流渠道 通过社群聚焦理想长期基本面分析 非传统车友群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