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View睿智显示
搜索文档
AI存储“黑科技”登场,助力企业实现90%成本锐减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5 18:41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本地化部署面临显存容量和成本两大瓶颈 企业需在高端GPU堆叠与软件定义异构硬件方案间做出选择[2] - 铨兴科技通过QLC eSSD矩阵和超显存融合方案 实现单机20倍显存扩展与90%成本降低 为AI普惠化提供新路径[3][17] 存储产品矩阵战略 - 公司采用分层存储策略 通过eSSD产品矩阵精准匹配AI工作流中数据准备、训练、推理等不同场景的存储需求[4] - QLC eSSD系列专注读取密集型场景 单盘容量达122.88TB 顺序读取速度14,000MB/s 随机读取IOPS超300万[5][7] - TLC eSSD系列覆盖混合读写场景 PCIe 5.0版本顺序读取速度14,000MB/s 随机IOPS达3300K SATA版本容量扩展至15.36TB[8][10] - 产品通过飞腾、龙芯等国产化平台验证 应用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多领域[10] 超显存融合技术 - 添翼AI方案通过FPGA控制器与AI Link算法平台 实现GPU显存与扩容卡间微秒级数据交换 单卡等效显存扩展20倍[3][12][14] - 该方案使671B参数大模型所需显卡从168张降至16张 硬件成本从4200万元大幅降低 且推理并发性能提升50%[11][14][15] - 配套AI Studio软件平台提供低代码图形界面 简化模型训练与部署流程[15] 一体化产品布局 - Super AI PC针对初创团队 提供训练到推理完整闭环 内置AI Cache加速训练[15] - Super AI工作站面向专业开发 通过多GPU与加速模块解决模型迭代与数据安全问题[15] - Super AI服务器支持企业级千亿模型训推 将部署周期从数月压缩至可控范围[16] - 解决方案已在政务、法律、高校领域落地 并与联想等系统集成商合作推广[16] 行业价值主张 - 百TB级QLC eSSD将每GB存储成本压至新低 结合缓存加速卡形成性价比路径 支持单机运行百亿级模型[17] - 在GPU高价背景下 通过存储技术创新推动AI普惠化向更广泛场景下沉[17]
TCL华星Mini LED COB直显产品在苏州正式量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5 18:41
TCL华星MLED技术进展 - Mini LED COB直显产品正式量产下线 标志着公司完成LCD、OLED及MLED三大显示技术路线布局 [2] - 首款量产产品为P1.2型号Mini LED COB显示屏 采用大板化设计 亮度范围0-800尼特 对比度达5000:1 [3] - 产品通过铁球撞击和高温水淋测试 较传统SMD屏抗冲击能力更强 采用芯片级装甲封装技术提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 - 具备0.01流明微光显示能力 增强夜间监控细节还原 模块化设计支持任意切割拼接 [3] 公司MLED战略布局 - MLED项目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 提前15天实现量产 [7] - 在Mini LED背光领域为小米汽车YU7供应三块11.98英寸屏幕 并推出低功耗高光效产品拓展VR/XR应用 [7] - 在Micro LED领域展示14.3英寸超高亮车载PHUD显示屏及全球最小硅基Micro LED显示屏 [7] - 行业巨头入局预计将加速COB技术普及 加剧市场竞争并重塑产业链生态 [7] 行业技术发展动态 - 行业论坛将探讨玻璃与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 MiP与COB技术对超高清显示发展的机会 [9] - 议题包括LED显示芯片助力MPD技术破局 玻璃基Micro LED创新路径 以及LED电影屏现状前景 [9] - 硅衬底GaN技术加速Micro LED微显大规模商用 uLED外延量产挑战解决方案成为关注焦点 [9][10] - 近眼显示技术趋势与产业动态分析 AI助力AR眼镜破圈等前沿话题将被讨论 [10]
1.93亿,深纺织拟向新美材料采购偏光片用原材料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5 18:41
