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财经
搜索文档
中国这些资产,被韩国人偷偷买走了
盐财经· 2025-10-05 18:01
文章核心观点 - 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作为华谊兄弟实景娱乐战略的标杆项目,因持续亏损被韩国MBK Partners收购,标志着又一个“中国迪士尼”梦碎 [3][6][9] - 外资私募基金MBK Partners通过困境投资模式,以低价收购陷入经营困境但具备区位优势的国内文旅资产,并通过运营改造实现业绩快速改善 [7][24][27] - 国内企业建设主题乐园普遍面临IP吸引力不足、投资回报周期长等挑战,而外资则利用政策放宽和地域优势,集中抄底长三角等核心区域的文旅资产 [21][23][31][37] 华谊兄弟乐园项目失败历程 - 华谊兄弟在2009年上市后提出“去电影化”战略,目标是在20个城市落地实景娱乐项目,预计每年贡献180亿美元收入 [10][11][13][14] - 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于2011年启动,2015年正式开工,总投资35亿元,占地690亩,涵盖《非诚勿扰》《集结号》等7个电影IP主题区 [14][16] - 项目2018年开业后连续三年亏损:2018年亏损1.34亿元、2019年亏损1.62亿元、2020年亏损0.93亿元,最终于2024年进入破产重整阶段 [6][17] 外资收购与运营策略 - MBK Partners通过旗下海合安文旅全资收购苏州项目,并更名为“苏州阳澄半岛乐园”,初期注入1亿元资金即实现客流提升 [3][7] - 2025年暑期试运营期间,乐园接待客流35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2万人,收入同比增长68% [7] - 运营改造策略包括引入亲子向“奶龙IP”、开发本土化沉浸秀《状元归来》等,突出差异化定位 [27][29] - MBK此前于2021年以65.3亿元收购海昌海洋公园旗下武汉、成都、天津、青岛4家主题乐园及郑州项目66%股权 [9][35] 行业困境与外资抄底逻辑 - 国内主题乐园普遍存在IP生命周期短、受众面窄的问题,华谊兄弟依托的《非诚勿扰》系列电影票房从2010年的4.7亿元跌至2024年《非诚勿扰3》的1.02亿元,IP号召力衰退 [21][23] - 外资投资偏好具备区位优势的资产,苏州项目位于阳澄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可承接上海客流并辐射周边新一线城市 [37] - 政策环境放宽:2021年起取消外商投资娱乐场所比例限制,2024年外汇管理新规允许外资参与非自用房产投资 [31][32] - 其他外资动向包括新加坡金鹰集团收购上海万达瑞华酒店、施罗德资本设立30亿元地产基金投资长三角消费基础设施 [33]
金价涨超48%
盐财经· 2025-10-05 18:01
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 值班编辑 | 宝珠 视觉 | 诺言 黄金价格,再度迎来爆发。 10月4日,COMEX黄金期货收涨1.14%,报3912.1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上涨3.23%,年内已涨超48%。现 货黄金报收3886.47美元/盎司,年内也已涨超48%。 ,, 国内金饰价格再创新高 黄金周金饰品消费热度不减 与此同时,10月4日,国内多个金饰品牌金饰克价再创新高。 周生生足金饰品每克1136元,周大福每克1129元,老凤祥每克1131元。 | CHOW TAI FOOK | | | | | | | --- | --- | --- | --- | --- | --- | | 周 大 福 | | | | | | | 全部商品 | 婚嫁 CTF for YOU定制 | | 企业务 | | 礼品卡 | | 今日金价 | | | | | | | 更新于2025年10月04日 08:51:52 | | | | | | | 두 | 足金 (饰品、工艺品类) | | 1129 元/克 | | | | 零售金价 | 投资黄金类 | | 999 元/克 | | | | 半 黄金增值服务 | 黄金增值服务金价 (金条、金章不 ...
