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

搜索文档
共塑手术机器人新生态!2025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诚邀战略合作伙伴!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4 12:11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会议中心举行 [2][3] - 会议主题为"MedRobot Next|下一站技术未来",聚焦智能手术系统升级、生态链构建及全球化路径 [2] - 会议包含开幕式、颁奖典礼、高管晚宴及医院场景参观(仅限受邀)等环节 [3][6] 参会厂商分类 - 腔镜机器人领域主要厂商包括微创机器人、思哲睿、康诺思腾 [2] - 骨科机器人领域代表厂商有元化智能、罗森博特、鑫君特 [2] - 专科机器人厂商涵盖衔微医疗(眼科)及中科鸿泰(血管介入) [2] - 供应链企业包括图格医疗(内窥镜)、思灵机器人(机械臂)、艾瑞迈迪(定位设备/ODM)、坤维科技(六维力传感器)等8家核心供应商 [2] - 专业服务机构通和立泰参与会议 [2] 核心议题方向 - 技术系统与智能演进板块关注AI提升自主性、术中导航影像控制中台化、研发体系构建等前沿技术 [5][7] - 商业化与医院系统落地板块探讨全球市场对比、采购决策逻辑、品牌建设及基层市场普惠路径 [7] - 全球化战略板块分析欧美/东南亚/中东市场需求、国际认证策略及国际合作新模式 [4][7] - 医工融合专场聚焦临床需求转化、真实世界数据应用、人机交互优化及细分术种进化逻辑 [5][10] - 供应链生态体系讨论核心部件国产化、国内外协同机制、培训维修系统及技术标准化建设 [8][1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医疗机器人产业进入深水区,产品形态持续演进且临床路径逐步清晰 [2] - 资本态度趋于冷静,产业生态复杂度显著提升 [2] - 会议超越设备比较层面,深入探讨医院系统因机器人技术重构的未来范式 [2] 行业影响力建设 - MedRobot颁奖典礼已成为中国医疗机器人领域最具关注度的技术奖项之一 [6][11] - 获奖企业将获得媒体报道、白皮书入选、主题演讲等多维度曝光支持 [16] - 会议汇聚整机厂、部件商、算法公司及临床团队,提供多维视角的行业解决方案 [11]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行业研究院(中心)2025年第二期青年学者沙龙(科学猜想专题)通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18:47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行业研究院活动 - 中国工程院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央企等成立13家行业研究院 定期举办青年智库学者沙龙活动[1] - 2023年成立行业研究院秘书处 组织各行业院开展青年学者沙龙等活动[1] - 秘书处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2025年第二期"青年学者沙龙(科学猜想专题)" 聚焦"探索类人机器人无限可能"主题[1] 2025年青年学者沙龙详情 - 活动时间定于2025年8月22日至27日 地点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1] - 活动内容包括主旨报告、组队展示和专家点评 旨在激发创新活力并挖掘前瞻性技术[1] - 参会青年学者年龄需35周岁及以下 需于2025年8月14日前反馈参会回执至指定邮箱[2] 类人机器人及相关行业企业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法奥机器人等14家[5][6]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史河机器人等8家[7] - 医疗机器人企业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精锋医疗等12家[8]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含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星动纪元等24家[9] - 具身智能企业涵盖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灵心巧手等21家[10]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脉塔智能等26家[12] - 教育机器人企业涉及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大然机器人3家[12]
从WAIC到WRC,灵巧手行业有哪些新趋势?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18:47
灵巧手技术趋势 - 当前灵巧手技术呈现"百花齐放"格局,不同厂商基于应用场景选择差异化路线,尚未形成统一通用方案[1] - 传动系统是技术路线分化的核心领域,特斯拉Optimus从"蜗杆+腱绳"转向"丝杠+腱绳"混合传动,国内企业多以连杆传动为主[2] - 丝杠+腱绳复合方案可能重回主流,智元机器人采用丝杠+连杆+涡轮杆+腱绳多混合方案[4] - 腱绳材料方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因强度高、重量轻成为优选,中国产能占全球近50%[8] - 触觉传感器已成为灵巧手标配,技术实现各有侧重,主流产品正从单点式向高分辨率阵列式演进[8][10] - 硬件挑战在于高自由度与紧凑结构的矛盾,成本控制是关键,空心杯电机、微型丝杠等核心部件价格高昂[10] - 软件层面高自由度带来的控制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深度学习成为主流解决方案但缺乏大型开源数据集[12] 场景适配与技术分化 - 灵巧手技术路线选择需与应用需求紧密结合,工业场景侧重可靠性与负载能力,家庭服务与医疗领域对灵活性要求高[12][13] - 工业场景多采用连杆传动的欠驱动方案,家庭服务与医疗领域全驱动与腱绳传动更具优势[13] - 赛博格Cyborg-H01类人仿生腱绳灵巧手能轻松抓起10KG重物,单指尖10N受力能力[13] - 