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气悬架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空气悬架为何变常见(经济新方位·身边的创新)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10
当前,汽车底盘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空气悬架的基础上增加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电子信号取代传统 机械连接。"由此,实现制动、转向、驱动等功能的精准控制,以及底盘在垂直方向上的智能控制,让 驾驶更舒适。"柯俊说。 空气悬架在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逐渐走高,配套价格快速下降,这又是如何实现的? 走进位于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的浙江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产 品不断装配下线。 "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在系统结构、控制原理等方面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研发出液压式主动悬架、主动 横向稳定杆等创新产品,形成完整的空气悬架产品及服务体系,涉及汽车悬架系统各关键部件,空气悬 架和电控悬架自主知识产权率达90%。"孔辉科技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许亦东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 销售额超8亿元,完成约20万台套供货。 最近,浙江杭州市民孙鹏打算换一辆国产新能源汽车,逛了一圈后发现,过去高端进口车才有的空气悬 架,如今竟成了多款国产车型的标配。"这车二十来万,怎么'上得起'空气悬架?靠谱吗?"孙鹏的疑问 道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空气悬架是什么?为何新能源汽车纷纷配置?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 和企业。 紧急刹车时,降 ...
国产新能源汽车用上高端“空气弹簧” 汽车空气悬架为何变常见(经济新方位·身边的创新)
人民日报· 2025-08-04 05:49
新能源汽车空气悬架技术发展 - 空气悬架是一种先进的汽车悬架系统,用空气弹簧代替传统金属弹簧,具有刚度可控、车身高度可调、噪声低等优点,能提高整车舒适性、通过性和轻量化 [1] - 新能源汽车自重更大,空气悬架能满足轻量化需求并降低电耗 [1] - 汽车底盘正向智能化发展,在空气悬架基础上增加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制动、转向、驱动等功能的精准控制 [1] 国产空气悬架市场现状 - 空气悬架在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逐渐走高,配套价格快速下降 [2] - 孔辉科技自主研发空气悬架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率达90%,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超8亿元,完成约20万台套供货 [2] - 国产空气悬架成本为4000-6000元,远低于国外品牌的1万元左右,研发周期仅需13个月,比国外供应商的18-20个月大幅缩短 [2] 国产供应商竞争优势 - 国内企业研发实力提升,空气悬架关键技术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 [2] - 国产供应商具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研发团队与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2] - 孔辉科技能为不同车企提供定制化空气悬架解决方案,工厂在国内运费更低运输时间更短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国产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协同创新,15万元左右的车型也在考虑装配空气悬架 [3] - 国际头部汽车品牌主动寻求合作,未来国外汽车将装中国产空气悬架 [3] - 深度合作实现共同成长,国产汽车品牌给予验证机会,零部件企业创新产品提高性能 [3]
大车转弯半径秒变小车!被吹爆的后轮转向,真的叫好不叫座?
电动车公社· 2025-07-23 23:46
核心观点 - 后轮转向技术从高端豪车专属配置快速下放至20万元级国产电动车市场,渗透率仅1.2%但国产化推动成本下降20% [7][8][17][51] - 技术优势包括:5.3米车型转弯半径缩至5.4米媲美小型车、侧方停车效率提升50%以上、支持"蟹行平移"等炫技功能 [10][13][14] - 技术演化历经拖拉机军用阶段,被动式转向因可靠性差被淘汰,主动式电控系统通过±12°转向角实现低速灵活/高速稳定 [22][25][32][48] 技术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 - 19世纪后期工程师尝试杠杆绳索方案,20世纪初约翰·迪尔公司率先在拖拉机上应用,耕地效率提升30%以上 [20][22] - 二战期间德国装甲车采用8轮反向转向系统,巷战转弯半径缩短40%成为战术优势 [25] 乘用车应用 - 20世纪末雪铁龙PSS系统采用橡胶衬套被动转向,存在转向角固定、橡胶老化导致故障率超行业均值2倍等问题 [29][33] - 2000年后保时捷等品牌在赛车上验证电控主动转向,采埃孚第一代AKC系统实现±8°转向角,累计销售10万套 [38][47][48] 商业化现状 成本突破 - 