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爆火!7月亿元级融资激增220%,谁在闷声发财?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6 12:06
行业融资概况 - 2025年7月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达50起,较6月49起增长2%,未披露金额事件占比稳定在52% [1] - 融资规模预估84亿-98亿元,较6月34亿-74亿元区间显著扩大,亿元级融资激增至16起(环比增长220%),千万级融资缩减至7起(占比14%) [1] - 资本向头部及高成长性项目集中,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及核心零部件领域获大额融资 [1] 融资轮次与细分领域 - 早期投资占比66%(种子/天使轮12起,A轮21起),但较6月80%回落;B轮增至7起(环比40%),C轮4起(环比33%) [3] - 人形机器人以12起融资领跑,具身智能领域9起,两者合计占"AI+机器人"融合创新主导方向;服务机器人17起,工业机器人7起,医疗机器人3起 [3] - 核心零部件领域7起融资聚焦传感器、电机关节模组等技术迭代 [3] 服务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占服务机器人融资70%(12/17起),B+轮至战略融资占比35.3%,头部企业进入商业化对赌阶段 [5] - 6起亿元级融资中5起来自人形机器人,2起超5亿元,物流工厂、家庭服务等B端场景订单能力成估值核心 [5] 重点企业案例 星动纪元 - 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研发与量产,推动"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 [6] - 全栈自研STAR1人形机器人(55个自由度,3.6m/s奔跑速度)及轮式人形机器人Q5,累计交付200台,手握超百台订单 [9] 智元机器人 - 通过"协议转让+公开要约"收购上纬新材,总收购金额上限11.6亿元,完成后持股63.62% [10] - 旗下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家族覆盖多场景,线下量产超2000台,生态布局覆盖27项直接投资 [13][14] 云深处科技 - 完成近5亿元融资,资金用于四足机器人技术研发及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18][19] - 产品覆盖全国26个省份,服务100余家客户,工业级四足机器人实现变电站全自主巡检 [21][23] 星海图 - 完成超1亿美元A4/A5轮融资,聚焦具身智能基座基础设施,推出R1 Pro人形机器人及全链路开发平台EDP [24][28] 千寻智能 - 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自研VLA模型Spirit v1及高性能人形机器人Moz1(26个自由度,负载自重比1:1) [30][34][35] 技术趋势与资本配置 - 具身智能占AI领域融资82%,亿元级融资中6/7起来自该领域,单项目平均融资额为传统AI领域3倍以上 [17] - 资本配置呈现"规模扩张、头部集中、中后期活跃"特征,技术壁垒与商业化潜力成决策核心 [5]
当人造肌肉遇上机器人:牛津大学最新综述揭示组织工程与生物机器人的双向奔赴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6 12:06
骨骼肌组织工程与生物机器人发展 核心观点 - 骨骼肌组织工程从医疗需求延伸至生物机器人领域,成为关键技术突破点 [1][5] - 工程化肌肉具备机械顺应性、高能量效率和精细运动控制能力,是软体机器人理想驱动器 [5] - 该领域融合生物学、工程学与材料科学,催生生物混合机器人新方向 [12][13] 技术演进路径 医疗需求驱动 - 人体骨骼肌占体重40%以上,缺损超过15%-20%会导致永久功能丧失,现有自体移植方案存在供体有限、创伤大等缺陷 [4] - 体外培养功能性肌肉组织成为解决方案,意外发现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潜力 [5] 关键技术要素 1. **支架设计** - 需满足生物相容性、降解速率匹配、硬度接近天然肌肉(10-20 kPa)等要求 [6] - 材料创新:合成聚合物(PCL、PLGA)与天然材料(胶原蛋白、海藻酸盐)并行,植物脱细胞支架(白芦笋、苹果片)跨界应用 [6] - 制造技术:静电纺丝(纳米级纤维)、3D生物打印(复杂三维结构)、水凝胶微成型(微米级图案) [6] 2. **细胞来源** - 卫星细胞分化效果佳但获取创伤大,间充质干细胞易获但分化有限,iPSCs有致瘤风险 [7] - 当前主流使用小鼠C2C12肌母细胞系进行验证 [7] 3. **外部刺激** - 机械刺激:8-11 kPa基质硬度最佳,35%应变率动态拉伸促进肌纤维成熟 [7] - 电刺激:间歇性刺激(1Hz/10Hz)使收缩力提高3倍,非接触式装置解决电极腐蚀问题 [8] - 生化刺激:IGF-1促进增殖与分化,地塞米松加速肌管形成 [8] 4. **生物反应器技术** - 从静态培养发展到柔性生物反应器,人形机器人平台提供生理级机械刺激 [8][10] 生物混合机器人应用 - **优势对比传统电机**:精细控制、内在柔顺性、自主力度调节、潜在自我修复能力 [12] - **原型案例**: - 2D肌肉薄膜驱动悬臂梁(微型药物递送) [13] - 3D肌肉构建体驱动抓取器/步行器/游泳器 [13] - 18厘米高生物混合手实现单指操控物体 [13] - **控制技术**:光遗传学、磁控制、化学响应、神经-肌肉单元构建 [13] 挑战与未来方向 - **核心瓶颈**:血管化问题限制尺寸、长期体外培养难度、伦理合规细胞来源 [13] - **跨领域潜力**:个性化医疗移植、软体机器人驱动系统、培养肉生产、药物筛选平台 [14]