场景驱动的技术分化预计将在未来3-5年持续存在,随着量产规模扩大部分方案可能成为主流[13] 三类玩家差异化策略 - 灵巧手市场参与者分为本体自研派、灵巧手新势力、零部件延伸派三大阵营[15] - 本体自研派以机器人整机企业为核心,通过自研灵巧手实现整机性能优化,如星动纪元XHAND1具备12个全主动自由度[15] - 灵巧手新势力专注于核心技术突破,如因时RH5EG1系列具有14主动自由度,指尖抓握力高达2kg[17] - 零部件延伸派从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切入,如兆威机电灵巧手集成自研微型减速器、电机及传感器,拥有17个自由度[17] - 不同玩家技术路线反映市场定位差异,本体自研派倾向于全驱动方案,灵巧手新势力在成本与性能间寻找平衡[19] 产业链与投资热点 - 产业链上游的驱动电机、传动系统及触觉传感器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19] - 上游企业占据20%的价值份额,资本更关注上游国产替代机会和中游具备快速迭代能力的企业[19][20] - 上游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认证周期长,利润率相对稳定[20] - 中游系统集成受规模效应影响大,头部企业通过量产降低单位成本形成竞争优势[20] 未来发展趋势 - 深度仿生是灵巧手长期发展方向,实现对人类手部功能的全面模拟与超越[22] - AI大模型与灵巧手结合支持操作技能的快速学习与迁移[24] - 标准化是重要趋势,接口与通信协议的统一将降低兼容成本[25] - 未来5-10年灵巧手将经历从"实验室原型"到"消费级产品"的转变[25] - 当灵巧手能够以低于1万元成本实现15个以上自由度时,人形机器人将真正具备进入家庭的条件[25]
快讯|浙大四足机器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英伟达推出专为机器人设计的新Cosmos世界模型;西工大新型电活性聚合物的多功能机器人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18:47
浙江大学四足机器人"白犀" -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研发的"白犀"四足机器人以16.33秒完成百米冲刺,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3] - 团队采用精密动力学模型和多目标优化算法,自主研发高功率密度关节驱动器,输出扭矩强大且响应快速 [3] - 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动态控制策略赋予机器人智能运动能力,未来将拓展至灾害救援和极端地形运输等应用场景 [3] 英伟达Cosmos世界模型 - 英伟达推出面向机器人开发者的Cosmos Reason模型,拥有70亿参数,适用于实体AI应用和机器人 [6] - Cosmos Transfer-2可加速3D模拟场景或空间控制输入的合成数据生成过程,优化版提升速度 [6] - 该技术使机器人和AI代理能通过记忆和物理理解能力进行推理,应用于数据整理、机器人规划和视频分析等领域 [6] 西工大新型电活性聚合物机器人 - 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开发出基于新型聚氯乙烯基电活性聚合物的多功能机器人,适用于复杂结构和极寒环境 [9] - 新材料发热量降低超50%,使用寿命延长15倍以上,输出力提升1.75倍,电吸附力提升2.15倍 [9] - 在2 V/μm低电场下实现30kPa强吸附力,远优于传统静电吸附结构 [9] 仿生软体机器人 - 中国海洋大学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发压电驱动与感知一体化软体机器人,体长11毫米,重0.071克 [12] - 机器人能以42.8体长/秒速度移动,爬坡角度达11°,可携带3.47倍自重的负载 [12] - 通过逆压电效应实现机械波信号感知,振源定位误差仅4.65毫米,适用于狭小危险环境 [12] 派宝机器人融资 - 派宝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湛江产投,资金用于广东湛江生产基地和足式机器狗及人形机器人研发 [14] - 公司以商用机器人领域深耕著称,提供无人化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未来将发展"AI+巡逻机器人"和拓展海外市场 [14]
83岁老人排队20分钟只为试穿:背后是3.1亿老人的"行动自由"梦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18:47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发展与杭州智元研究院产品分析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外骨骼机器人有望迎来消费场景应用爆发元年,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3] - 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7.6亿美元增至2032年的30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3.1%[16] - 技术革命核心在于让机器真正"理解"人类的运动意图[3] 产品技术创新 - 杭州智元研究院"踏山AsExo-TK1000"髋部助行外骨骼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99.2%的步态预测准确率[5] - 采用航空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整机重量控制在2.7公斤[8] - 穿戴过程可在半分钟内完成,折叠后体积与普通旅行包相当[10] - 双电池快换设计,充电1小时可支持4-5小时连续使用,理论最远行进距离25公里[10] - 在零下4度低温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验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10] 应用场景拓展 - 