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柳林财税室

搜索文档
山西:电子税务局如何查询已送达的电子文书?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30 08:50
税务文书电子送达查询流程 - 纳税人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查询已送达的电子文书 登录后点击【我要查询】-【税务文书电子送达查询】-【税务文书送达确认】进入查询界面 [2] - 查询时可设置文书种类、送达起止日期、是否已查阅等条件 点击【查询】后系统展示结果 [2] - 下载或打印功能支持PDF格式保存 在文书种类列点击相应文书后选择打印或下载按钮 [3] 平台性质说明 - 蓝色柳林财税室为非官方学习平台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非实际办税标准 [6]
零申报的四大误区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30 08:50
长期零申报的影响 - 企业有收入却长期零申报属于偷税行为 一经查实需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并可能被罚款 [2] - 1年内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将导致纳税信用等级不能评为A级 [2] - 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将直接导致纳税信用降为D级 [2] 零申报的四大误区 - 误区1:零税款等于零申报 即使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免税政策也需在申报表中如实填写免税数额而非零申报 [2] - 误区2:当期未发生收入但存在进项税额时不能零申报 否则可能导致未抵扣进项税额逾期抵扣问题 [3] 关联内容 - 涉及员工汇算申报状态查询 未开票收入补开发票处理 以及未如期申报对企业影响等关联话题 [6]
公司需要保存多久劳动合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30 08:50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 - 劳动关系建立后无论是否约定试用期均需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5] - 转正后签订劳动合同的说法不准确用工之日起即需签订 [4][5] 劳动合同形式要求 - 全日制劳动关系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7] - 非全日制工作允许订立口头协议但需留存约定凭证 [7] 劳动合同保管要求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持一份劳动合同文本 [9] - 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用人单位至少保存两年备查 [10] 劳动关系证明依据 - 未签劳动合同时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可作为劳动关系凭证 [7] - 工作证件/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辅助材料也可作为认定依据 [7] 离职后合同处理 - 劳动者离职后无需向用人单位交还劳动合同文本 [13]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补税问答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23:15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1] - 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网站、邮寄方式或到办税服务厅办理年度汇算 [1] - 选择邮寄方式办理的纳税人需将申报表寄送至主管税务机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公告的地址 [1] 补税问题处理 - 补税可通过网上银行、办税服务厅、银行柜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渠道缴纳税款 [1] - 若补税金额较大超过支付限额,需联系发卡银行调整网络支付上限或选择分期缴纳税款 [2] - 分期缴税可在"确认缴税金额页面"点击"部分缴款"按钮并输入缴款金额实现 [2] - 所有补税需在6月30日前完成缴纳,否则将产生滞纳金 [3][7] 补税确认与查询 - 系统会生成缴税记录,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或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查询缴税情况 [5] 未及时申报补税的后果 - 未在汇算期结束前缴纳税款将产生滞纳金甚至处罚 [7] - 税务机关将依法追缴未缴或少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在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中予以标注 [9] - 逾期仍不改正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处理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公开曝光 [9]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哪些区别?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23:15
参保条件差异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包括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及年满16周岁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2][3]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的城乡居民,但排除全日制在校学生、已领取养老金者及已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员[4][5][6][7] 缴费标准对比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 单位职工月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核定,范围限定在当地社平工资60%-300%区间[8] - 单位与个人缴费比例分别为16%和8%,工伤保险按行业分类执行差异费率,失业保险双方各缴0.5%[9] -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选缴费基数(社平工资60%-300%),费率统一为20%[9][10]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实行13档年缴费标准(200-4000元/年),对应政府补贴40-175元/年,对特殊困难群体保留100元最低档(补贴30元)[11] 缴费与退休机制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按月缴费,2025年起实施弹性退休政策(可提前/延迟最多3年),需满足最低缴费年限[13][14]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年缴费,需累计缴满15年且年满60周岁方可领取待遇[15][12] 养老金计发方式 - 企业职工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构成,与缴费年限、基数等正相关[16][17] - 城乡居民养老金含基础养老金(现行165元/月)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实行动态调整机制[18][19] 参保建议 - 单位职工应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根据经济能力选择职工或居民养老保险,后者更适合预算有限群体[20][21]
漫解税收丨如何区分专票和普票?怎么正确开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19:44
