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佛仙人
icon
搜索文档
今天的支付宝,这么“邪修”吗?
半佛仙人· 2025-09-22 19:02
支付宝的营销策略 - 支付宝近期采用了一种抽象且极具话题性的营销方式,通过主屏界面的emoji猜谜广告吸引用户注意力,谜底指向其健康服务平台AQ [3][4] - 这种营销策略虽然被描述为“魔幻”和“抽象”,但成功地将有好奇心的用户引导至AQ应用,实现了用户“诱捕” [5][9] - 营销活动以周更形式进行,每周一、二定期推出健康知识猜谜,旨在培养用户持续关注健康知识的习惯 [6] AQ健康管家平台的价值主张 - AQ平台定位为用户的健康管家,旨在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例如“喝红酒能不能软化血管”、“怎样改善睡眠质量”等,以填补专业医疗咨询之外的“中间地带” [7][9] - 平台提供简洁干净的交互界面,支持用户与AI进行多轮对话追问,并能查看相关报告和药盒信息,响应速度快 [13] - 平台一个关键优势是接入了阿里系深耕十多年的AI医疗资源,包括各大医院名医乃至院士的智能体,为用户提供专业、可信赖的健康建议 [13] 阿里系在AI医疗领域的竞争优势 - 公司在AI医疗领域已有超过十年的精耕深耕,以医疗大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扎实的机构、医生、用户三维服务体系 [13] - 阿里系的优势在于支付宝长期服务于用户的生活方式,使得其AI能更懂用户,并能利用算力在用户和专业医疗资源之间搭建桥梁 [13] - 该服务对自身问题难以准确描述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尤其有意义,能通过模拟医生多轮互动的方式,提供低成本的专家答疑渠道 [14] 健康管理市场的需求与机遇 - 当前市场存在巨大空白,各种非专业的营销号和养生知识盛行,反映出用户对专业、有趣且能全天候自由沟通的医学知识渠道的迫切需求 [16] - 社会观念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活着的首要重要性,推动了对于“健商”的重视,为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创造了市场机遇 [14][16] - AQ平台的出现被视为一个“好的开始”,有望盘活用户的生活,通过提供可靠信息来对抗健康焦虑和错误信息 [14][16]
萨莉亚生怕你不知道他们有预制菜
半佛仙人· 2025-09-20 11:54
公司定位与商业模式 - 萨莉亚定位为极致性价比的西式快餐品牌 人均价格仅20-30元人民币 远低于传统西餐厅[3][5] - 公司公开承认使用预制菜模式 并将此作为成本控制的核心卖点进行宣传[3] - 品牌起源日本而非意大利 采用"日式意大利菜"定位 在全球输出廉价西餐概念[7] 创始历史与发展历程 - 创始人正垣泰彦1973年在日本千叶县菜市场二楼开设首家门店 初始定位高端西餐但经营失败[9] - 因经营不善将菜品价格降至三折后迎来转机 单日客流量从不足20人暴增至800人[19] - 目前在日本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 并扩展至中国大陆 港澳台 韩国及新加坡等市场[37][39] 成本控制策略 - 通过大幅缩减SKU数量 将相似菜品合并 减少原材料采购种类以降低供应链成本[28] - 发明高效运营工具如喷水拖把 优化出餐流程 服务员需同时执行上菜与撤盘任务[29] - 彻底取消非必要服务(如美甲 表演) 采用按铃服务模式 最大限度减少人力投入[24][29] 价格战略与市场定位 - 坚持"廉价但不降价"原则 在经济下行期拒绝参与价格战 避免消费者形成低价预期[20][22] - 在中国市场初期采用日本定价遭遇冷遇 后延续三折策略使单店日客流量突破3000人[38] - 通过极致价格管理消费者预期 人均30元定价使消费者自动降低对口味的预期标准[26][35] 运营管理模式 - 不设门店营业额考核指标 认为业绩问题源于总部选址而非店长能力[21] - 提供餐饮行业较高薪资水平 旨在通过高薪酬激励员工提升运营效率[40][41] - 采用高度标准化流程 包括使用大型微波炉加热 沙拉由顾客自行搅拌等效率优化措施[29] 市场表现与扩张策略 - 专注东亚市场(日本 中国 韩国等) 未进入欧美市场[39] - 在日本经济泡沫时期坚持低价策略 在经济衰退期成为消费者首选餐饮品牌[32] - 中国成为首家外资独资餐饮连锁企业 通过价格优势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立足[38] 消费者心理把握 - 利用"价格锚定效应" 通过对比周边高价餐厅营造超高性价比感知[32][35] - 主动承认预制菜模式降低消费者预期 实际体验反而形成正向反差[3][26] - 将廉价与物超所值转化为硬币两面 根据消费者经济状况动态调整心理定位[32]
小米手机16改名17,真的疯了吗?