19元飞泰国,机票彻底绷不住了
盐财经· 2025-10-03 18:07
航空公司直播销售策略 - 航空公司通过直播间以“骨折价”销售国际机票,例如韩国单次往返机票低至200元起,往返曼谷机票350元,飞莫斯科单程600元[4][7] - 直播销售形式包括次卡和“随心飞”套餐,价格较传统OTA平台便宜近一半,例如川航次卡价格为299元,未兑换可全额退款[9][10][12] - 航司直播销售已常态化,部分航空公司一个月有八九场直播,营销阵地转移至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7][22] 航空业财务表现与成本压力 - 国有三大航(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2025年上半年持续亏损,分别亏损18.06亿元、14.41亿元和15.33亿元,已持续亏损5年[27][28] - 燃油成本高企,2025年上半年三大航的燃油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均超过30%[25] - 航空公司固定成本高,包括飞机租赁和人员工资,停飞将面临零收入和高额固定成本的双重打击[29][30] 航空市场竞争格局 - 民航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为740元(含税),同比2019年下降7.8%[31][35] - 高铁网络完善对民航业造成分流,约25%的航线与高铁产生直接竞争,2023年国内1000公里以下短航线航班数量较2019年下降20%[38][39] - 国际航线恢复乏力,2025年上半年国际客运航班同比2019年下降12%,客座率徘徊在80%左右,导致宽体机转投国内航线,加剧国内运力过剩[40][43] 航司盈利能力分化 - 民营航司表现优于国有三大航,春秋航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69亿元,连续三年成为内地最赚钱的上市航司[28][34] - 吉祥航空、海航控股和华夏航空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盈利,其中海航控股净利润同比增长190.48%,华夏航空净利润同比增长858%[28][36] - 代表票价水平的客公里收益数据普遍下滑,国航、东航、南航国内航线该指标分别同比下降6.23%、7.92%和6.00%,春秋航空也下降4.85%[44][45] 行业整体挑战与趋势 - 航空业面临“规模不经济”怪圈,业务量增长但盈利能力未见改善,国内最繁忙的10条航线承运人多达7家以上,竞争激烈[43][46] - 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旺盛,2025年上半年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已超过2019年同期的30.8亿,但航司未能同步“满血复活”[32] - 行业竞争未来将转向服务与体验的差异化,需精准切中细分市场需求以打造不可替代的出行产品[48]
蜜雪冰城要卖啤酒了
盐财经· 2025-10-03 18:07
投资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于9月30日与福鹿家及其股东签订投资协议,拟收购福鹿家53%的股权 [2] - 交易包括向福鹿家注资2.86亿元人民币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以及以1120万元人民币受让原股东2%的股权,总代价为2.97亿元人民币 [6] - 交易完成后,福鹿家将成为蜜雪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 [6] 交易标的与业务协同 - 标的公司福鹿家主营现打鲜啤产品,拥有约1200家门店,收购将使蜜雪集团的产品品类延伸至现打鲜啤 [8][10] - 此次交易为关联交易,福鹿家实控人为蜜雪集团CEO的配偶,交易定价参照了独立第三方评估报告并经内部委员会审议通过 [11]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球门店总数达53014家,较去年同期新增9796家,覆盖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及12个海外国家 [11] - 咖啡品牌幸运咖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截至2025年7月国内签约门店已突破7000家 [11] 行业背景与战略布局 - 控股福鹿家是公司完善品类矩阵的关键一步,旨在切入精酿啤酒市场 [12]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0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800亿元,预计2025年将逼近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12] 市场反应 - 交易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蜜雪冰城要卖啤酒了”话题冲上热搜,公司港股在消息后次日收报392港元/股,上涨0.93%,市值达1488亿港元 [7][13]
王健林,三日老赖
盐财经· 2025-10-01 18:38
公司近期财务状况与流动性压力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一笔1.86亿元的执行标的,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该措施虽在三天后被撤销,但记录将长期影响其个人征信 [2][4] - 近一个月内,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1条股权冻结信息,最高被冻结股权金额达到85.62亿元 [9] - 截至目前,万达集团共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52.63亿元,同时集团还有51条股权冻结信息,旗下核心平台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有39条股权冻结信息 [9][12] - 知名企业如融创和苏宁通过仲裁向万达追讨股份回购款,金额分别为95亿元和50.41亿元 [10] - 为缓解债务压力,公司在2025年5月打包出售了位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48座万达广场,交易金额据称达500亿元,自2023年以来已有85座万达广场易主 [11] 核心子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 根据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三季报,公司总负债为2990.3亿元,总资产为6140.4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8.7% [13][14] - 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巨大,同期短期借款为38.