软体机械臂也能“精准操控”?新型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破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5 14:50
软体机器人技术发展 - 传统刚性机械臂在非结构化环境任务中存在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及人机交互柔顺性局限,而软体机器人技术以仿生学为基础,采用柔性材料构建,具备连续变形能力、碰撞安全性高、环境顺应性强等独特优势 [1] - 模块化软体机械臂通过将机械臂分解为标准化、可互换的功能单元,赋予系统可重构、可扩展、易维护的核心特性,但现有软体机械臂普遍存在运动状态的非线性、时滞性与迟滞性难题 [1] 创新控制架构与策略 - 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出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智能控制架构,解决了模块化软体机械臂(MSRA)的多功能协同控制问题,显著提升其灵活性和态势感知能力 [2] - 该控制策略通过构建以biLSTM为核心的正向运动学模型(NN_C2S),学习从驱动输入和构型到最终状态的复杂映射关系,并将规划问题转化为构型空间优化过程 [15][16] 实验设计与性能验证 - 实验采用由三个独立模块组成的缆线驱动MSRA,每个模块约0.2米,通过三根以120°排列的缆线连接,壳体管-电缆结构有效解决了多模块机械臂的动力学耦合难题 [8][9][11] - 团队使用六个光学跟踪摄像头和运动捕捉软件实时捕捉MSRA运动状态,训练与验证神经网络,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所有任务中的追踪误差均显著低于基于常曲率模型(PCC)的方法 [11][17] - 该方法在复杂任务中展现出精确位置约束与控制能力,并实现动态环境中的避障与目标追踪 [17][19] 行业应用前景 - 该技术为MSRA在微创手术、灾难搜救、狭窄空间探测及人机交互等高精度、高安全性要求场景的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撑 [2][22] - 研究突破软体机械臂运动控制中长期存在的非线性、时滞性与迟滞性挑战,为其实际应用落地铺平道路 [22]
智竞向未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启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5 14:50
8月14日,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在国家速 滑馆"冰丝带"正式开幕。 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齐聚北京,将在8月15日至17日三天里围绕 竞技 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 共26个赛项展开487场比拼,全面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 域的前沿成果。 作为全球首个涵盖"体育+艺术+应用"的全维人形机器人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秉持公平竞争、 开放创新、安全可控、产业联动的原则,鼓励参赛团队以创新技术突破运动极限,以跨学科协作探索人机共生 的无限可能。北京凭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优势与"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等高端平台 举办经验,成为这场科技盛宴的核心舞台。 科技与人文盛典 机器人运动员闪耀"冰丝带"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以"智竞向未来"为主题 , 通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呈现,诠释人工智能与 体育精神的碰撞。近年来,中国通过《"十四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等政策推动机器人技术突破,而全球范围内,机器人正成为前沿科技竞争关键领域的一支活跃力量。本次赛事 ...