半佛仙人· 2025-09-18 13:10
营销策略分析 - 小米通过跳过16直接命名17系列引发争议 成功吸引市场关注 [3] - 公司刻意对标iPhone策略即使遭嘲讽也要执行 旨在提升品牌记忆度 [3] - 争议性营销在手机行业过饱和环境下成为获取用户关注的有效手段 [3] 产品实力与市场反应 - SU7车型初期因外观类似保时捷遭调侃 但配置价格公布后舆论反转 [4] - 产品实际性能(如SU7 Ultra赛道表现)超越预期 使负面讨论转化为正面增益 [4][6] - 最终市场反馈取决于产品硬实力 而非表面争议 [3][4] 竞争格局影响 - 小米改名策略迫使市场将其与iPhone对比 避免陷入安卓阵营内卷 [8] - 争议热度挤压同期竞品旗舰机的关注度 对同行造成压力 [6][8] - 社交平台主动制造对比话题(如"小米和iPhone谁才是正宗17")实现免费曝光 [8] 营销效果评估 - 段子式营销(如保时捷梗、转转段子)触发不同群体差异化解读并引导消费决策 [10] - 争议性话题实现破圈传播 参数营销仅能覆盖极客群体 [10][11] - 改名事件获得热搜持续曝光 传统通稿营销仅获三五千转发 [11] 行业传播规律 - 手机行业非质量问题的声量均属正面 梗文化满足高端用户精神需求 [10] - 爆炸式营销匹配次抛型热度 产品力足够时争议直接转化为购买力 [10][11] - 主动制造争议比被动比较更有效 可避免旗舰机发布后无人问津 [11]
沉迷神州租车的年轻人傻么?
半佛仙人· 2025-09-16 12:11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876篇原创 1 最近刷贴,发现年轻人开始自驾攻略小众景点,我笑了。 一开始是非常不屑,心想这又是什么爱装的行为。 八成又是去什么网红景点拍照。 之前不就有过类似的新闻。 说是"天空之镜"。 到了现场就是一面镜子。 白雪公主的后妈都直呼上当。 你问镜子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镜子告诉你得看角度和后期技术。 看照片以为是小瑞士。 到现场发现是小瑞星。 直接给脑子杀毒。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是三体人,发现了一颗宜居且小众的星球。 直接租了一艘宇宙飞船,说走就走,玩得就是真实。 飞了那么久,折腾那么远。 吭哧好几百年才开到地方。 结果天上十个太阳。 一个叫后羿的小伙子还很热情的和你们打招呼。 本以为自己是太阳的后裔。 没想到是太阳和后羿。 年轻人找小众景点在我看来就是这样。 好听说是小众。 难听说就是偏僻。 估计他们吃不好,睡不稳,找厕所也成问题。 当然,实际上深山老林的也不是真需要一个厕所。 就跟到了王者峡谷一样,你也不知道在哪开大。 可能是我人到中年,真不理解这么折腾的意义是什么。 就为了朋友圈发个定位x么? 有这些钱,找个有名的景区不行么? 住个好点饭店不行么? 家里打个游戏不行么? 实在不行把 ...
双11的招真的用完了?
