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搜索文档
海博思创在人工智能领域又有新动作!瞄准电力交易、储能电站资产运营管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5 14:42
战略合作 - 海博思创与范式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标志着"AI+储能"技术融合迈向新高度 将在技术、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实现深度探索与创新突破 [2] - 合作依托海博思创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 结合范式集团AI Agent+世界模型、机器学习平台等领先技术 [4] - 双方将在电力交易、储能电站资产运营管理等领域推进合作 探索多场景应用 推动储能领域AI技术全面应用 [4] 技术融合价值 - 海博思创创始人指出AI技术是能源变革关键变量 双方合作将实现储能技术与AI算法深度融合 产生1+1>2协同效应 [4] - 范式集团创始人强调储能与AI双核驱动:储能稳定能源波动 AI优化全链条效率 合作将创造高于现有数十倍的产值 [6] - 海博思创已构建基于AI算法的储能场景应用平台 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运维管理 推动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8] 行业影响 - 储能是AI赋能能源革命的核心场景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公司以AI为创新驱动力 利用多维度数据基础提升智能化水平 [8] - 双方以"AI for Everyone"为使命 未来合作将为能源领域提供划时代AI解决方案 赋能"研-产-营-运"全链条智能化 [8] - 此次合作是储能产业迈向全面"数智化"的关键一跃 将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10] 合作执行 - 双方由首席财务官代表签署协议 技术总裁、首席研究科学家等管理团队共同见证 [10] - 合作将探索"AI+储能"科技边界 为储能全业务链注入高度智能化能力 [10]
宁德时代/阳光电源/远景能源/天合储能/比亚迪/东方日升等领衔英国大储市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4 17:43
英国电网级电池储能市场概况 - 英国当前投运的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容量约达7GW/10GWh [2] - 研究数据涵盖容量49MWh及以上的运营项目 [3] - 建设阶段及规划中的长期电池储能项目总容量达63,243MW/131,834MWh [7] 主要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 - 头部供应商包括比亚迪储能、阿特斯储能、宁德时代、三星、GE、东方日升、Fluence、LG新能源、阳光电源、Wärtsilä、天合储能、韩国晓星重工业、远景能源、特斯拉、NHOA Group [4] - 每条连线代表一次合作关系 部分企业存在多次供应记录 [4] 数据来源与研究范围 - 数据来源于新闻公告、规划申请文件及非公开行业信息 [7] - 不包含未公开披露或分析师未能获取信息的项目 [6] 行业动态与关联信息 - 2025上半年储能出海数据发布 老牌巨头与新势力竞逐 [8] - 英国最大储能项目之一(720MWh)获高盛1.4亿英镑债务融资 [8] - 英国储能巨头签署789MW长期保底协议 [8]
深度分析 | 储能电芯大容量化最新趋势,这篇文章说透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4 17:43
核心观点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动储能系统降本增效需求,电芯大容量化成为行业竞争关键,迭代周期从3年缩短至2年 [2] - 大电芯通过减少电池数量、零部件及占地面积降低综合投资成本,如宁德时代587Ah电芯减少20%零件、提升30%空间利用率 [3][4] - 大电芯面临技术挑战:极化电压升高加速老化、热失控风险、制造工艺复杂度提升及系统集成热管理难度加大 [6] - 行业短期内将形成314Ah、392Ah与500Ah+互补格局,长期分化取决于应用效果与工艺进步 [10][11] 大电芯布局情况 - 近20家电芯企业推出500Ah+产品或规划,迭代速度从280Ah→300+Ah(3年)缩短至500+Ah(2年) [3] - 宁德时代以587Ah电芯主导大型储能电站,阳光电源通过684Ah协同设计构建差异化,中创新航/瑞浦兰钧主推392Ah快速切入市场 [3] 大电芯技术挑战 - **电化学层面**:500Ah+电芯极片厚度增加导致Li⁺扩散受阻,极化电压升高加速老化及热失控风险 [6] - **制造工艺**:涂布均匀性要求提升,极耳焊接虚焊概率上升,化成工序电流分布不均影响一致性 [6] - **系统集成**:单电芯失效影响扩大(684Ah系统单电芯失效影响0 6%簇容量),散热路径边长需高流量液冷泵 [6] 制造工艺路线 - **叠片工艺**:能量密度高、内阻小、安全性佳,但毛刺控制难度大且设备成本高 [8] - **卷绕工艺**:生产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但倍率性能差、极片易褶皱影响寿命 [8][9] 规格分化趋势 - 短期:314Ah/392Ah主导2h/4h储能,500Ah+聚焦长时储能,企业策略分化(头部单一规格 vs 二线多规格) [10] - 长期:600Ah以下市场以卷绕工艺为主,600Ah+市场倾向叠片工艺,尺寸多样性强化 [11] 趋势展望 - 大电芯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投资商接受度,聚焦LCOS成本降低,500Ah+产品规模化装机尚未完成,主流技术路径仍待验证 [12]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建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4 17:43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旨在加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计量结算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成员权益 [2][7] - 规则明确电力市场结算包括电能量交易、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容量交易三类,结算周期原则上以自然月为单位 [8][9] - 引入"日清月结"模式:现货市场连续运行时按日清分、按月累计结算;非连续运行时按最小交易周期清分后按月结算 [11][12] - 首次将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结算体系,要求以市场主体为单元开展结算 [9] 结算体系架构 结算分类与周期 - 电能量交易结算: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时按月结算,连续运行时采用"日清月结"模式 [11][12] - 电力辅助服务结算:按辅助服务市场规则周期清分后按月结算 [12] - 容量交易结算:单独设立结算科目,与其他交易品种独立计算 [11] 计量标准 - 统一度量单位:电量用兆瓦时(保留3位小数)或千瓦时(整数),电费用元(保留2位小数) [12] - 最小结算时段依据计量数据、交易合同、出清结果等确定,每个时段费用单独计算 [10] 市场主体权责划分 电网企业 - 负责电费账单编制发行、资金收付及欠费催缴,需在每月第10个工作日前完成账单发行 [33][42] - 承担计量装置安装维护责任,需建设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采集,数据误差超过标准时由产权方承担校核费用 [20][22] 电力交易机构 - 负责汇总基础数据并编制结算依据,每月第5个工作日发布核对版,第8个工作日发布正式版 [38][39] - 需组织零售合同签订,售电公司批发与零售市场费用需分开结算 [34] 发电企业与用户 - 发电企业需在收到电费账单后5个工作日内开具发票,电网企业需在发票开具后5-10个工作日内完成支付 [43][44] - 用户逾期未缴费将纳入征信系统,电网企业可依法中止供电 [35] 特殊情形处理 - 数据异常处理:计量数据缺失时需在下一结算周期补全,追退补追溯期不超过12个月 [26][48] - 争议解决机制:市场主体可通过市场管理委员会调解,或向监管机构申请仲裁 [41][52] 实施安排 - 规则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负责解释 [43][55][56] - 覆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华能、大唐等12家大型电力集团,以及各省能源主管部门 [44]
年产5GWh!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联合电芯工厂正式量产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4 17:43
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联合工厂量产 - 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联合储能专用电芯工厂进入量产阶段,该工厂于2025年5月完成调试,6月全面投运,年产能5GWh 314Ah储能电芯 [2] - 联合工厂由亿纬锂能派驻专家协助,旨在快速达到行业卓越工厂水平,满足晶科储能全球业务需求 [2] - 314Ah电芯专为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设计,优化全流程工艺,提升能量密度与系统集成效率,适配液冷储能系统 [2]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晶科储能通过联合工厂实现从系统集成到核心电芯的垂直产业链延伸,整合双方资源与技术优势 [2] - 314Ah电芯与智能电控、液冷系统深度协同,提供安全、高效、高性价比的储能解决方案 [2] - 亿纬锂能强调联合工厂是储能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技术协同的重要成果,将持续深化与晶科储能的战略合作 [3] 行业与市场动态 - 全球储能市场年均增速超30%,2025年新增装机规模预计超200GWh [2] - 晶科储能依托5GWh产能,在海外高增长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2] - 晶科储能与希腊能源公司达成3GWh储能战略合作,亿纬锂能发布6.9MWh储能系统并签约10GWh大单 [4]
0.49~0.52元/Wh!新华三/比亚迪/远景能源预中标山东高速390MWh储能设备采购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3 23:35
山东高速能源磷酸铁锂储能设备采购项目 - 山东高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磷酸铁锂储能设备采购总容量为195MW/390MWh [2] - 新华三以1.9773亿元报价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单价0.507元/Wh [3] - 比亚迪以1.911亿元报价成为第二中标候选人,单价0.490元/Wh [3] - 远景能源以2.028亿元报价成为第三中标候选人,单价0.520元/Wh [3] 中标候选人储能业绩 新华三信息技术 - 南京盛之华湖北50MWh储能系统销售合同 [3] - 广西南宁30万千瓦风电配储项目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3] - 新疆托克逊80MW/320MWh构筑型储能项目 [3] - 阿拉善园区微电网建设项目60MW/120MWh储能设备采购合同 [3] - 江苏领储宇能314Ah储能电芯采购项目 [4] - 江苏林洋能源314Ah电芯采购项目 [4] 比亚迪汽车工业 - 新疆新华水电阿克苏乌什50MW/1000MWh共享储能示范项目 [6] - 华电巴州混合储能+100万千瓦风电一体化项目162.5MW/650MWh储能系统 [6] - 重能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300MW/1200MWh储能系统项目 [7] - 乌兰察300MW/1200MWh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储能电站项目 [7] 远景能源 - 国家电投东方能源海兴新型储能项目 [8] -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100MW/400MWh新型储能电站项目 [8] - 江苏明美305Ah电芯合同项目(37492颗) [9] - 安徽明美305Ah电芯合同项目(321369颗) [9] 无效报价情况 - 万帮数字能源因未提供符合GB/T36276标准的电池单体试验报告被认定无效 [10][11] - 天津中电新能源因电池单体检测报告与所投电芯品牌不一致被认定无效 [12] - 杭州煦达新能源因供货期不符合45天要求被认定无效 [13] - 湖南安诚新能源因干式变压器检测标准不符合GB/T10228-2015被认定无效 [14] 行业动态 - 内蒙古260MWh储能项目构网型储能设备招标 [15] - 1705MW/6430MWh储能系统设备招标 [15] - 2025上半年储能出海数据发布显示老牌巨头与新势力竞逐 [15]