深纺织子公司原材料采购合作 - 盛波光电拟与合肥新美及其子公司开展PET保护膜和涂层材料等偏光片用原材料采购合作 预计2025年交易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93亿元 [2] - 合作背景为保障偏光片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原供应商LG化学将偏光板素材事业部出售给合肥新美 [3] - 此次关联交易属于正常商业行为 有利于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和生产经营及客户订单交付 [3] 深纺织偏光片业务概况 - 偏光片业务是公司重要业务板块 主要由子公司盛波光电负责运营 [3] - 公司现有6条量产偏光片生产线 产品涵盖TN STN TFT OLED 3D 染料片 触摸屏用光学膜等领域 [3] 深纺织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16.0亿元 同比下降1.4% 归母净利润3523万元 同比下降19.7% [3]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8.23亿元 同比下降4.6% 归母净利润1437万元 同比下降37.8% [3] 显示行业技术论坛议程 - 论坛将于2025年10月30日在金茂深圳JW万豪酒店举行 由TrendForce集邦咨询主办 [4][5][6][7] - 主要议题包括玻璃与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 MiP与COB技术对超高清显示发展的机会 LED显示芯片助力MPD技术破局等 [8][9] - 参与企业包括雷曼光电 国星光电 京东方华灿 晶芯科技 时代华影 TCL 晶能光电 诺瓦星云 鸿石智能 爱思强等行业领先厂商 [8][9]
最高售价99999元,TCL发布RGB Mini LED系列电视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5 18:41
RGB Mini LED技术发展现状 - RGB Mini LED作为Mini LED背光技术的升级方案,通过三色光源独立控光控色,在色彩纯度与饱和度、对比度、亮度控制精度及能耗方面优于传统背光方案[2] - 电视品牌纷纷推动RGB Mini LED技术在高端电视领域的应用,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预计2025年成为该技术快速发展的一年[2] - 截至2025年9月,行业已发布5款RGB Mini LED背光电视产品,包括TCL、海信、三星等品牌,而白光Mini LED技术仍为主流,年内已有43款新品上市[18][19] TCL RGB Mini LED产品技术特性 - Q10M Ultra系列采用RGB Mini LED技术,具备100% BT.2020高色域和91.3%色体积,120比特无极控色精度确保色彩过渡自然精准[3] - 通过"RGB万象分区"技术解决串色、偏色、掉色和色晕问题,系统包含RGB聚合光芯(光效提升29%)、第四代透镜技术及超级控色算法[6][8] - 最高支持16848个分区,实现9000 nits炫彩XDR亮度,85/98/115英寸售价分别为27,999元、49,999元、99,999元[8] TCL中端市场产品布局 - Q9M系列为行业首款万元以内RGB Mini LED电视,覆盖65-98英寸,售价7,999-19,999元,标配千级分区和2000 nits亮度[9][12] - 搭载安桥2.1.2 HiFi音响(五独立声道含天空声道)及灵控系统3.0内置伏羲AI大模型[12] SQD-Mini LED技术突破 - X11L系列采用SQD-Mini LED技术,色点偏移量降低69%,支持10.7亿色彩和10万小时不褪色[15] - 相比RGB Mini LED可实现稳定全局高色域,同等成本下物理背光分区数量达3倍,98英寸版拥有20736分区和10000 nits峰值亮度[16] - 75/85/98英寸售价分别为19,999元、34,999元、59,999元,配备新一代SOC芯片及Wi-Fi 6[16][17] 行业技术对比与市场动态 - 白光Mini LED在技术性能及商业化应用上更成熟,2025年已有43款新品上市,而RGB Mini LED仍需观察市场渗透率进展[19][20] - 索尼已布局新一代RGB LED背光技术并预告2026年产品发布,三星115英寸Micro RGB产品售价达23.27万元[18][19]
Q2全球前六大手机品牌产量排名出炉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4 10:49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达3亿支,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4.8% [2] - 前六大品牌合计市占率稳定维持在80%左右 [5] 主要品牌生产表现及市场动态 - 三星生产总量5800万支,环比下降5%,市场份额19%,排名第一,因旗舰新机备货力道减弱 [3][5] - 苹果生产总量4600万支,环比下降9%,市场份额15%,排名第二,同期产量同比增长4%,受益于iPhone 16e新机型带动增长及在中国市场的降价优惠和补贴政策 [3][5] - 小米生产总量4200万支,环比增长1%,市场份额14%,排名第三,持续拓展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并受益于中国补贴政策 [3][5] - Oppo生产总量3700万支,环比大幅增长35%,市场份额12%,排名第四,随着库存调整结束,产能逐步回升 [3][5] - 传音生产总量2700万支,环比大幅增长33%,市场份额9%,排名第五,因生产动能恢复及去年同期基期较低,年成长幅度达15.7% [3][6] - Vivo生产总量2600万支,环比增长8%,市场份额9%,排名第六,受惠于海外市场持续贡献及中国补贴政策带动 [3][6]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季节性需求、电商促销及传统旺季等因素将有助于产量维持全年逐季增长格局 [2] -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补贴政策短期刺激中低端产品销量并促进库存去化,但对2025全年销售的帮助有限 [2]