苹果计划重回机器人赛道,2027年将出新品,内斗却没停止?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5 14:50
苹果机器人战略布局 - 计划于2027年推出桌面机器人 配备7英寸水平显示屏和可移动机械臂 机械臂可延伸约6英寸并支持多方向旋转[1][3] - 机器人具备虚拟伴侣功能 可充当智能管家 支持回忆信息、提出建议和参与对话 并能通过屏幕转向识别用户[3] - 同步开发智能家居中枢机器人 预计2026年发布 支持音乐播放、笔记、网页浏览和视频会议控制[7] 技术开发与系统升级 - 新设备运行Charismatic操作系统 支持多用户交互 Siri将升级为可视化人格并具备欢快个性[7] - 开发代号Linwood的新人工智能系统(内部称LLM Siri) 预计最早2025年应用于iPhone和iPad[7] - 改进Siri语音助手采用"Bubbles"个性化方案 被类比微软Clippy 旨在增强交互体验[5] 内部组织架构调整 - 机器人部门从人工智能部门迁出 改由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直接管理[10][11] - 原Siri团队因交付延迟问题转由Vision Pro负责人Mike Rockwell接管[10]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团队存在管理分歧和执行问题 被员工称为"AI/MLess"[10] 多领域机器人产品线 - 开发轮式机器人(类似亚马逊Astro)及代号T1333大型机械臂 针对制造业和零售后台应用[7] - 内部讨论人形机器人模型 扩展至工业及商用场景[7] - 产品灵感源自皮克斯台灯设计 并基于先前发表的机器人移动灯具技术论文[5] 战略背景与挑战 - 公司首席执行官强调必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胜 并暗示即将推出新设备[1] - 过去六年人工智能进展缓慢 部分因团队态度松懈拖慢项目开发[8] - 家用机器人市场尚未得到验证 公司可能采取谨慎态度避免重蹈汽车项目覆辙[11]
快讯|400亿A股上市龙头赴港IPO ;日媒:中国AI迅猛追赶,资本涌向人形机器人企业;智元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5 14:50
卧龙电驱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在港交所上市 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产能 提升智能化水平 全球研发 电动航空及机器人组件投资 全球销售网络发展及一般营运资金[1] - 公司为全球主要电机及驱动解决方案制造商 拥有五大核心业务板块 包括防爆电驱动 工业电驱动 暖通驱动 新能源交通驱动及机器人组件[1] - 公司已于2002年6月在A股上市 当前总市值431.46亿元 股价27.62元/股[1] 人形机器人行业资本动态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融资额在2024年创下新高 美国和中国主导市场 美国企业占比32% 中国企业占比27%[4] - 中国企业拥有无可比拟的生产规模和效率优势 而美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系统和计算硬件方面保持领先[4]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2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人形机器人技术备受关注[4] 机器人技术突破 - 智元机器人推出行业首个统一世界模型平台Genie Envisioner 整合未来帧预测 策略学习与仿真评估于闭环架构[7] - 该平台基于3000小时真机数据 在跨平台泛化和长时序任务执行上显著超越现有SOTA水平[7] - 西湖大学团队提出弹电磁机制(EEM) 实现昆虫级软体机器人的高输出力 大收缩比 快速响应和低电压操作 支持蚯蚓式爬行 游泳 跳跃等动作[13] 科技巨头机器人布局 - 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发布配备7英寸显示屏的AI桌面机器人 设计灵感来自皮克斯台灯[10] - 该机器人安装于可旋转机械臂 可自动转向面向发言者 支持流畅双向对话 实时推荐及事务管理功能[10]
2025WRC热点直击!全球首个!清宝机器人共情头部系统发布!人形机器人迈入感知时代!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5 14:50
清宝机器人表情头技术突破 - 公司实现人形机器人头部"蜡像级仿真",采用高精度硅胶材质还原人类皮肤质感与纹理,面部手工雕刻细节逼真度达与真人难辨水平 [5] - 头部系统拥有19个自由度,支持30+种高频交互表情(如微笑、皱眉等),形成从静态到动态情绪表达的全流程闭环 [6] - 通过语音驱动表情技术实现嘴型与多语种语音精准同步,依托端到端神经网络完成实时适配 [9] 多模态情感交互系统 - 头部集成30余种轻量化视觉模型,覆盖人脸检测、姿态估计、骨架提取等核心感知任务,支持多模态情感计算与个性化记忆 [14] - 能识别用户语音、表情、动作及行为模式,动态解读交流情境逻辑与情感动因,产生80多种对应表情 [12][15] - MTS智能体技术显著提升人机交互实时性,在教育、康养等高情绪浓度场景中实现高稳定响应 [17] 商业化进展与行业定位 - 年内签订广州花都区千万级订单,并与河北保定合作打造汉文化具身机器人体验馆 [1] - 技术突破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头部模块性能边界,推动行业从"有形"向"有情"进化 [18] - 公司位列国内27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与优必选、宇树等共同构成行业竞争格局 [27]
快讯|哈工程新成果登国际顶刊;Figure人形机器人首秀灵巧手叠衣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促产业发展销售额超2亿元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4 12:11
深海软体机器人技术突破 - 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多机构研制出电液驱动深海软体机器人 可在1369米至4070米深海完成直行、转弯等动作 并集成微型光学感知系统实现环境实时监测[2] - 机器人通过柔性电液单元在高压电信号下产生类流体静力骨骼变形 实现深海环境自主运动[2] 人形机器人功能升级 - Figure公司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实现全自主叠衣功能 采用Helix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直接转化指令为动作 不依赖几何模型[5] - 通过新数据集训练 机器人具备衣物拾取、动态调整、失误恢复等能力 展示纯数据驱动的能力迁移[5] 机器人产业动态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促成1.9万台机器人销售 销售额超2亿元 220家企业参展 1569件产品亮相[9] - 大会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等报告 启动6项人才计划 融资金额达14.81亿元[9] 