采埃孚第二代AKC系统国产化后成本降20%,智己L6等车型搭载使价格下探至20万元区间 [50][51][52] - 硬件成本0.5-1.5万元与空悬相当,但研发需1-2年调试周期,算法开发投入达数亿元 [63][64][66] 应用限制 - 系统侵占后排空间15-20cm,与双腔空悬存在配置冲突,长轴距车型更适合搭载 [53][54][55] - 轮胎磨损增加25%,电动车质量大加剧损耗,后排乘客易产生"漂浮感"体验 [56][58][60] 行业竞争格局 - 采埃孚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国产供应商孔辉/保隆科技/均普智能正加速布局,复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路径 [70][71][72] - 当前技术普及需突破算法适配瓶颈,头部车企研发投入强度达传统底盘系统的3倍 [64][67][68]
固定收益:投资策略:转债市场研判及“十强转债”组合
国信证券· 2025-07-01 16:57
核心观点 - 资产荒与流动性宽松背景下权益资产不必轻易言空,转债资产进入强股性弱债性区间,有增量资金,平价估值有抬升空间但抗跌性减弱,不同收益目标及回撤需求的投资者应采取不同操作思路,不看好低价品种短期收益,行业及个券配置需综合考虑 [29] 2025 年 6 月转债市场回顾 股债行情 - 股市 6 月震荡上涨,下旬沪指再上 3400 点,申万一级行业多数收涨,科技、金融等板块表现较好,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较大 [4][7] - 债市 6 月资金面改善,10 年期和 30 年期国债利率下行,短端国债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小幅走扩 [7] 转债行情 - 转债跟随权益市场上涨,光伏大盘品种修复,3 只转债公告下修,7 只转债公告强赎,发行提速,6 月 27 日中证转债指数收于近年新高,涨 2.68% [7] - 截至 6 月 27 日,转债算数平均平价、价格中位数上升,转股溢价率、纯债溢价率有变化,偏债型平均 YTM 降至 0 以下,日均成交额上升 [7] - 个券层面,多数个券收涨,恒帅、欧通等转债涨幅居前,中旗、金丹等转债跌幅靠前 [7] 2025 年 7 月转债配置策略 市场矛盾分析 - 投资者不安感源于短期快涨用长期逻辑解释、股市方向与经济现实/预期不匹配 [29] 操作思路建议 - 积极且看重相对收益,选平衡型或偏股型转债;回撤要求高或对权益不报期望,降仓或换至低波行业中大盘品种;下修博弈与双低等策略等下半年更好价格再入场 [29] 不看好低价品种原因 - 下修博弈策略持仓周期长与行情特征不适配,当前偏债型估值分位数高,风险收益比不佳 [29] 行业及个券配置 - 底仓从风险对冲角度分散配置;弹性关注消费、科技、电网设备、海风、储能、创新药及化学制药等领域 [29] 2025 年 7 月“十强转债”组合 组合基本信息 |转债代码|转债名称|正股简称|行业|余额(亿元)|转债价格(元)|转债平价(元)|转股溢价率(%)|评级|推荐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067.SH|燃 23 转债|深圳燃气|燃气Ⅱ|30|120.9|86.22|40.22|AAA|大余额高评级盈利稳定,底仓价值凸显| |110077.SH|洪城转债|洪城环境|环境治理|6.68|194.11|179.21|8.31|AA+|江西水务龙头经营稳定,持续高比例分红| |113616.SH|韦尔转债|豪威集团|半导体|24.32|122.04|78.62|55.23|AA+|消费电子与汽车客户持续导入,收入结构改善业绩快增| |123176.SZ|精测转 2|精测电子|通用设备|12.76|127.18|93.26|36.37|AA-|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替代紧迫性提升| |118051.SH|皓元转债|皓元医药|医疗服务|8.22|135|110.52|22.15|AA-|创新药研发回暖趋势明确,公司业绩修复领先同行| |111018.SH|华康转债|华康股份|化学制品|13.02|122.77|93.56|31.22|AA-|木糖醇龙头成本优势凸显,舟山新产能投产收入利润齐增| |113069.SH|博 23 转债|博威合金|金属新材料|14.13|137.23|120.91|13.5|AA|高速连接器海内外供货量稳步提升| |113064.SH|东材转债|东材科技|塑料|14|120.34|81.09|48.4|AA|高频高速树脂需求受算力需求增长拉动| |113692.SH|保隆转债|保隆科技|汽车零部件|13.9|127.4|98.92|28.8|AA|全球 TPMS 龙头,空气悬架、智驾等新业务迅速增长| |113685.SH|升 24 转债|旭升集团|汽车零部件|25.41|124.09|103.28|20.15|AA-|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斩获海内外多家客户定点| [31] 各转债公司分析 燃 23 转债 - 深圳燃气管网布局广,天然气销量增长,上游增产及顺价机制完善平抑利润波动 [32][36] 洪城转债 - 洪城环境业务稳定且版图扩张,持续高比例分红,除息除权后转股价下调比例突出 [43][46] 韦尔转债 - 豪威集团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产品导入顺利,汽车电子板块量利齐增,净利润逐季增长 [55][58] 精测转 2 - 精测电子受益于面板产线扩产,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机遇推动业务扩张 [66][70] 皓元转债 - 皓元医药国产生命试剂替代空间大已建立品牌效应,前瞻推进技术开发订单增长可期 [79][82] 华康转债 - 华康股份是功能性糖醇龙头,转债项目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融合合成生物学技术绿色制造 [90][93] 博 23 转债 - 博威合金新材料业务产品结构优化,海外电池片产能投产在即,业绩稳步增长 [101][104] 东材转债 - 东材科技发/输/用电相关膜产品、光学膜、高频树脂材料需求增长 [113][114] 保隆转债 - 保隆科技空气悬架业务放量,传感器业务高增,TPMS 传统业务稳健 [123][126] 升 24 转债 - 旭升集团是汽车轻量化龙头,墨西哥产能将投产,储能与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成长空间 [136][140]