LG Micro LED显示屏落地日本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4 10:49
LG电子显示技术应用 - LG电子为日本东京高轮Gateway车站NEWoMan TAKANAWA商业综合体提供透明OLED标牌与Micro LED显示屏LG MAGNIT [2] - 北馆三楼活动大厅安装380英寸透明OLED显示屏 由16台55英寸透明OLED标牌以8×2阵列拼接而成 [2] - 透明OLED标牌具有透明特性与模块化设计 支持四边无缝拼接并无限扩展尺寸 [2] Micro LED显示屏部署 - LG MAGNIT Micro LED显示屏分别安装于建筑北馆与南馆二楼入口 [4] - 北馆安装竖向显示屏宽2.4米高7.45米 南馆安装横向显示屏宽9米高2.02米沿顾客动线布置 [4] - Micro LED采用宽度小于100μm的LED 具备自发光 高色彩还原度与精密图像处理特性 [5] LG MAGNIT产品发展 - 5月在欧美市场推出136英寸MAGNIT会议一体机 采用主动式AM玻璃基驱动技术且点间距达P0.78 [6] - 7月在美国达拉斯牛仔队AT&T体育场打造北美最大MAGNIT Micro LED显示屏 [6] - 家用电视领域已推出118英寸和136英寸MAGNIT产品 售价分别约人民币173.7万元和219.9万元 [6] 行业技术会议议程 - 2025年10月30日于深圳举办Micro LED技术会议 涵盖玻璃基与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 MiP与COB技术解析及LED电影屏前景等议题 [9][11][12] - 演讲单位包括雷曼光电 国星光电 京东方华灿 晶能光电 TCL华星 诺瓦星云等企业 [11][12][18] - 会议涉及外延量产挑战 AR眼镜AI助力及全球LED显示屏市场分析等专题 [12]
TCL华星豪赌印刷OLED,中韩“正面交锋”!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3 09:31
项目投资概况 - TCL科技联合TCL华星与广州政府共同投资295亿元建设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产线(t8项目)[2] - 产线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月产能2.25万片,主要覆盖平板、笔记本及显示器领域[3] - 项目建设周期24个月,计划2025年11月开工,TCL华星负责技术团队组建与技术保障[3] 技术路线战略 - 采用印刷OLED技术(IJP)替代传统FMM蒸镀技术,材料利用率提升30%,设备投资成本更低且无需真空蒸镀工艺[5][13][8] - 双轨并行技术策略:传统蒸镀OLED主攻商用市场(0.1ms响应速度),印刷OLED聚焦中尺寸IT及车载市场[6][7][10] - 印刷OLED具备低蓝光(≤20%)、Real RGB像素排列及动态补偿特性,解决传统OLED彩边问题和烧屏缺陷[15] 市场定位与需求 - 瞄准中尺寸IT市场(13-32英寸),8.6代线基板切割效率显著高于5.5/6代线,降低单位成本[4] - 2025年OLED显示器出货量达264万台,年增86%,渗透率2.1%,预计2028年升至5%[12] - 与MSI微星合作开发电竞显示产品,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依托TCL华星全球电竞显示器三年市占第一地位[1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8.6代OLED产线共4条:三星显示(韩国,1.5万片/月)、京东方(成都,3万片/月)、维信诺(合肥,3.2万片/月)及TCL华星(广州,2.25万片/月)[17][18] - 中国厂商总产能超越韩国,技术路线分化:京东方/三星沿用FMM蒸镀,TCL华星/维信诺布局无FMM技术(印刷/ViP)[18][19] - 量产时间集中2026年,中尺寸IT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中国厂商从产能追赶转向技术引领[19] 产业影响与前景 - 印刷OLED规模化量产可能引发中尺寸面板"价格革命",加速替代高端LCD技术[16] - 催生新型供应链需求:高精度喷墨设备、OLED墨水及检测设备,重构产业链生态[16] - 全球显示技术形成三足鼎立:韩国FMM蒸镀、TCL华星印刷、维信诺ViP光刻技术,争夺未来十年标准定义权[20]
295亿!TCL科技官宣拟在广州建设8.6代印刷OLED产线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2 22:17