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的区别 - 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票)可作为购买方(一般纳税人)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凭证,而普通发票(普票)除特殊情形外均不可抵扣 [2] - 专票与普票的开具需根据购买方类型及销售商品性质决定 [7][12] 开具专票或普票的客户类型判断 - 客户为一般纳税人时,可开具专票或普票,专票可用于进项税额抵扣 [3] - 客户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即使开具专票也无法抵扣,通常开具普票 [4] - 客户为个人消费者时,只能开具普票 [6] 开具专票或普票的商品类型限制 - 销售免税货物时不得开具专票,除非另有法规规定 [9] - 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烟、酒、食品、服装、鞋帽(非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时不得开具专票 [10][12] 政策依据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第十条 [13] 核心总结 - 专票与普票的选择需综合客户资质及商品属性,规范开具以避免税务风险 [12][14]
倒计时2天!这个事项抓紧办理个税汇算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19:44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概述 - 年度汇算是指纳税人需汇总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合并计税,并向税务机关办理汇算结清应退或应补税款 [3] - 计算公式: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公益捐赠)x税率-速算扣除数]-减免税额-已预缴税额 [4] 无需办理汇算的情形 - 年度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 [6] - 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 [6] - 已预缴税额与汇算实际应纳税额一致或符合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 [6] 需要办理汇算的情形 - 已预缴税额大于实际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 [7] - 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金额超过400元 [7] - 因所得项目错误或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导致少申报/未申报综合所得 [7] 办理时间与流程 - 年度汇算期为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2024年度为2025年3月1日-6月30日)[8][9] - 办理步骤:登录个税APP→选择申报年度→核对信息→计算税款→申请退税/补缴[10][11][13][14][15][17][18][20][21] - 未按期补税将面临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纳税记录标注 [9] 操作注意事项 - 全年一次性奖金需在工资薪金栏目单独确认 [15] - 退税需主动申请并跟踪进度,补税需选择缴税方式完成支付 [17][18][20][21]
温馨提醒!个税汇算逾期未申报补税有这些影响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19:44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 核心观点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未按时申报补税将面临责令改正 追缴税款 加收滞纳金及纳税信用影响等后果 [1][2][3] - 纳税人需根据预缴税额与实际应纳税额差异 综合所得收入水平及补税金额等条件判断是否需办理年度汇算 [4][5][6][7][8] 需办理年度汇算的情形 - 已预缴税额大于实际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 [5] - 年度汇算需补税且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或补税金额超过400元 [6] - 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或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但未依法预缴个税 [7] - 因所得项目错误 扣缴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或综合所得无扣缴义务人导致少申报/未申报 [8] 未及时申报的后果 - 税务机关将责令限期改正并送达文书 逾期不改正可能面临处罚及公开曝光 [1] - 追缴未缴/少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 个税纳税记录中予以标注 [2] - 未申报 少缴税款 虚假申报等行为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 严重失信者受约束 [3] 操作建议 - 收到补税/退税提示后应立即登录个税App办理申报 避免不良影响 [10]
个税年度汇算夫妻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分配指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19:44
专项附加扣除规则 住房租金 -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情况下 由实际承租一方扣除 [2] -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情况下 可分别扣除 [2] - 若配偶在纳税人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视同纳税人自有住房 不得扣除 [2] - 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扣除在同一年度内不可同时享受 [2] 住房贷款利息 - 扣除标准为1000元/月(定额) 适用于本人或配偶购买中国境内首套住房的贷款利息支出 [3] - 扣除期限最长240个月 按实际发生利息的年度执行 [2][3] - 夫妻婚前分别购房的贷款利息 婚后可选择由购买方100%扣除或双方各按50%扣除 年度内不可变更 [3] - 首套住房贷款以享受首套利率为认定标准 且一生仅能享受一次该扣除 [3] 大病医疗 - 扣除范围为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 年度累计超15000元至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3] - 医药费用支出可由本人、配偶或父母(针对未成年子女)任一方扣除 [3] 子女教育 - 扣除标准2000元/月/每个子女 覆盖学前教育至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全日制学历教育 [4] - 父母可选择由一方100%扣除或双方各按50%扣除 年度内不可变更 [4]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 扣除标准2000元/月/每个子女 适用于未满三周岁子女的照护支出 [4] - 扣除方式与子女教育规则一致 可选择父母单方全额或双方分摊 [4]
做汇算清缴时,发现申报信息和实际不符,要怎么处理呢?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16:08
个人所得税异议申诉处理流程 - 纳税人发现申报信息与实际不符时,应先行与扣缴义务人核实确认,若扣缴义务人拒不更正或无法联系,可通过个税APP或网站向税务机关发起申诉 [3] - 需优先联系扣缴义务人核实的五种情形包括:离职时间与收入纳税所属期间隔不超过2个月、存在未结清收入事项、取得非任职所得(如讲课费/稿费等)、扣缴单位名称变更、劳务派遣方代发工资 [3][4] 收入明细查询与申诉操作 - 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看收入明细,支持按项目分别查看或全选查看 [5] - 发现不实收入记录时,可选择单条或批量申诉,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申诉情形(目前在职/从未在职/曾经在职) [6][7] 不同申诉情形的处理方式 - **目前在职**:若收入数据不符但单位关系存续,应要求扣缴单位据实更正申报 [9] - **从未在职**:若支付单位与纳税人无任何任职或服务关系,可直接选择该类型发起申诉 [11] - **曾经在职**:需填写正确离职时间后申诉,成功后相关收入不计入综合所得 [13][14] 申诉撤销机制 - 申诉提交后若发现错误且税务部门未办结,可通过APP撤销申诉,但状态为"已反馈"或"已撤销"的记录不可撤销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