首个省级容量电价机制出台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3 23:35
甘肃省容量电价机制创新 - 甘肃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独立容量电价机制,提出"全容量补偿+火储同补"模式,煤电机组和电网侧新型储能暂按每年每千瓦330元执行,期限2年 [2] - 机制创新点在于对煤电固定成本实现100%补偿(原为30%),并将风电、光伏等纳入适用范围,根据容量支撑贡献给予差异化系数 [3] - 该政策旨在解决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同时保障煤电转型和储能发展 [2][3] 灵活性调节资源需求 - 甘肃新能源装机占比高,但风光发电在用电高峰时段供电能力有限,抽蓄电站建设尚未成熟,因此优先纳入煤电和电网侧新型储能 [3] - 政策推动容量电价与电能量电价解耦,明确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电价的边界,平衡市场长期稳定与短期效率 [3] - 煤电功能定位从主力电源转向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背景下需新机制保障投资回报 [3] 新型储能政策突破 - 首创"火储同补"模式,赋予新型储能(锂电、液流电池等)与煤电同等容量主体地位,执行相同330元/千瓦标准 [4] - 截至2023年6月,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近1亿千瓦(超过抽蓄),但仅靠现货市场价差和辅助服务难以覆盖成本,容量电价可提供稳定现金流 [4] - 政策通过有效容量折算系数和容量供需系数避免非理性投资,稳定行业预期 [5] 用户成本影响分析 - 容量电费按工商业用电量分摊,甘肃电网侧新型储能规模约100万千瓦(有效容量45万千瓦),分摊后用户成本增加不足0.001元/千瓦时 [6][7] - 煤电容量成本全覆盖后,电能量价格传导燃料可变成本,叠加新能源入市,甘肃电能量价格预计下降,整体用电成本无明显波动 [6] - 现货市场申报上限从0.65元/千瓦时下调至0.5元/千瓦时,进一步限制电价上涨空间 [7] 区域差异化与市场前景 - 新疆、山东等地已探索储能补偿机制,新疆等新能源高比例地区侧重放电量补偿,甘肃等顶峰保供地区更适合容量补偿 [8] - 国家层面规划过渡期采用容量补偿机制,远期建立容量市场,通过竞争发现价格反映资源稀缺性 [8] - 未来需通过有效容量折算实现发电侧、储能等资源公平竞价,对长时储能等技术可给予初期倾斜 [9][10]
一般工商业不纳入机制电价范围,首次竞价8月组织,山东机制电价竞价公开征求意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2 21:08
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核心要点 政策背景与实施范围 - 政策依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制定[12] - 适用于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风电、光伏项目[12] - 明确禁止将配置储能作为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的前置条件[12] 竞价主体资格 - 申报主体包括已投产和计划次年12月31日前投产的新能源项目[15] - 例外情况: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增量配电网等项目不纳入机制电价范围[15] - 分布式项目可自主或委托代理商参与竞价,代理商单次代理容量不超过10万千瓦[15] 项目并网认定标准 - 全容量并网时间认定:风电/集中式光伏以电网企业试运票标注时间为准,低压分布式以验收调试时间为准[12] - 分布式项目需满足"四可"(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条件[13] - 分期建设项目按期(批)认定全容量并网时间[13] 竞价机制设计 - 竞价电量规模根据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动态调整[23] - 按技术类型(光伏/深远海风电/其他风电)分类组织竞价[23] - 采用边际出清定价机制,按申报电价从低到高排序确定出清价格[28] - 首次竞价于2025年8月组织,后续年度竞价原则上在10月份进行[31] 履约保障措施 - 未投产项目需提交履约保函,金额按装机容量×利用小时数×竞价上限×10%计算[35] - 项目延期投产6个月内,每日扣除保函金额1%作为违约金[38] - 延期超过6个月则取消竞价资格并全额扣除保函[38] -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可申请豁免考核[38] 申报材料要求 - 已投产项目需提供并网协议、购售电合同等文件[17] - 未投产项目需提供接入系统设计方案回复意见[19] - 自然人户用光伏需提交产权证明和身份证明[20] - 竞价代理商需完成售电公司注册并提交代理委托书[21] 其他重要条款 - 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根据项目投资回收期确定[28] - 入选项目不可再次参与后续竞价,未入选项目可继续申报[33] - 禁止操纵市场、串通报价等行为,违规者将取消三年竞价资格[39]
国家发改委:下一步综合运用分时电价/需求响应补贴/虚拟电厂AI调度等,保障电力有序供应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2 21:08