项目概况 - TCL科技与TCL华星联合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协议 建设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 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 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及显示器等应用领域[2] - 项目总投资约295亿元人民币 注册资本金147.5亿元 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 剩余资金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 若获其他投资 则TCL华星与国有股东按60%:40%比例认缴剩余注册资本[4] - 项目建设周期规划为24个月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具体启动日期以实际执行为准[4] 技术优势与专利储备 - 印刷OLED技术具备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及投资制造成本低等优势 适用于小、中、大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6] - TCL华星为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协助组建核心技术团队并负责技术来源 项目公司也将自行研发生产技术[5] - 公司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 项目采用TCL华星自有技术[6] 产能建设与市场战略 - TCL华星武汉G5.5印刷OLED生产线(t12)于2024年11月实现量产及用户交付 产能正从每月3千片提升至9千片 生产工艺、效率及产品质量持续优化[6] - t8项目有助于公司抓住市场增长需求 提升高端产品份额 优化经营效益[6] - 项目公司"广州华星光电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由TCL华星在广州市黄埔区注册成立 后续通过增资入股方式引入国有股东[4] 行业活动参与 - TCL华星参与集邦咨询主办的显示技术研讨会 计划在13:30-13:55时段发表演讲 主题暂未公布[9][10] - 会议涵盖Micro LED、MiP技术、玻璃基显示、LED电影屏及AR眼镜等前沿话题 京东方华灿、雷曼光电、国星光电等行业企业共同出席[9][10]
京东方发布全球首款17英寸电动卷曲便携终端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2 11:16
京东方创新技术展示 - 全球首款17英寸卷曲轻终端亮相 长约18厘米 宽约22厘米 厚度不到50微米 可卷曲6圈半 展开无折痕 支持3K分辨率显示[2] - 应用超100项技术专利 屏幕具备横向刚性纵向柔软特性 未来将应用于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液晶电视等领域[4] - 全新BYH Ultra P0.9 MLED产品在10lux环境下实现20000:1超高对比度 COG P0.9无缝拼接显示模组厚度仅6mm 重量仅12kg/㎡[4] 高端显示产品矩阵 - 110英寸UB Cell 4.0 TV具备超高环境光对比度 31.5英寸8K 240Hz UB Cell显示器实现超高刷新率与高动态范围[5] - 自然光显示技术赋能光感屏 护眼平板 圆偏光电竞显示器等多类产品线[5] 行业技术论坛议程 - 玻璃与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与展望专题演讲[11] - MiP与COB技术对超高清显示发展的机会解析[11] - LED显示芯片助力MPD技术破局方案探讨[11] - 玻璃基Micro LED显示技术的创新路径与应用前景分析[11] - LED电影屏现状与前景解析[12] - 硅衬底GaN技术加速Micro LED微显大规模商业化进程[12] - 近眼显示技术趋势与产业动态专题研究[12] - μLED外延量产挑战和解决方案探讨[12] - AI技术助力AR眼镜产品创新[12] - 全球LED显示屏市场机遇与挑战综合分析[12]
惠科进军机器人!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2 11:16
战略合作与部署 - 惠科与智平方签署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 - 未来三年在全球生产基地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2] - 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 [2] 应用场景与技术细节 - PCB操作被选定为首个示范场景 [4] - "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人通过端到端VLA大模型驱动完成不同型号和位置的PCB操作 [4] - 机器人搭载二指夹爪从事PCB操作任务 [4] - 显示面板制造的AI端侧模型导入产线控制系统以实现更低延迟实时决策和更高效能耗管理 [5] 技术开发与产业转型 - 组建专项技术团队开发新一代面向工业操作的模型 [5] - 目标打造真正理解屏幕制造工艺的"智能工人" [5] - 依托全球生产基地真实场景数据形成"实践-迭代-优化"技术进化闭环 [5] - 此次合作是推动显示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