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00.8亿元,短期有息负债合计超439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151亿元,存在约288亿元的资金缺口 [14] 公司战略演变与历史回顾 - 公司创始人王健林早期从旧城改造项目起家,首个住宅项目即获利约1000万元,后转向能持续创造现金流的商业地产,万达广场成为核心资产和现金牛 [17] - 公司自2003年起大力投资文化产业,项目规模巨大,例如沈阳华纳国际影城总投资5亿元,南昌万达城总投资400亿元,多地万达城总投资额超过3250亿元 [19][20][21] - 公司曾进行大规模海外并购,包括2012年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院线,2013年以3.2亿英镑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2014年以10.5亿欧元并购瑞士盈方体育等 [22] - 2017年,公司遭遇流动性危机,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以438.44亿元出售给融创,并将77家酒店以199.06亿元出售给富力 [26] 资本运作与对赌协议的影响 - 因认为港股估值过低,公司决定从港股退市寻求A股上市,并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承诺若上市失败将以年息8%-12%回购股权,最终A股IPO失败触发了数百亿元的回购义务 [28] - 公司共参与三次对赌协议均告失败,直接导致2023年底债务危机爆发,为化解危机,公司接受由太盟投资集团牵头的约600亿元再投资,创始人王健林对核心商管资产的持股比例从70%大幅稀释至40% [28][30] 创始人财富与公司前景 - 根据胡润百富榜,2024年王健林家族的资产为290亿元,与十年前相比下降超过八成,这亦反映了中国房地产行业上榜富豪财富的普遍缩水 [30] - 公司在2014年曾预测,若保持年增长15%,到2020年资产将超1万亿人民币,年收入超1000亿美元,但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32][33]
西贝大降价
盐财经· 2025-10-01 18:38
公司价格调整策略 - 公司于10月1日对全国门店菜品进行大幅调价,调价幅度罕见地达到20%至40% [2] - 价格调整通知突然,导致新菜牌来不及印刷,全国门店需在旧菜牌上粘贴新价签 [2] - 通过官方小程序查询确认,菜品价格已完成调整 [5] 具体菜品价格变动 - 以罗永浩就餐账单为例,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109元,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黄米凉糕从29元降至26元 [8] - 具体菜品降幅:胡麻油炒鸡蛋降价23%,五种番茄酸汤夜面鱼鱼降价20%,胡麻油调黄瓜降价17%,西贝面筋降价15%,葱香烤鱼降价11%,黄米凉糕降价10% [9] - 部分菜品价格维持不变,如草原嫩烤羊排、嫩烤DHA大黄鱼、把羊肉串配现烤馍、葱油罗马生菜、小炒草原牛 [9] - 个别菜品出现价格上涨,如鸡汤白玉山药炖豆腐从43元涨至46元,涨幅为3% [9] 公司背景与动态 - 公司目前卷入风波,正在进行多番改革以挽回声誉 [9]
海澜之家,陷入中年危机
盐财经· 2025-09-29 17:09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实现"A+H"股上市 [2]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5.66亿元 同比增长1.73%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亿元 同比下降3.42% [7] - 2024年全年营收为209.57亿元 同比下降2.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9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26.88% [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7亿元 同比大跌55.7% [8] - 公司净利率从2014年的19.28%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10.45% 为十年最低点 [15][16] 商业模式与市场挑战 - 公司采用独特的"轻资产+类直营"模式 不参与设计生产 以加盟为主 总部统一管理运营 [11] - 该模式在增量市场时代助力公司崛起 但在服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的存量时代逐渐失灵 2024年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仅增长0.3% [11][13] - 商业模式被指过于传统 扮演"推"的角色向消费者推销产品 而非基于消费者需求导向的"拉"的角色 [17] - 产品更新滞后于潮流 存在"一件经典款卖十年"的现象 品牌形象趋于"老气横秋" [18][21] 存货与现金流问题 - 2024年末存货达到119.87亿元 同比增加28.38% 存货周转天数长达330天 相当于一件衣服要花11个月才能卖出 [26] - 存货占流动资产总额的53.39% 大量资金被存货占用 对现金流造成巨大压力 [3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0.23亿元 [31] 分红策略与股东回报 - 2021年至2024年 公司股利支付率维持在85%以上 2024年派现19.69亿元 股利支付率高达91.22% 远高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39%的平均水平 [32] 管理层转型举措与成效 - 二代掌门人周立宸上任后 公司加码运动赛道 