旅游场景:2025年春节期间外骨骼机器人在泰山景区火爆出圈,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1亿次[11] - 养老护理:在杭州西湖区留下街道杨家牌楼养老院开展规模化试点[11] - 工业领域:我国工业领域从业人数达1.14亿人,包括制造业1.05亿人,建筑业5115.9万人[13] - 医疗康复:全球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700万人,我国每年新增250万人[15] 产品矩阵与性能 - "踏山"髋部助行外骨骼:服务老年群体,官方指导价9800元[16] - "搬山"腰部搬运外骨骼:专为物流搬运设计,可实现30公斤负载传导,降低腰背负担50%以上[15] - "卸山"灵巧机动外骨骼:自重仅3.5公斤却能承载50公斤装备,有效减少肩部压力70%[15] 市场表现与推广 - "踏山"发布后销量迅速突破千台,海外订单增长尤其迅猛[16] - 已成功在杭州灵山景区、乐惠居养老机构等场景试点应用,获得全国50多个城市订单及东南亚、欧洲意向合作[17] - 计划覆盖十几个城市、近百个网点的线下体验网络[19] 社会价值 - 折射出中国3.1亿老年人对"行动自由"的迫切需求[1] - 80多岁用户使用后行走距离从几百米提升到约两公里[7] - 对于肌肉衰退的老年人,20%-30%的助力提升可能是重新融入社交生活的关键[7]
智元机器人战略入股玉树智能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18:47
公司变更与股东结构 - 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至5263.16万元 [1] - 新增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 [1] 核心团队 - 董事长由玉禾田集团董事长周平出任,其具备多年行业管理经验与决策能力 [3] - 总裁由玉禾田集团副总裁、坎德拉智能科技总裁杨波兼任,其在智能清洁机器人领域拥有丰富技术研发和市场运营经验 [3] 公司背景与业务方向 - 成立于2025年3月,为玉禾田集团旗下专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子公司 [4] - 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智能机器人研发及系统集成服务 [4] - 以"科技加服务"为发展方向,采用"运营平台+智能装备+智慧服务"模式,主攻城市服务领域的智能装备制造与智能服务布局 [3] 产品与技术研发 - 结合玉禾田在环卫服务的场景积累,研发无人驾驶清扫车、智能分拣机器人、巡查无人机等产品 [3] - 目标为打造全场景智慧环卫解决方案,推动城市服务智能化升级 [3] 战略合作与技术突破 - 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打造行业首个"智慧环卫大模型",融合环卫全场景数据与智能决策算法 [6] - 模型将实现集群智能调度、环境风险预测及作业路径自主优化三大核心突破 [6] - 成立"深圳玉树具身机器人智创中心",聚焦AI与机器人融合创新,覆盖算法革新、硬件迭代与场景化落地 [7] 行业分类与生态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 [9][10]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等 [10][11]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天智航等 [11][12]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等 [12][13]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 [13][14]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 [14][15]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哪家强?WRC 2025这家企业凭“实战”能力成焦点!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12:00
行业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焦点,50家全球知名整机企业参展,展示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1] - 行业发展重心从技术攻坚转向商业化探索,进入比拼参数、性能及场景落地能力的阶段 [1] - 商业化探索方向集中在科研教育、C端服务、娱乐展览、工业应用四大领域,前三类因成熟商业模式成为展示重点 [2] 商业化场景展示 - 优理奇机器人展厅按"吃喝玩乐居"五大维度划分,形成场景化演示体系,精准对接客户需求 [2][4][6][8][11] - "玩"区域包含智能打鼓与趣味射箭场景: - 智能打鼓通过机械臂精准演奏,已获实际订单并拓展至教育场景 [4] - 趣味射箭展现机器人手臂稳定性,探索"机器人+运动"商业化路径 [6] - "吃""喝"区域瞄准餐饮与商业地产,演示制作料理、饮品服务,为"机器人集市"概念提供落地案例 [8][9] - "居"区域聚焦家庭/酒店场景,展示清洁、家电操控功能,康养机构成为技术验证跳板 [11][13][14] 产品技术优势 - 算法层面:自研UniFlex、UniTouch、UniCortex三大模块,实现复杂环境任务泛化与高精度操作 [18][19] - 硬件层面: - 8自由度机械臂超越人类手臂设计,支持复杂空间操作 [21] - 轻量化关节模组(500g/60Nm扭矩)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 [23] - 价格优势:Wanda 2.0基础版定价8.8万元,依托供应链实现快速交付 [23] 商业化策略 - 产品开发:推行"机器人+"战略,模块化定制场景方案(如智能打鼓应用结合大模型技术) [25] - 销售渠道:与京东合作上架Wanda Lite,通过电商倒逼产品标准化 [25] - 市场拓展:采用"科技发烧友-高端家庭-大众市场"渐进策略,初期定位高端科技玩具 [27][28] 行业转型 - 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驱动转向商业驱动,优理奇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落地"闭环模式 [29] - 未来行业将深度洗牌,商业化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关键 [29]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启幕!