半佛仙人· 2025-09-15 12:45
阿里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外卖业务切入 实现电商、会员及外卖服务的全面打通 目标构建全域大消费平台[3][4] - 战术上选择在竞争对手消耗资源后介入 集中资源提升对抗强度 迫使对手被动应战[3] - 核心战略是重塑用户消费习惯 使"打开淘宝"成为用户购买万物时的第一条件反射[3] 业务协同效应 - 外卖数据(品类、频次、金额)与电商数据融合 使平台推荐精准度大幅提升[6] - 实现高频(外卖)带动低频(电商)、远场(电商)近场(闪购)联动、线上线下引流的协同模式[7] - 迪卡侬618期间通过线上订单门店配送实现日均订单翻两倍[7] - 赵一鸣零食入驻闪购两月后 平台引导GMV突破千万 环比增长240%[8] 技术驱动效率 - 阿里妈妈万相台AI无界平台通过AI解析产品卖点及消费场景 实现精准人群触达[17][20] - AI投放使某空调品牌广告转化率提升80% ROI增长32% 其中60%为新客[20] - 母婴品牌dave bella在AI关键词推广下实现投放成交翻倍 新客占比60%[24] - AI助手"小万"实现全天候自动巡检与实时调优 大幅降低人力投入[24][25] 运营节奏变革 - 平台将年度大促拆分为月度超级88大促 形成24个小双11循环 加速消费频次[14] - 要求商家适应"快种快收"模式 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并利用数据时效性[13][14] - 基础设施(饿了么运力/商家资源)及AI能力已为高频业务打下基础[16][17] 生态合作拓展 -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推出"红猫计划" 实现内容种草到即时购物的流量转化[11] - 平台流量池通过跨平台合作持续扩大且效率提升[11]
【注意】实体京东E卡2025年6月~9月发货信息更新
半佛仙人· 2025-09-14 12:18
因为微信的再一次调整,不让直接在文章里放抽奖链接了。 我们的参与形式也从文章尾部的点击抽奖链接参与抽奖,换成后台发送暗号获取抽奖链接。 还有很多人问为啥不是过去的直接打到零钱包,而是发卡。 这俩问题我只有一个答案,我也没辙,现在不仅你们麻烦,我也麻烦,我只能说问微信去,问微信去,问微信去,问微信去,问微信 去,问微信去,问微信去,问微信去,问微信去。 0.发货时间 从开奖到填写地址,一共给到大家5天时间。 5天截止后,小程序会停止填写,并且把已有信息同步给我们,我们安排发货。 我们在收到地址(小程序截止后给我们)后我们会在每周一、三、五【工作日】安排发货,加上收货地址的远近,【 从开奖到最终收货 大概需要8—12天不等 】,超过这个时间没有收到奖品的读者,可以后台回复"实体卡"或"奖品",小助手会跟进奖品问题。 超过这个时间没有收到奖品,或者忘了留地址的读者,可以后台回复"实体卡"或"奖品",小助手会跟进奖品问题。 我们只能服从平台规则。 每一篇结尾会给一个暗号,每个暗号都不一样。 为什么不支持留邮箱发电子卡呢? 因为太麻烦了,现在发快递我已经很烦了, 如果还要我拿出时间统计邮箱给卡拍照刮开找密码,嫩死我算了 ...
西贝的公关并不傻
半佛仙人· 2025-09-14 12:18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公关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老板对公关职能的认知偏差和过度干预 而非公关专业能力不足[3][4][5] - 公关在企业中的实际职能是执行老板意志而非管理公众关系 核心任务是向上管理而非对外沟通[24][26][52] - 公关行业存在系统性困境:专业建议常被老板自我意识取代 且需承担决策失误的替罪羊角色[40][58][62] 企业公关职能认知 - 老板视公关为擦屁股工具 不出事时认为养公关等于养猪 出事时觉得不如养猪[9][10][11] - 公关实际权限受限 常被动接受老板直接发布的未经审核的内容[36][37][38] - 企业雇佣公关的核心目的是让老板满意 而非真正改善公共关系[26][29][47] 公关行业现实困境 - 公关人员明知正确策略却无法实施 只能按老板错误决策执行[18][19][23] - 专业公关面临荒诞处境:需为老板非理性决策背锅并承担舆论压力[41][49][63] - 优秀公关的昂贵薪酬实质包含精神损失费 因需持续处理魔幻现实处境[43][64][65] 老板与公关权力关系 - 企业公关缺乏话语权 最终决策权完全掌握在老板手中[6][12][40] - 老板可借开除公关人员来转移舆论危机 将责任推诿给中层执行[58][60][61] - 公关生存法则是在不违法前提下完全服从老板 而非坚持专业判断[27][29][42]
多少年轻人沉迷在小样人生里
半佛仙人· 2025-09-13 12:09