理想i8将于7月下旬发布,CEO李想晒无伪装实车
凤凰网· 2025-06-19 13:12
产品发布 - 理想汽车CEO李想宣布全新车型理想i8将于7月下旬发布 [1] - 该车型的生产制造、团队培训及交付服务等准备工作已进入最终阶段 [1] - 首次展示了理想i8的无伪装动态行驶画面 [1] 产品定位与设计 - 理想i8定位中大型纯电动SUV,采用6座舱内布局设计 [1] - 车身尺寸5085×1960×1740毫米,轴距3050毫米,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明显空间优势 [1] - 外观融合MEGA车型与L系列设计元素,采用封闭式前脸、分体式前大灯组合及贯穿式尾灯设计 [1] - 整车顶部线条保持相对平直的轮廓 [1] 动力与续航 - 全系搭载双电机智能四驱系统,前轴电机最大功率150千瓦,后轴电机最大功率250千瓦 [1] - 系统综合功率400千瓦,最高行驶速度180公里/小时 [1] - 配备5C倍率三元锂电池组,提供90千瓦时和98千瓦时两种电池容量选择 [1] - CLT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670公里和720公里,百公里电耗13.4千瓦时 [1] - 支持10分钟快充增加500公里续航里程的补能能力 [1] 技术配置 - 搭载禾赛ATL定制版激光雷达系统、空气悬架、双联屏显示系统及AR-HUD抬头显示等技术配置 [2] - 内饰设计延续理想汽车的家族化风格 [2]
经观头条|追问车企60天账期承诺:万亿票据、弹性操作、供应链金融何解
经济观察网· 2025-06-14 13:17
6月10日,汽车行业掀起了一场压缩账期的风暴。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四家整车企业率先发出承诺,称将供应商支付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6月11日,比亚迪、吉利控股、奇瑞汽车、长 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蔚小理零(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北汽蓝谷等更多的整车企业跟进。截至6月13日,共有17家车企发布了"60天付 款"承诺。 车企集体承诺账期不超过60天,让不少行业人士感到欢欣鼓舞,因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苦长账期久矣。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蔓延,整车企业一边降 价,一边以长结算周期向供应商转嫁压力,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饱受资金链紧绷的痛苦。 6月1日,空气悬架供应商孔辉科技率先针对产业中的长账期问题发难。该公司董事长郭川发了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短文,他希望有一天供应商货品送达甲 方仓库经必要的检验后即可对账、开票并结算开发票后一个月内回款到账,且电汇是回款的唯一方式。 6月10日,中国钢铁行业协会发布《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 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一文,痛斥部分汽车企业依托自身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钢铁等上游企业供 货后,延迟几个月才通过企业汇票支付,并不断拉长供应商账期,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 ...
车企们打得越凶,越能理解“华为不造车”的含金量
36氪· 2025-06-12 18:11
最近这几天,比亚迪、吉利、长城之间的公关战打得实在太火热了。 先是"车圈恒大"让吃瓜群众纷纷猜测这到底在说谁,然后是"人咬狗,狗咬人""人吹鬼灯,鬼吹人灯"这样的禅机谜语。 这些话可不是什么普通自媒体说的,说话的可都是中国汽车行业里的超级大佬。 一般来说,大佬们在聚光灯下都是非常注重言辞尺度的。但现在,连大佬们在镜头前都已经绷不住了。可想而知,关起门来,只怕是要拍桌子摔茶杯了。 从前几年的价格战,到今天的口水公关战,可以说,2025年的今天,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了。 车企大战背后的深意 从老局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次的车企大战有几点值得说的。 这种极度惨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纵观德国日本的汽车行业发展历程,最终的结局一定会走向五六家品牌控制绝大部分市场的"寡头垄断"格局。而现在 中国市场上的车企,显然还是太多太零散了,这并不符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 这种情况下,出现"大逃杀"是必然,只是早晚的问题。 把中国的汽车行业和外国的汽车行业进行横向对比,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同样是汽车市场,同样是最大的五家车企的市场份额: 日本市场上,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马自达,各自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常年都维 ...