机器人操作技术革新 - 仿生轨迹模块BPSC框架结合神经网络与模型预测控制 通过非直观轨迹调整实现滑移抑制效率提升82%[12] - 该技术引入动作条件触觉前向模型和六维球形坐标优化 适用于复杂搬运任务[12] 九号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7.42亿元(同比+76.14%) 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108.45%) 扣非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125.32%)[15] - 公司累计获3790项专利 自研无传感驱动、三电系统平台化等技术实现模块化整合[15]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涵盖埃斯顿自动化、非夕科技等16家企业[22]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包括亿嘉和、九号机器人等8家企业[22] - 医疗机器人领域列示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企业[24] - 人形机器人涉及优必选科技、宇树等18家企业[25]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7家企业[27]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晚开幕!半马季军承担护旗+走秀双重任务引关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4 12:11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运动会 [1] - 参赛阵容包括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将进行26个赛项、487场比赛、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 [1] - 参赛队伍包括192支高校赛队(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88支企业赛队(天工、宇树科技、卓益得等)以及来自15个国家的127个国际品牌 [1] 技术亮点 - 卓益得行者二号机器人将在开幕式承担护旗与走秀双重任务,其肌腱仿生技术可实现髋关节与膝关节联动,行走姿态流畅且富有弹性 [4][5] - 护旗环节中,行者二号通过足底压力传感器与陀螺仪实现步幅与重心精准匹配,每一步落地角度误差控制在0.5度以内 [7] - 短跑项目中,行者二号瞬时速度达3m/s(较此前提升近一倍),得益于肌腱驱动系统动力输出优化和分布式电机动态功率分配 [10] - 长跑项目中,轻量化碳纤维设计与能量回收技术使其在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获得季军,为1500米项目奠定基础 [11] 竞赛项目 - 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将上演全球首场全自主5V5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足球赛,10台机器人无人工干预同场对抗 [3] - 田径类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半程马拉松等项目,其中百米"飞人"大战吸引90支队伍角逐 [3][8] - 其他特色项目包括自由搏击(6位奥运健儿参与)、群体舞蹈、工业场景(物料搬运/整理)、医药场景(药品分拣/拆药分装)等 [16][17][19] 参赛企业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星动纪元、逐际动力等41家 [41] - 核心零部件企业涵盖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青瞳视觉等27家 [43] - 工业机器人企业有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4家 [38] 日程安排 - 8月14日重点赛事:1500米决赛、100米障碍赛、足球3V3/5V5小组赛 [15] - 8月15日新增项目:原地跳高、立定跳远、自由体操决赛、单机舞蹈决赛 [23][24] - 8月16日焦点:4X100米接力、100米决赛、足球5V5决赛、足球人机大战表演赛 [29][30] - 闭幕式将于8月17日17:30-18:00举行 [34]
3天两板涨停!九鼎投资豪掷2.13亿拿下神源生53%股权 剑指产业领军者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4 12:11
交易概述 - 九鼎投资以2.13亿元收购神源生53.2897%股权,神源生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2] - 交易分两步完成:先以1.13亿元受让37.7196%股权(稀释后28.2897%),再以1亿元增资获得25%股权 [2] - 神源生投前估值3亿元,较2023年12月上一轮融资的2亿元估值增长50% [7] 战略意义 - 双方合作聚焦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产业化,目标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1] - 九鼎投资通过并购拓展产业布局,培育新业绩增长点,响应国家并购重组政策 [4] - 资本市场反应积极,九鼎投资股价连续3日累计涨幅超20%,市值达93.82亿元 [7] 技术优势 - 神源生是国内少数突破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壁垒的企业,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13] - 核心技术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生所,已形成12个系列、40多型号产品,量程覆盖100克至1吨 [15] - 产品已向特斯拉Optimus送样测试,客户涵盖埃斯顿、富士康及欧美企业 [12][15] - 拥有发明专利21项(1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3项 [15] 市场前景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80亿元,2035年或突破3000亿元 [8] - 全球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3.3亿美元(同比+46.67%),2030年将达23.05亿美元(CAGR 40.52%) [16] - 人形机器人量产推动需求,六维力传感器是实现精细操作和动态平衡的核心部件 [10][16] - 工业自动化升级(如3C电子、汽车焊接)进一步拉动渗透率提升 [16] 行业定位 - 神源生被列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代表企业,与绿的谐波、坤维科技等同列 [25]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优必选、宇树等整机厂商及核心部件供应商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