能源电力保供 - 面对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达到15.08亿千瓦的情况,采取动态精准调度措施,统筹各类电源形成合力[2][25] - 通过跨区协同互济实现全国跨区输送电力最高1.48亿千瓦,高峰期实现两网间320万千瓦支援电力[26] - 下一步将重点保障源头供应、提升顶峰能力、加强余缺互济、优化需求侧管理和强化应急处置五方面工作[3][27] 零碳园区建设 - 零碳园区定义为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使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接近零"水平,具备五方面探索意义[4][18] - 核心指标为"单位能耗碳排放",设置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等5项引导性指标,要求严格[19] - 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将根据产业代表性、综合示范性等因素确定名单,给予政策支持[19] 宏观经济运行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年初市场预期[12]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13] - 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就业物价和居民收入总体稳定[12]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20]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1.7万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21] - 下一步将着力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和优化消费供给[22] 全国统一大市场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省际贸易销售额占比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16] - 将研究制定纵深推进行动方案,重点实现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制度统一[17]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17] 人工智能发展 - 已具备解决现实场景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产业降本增效作用凸显[14] - 将大力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优化创新生态包括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15] - 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15] 电力市场建设 - 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3%[32] - 跨省区交易电量超6700亿千瓦时,占电力市场交易量25%[33] - 25个省内市场均已开展现货交易,6个实现正式运行[34] 民营经济发展 - 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两年多来召开17场座谈会听取近80家企业意见[34] - 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半年收到问题诉求超2400项[35] - 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法治保障不健全等共性问题[36]
2025储能生态对接会圆满举办!产业链共探“储能技术+智能制造”协同前行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2 21:08
核心观点 - 储能技术正经历以"新一代电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变革,推动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与场景适配能力提升 [2][5] - 产业链头部企业通过材料革新、系统集成、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电芯电量提升25%同时成本降低18% [8][14][16] - 智能制造技术沿"虚拟优化-硬件执行-质量管控"链条深度融合,驱动储能产业向高兼容性、低成本和安全性进化 [22][24] 技术破壁 - 中创新航通过392电芯、314B长循环电芯及6.25MWh集装箱系统实现电量提升25%且成本降低18%,产线兼容设计支持技术平滑迭代 [8] - 东方日升推出Risen Stack1堆叠式一体机覆盖48~120kWh容量区间,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初始投资门槛,解决工商业储能产品空白 [10] - 行业技术趋势聚焦高能量密度电芯迭代、系统高压化和功能集成,实现投资与运维成本双降 [5][8] 智造升维 - 西门子构建端到端数字孪生体系,结构化工艺表达技术解决设备参数互联低效问题,BMS与热失控仿真技术提升储能安全性 [13][14] - 费斯托VTUX阀岛平台减少30%布线成本与安装空间,AX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AI实现预测性维护,避免意外停机 [16] - 发那科大负载机器人实现700公斤级储能集装箱自动入库,高速版机器人震动抑制技术使电芯叠片节拍领先行业 [18] - 遨博协作机器人模块化关节支持涂胶等工艺快速部署,调试周期仅为传统龙门的1/10 [20] - 梅卡曼德AI+3D视觉技术解决电芯全流程高精度定位与复杂材质识别,减少误差与停机时间 [22] 生态共振 - 圆桌论坛共识:以智能制造贯通大电芯研发、柔性生产与全球服务全链条,推动储能产业质变 [23][24] - 智能技术重构储能制造底层逻辑,行业从"单体创新"向"系统级生态竞争力"跃迁 [26] - 联盟将举办珠三角专场对接会,聚焦智能制造与场景化应用,整合产业链资源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