17家车企承诺“60天付款”,北汽、上汽: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减轻供应商资金压力
华夏时报· 2025-06-11 20:45
行业动态 - 17家车企联合承诺供应商付款周期不超过60天,较当前行业平均182天缩短三分之二 [2][3] - 北汽和上汽明确表示将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其他车企尚未公布具体实施细则 [2][4] - 行业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国际车企的2.3倍,部分供应商需等待半年才能收到货款 [2] 供应链影响 - 付款周期缩短将显著缓解供应商现金流压力,尤其是中小供应商 [3][4] - 商业承兑汇票取消将降低供应商风险,因其信用仅依赖出票企业支付能力 [4] - 国内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超过500家,年确权签发规模达4-5万亿元 [4] 行业矛盾 - 车企价格战导致2024年新车市场零售累计损失近2000亿元 [5] - 1-4月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5.1%,利润率仅4.1%处于偏低水平 [6] - 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从2015年9%降至2025年一季度3.8% [7] 企业表态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批评车企将融资压力和成本转嫁给上游供应商 [5] - 孔辉科技董事长呼吁开发票后一个月内电汇回款 [6] - 长安汽车董事长表示激烈竞争已影响100多万职工 [6] 政策背景 - 行动响应工信部"反内卷"会议精神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 [2][5] - 行业专家认为此举是改善拖欠账款惯例、树立品牌形象的表率 [3] - 可能标志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8]
盘中必读|车企集体承诺60天回款!汽车零部件概念掀涨停潮,美晨科技等近10股封板
新浪财经· 2025-06-11 12:33
汽车零部件板块集体走强 - 6月11日汽车零部件概念股开盘集体走强,美晨科技、欣锐科技双双20CM涨停,合力科技、迪生力、西上海、英利汽车等多股涨停 [1] - 涨停个股包括美晨科技(20.23%涨幅)、英利汽车(10.00%涨幅)、炭上海(10.02%涨幅)、迪生力(10.04%涨幅)、泉峰汽车(10.04%涨幅)、合力科技(10.00%涨幅)、欣锐科技(20.00%涨幅)、全面酸(10.03%涨幅)、通达电气(10.01%涨幅) [1] - 同心传动涨幅达27.42% [1] 板块异动原因 - 多家车企(比亚迪、东风汽车、中国一汽、广汽集团等)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 [1] - 此举直接触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导致汽车零部件板块掀涨停潮 [1] 美晨科技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流体输送系统产品和悬架减振系统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 - 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储能、充电桩等领域 [2] - 国内商用车减振橡胶制品领域龙头企业 [2] - 非轮胎橡胶业务营收达15.43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6.28%,占总营收比重87% [2] - 商用车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深度参与中国一汽、中国重汽等头部企业新车型同步开发 [2] 美晨科技新能源布局 - 重点布局热管理系统和氢能源两大方向 [4] - 热管理系统产品订单激增,冷却系统管路已进入多家主流新能源车企供应链 [4] - 2024年热管理系统品类销售收入达1.62亿元 [4] - 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冷却管路材料通过国际认证,实现小批量供货 [4] - 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覆盖"汽车+储能"双赛道的综合服务商 [4] 美晨科技客户结构 - 客户覆盖比亚迪、东风汽车、吉利汽车等主流车企 [5] - 与瑞典斯堪尼亚、美国佩卡等国际巨头建立合作关系 [5]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31.18% [5]
丰茂股份“创二代”蒋淞舟:以技术创新卡位全球产业链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14
公司背景与领导层 - 丰茂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橡胶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2年7月,产品涉及传动系统、流体管路系统、空气悬架系统和密封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器人、无人机、家电卫浴、安防、农机等领域 [5] - 公司副总经理蒋淞舟为"厂三代",其使命是帮助公司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国际一流品牌的首选合作伙伴,推动中国制造全球化 [2] - 蒋淞舟从金融行业转型至实体经济,负责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空气弹簧项目、投资并购及海外客户拓展,强调通过实力和团队沟通获得管理层的认可 [3][4]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 公司以创新研发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累计参与制定或修订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4项 [6] - 2024年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产品研发方向聚焦毛利高、更精密、尚未被国产替代的零部件 [6] - 传动系统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并批量供货,密封系统产品对接国内头部减速器制造企业并开启小批量验证供货,空气悬架系统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6] 生产基地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产业基地,加速推进区域研发中心和智造中心建设 [6] - 济南章丘经开区智能化生产基地聚焦汽车流体管路系统产品,重点服务中国重汽、一汽集团等头部客户,提升北方市场服务效率并降低成本 [7] - 泰国生产基地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旨在服务东南亚及欧美客户,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7] 未来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未来增长围绕国产替代展开,目标是从国产替代走向全球化替代,成为中国制造全球化的代表 [8] - 未来五年将强化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十年内重点推进全球化布局,目标成为国际头部品牌的首选供应商 [8] - 空簧业务以研发为导向,通过完善国内产品线和性能为全球化竞争奠定基础,依托泰国生产基地实现全球竞争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