获得HEAD品牌中国独家授权 并通过子公司斯搏兹与阿迪达斯达成战略合作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代理的阿迪达斯门店数量达529家 [40][42] - 公司联手京东推出"京东奥莱"折扣业务 目前全国门店超过40家 [43]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海外门店数达111家 并计划布局中亚、中东、非洲市场 预计在悉尼开设澳大利亚首店 [45] - 2025年上半年 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营收83.95亿元 占总营收超七成 其他品牌营收15亿元 同比增长65.57% 但占比仍小 海外收入仅2.06亿元 占比不足2% [44][47] 资本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9月24日 公司总市值为313.6亿元 低于营收规模更小的同行雅戈尔(市值341.7亿元) 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成长性的疑虑 [22][23]
捷豹路虎3.3万名员工被告知停工停产
盐财经· 2025-09-29 17:09
事件概述 - 全球豪华汽车品牌捷豹路虎在英国受到网络攻击,事件于9月初被发现[2] - 公司已通知全球33000名员工生产线仍受影响,并将生产暂停时间延长至2025年9月24日[2] 公司应对措施 - 总部IT团队联合第三方专家,以可控、安全的方式逐步重启全球系统,包括生产供应体系[4] - 公司正针对各环节潜在影响实时评估排查风险[4] - 取证调查正在全力推进,若发现用户数据受影响将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相关方[4] 事件影响评估 - 网络攻击影响到了全球系统,包括在英国当地的生产供应链[4] -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对所有进口车的排期生产造成冲击,但具体影响目前难以准确估算[4] - 截至目前,尚未对中国市场的交付产生影响[4] - 零售合作伙伴仍在正常营业[4] - 部分数据已受到影响,公司正在向相关监管机构报备[4]
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盐财经· 2025-09-28 17:48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 值班编辑 | 江江 视觉 | 顾芗 据封面新闻报道,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 高消费。 , 此前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 信息,执行标的4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金融法院。 | | 查企业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SC | 置一下 | | CHERE V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999+ | 司法信息 335 | 经营诊断 999+ | 知识产权 998+ | 企业发展 43 | 经营状况 739 | | 力史信息 28 | | 工商注册 Q Q 发生变更时提醒我 | | | | | | | | | 工商注册 历史工商注册 | | | | | | 业下载数据 | ◎ 意 企音 | | 企业名称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91210200241281392F | | | | 法定代表人 ( | 一代書不求 A有26家企业> | ...
雷军的敌人正在变多
盐财经· 2025-09-28 17:48
公司战略与市场关注度 - 公司创始人年度演讲连续两年聚焦汽车业务,显示该业务在公司的战略重要性及流量突破口作用[2][7] - 公司在造车同时重启造芯项目,投入巨大,反映出其在高科技领域的长期押注[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213亿元,同比增长234%[15]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为206亿元,交付新车81302辆,分别实现230.3%和197.7%的大幅增长[16] - 单车平均售价从去年同期的每辆228,644元上升至253,662元,得益于高端车型SU7 Ultra的推出[18] - 汽车业务毛利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升至26.4%,经营亏损在上半年收窄至约8亿元,第二季度仅3亿元[21] - 公司高层表示汽车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16] 产品交付与市场热度 - 2024年公司汽车实际交付量超13万台,超额完成目标[19] - 新车型YU7上市18小时锁单量超过24万辆,显示市场反应火热[19] - 2025年7月和8月,公司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跨过3万辆门槛[22] - 在9月15日至21日这一周,周销量达1.08万辆,为第二次周销量破万[22] 产能瓶颈与交付挑战 - 截至9月末,SU7标准版交付时间为35至38周,YU7标准版交付时间长达45至48周,远高于行业数周或十余周的水平[26][28] - 产能受限被认为是交付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新工厂生产线尚未完全调试成功[29] - 2025年6月至7月,YU7累计交付量仅8276辆,与超24万辆锁单量差距巨大[29] - 交付周期过长导致竞争对手推出针对性的定金报销政策以争夺潜在客户[32] 产品质量与舆论争议 - 2025年9月,公司对超过11万辆SU7标准版启动软件升级召回,涉及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场景下的识别不足问题[33] - 多位YU7车主反映提车后发现前挡风玻璃有"测试车"字样痕迹,引发对新车辆质的质疑[34] - 车辆质量问题进入爆发期,包括YU7后排异响、"车规级纸巾盒"、"挖孔机盖"等设计与工艺问题被集中讨论[36][38][40] - 过度的宣传营销与实际产品细节把控不到位形成反差,易引发用户不满并反噬品牌口碑[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