北京机器人产业园(昌平):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09:00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将于 8月14-17日 在北京国家速滑馆盛大举行。作为本次赛事的 官方赞助商 ,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 的亮相,不仅彰显了北京市全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坚定决心与宏伟目标, 更是昌平区及未来科学城积极响应 、全力承接市级战略,以该产业园为 核心平台和坚实基础 ,推动区域机 器人产业腾飞的关键行动! ▍ 昌平:北京 "一南一北"机器人战略的重要支点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将机器人产业视为引领智能制造革命与未来竞争的核心,构建了 "技术研发-场 景验证-产业落地-生态完善"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在《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昌平 区被明确列为北京市"一南一北"机器人产业重点布局区域之一 , 打造 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 。 ▍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昌平产业腾飞的核心引擎 正是基于这一战略定位,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 应运而生,成为昌平区发展机器人产业无可替代的 核心载体和发展基石 。 作为未来科学城集团自建自营的产业标杆项目 , 园区 坐落于未来科学城这一北京创 新发展主平台的核心地带,园区紧邻生命科学园、沙河高 教园等创新高地,交通便捷(京新、 ...
宇树参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竞赛日程来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00:01
8月14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开幕,一场集结26个赛项、487场巅峰对决 的机器人竞技盛会即将精彩上演!赛事将于8月15日至17日的3天里火热开展,每日分为上、下午两个竞赛单 元,每个单元持续约3小时。此外,每个竞赛单元还设置2-3次颁奖仪式。 据悉, 业内头部企业【 宇树科技 】 已经通过官方渠道正式宣布,将携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参加。 除自 有团队参赛外,多支其他参赛队伍也将选用宇树机器人作为硬件平台,搭载各自研发的算法参与这场全球性竞 技。 以下是全部竞赛日程,欢迎围观: | 田径 | 10:00-11:00 | 100米障碍(第一组) | 馆外东侧 | | --- | --- | --- | --- | | | 15:00-18:00 | 400米(预、复、决赛) | 国家速滑馆 FOP区 | | | 17:00-18:00 | 100米障碍(第二组) | 馆外东侧 | | 足球3V3 | 09:00-11:30 | 小组赛 | 国家速滑馆 | | | 15:00-17:30 | 小组赛 | FOP区 | | 足球5V5 | 09:00-11:50 | 小组赛 ...
快讯|京东重磅宣布:投入超100亿元;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研制成功;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发布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2 19:41
京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 京东宣布投入超100亿元资源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目标三年内助力100个机器人品牌销售破10亿元 并进入超百万个终端场景 [3] - 合作品牌包括宇树科技、智元、天工等全球顶尖机器人厂商 提供0门槛入驻京东自营的一站式服务 覆盖6亿C端用户及800万企业用户 [3] 智能育种机器人突破 - 中科院研制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吉儿" 融合生物技术与AI 可降低50%育种成本并缩短周期 [6] - 首创"生物技术+AI+机器人"智能育种模式 已构建大豆雄性不育系 有望使我国率先实现大豆杂交育种 [6] 仿生游泳机器人技术 - EPFL与马普所联合开发厘米级软体游泳机器人 采用柔性鳍电液压驱动 工作电压<500V 功耗仅35毫瓦 [9] - 运动性能突出:直线速度5.1cm/s 急转弯角速度195°/s 可推动16倍自重物体并在复杂水环境中导航 [9] AI电子皮肤创新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 力测量精度达0.005N(相当于羽毛触感) [13] - 1平方厘米集成10万个感应单元 刷新力觉分辨率与感知频率行业纪录 适用于医疗监测等领域 [13] 机器人音乐表演进展 - 瑞士/意大利团队开发人形机器人鼓手 通过机器学习实现多风格演奏 节奏精准度超90% [16] - 基于宇树G1机器人平台 采用"节奏接触链"算法 未来或应用于现场乐队表演 [16] 机器人产业生态 - 产业链覆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等)、服务机器人(亿嘉和、普渡)、医疗机器人(天智航、精锋医疗)及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宇树) [21][23]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谐波减速器(绿的谐波)、传感器(坤维科技)等 形成完整技术支撑体系 [24]