小样经济的本质与消费者行为 - 小样经济本质是花小钱办大事和小投入避大坑的消费雷达 而非贪小便宜[3] - 消费目的从维持生活转向尝试新生活方式 核心诉求是拓宽生活边界[5] - 消耗型产品存在消费悖论:不试用无法判断合适性 试用后无法退货[6][7] - 小样经济解决信任问题 以低成本试错避免沉没成本风险[7] 天猫U先的平台模式与运营策略 - 提供低价小样试用:2.9元卡诗护发精油、9.9元修丽可防晒、9.9元海蓝之谜云绒霜、1元起猫粮试用装[9] - 设计多样化活动机制:超级派活动联合头部品牌 包含1元秒杀/五折精选/百万现金补贴等玩法[9] - 创新正装回购礼机制:消费者复购正装后返还小样费用 实现近乎0成本试错[10] - 建立平台级保障体系:将小样试用从民间行为升级为标准化服务[10] 品类拓展与场景化营销 - 宠物领域联合超500家品牌 亚宠展线下派发10万+份小样(最低0.01元) 线上1元抢50万份宠粮[13] - 美妆领域举办试香节:联合潘海利根/娇兰/宝格丽/三宅一生等品牌线上线下同步派样[13] - 打造主题营销矩阵:金妆奖/三伏养生/户外冲浪季等主题活动覆盖不同细分人群[13] - 全年固定节点运营:每月14/24号设定为疯狂试用日[10] 消费者画像与商业价值 - 目标用户为高挑剔度消费者 通过小样筛选后形成高复购率与高忠诚度[17][18] - 平台实现双向筛选机制:消费者筛选商品 商家获取市场反馈与优质客户[18] - 解决信息超载时代的信任缺失问题 构建消费决策安全感[20] - 年送样量达百万级别:仅宠物品类就送出两百多万份小样[13] 行业意义与社会价值 - 打破消耗型产品的体验壁垒 解决"不信不买 不买不信"的行业痛点[7][10] - 降低新生活方式尝试门槛 成为新生活望远镜[14] - 赋予消费者放弃权利的同时保留尝试机会[15] - 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维护消费者对生活好奇心的奢侈权利[21]
不理解西贝招惹罗永浩干嘛?
半佛仙人· 2025-09-12 00:12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872篇原创 1 这对企业来说都称不上是个事儿,不理会就好了,类似的讨论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又不是 食品安全卫生这种底线问题。 原本无事发生,结果今天,哦不对,昨天(11号),让人迷惑的事情发生了。 现在是凌晨,我躺在床上睡不着。 我现在充满了迷惑和不解,我翻来覆去像一个扭曲的鸡蛋卷在床上打滚。 为什么? 到底为什么? 西贝闲着没事儿招惹罗永浩老师干嘛?图啥? 事情是这样的。 首先,罗永浩老师发了个微博,做了一些抱怨。 (截图来自微博账号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就这事儿,按照罗老师日常的攻击力,这个甚至都不叫有力度。 叫爱抚。 甚至他的语言重点都不是西贝,是冲着预制菜去的,顺道带了一下西贝。 观点不仅不新,还很旧。 (截图来自澎湃新闻) 西贝的反应之大,像是被按了按钮一样。 我都看傻了。 图啥啊这是? 本来没事儿,现在事情可大了,罗老师开始对线了。 罗老师论创业水准是行业冥灯,但论对线水准那是旋风冲锋龙卷风。 上一个让他这么高兴的是空调之虎,再往前是某德国冰箱超人。 好啦,这回罗老师可高兴啦。 这件事情上,西贝唯一正确的策略就是不理会。 不仅是因为对手是罗老师,而是这件事情对餐饮企业来说是没必要讨 ...
叫宝宝也没用,叫元宝真有用
半佛仙人· 2025-09-11 13:14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871篇原创 1 怎么到现在,还有人信做自媒体轻松啊。 这活儿,是真的熬人啊。 而且根本放松不下来,自打做了这一行之后,我再也无法纯粹地享受内容和段子了。 因为你会下意识地把这个当成工作的一部分,你会去分析,然后只会更累。 本来搞定工作之后就累,合上电脑,瘫倒在床。 脑子已经被项目拧得比抹布还干。 手指却像有了自己的想法,打开视频号,不自觉往下滑。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娱乐,对我来说,这是工作。 找新料,挖新梗,盯选题。 看吧,累。 不看,怕。 怕不留神,就被踢出这个时代的群聊。 怕错过好玩的东西,怕自己开始变得无聊。 怕有一天,你们在评论区造梗接梗,我只能回笑死谁懂其实不懂装懂。 眯着眼睛刷了半小时,别说没什么新料了,连梗都是馊的。 有这时间不如给我家的猫去铲屎,至少那个是鲜的。 没有新东西,焦虑。 有新东西,内耗。 刷到一个视频号,评论区全是看不懂的黑话新梗和缩写。 啊,啊,啊,啊,啊。 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我又错过什么了? 我是不是快被行业优化了? 累了。 真的。 每天一睁眼,信息就直接涌过来,灌进我眼里。 热搜出来了。 这谁,这又是谁? 怎么都在骂他?怎么都在学他摇头晃脑? 热搜、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